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指月牙即半月痕其大小生长和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半月痕平常就是我们正常指甲上的月牙,月牙的多少不能够作为判断疾病的指标,应结合指甲整体的状况。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脏腑机能的逐渐减退,新陈代谢缓慢,半月痕就越少,甚至消失。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包括指甲,指甲的荣枯和肝血的盛衰有一定关系。出现月牙减少,也可以结合中医的辨证,适当的选择一些具有补肝血的食物进行调理,如猪肝、瘦肉、红枣、桂圆、黑米、黑木耳,在平时可以吃一些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这些失误有鸡蛋、牛奶等。
左手的五个月牙代表阳气、右手的五个月牙代表阴血。中医的阴血就是西医的营养元素。
刚产生的角蛋白细胞还是鲜活的,又圆又白。这些新生的细胞会推着上一代的细胞向外走。在推挤着走上甲根这段路程时,上一代的细胞们被越挤越扁并渐渐死去,同时开始变硬。
当上一代的细胞进入到甲床的可见部分时,大部分的角蛋白细胞已经被“挤得”褪去白色变得半透明,并且已经硬如小盾牌,承担起了保护甲床的重任。
扩展资料
月牙在大拇指常有,小指常无。
爱劳动的指甲长得快。大拇指堪称五指的劳模,指甲磨损得快,自然长得快,月牙也就容易被推出来。这就解释了大多数人的大拇指都有月牙,因为大拇指的使用频率实在很高。
虽然五指的指甲生长速度有差异,但左右手的指甲生长速度是大体一致的,并不会因为右利手或左利手而有明显差别。因此,两只手指上的月牙基本是对称的。
-月牙
指甲上的“月牙”学名半月痕,其下方是负责生产指甲的“甲母质”,指甲的成分是角蛋白,甲母质生产角蛋白的速度是中间最快,向两边依次变慢,而它们变成半透明的时间却都是相同的,所以就会形成这个弧形的白色边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月牙。
有时候,通过月牙的状况,可以看出人体健康状况。月牙越少,表示精力越差,体质越差,免疫力越弱,也意味着人越容易疲劳。没有月牙的,虽然不一定就表示有病,但要注意的是:无月牙的人,往往不病则已,一病就往往比较严重。
此外,只剩下大拇指还有点月牙的朋友注意了,这意味着你的身体能量或许已开始不足了,疾病也会离你不远了。如发现月牙减少,可以补充蛋白质和黑色食品,如黑米,黑木耳等。尽量保持体力旺盛,进行适当锻炼。
“月牙儿”学名称甲半月,也有人认为月牙是人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月牙的状态可以反应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指甲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正常的指甲,红润,呈弧形,平滑而有光泽,指甲根部的甲半月呈灰白色。那么指甲上的月牙人体健康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指甲上的月牙又表什么?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手相图解: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
从中医来讲,一个人手指甲上的月牙如果弧度大、光泽好,就表明此人的气血比较丰盛;如果月牙变小或逐渐消失,说明人体的气血衰退,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中医学的确有记载可以通过白月牙判断人的心脏功能是否好,中医认为肝藏血,血循环的好坏又会直接影响心脏的功能,而肝其华集中在人的指甲上。一般来说有白月牙的人心气足,血脉循环比较通畅;白月牙比较小的或是根本没有的,心气则要弱一些,血循环可能不是很好。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说明肝血盛衰可影响爪甲的枯荣。
正常的半月痕检查方法:1、数量:双手8-10个(越少精力越差,体质越寒)2、状态:指甲1/53、颜色:奶白,越白越好。月牙的状态:奶白色占1/5(1)气虚症。1、神疲乏力 2、少气或懒言 3、自汗 4、舌胖或有齿痕 5、脉虚无力。具备三项。(2)血虚症。1、面色苍白 2、起立时眼前昏暗 3、唇舌色淡 4、脉细。这些月牙,俗称“小太阳”,学名叫做“半月痕”。
在指甲的下1/5处出现,反应人的精力、元气足不足。是健康的窗户。元气:濡养五脏六腑,推动五脏六腑正常运作,抗御外邪、长寿抗衰老物质、遗传物质。俗话说:精足人壮、精弱人病、精少人老就是这个道理。精力不足,要补充蛋白质。
相关文章:从手指长短透视你的命运手指间隙藏着什么秘密 从手指长度看出你的性格如何通过手指掌形去看人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白玉兔形佩
明,长48cm,高28cm,厚1cm。
佩白玉质,玉料表面略有麻坑点,圆雕一兔,圆眼,回首,口衔灵芝,灵芝镂雕。兔耳相交,中套一圆环,可悬挂。玉兔前腿前伏,身上毛纹竖立,回首之态显得十分机敏。此器雕琢简洁明快,抓住了白兔回首的那一刹那神态,惟妙惟肖,极具动感。
兔子在人们心目中常是机灵敏捷的象征。明清时期,玉雕设计中常常又让兔子口衔灵芝,灵芝更增添了吉祥长寿的寓义。




