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第1张

1、古代“尺”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e;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2、现在人们常用的米和厘米的换算是,1米等于3尺,1尺等于3333cm。古代的一尺和现在的一尺因为各个朝代规定标准的不一样,会存在几厘米的误差。

扩展资料:

1、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据《吕氏春秋季夏纪古乐篇》记载,中国古人按乐律的音频为“黄钟”的乐器长度来确定尺的长度,所以古尺又称乐尺律尺黄钟尺。是度量横制定的基础。后来,历代尺度因时代不同又各有所差异。

2、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参考资料:

尺-

二年级上册

认识“身体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厘米”、“米”的概念,并学会利用“身体尺”进行测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用合适的身体尺去测量。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情境,提问学生:测量一棵松树的枝干有多粗,如何测量?学生回答用软尺等工具,顺势继续提问:没有尺子如何测量?引出课题《认识“身体尺”》。

2新授

活动一:用厘米作单位表示“身体尺”

教师提问:你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呢?1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穿上鞋后,一脚大约长多少厘米?组织学生量一量,同时完成表格。教师给予巡视指导。

教师会提问不同学生的答案,例如,一拃长达约有13、14、15厘米等,1庹大约比1米多32、34、30厘米等不同结果,大屏幕出示完整数据统计,类似得到:一步长50厘米,一脚长22厘米,一庹长130厘米;完成探究后,教师总结讲授一拃,一步,一庹,一脚即是“身体尺”;

活动二:1米和“身体尺”的关系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脚长?先量出1米,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一项测量工作,也会请学生代表来独立展示不同过程。

最后教师做总结:1米大约有7拃,1米大约有2步,1米大约有5脚长。

3练习

   出示基本练习题,师生共同完成。

4小结

   提问:你学到了什么?

5作业

   生活中哪些物体同样可以利用“身体尺”测量。

试讲稿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课,请坐,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米、厘米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测量单位,结合同学们的经验,能不能帮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呢?

师:嗯,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能,好,请大家看大屏幕

师:问题:校园里有一棵百年松树,终年四季郁郁葱葱,树干长得又高又粗,它到底多粗呢?怎么测量呢?同学们谁来回答

师:这位同学抢答了,你说用软尺测量

师:恩,用软尺,尺子测量都可以,如果手边没有这些尺子又该怎么测量呢?所以熊大就给老师出了个主意,于是很快测量出了结果,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认识“身体尺”。

二、新授

活动一:用厘米作单位表示“身体尺”

师:同学们,那老师接着给大家播放视频的后半部分,你们看熊大用了什么方法?

师:来,中间戴眼镜的这位男生你说,你说熊大正好可以环抱树干,熊大的一庹就是树干的一周

师:你回答的有理有据,一看就认真观察思考了,是的,像熊大的一庹,就是一把“身体尺”,生活里如果没有尺子在身边,用身体尺大致进行测量是不是就很方便了呢,那我们身上还有那些“尺”呢?前面我们测量过课桌的长度,大家记得吗?

师:嗯,同学们说大概是7拃

师:对,一拃也是生活中常用的身体尺,再比如,我们一步长、一脚长也是生活中常用到的身体尺,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呢?穿上鞋后,一脚大约长多少厘米?同学们先自己量一量,然后完成课本中的表格,接着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好了,同学们开始吧。

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来,我们就先请刚才声音最大的第3小组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测量出来的结果

师:哦,你说你们测量出来的一拃长约是14cm,一步长约是50cm,一脚长约是22cm

师:恩,刚才这位同学在回答的过程中,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说说自己的答案了,看来你有不同想法,好给你个机会,你来说

师:他说他的一拃长是15cm,一步长是52cm,一脚长的23cm

师:好,你提出了不同想法,老师非常喜欢你,你个子长得真高,所以“身体尺”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比别人要多,这个是很正常的情况。好了,那刚刚同学们有没有测量你们的一庹长是多少厘米呢?

师:有同学说1米30厘米

师:恩,老师还听到有同学说1米33厘米,1米34厘米的,这样一庹长大约比1米多了30厘米,好,刚刚同学们测量的一拃,一步,一庹,一脚,不同的同学测量出来的数据相差不大,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身体上的“尺”来预估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是不是很有趣呢。

活动二:1米和“身体尺”的关系

师:上节课大家都知道1米,1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那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庹呢?先量出1米,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测量,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

师:老师刚才在巡视中发现,第5小组一位同学在统计,其他三位同学分别测量了一米有几拃,几步和几脚长。分工合作,相互帮忙,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那现在就请你们小组派个代表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师:嗯,他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1米大约有7拃,2步,差不多是5脚长

师:恩,这是你们小组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的,哦,大家跟这个数据的结果相差不大,对吧,所以,一般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身体尺”大致预估物体的长度,同学们今天的内容你们都学会了吗?都学会了啊,非常好。

三、小结

师:愉快的一节课马上要结束了,谁来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最后一排那位男生你来说说,你说知道了“身体尺”的长度

师:对了,而且我们还探究了1米和“身体尺”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用“身体尺”量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长度。

四、作业

师:课后,请同学们从教室或者校园里找找物品,看看谁找的最多,测量的最准确,本节课先上到这,下课。

结束语: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评委老师的聆听,请问可以擦黑板了吗?

尺(读chǐ、chě)本义是长度单位,后引申为量长度的工具,即尺子;还引申为形状像尺的东西,如镇尺。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此字最早字形是甲骨文。

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有时我们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尺(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换算关系:1市尺=3333厘米(cm)=3333分米(dm)=10寸。1米(m)=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1094码(yd)

扩展资料:

用汉尺度量古人身高。汉代尺子测量,1寸=25cm,1尺=25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9尺,也就是225cm,看来古代人也是很高大的,那么七尺男儿,看来古代人的标志身高也是175CM,和现在无异。

张飞身高8尺,折合现在200米。刘备身高7尺5寸,折合现在187米。难怪刘关张形象,总是关羽最高,张飞粗壮,而刘备最矮。

一代枭雄曹操正儿八经的七尺男儿,175的身高,其他的人物,身高八尺的有典韦、许褚,徐晃,马超、董卓、徐坚、赵云、许褚、董袭、文丑、诸葛亮、凌统、马腾、陆汛、文鸯、庞德、程昱等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60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