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洋珍珠
享有珍珠之后美誉的南洋珠原产于澳洲北面海洋、菲律宾及印尼。它体积独特,直径一般为10至20毫米,属重量级珍珠,极其珍贵,价值不菲。南洋养珠有纯洁的粉色、迷人的银色和高贵的金色,令许多品位极高的人士对其爱不释手。
2、大溪地珍珠
大溪地珍珠来自南太平洋的环礁及珊瑚岛,它不仅蕴藏着深海的神秘,还拥有彩虹的幻彩光芒。大部分大溪地珍珠都属于水滴型,线条比一般圆形珍珠更为独特,直径为10至15毫米不等。纯黑、深灰及银色是大溪地珍珠的经典色,而它最为独特的颜色则是灿烂夺目的孔雀色,为珍珠中的瑰宝。
3、Kasumiga-ura湖
孕育于东京东北面湖区的Kasumiga珍珠,是新一代珍珠中的典范,培殖过程需要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配合。它采用的是日本与中国淡水牡蛎混种的新品种,然后再人工殖入圆形或扁平的珍核。
当细小的沙粒或其他外来物质随着水流冲击走进牡蛎体内,一颗无核完全天然的珍珠便由此诞生,其不规则的形状正好反映出造物主的奥妙。Kasumiga珍珠的颜色由银灰到深炭色不等,色泽天然,弥足珍贵。
4、雷甸原生湖养珠
雷甸原生湖是中国淡水珍珠的发源地,由沈志荣先生于1967年培育出中国第一颗淡水珍珠。雷甸原生湖养珠素来都是养珠中的经典品种,它是欧诗漫集团的珍珠科研与养殖基地。
扩展资料:
判别淡水珍珠的好坏,一般说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小
珍珠的大小直接反映着珍珠层的厚度,由于生长周期较长,直径9mm以上的颗粒珍珠须经4~6年的孕育,因此颗粒大的珍珠尤显珍贵。
2、形状
根据用途的不同,项链类珍珠以正圆为佳,首饰、工艺品类珍珠则应以体现设计要求为佳。光泽:珍珠的光泽由表面反射光和内部折射光两部分产生,选购应以透明度高、晕彩较强、映像清晰、不呆滞、不晦暗为佳。
3、颜色
颜色由于养殖过程中所吸收的金属微量元素不同而千变万化,选购时应以能搭配自己的肤色及服装为佳。瑕疵:受接种技术、病菌侵蚀等的影响,珍珠表面会出现斑点、腰线、隆起、凹陷、皱纹等瑕疵,选购时应注意筛选。
4、匹配
指的是多粒珍珠组成饰品时的和谐程度,选购时应以形状、光泽一致,颜色、大小和谐,孔眼直而居中且无毛边为佳。
-珍珠
-南洋珍珠
1)珍珠养殖的水域类型:育珠蚌的生活环境是水域,水域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
一般说来,凡能养鱼的水域都可以养殖珍珠。
2)珍珠养殖的水域条件:养殖珍珠的水域条件,归纳为水深、水流、水的酸碱度、无机盐和饵料生物等。
1、水深 养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为好。
2、水流 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义。三角帆蚌在水流畅通的河道中养殖生长良好。生产实践证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泽较静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泽好,产量也高。
3、水的酸碱度(PH值) 中性的水域(PH7-75)最适宜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大多数淡水水域的PH值为65-85;硬水水域偏于碱性。酸碱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和生存。如果呈酸性,可施石灰水中和;若呈碱性,可施有机肥改变。
4、无机盐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水体中溶有很多种无机盐。这些盐类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钙是育珠蚌贝壳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因此,育珠蚌的养殖场所要求一定量的钙,一般要在每升10毫克以上。此外,还有镁、硅、锰、铁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饵料生物是育珠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中饵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营养丰富,就生长好,从而珍珠也就长得快,且质量高。主要饵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三角帆蚌以食硅藻为主,兼食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泥沙碎屑的含量,决定着水体的水色和透明度。从水色的深浅,可以估计出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以黄绿色的水体最宜于养殖育珠蚌。养殖水域的透明度以30厘米为好。
6、光照和通风 光照是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光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对育珠蚌和饵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来源;光影响着水环境的理化性状;光对育珠蚌的颜色、生殖和行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丰富珍珠的光泽也有利。风起波动。通风的环境水波荡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还可促进上下水团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7、水温 温度与生物的代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都直接地受到水温的影响和控制,珍珠的形成和生长也同样受到水温的制约,育珠蚌对温度变化幅度的耐受范围,有三项温度是最基本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1)最适温度范围--15-30度:在这个水温范围内,育珠蚌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2)最低温度--10度以下:在这个温度以下,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微弱,珍珠质分泌基本上停止。