白玉镂雕双兔佩
元,高43cm,宽27cm,厚1cm。
佩白玉质,料上有淡黄皮色,为和田籽料。整器略呈长方形,多层镂空透雕而成。正面雕琢柞树、灵芝形祥云,云上托起一轮圆月。树下两只白兔,一大一小,似为一雌一雄,双耳竖立,毛纹细密,均蹲坐回首,大者抬首望月,小者回望大兔,神态安详。山石成为第二层镂雕,双兔、柞树、祥云均以山石为背景,颇有立体感。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兔是月宫里的灵物。此器巧妙利用籽料的淡**皮俏色雕琢,玉兔、树叶及圆月上均有一层淡淡的黄晕,加之背后白色山石的衬托,似乎能感受到在皎洁的月光下山林静谧的夜晚。整个玉雕意境幽远,艺术形象活泼生动。




青玉莲托蹲龙
元,高13cm,底径64cm。
青玉有绺裂、墨斑,局部有黄褐色沁。圆雕坐龙居于莲花座之上。龙昂首,一爪抓握火焰珠。双角,眉目细长,向后延伸。背起脊,关节处阴刻后扬之肘毛。刀法刚劲、粗犷,透雕处留下明显的掏挖痕迹。底部中心一大孔,边一小孔,据此推测本品原应固定于他物之上。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物,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其出现与农业社会对雨的需求相关,因此传说中的龙往往能布雨,与能唤风的凤并称。龙、凤后来分别成为帝、后的象征。目前最早的龙的形象见于8000年前内蒙古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由红褐色石摆放而成。龙及与龙相关的螭、夔等形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装饰题材。宋、辽时期,龙的形象颇为丰富,有升龙、行龙、坐龙,各具情态,且多穿行于云海之间。辽代遗址曾出土一件玉坐龙,但为片雕,且较小。
印度佛经中的八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本品将龙、莲花组合,体现了佛教对玉雕工艺的影响。





玉鱼
元,高113cm,宽206cm,厚67cm。
白色玉质,有大面积墨斑,间以赭黄皮色。圆雕鱼口衔莲枝,肥厚敦实。鱼身满布阴刻平行交叉斜线,表示鱼鳞。莲花、莲蓬、莲枝均浮雕,姿态婀娜,与朴拙之鱼相映成趣。
玉鱼在商、西周时期曾一度流行,呈扁平状,形态薄小、平直,作为佩饰。其后一度消亡不见。宋代开始又复多见,技法以圆雕为主,鱼口衔莲,身弯曲,姿态优雅、生动,多小巧玲珑。玉鱼在辽、金、元、明各时代均颇为流行,出土、传世均有所见,姿态各异,各具特色。辽、金玉鱼与宋代玉鱼类似,元代玉鱼尾部多铺展如扇,明代玉鱼尾部中分向两侧弯曲。
本品鱼衔莲之造型承袭了唐、宋以来金银器、玉器上一直流行的动物衔莲之设计理念,但如此硕大之玉鱼,目前所知仅此一件。金、元玉雕喜保留皮色,本品即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带大片墨斑玉的使用,亦是元代玉器用料之特色。





玉八仙纹执壶
明,通高27cm,口径78-6cm,足径82-65cm。清宫旧藏。
壶青玉质。体扁圆形,细颈,阔腹,圈足。盖钮镂雕寿星骑鹿,盖缘刻一周山字纹。器两面凸雕八仙、花草及山石等图案,口沿和足亦刻山字纹一周,夔形柄上有一镂雕兽。颈部有两首剔地阳纹草书五言诗,其一为 :“玉斝千巡献,蟠桃五色匀。年来登鹤算,海屋彩云生。”末署“长春”。其二:“芳宴瑶池熙,祥光紫极缠。仙翁齐庆祝,愿寿万千年。”末署“永年”。
执壶是明代一种极具特色的玉器,造型多借鉴其它工艺门类。图案丰富多彩,其中有些受道教的影响,八仙图案即其一,为明代中晚期工艺品上常见的题材。花草和山石图案清朗洒脱,盖缘、口沿和足部的山字纹更反映出明代艺匠的美学倾向。颈部雕刻的两首草书五言诗运笔流畅,使此壶在铭文不多的明代玉器中更显珍贵。





玉谷纹圭
明,高213cm,宽63cm,厚09cm。清宫旧藏。
玉圭表面有旧色,厚片状,顶部有凸起的圭角。两面饰纹相同,为5列凸起的谷纹。圭下部呈方形,插入饰填金纹饰的紫檀木座中。木座顶部雕海水江崖,其下刻阴线夔龙纹,座四面共饰12组图案,为古代的“十二章”。插圭处的凹槽内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种谷圭在明代墓葬中发现多件,为贵族妇女身上的装饰。玉圭的木座为清代宫廷所制。





玉九螭璧
明,直径204cm,孔径58cm,厚2cm。清宫旧藏。
玉璧为暗青色,有黄斑,圆形,一面饰谷纹,一面浮雕9条螭纹。璧中央孔中1条螭纹为龙首、兽身,一前爪握火珠。璧正面凸雕5条螭纹,皆小头独角,团团围住中孔之螭。璧边缘处有3条螭,后肢与尾在璧的背面。
古人认为螭是龙的一种。宋、元以后,多以螭龙纹装饰玉璧。此作品以玉璧表示天际的广阔,以九螭表示皇族的兴旺,应是明代宫廷用品。





玉人物龙纹磬
明中期,长204cm,宽201cm,厚09cm。清宫旧藏。
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双夔龙纹横梁,横梁两侧悬挂铜镀金链,其下挂磬。磬正面为云纹地,雕双龙戏火珠纹,两龙一仰一俯,分别占据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寿、禄三星像,又有松树、鹿、鹤、灵芝并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
磬是古代乐器,一般为多件成组,按音阶排列使用。这件玉磬为单件,是由乐器演化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陈设品。双龙戏珠纹是明代宫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图案。





玉螭纹笔
明,通长237cm,管径16cm,帽径2cm。清宫旧藏。
笔管青玉制,直管,无斗,顶部封堵玉片。笔管端部饰阴线回纹,中部饰凸雕的蟠螭。笔帽亦为青玉制,直管式,较笔管略粗,可套接于笔管上,笔帽两端饰阴线回纹,中部亦雕一螭。
一般毛笔应由笔管、笔毫、笔帽三部分组成。一些笔因毫较多,需另配笔斗以固定笔毫,谓之斗笔。此笔因年代久远,笔毫已失。




玉卧兽形砚滴
明,长127cm,宽65cm,高51cm。清宫旧藏。
砚滴玉色青白,卧兽形,略仿汉代辟邪样式,但有较大变化,兽头有双角,粗眉,大眼,口衔小羽觞,四肢伏于地,肢上有火焰纹装饰,背后部有骨椎状装饰,卷尾。腹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刻。背部有孔可通腹部,腹内空可蓄水。
砚滴为文房用品,一般配有滴注,可用滴注将所蓄之水吸出,滴于砚。汉代已有飞熊、卧羊、辟邪、鸠凤等多种样式的玉质砚滴,常为后代所模仿。这种砚滴在明代又被称为“水中丞”,除用于蓄水外还是文房内的陈设品。