(3)最高温度--35度以上:温度超过35度,育珠蚌的生长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异化大于同化,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同时,高温造成育珠蚌缺氧而窒息。
养殖水域底部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因为水生植物既和饵料生物争夺无机盐,植物死亡后又产生有毒物质,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如在有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水域中养殖育珠蚌,应予以清除。
3)珍珠养殖期间的管理 珍珠的养殖时间比较长,一般要经过2-3年的养殖方能采收。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培育高产优质的珍珠。主要管理工作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1)养殖初期管理 育珠蚌经过手术后,大都体质比较衰弱,需要半个月至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伤口愈合后,恢复正常生理活动。在育珠蚌手术后一个月内,管理工作要特别认真、细致。
(2)清除附着物 在养殖期间,由于水生藻类的大量繁殖,往往有大量的藻类附生于吊养的笼子上,阻碍水流畅通,影响育珠蚌摄食。同时,在蚌的贝壳上也常常附着大量藻类,影响育珠蚌的生长。所以,在养殖期间,要定期清除笼子上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也要清除水中的杂草,保持水质清洁。
(3)调节水层 水位的变化及水温的变化,要求调节育珠蚌的养殖深度。吊养的深度要随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季和夏季宜吊养深一些,以防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响。夏季离水面一尺左右,冬季以放深到近河底而又不碰着泥为宜。春、秋季可吊放得浅一些,以加强光照,促进珍珠的形成和生长。
(4)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主要是指养殖水域的肥水培育,因为它是获得珍珠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肥沃的水质,才为育珠蚌培育充沛的饵料生物。为提高育珠水体的生产能力,要适当施肥。
春季水温逐步上升,育珠蚌新陈代谢日趋旺盛,珍珠质开始沉积,饵料需要量不断增加,要施有机质肥料肥水,培育饵料生物,满足育珠蚌的生长发育需要。四、五月份是三角帆蚌性成熟时期,更需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机肥有猪牛粪、羊粪、人粪和绿肥等,夏季为防止施有机肥料发酵消耗水中的氧气,宜施无机肥料,氮磷肥混合施,一般比例为2:1。秋季水温逐渐下降,可以施一些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施用。秋季后期应多施有机肥,以保证越冬前育珠蚌有足够的饵料。施肥宜在晴天进行。施肥量视水质情况而定,原则是少量多次,逐步改善水质肥度,使育珠蚌有个适应过程。有机肥施在水域的四周,或施在育珠蚌的周围,或装在箩筐里吊在水中,使其缓缓溶在水中,千万不能将肥料施在蚌体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机肥最好溶解在水中后泼施。
4)珍珠的采收 珍珠采收,是育珠生产周期的最后工作,也是育珠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果实获得收获的时节。
(1)珍珠养殖周期 从育珠蚌养殖规律看,一般养殖周期为2-3年。从无核珠形成过程看,以第二至第三年最快,第四年以后生长速度下降,育珠蚌也渐趋衰弱,易于死亡。养殖2--3年的珍珠颗粒大,圆整,富有光泽,质量高。三年以上虽颗粒大,但光泽不好,质量并不高。
(2)珍珠采收季节 采收珍珠的季节,一般都在生长期最后一年的秋后,即10--12月份进行,最好在次年的2月份前后采收。
(3)珍珠的采收方法 珍珠采收常用杀蚌取珠的方法。 采珠时把育珠蚌从水里捞出,洗净壳上的污泥和其他附着物,切断前后闭壳肌,用手捏出珍珠即成。
(4)珍珠采收后的处理 采下的珍珠要立即处理,因为在采下珍珠的外表常附有体液和污物,如放置过久,会使珍珠的光泽暗淡,影响质量。
珍珠采收后,先用水洗涤,然后放入饱和盐水中浸泡5--10分钟,捞出用布揩去珠面上的体液和污物,接着用肥皂水洗涤(用碱性弱的肥皂为好),再用清水漂净,最后用绒布或细软的毛巾打光,晾干,即为商品珠。用肥皂水洗涤要损害珍珠的光泽,最好用015--02%十二醇酸钠洗涤(浸泡一夜)。
在母蚌体内植入异物(蚌肉生长组织) 母蚌会分泌珍珠 质把异物包裹起来,三五年之后珍珠长成,从母蚌体内取出就行了。
不知道楼主问这个问题有什么意图,有其他问题可以再问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