玉双管式笔插
明,高219cm,大口径55-6cm,小口径45-47cm。清宫旧藏。
笔插青玉制,色略暗。形制为竹节及桃桩相连式,竹节略高,内空,其外有小竹枝、灵芝相附。桃桩与竹节相并,内空,其外有桃枝、桃叶及果实,一桃枝伸展,连于竹节之上,桃桩下部饰兰花之花叶。
笔插是文房用品,管内可插笔或其它物品。明代,室内陈设及文房用品中多有此类作品。笔插取竹、桃、兰、芝之形,以象征君子之德。此作品造型高低错落,生动逼真,是明代玉器中的精品。





玉组佩
明晚期,通长536cm。清宫旧藏。
组佩由53件玉饰串成。上部以一件寿星骑鹤式玉纽总揽组佩,其下有金质横梁,横梁两端为龙头。横梁下悬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组构成,横向相对。上4组玉饰每串各为3件,其中2件为玉叶,1件为玉镂件,玉镂件分别为“卍”字、“寿”字、凤、双鱼、双桃、华盖、麒麟等,第5组均为单个玉文臣。这类成组玉饰产生的年代很早,与《诗经》中所言“杂佩”类似,按不同的部位,玉件被称为“珩”、“琚”、“瑀”、“冲牙”,佩戴于人身,行走时玉件相触而有声。明代墓葬中出土有成组玉佩多套,如定陵中即有与此件类似的组佩。这组玉佩所用白玉质地优良,加工精致,是宫廷玉器中的精品。





玉兽面纹匜杯
明,高92cm,口长132cm,口宽75cm。
此匜杯由整块玉料琢成,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口,前凸而后方,凸出部分为流,口沿外侧饰夔纹、凤纹。中部为腹,上饰浅浮雕兽面纹。下部为长方形器足,足下有沿,足外饰夔纹。匜的四角及中部出戟。匜柄为兽吞式,柄上部为兽首,仿古样式,巨耳,粗眉,张口,口吞夔式柱,其外饰勾云纹。
匜为古代盛水之器,此杯样式仿古匜而有所变化,装饰图案也与古器不同,凤纹的使用更具时代特色。此匜杯杯体方正,图案古朴,为明代仿古器的代表作之一。






“子刚”款青玉合卺杯
明,高83cm,口径58cm。
杯为双筒相连式,外饰两周绳纹,两筒间镂雕一凤为杯柄,杯前面雕双螭,并于两道绳结间雕方形饰,其上琢“万寿”二字。杯两侧分别琢凸起的篆文诗句,其中一侧杯口沿琢“子刚制”款识,杯身铭文为“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另一侧杯口沿琢“合卺杯”,杯身铭文为“温温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天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
古时“合卺”多指婚姻之事,合卺杯亦应为大婚所用。此杯署“子刚制”款,陆子刚为明晚期治玉名家,与祝允明为同时代人,他的作品多为后人所仿冒。





玉寿鹿山子
明,高148cm,宽9cm。清宫旧藏。
山子玉料青绿色,雕立体山林景致。作品下部为山石,其上高树成荫,并结有桃实,树下一老人当风而立,著长袍短褂,左手轻抚身旁小鹿,右手持如意,崖下又有一小鹿,口衔灵芝,仰首面向石上的老人。
玉山布局有致,以桃、鹿、如意、老人之造型表现吉祥长寿的主题。加工时采用了镂雕技法,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镂雕孔洞以表现山石的风化与穿孔,树木枝叶处精雕细琢,因势就形,边角处打磨圆润,具有典型的明代玉雕艺术的造型风格。这类玉雕作品主要用于室内陈设,今人称为“摆件”。




玉八出戟方觚
明,高227cm,口径81-85cm,足径49-6cm。清宫旧藏。
作品为方柱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撇口,粗颈,其外饰阴线琢出的变形蝉纹及双夔纹,四面花纹相同。中部为觚腹,四面微外凸,饰变形蝉纹,花纹与觚颈纹饰相呼应。下部与上部对称但稍短,上饰变形蝉纹。足下有一周方形榫式座。觚四面的中部各有一道凸起的戟线,戟线分成多节,每一节上有阴线图案。觚的四角饰有镂雕的卷草形装饰,这类装饰称为“出戟”,四面及四角出戟者称为“八出戟”。明朝时多用觚作为室内陈设,觚内或插如意,或插博古挂件。





玉条纹兽耳簋
明,高88cm,口径132cm,足径94cm。清宫旧藏。
簋玉色暗青,圆形,敞口,颈部微内收。簋两侧各有一个兽吞式耳,形为兽头口吞夔形柱。器身两面图案相同,每面各有两个用以装饰的凸戟,中部为凸雕片状兽首,兽首两侧各有一阴线夔纹。簋的腹部排列纵向条纹,其下有圆形圈足。
簋为商、周时流行的食器,这件作品为仿古器,造型较商、周古器有所变化。明代,这类仿古簋可用于室内陈设,也可用于燃香。此簋的木盖为清宫所配,紫檀木质,上雕仿古云纹及镂空卷草纹,盖钮为元代玉件。从木盖的形式上看,此物在清代宫廷中曾作为贮放香料的香薰。






玉仿古铜纹环柄扁杯
明,高12cm,口径32-10cm,足径45-71cm。清宫旧藏。
杯青玉质,扁圆形口,上部略宽。杯体上部饰细密的方格纹,两侧中间凸起条形戟,其下饰凤尾夔一周共6只,首尾相接。杯腹饰6组蕉叶纹,叶脉细密,蕉叶间有阴线小兽面。杯的一侧透雕凸起的夔龙3只,大头细身,上下排列,另一侧有环形柄,杯柄上端为云形鋬,柄下又饰一夔龙。杯有椭圆形足。
此玉杯所饰夔纹及兽面纹与商、周、秦、汉器物中出现的花纹不同,环形柄及蕉叶纹也有较大的变化,图案风格接近宋、元时的作品,为明代仿古陈设品。






玉兽纽夔龙纹樽
明,通高112cm,口径62cm。清宫旧藏。
樽玉料青白,略显**。圆柱状,一侧为环形杯柄,柄上部有扳。樽深腹,平底,其下3足。樽身外壁饰夔龙纹及谷纹,下部近3足处分别饰兽面纹。盖隆顶,盖面上等距立雕3个兽形钮,似羊,盖面中部饰涡纹。
樽为古代酒器,在汉代较流行,常见有铜、漆、玉质作品。此件作品与汉代玉樽相似,花纹略有变化,工艺不如汉代作品精致。清宫旧藏中存有明代仿古玉樽多件,北京地区考古发掘中也发现有陆子冈款的代表作品。陆子冈是明代治玉大家,可见此类作品在明代玉器中的地位。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明,长55cm,宽35cm,厚14cm。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
“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玉卧鹿寿星山子
明,长85cm,宽5cm,高115cm。清宫旧藏。
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
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子冈”款茶晶梅花花插
明,高114,口径42cm,底径38cm。清宫旧藏。
花插筒状,茶色,梅树干形。器身有白斑,巧做俯仰白梅二枝,花蕾并茂。一面琢隐起两行行书“疎影横斜,暗香浮动”八字。末署圆形“子”、方形“冈”阴文二印。充满了文人画韵味,格调高雅,技艺不凡。原藏清宫南库。
水晶依质色不同称紫晶、绿晶、茶晶、墨晶、蓝晶、发晶、鬃晶、黄晶等。出于矽卡岩、伟晶及热液脉状矿床中(砂矿)。茶晶产于我国内蒙、甘肃等地。此茶晶有白斑,玉工因材施琢白梅,是冰晶器中难得的俏色之作。




青玉竹节杯
明,高105cm,口径75-39cm。清宫旧藏。
此杯用料为新疆和阗产的青白玉,局部有浅**斑沁。杯作扁圆的三节竹筒状,杯身两节中空,以一竹节为杯底,杯体微微弯向一侧,杯柄雕成卷曲的竹节形。杯身两面各浮雕竹叶纹。节上琢有谷纹。
明代中晚期,茶酒之饮器制作讲究,玉酒具的制作也得以发展,器形和纹饰都颇丰富,既有仿古型,也有创新型。此杯造型独特,选材精细,是明代玉器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玛瑙单螭耳杯
明,高68cm,口径9cm。
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
此玛瑙杯的形制为明代的制式,雕琢技法为明代琢玉技法,款识应为清乾隆年间后刻。




白玉卧虎
明,长56cm,宽22cm,高11cm。清宫旧藏。
虎用白玉琢制,卧伏形。长尾前伸贴于体侧。用宽深的斜坡线条表示身、尾斑纹的虎形玉雕作品始见于湖北天门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历商、周而不衰,汉、元时期偶见于虎钮印章,其后至明、清均甚为稀少。考古出土的虎形玉雕均较薄小,多用作佩饰。




青玉“一团和气”插屏一对
明,径88-89cm,厚14-15cm。
插屏青玉质,略带皮色,有绺。雕刻一老者展持手卷,笑容可掬。手卷上镌刻“一团和气”四字,文字戗金。另一面装饰类似的文字和图案,阴刻而非浮雕。
“一团和气”语出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所引《上蔡语录》:“明道(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明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一年后绘制《一团和气图》并赞。《一团和气图》乍看似一人,实则描绘了惠远法师、陆修静、陶渊明三人。此图体现了明宪宗朱见深希望三教合流、和睦相处、朝野安定、国泰民安的思想。明、清时期,以《一团和气》为题材的风俗画也颇为流行。


白玉龙首觽
明早期,长166cm,宽17cm,最高2cm。
觽白玉质,玉质温润,有**的丝绺玉沁。玉觽呈锥形,龙首,身体为九节螺旋纹,尾光素,尾尖稍弯。龙口内有一竖穿孔,口内上唇处打一横孔,用以系挂。
觽最早是从解结之兽牙演变而来。《说文解字》曰:“觿,佩角,锐端可以解结。”说明觿是用来解绳的,主要特征就是一端呈尖角。最早古人以兽骨或兽牙制作,佩带于身用于解结。以玉制觿,逐渐丧失了其原始功能,成为象征性佩饰件。《说苑·修文篇》曰:“能治烦决乱者佩觿。”可知觿在古人眼里有治烦决乱之意。
此玉觽收购于1960年,以龙为首,十分少见,工艺亦十分精致,可能原为皇家用玉。


文创大师客服
古玉界公众平台汇集了全国古玉界精英和玩家,以传播古玉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设计,可以长按下面的指纹部位,关注“古玉界”公众平台
人体上很多的细枝末节,都能反映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当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身体,我们辛辛苦苦的工作、学习才能有一个最基础的保证。那么手指甲是看似不经意的一个身体部位,但是实际上也能看出来我们最近的身体状况。大家知道手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吗
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身体是否健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得出一些结论,那么手指甲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手指甲上有一块像“月牙”一样的东西,通过观察这个月牙的形状大小,我们是可以看出来身体的是否健康的。那么手指甲上面的月牙代表的是什么呢在这里要给大家说明的是,正常的、身体健康的月牙,呈现的是奶白色的,十个指甲上面,大概有八个左右的月牙,这是代表健康,如果月牙的数量比较少,不足七八个,颜色也不是奶白色,呈现的额是粉红色、紫色、黑色的等等,这就表明,我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什么健康问题。需要尽快去往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以上文章的大概内容,是给大家大概的讲解了一下,关于手指甲的一些相关内容。在我们的手指甲上面,是有一些月牙形状的白色部分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一部位,来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