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牙膏的功效与作用分别是?

苏打牙膏的功效与作用分别是?,第1张

小苏打的弱碱性在刷牙过程中可以中和口腔中一些细菌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减少牙釉质的酸蚀。

氟离子和羟基磷灰石针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保护,可以延缓牙釉质遭受的酸蚀,并填补由于早期酸蚀造成的一些微小的孔隙。羧甲基壳聚糖和柠檬酸锌的协同能提高抑菌性能及香精的持久。

单氟磷酸钠与羟基磷灰石协同作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防龋的效果。同时天然抗菌组分壳聚糖和柠檬酸锌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抗菌性能,避免了牙膏中防腐剂的添加。

牙膏的选购技巧:

1、不要盲目相信功效:牙膏在口内停留的时间不太长即被涮出,一些特效牙膏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如果牙齿健康,选用普通牙膏即可。

2、牙膏最好换着用: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刷牙,会使某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使牙膏失去灭菌护齿的作用。最好几种牙膏交替使用。

3、一管牙膏不要用太久:牙膏使用时间越久,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就越多,与牙刷的接触频率就越高,接触细菌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

4、牙膏不能代替治疗牙病:牙膏作为一种洁牙剂,可以加强刷牙的摩擦洁净作用,为了增强刷牙作用,还常常在牙膏中加入某些药物,如含氟牙膏、洗必太牙膏、中药牙膏等,

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要改善牙齿敏感现象,可选用含有氟化亚锡、硝酸钾、氯化锶的牙膏。牙膏不是万能的,不能替代治疗。有了疾病还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5、选择适合自己的牙膏:我们平时在刷牙时,尤其是在早上,如果上班着急的话,往往是牙膏在口内停留的时间不太长即被涮出,因此一些特效牙膏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其实牙齿健康的话,选用普通牙膏即可。

6、家人不能同用一管牙膏:因为每个人的口腔都是一个有多种细菌存在的环境,再认真刷牙,也只是减少牙齿表面存留的细菌,不可能完全杜绝,尤其是在牙刷毛的间隙中会有细菌附着。

如果一家人合用一管牙膏,所有人口腔中的细菌都会在管口聚集,随后又被别人的牙刷带走。越多人使用同一管牙膏,牙膏管口的细菌存积就越多,细菌传播的几率就越高。

-纳美小苏打牙膏

                           -牙膏

花岗质岩石中的包体,特别是暗色微粒包体蕴涵着丰富的壳-幔相互作用信息,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揭示深部岩浆作用过程,有助于了解寄主岩浆起源与成因演化等基础地质问题,因而已成为岩石学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Didier et al,1991;Castro et al,1991;Wilcox,1999;Silva et al,2001)。近年来,在骑田岭、千里山、花山-姑婆山、铜山岭、大义山、诸广山等岩体的早期岩石单元中均发现了暗色微粒包体,对这类包体部分学者进行过初步研究(张佩华,2003;马铁球等,2005)。

湖南省骑田岭岩体因在其内部和接触带发现了具有寻找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刘义茂等,2002;朱金初等,2003;付建明等,2004;毛景文等,2004;李金冬等,2005;马铁球等,2005)。该岩体也是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具幔源组分贡献的花岗岩的典型代表之一,花岗岩中普遍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由暗色矿物组成的条带或团块,下面重点进行了暗色微粒包体与其寄主花岗岩的岩石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对比,旨在揭示二者的成因联系,并进一步探讨了成岩过程与岩石的成因。

图1-53 骑田岭岩体地质简图

(一)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骑田岭岩体出露于湖南省宜章、郴县和桂阳三县交界处,南岭地区三条东西向构造岩浆带北带,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东缘与茶陵-永兴北东坳陷带的复合部位。平面上近等轴状,面积约520km2。出露的地层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的石炭系—中三叠统,在一些断陷盆地中出现少量白垩系。其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三叠系大冶灰岩。本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尤其以北东—北北东向最重要(图1-53)。近年来的高精度SHRIMP和Ar-Ar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骑田岭花岗岩属于燕山早期(朱金初等,2003;付建明等,2004;毛景文等,2004;李金冬等,2005)。

骑田岭岩体主体为中细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和粗-细粒(角闪石)黑云正长花岗岩,其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和由暗色矿物组成的团块或条带,特别是在早期岩石单元中最为丰富。大小一般为5~20cm,最大25cm×65cm。形态大多呈浑圆状,其次为椭圆状、透镜状、铁饼状。部分被寄主岩石同化较强的包体,形态为不规则状,界线模糊不清,同时,基质粒度变粗。少数包体呈断续分布的脉,具有拉长、塑性扭动特征。在包体边缘,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沿包体边界一致的方向排列,表现出高温条件下塑性活动导致定向的特点。大多数包体与寄主花岗岩接触界线是截然的,少数呈过渡关系,个别包体具冷凝边现象(图1-54a)。包体分布不均匀,密集的地方通常成群、成带产出。在岩体东部,包体略显定向,呈北西—南东向,说明包体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弱的应力作用。部分包体中还见到与寄主花岗岩相似的钾长石斑晶,常常熔蚀成浑圆状(图1-54b),个别包体边部发育粒径2~4cm钾长石巨晶,横跨包体与寄主岩石的界线(图1-54c)。

寄主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分布最广,斑状结构,基质粗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斑晶含量最高接近30%,由钾长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有的还含黑云母和角闪石斑晶。钾长石斑晶呈自形、半自形板状,可见微条纹结构和卡氏双晶,粒度最大达5cm。个别钾长石斑晶呈浑圆状外形,由自形内核和2~3个肉眼可见的黑色环带组成,也见有由斜长石的镶边构成的似环斑结构(图1-54d)或钾长石的次生加大现象,在钾长石核与斜长石镶边接触处有石英的交代生长。显微镜观察表明,斑晶的自形内核具有隐约环带,黑色环带实际上是钾长石包裹的黑云母或角闪石呈环带分布的结果。基质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其中的斜长石发育环带结构,正环带、多环,An25~35。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和独居石。锆石的阴极发光和背散射相研究显示存在大量的继承锆石(核)(付建明等,2004)。磷灰石为自形-半自形长—短柱状,长宽比以1∶2~1∶8为主,明显不同于暗色微粒包体中呈针状产出的磷灰石。

图1-54 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岩石照片

寄主(角闪石)黑云正长花岗岩分布范围较小。斑状结构,基质粗-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以钾长石为主,少量斜长石,偶见石英,大小一般在15~30mm之间,含量最高达35%。钾长石斑晶呈自形、半自形板状或卵球状,见卡氏双晶。基质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斜长石发育聚片双晶,具正环带结构。蠕英结构普遍,黑云母具有丰富的放射晕圈。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榍石和锆石。普遍见到暗色矿物条带或团块(图1-54e),呈椭圆状、条带状、不规则状;以5~7mm为主,最大可达15mm。

暗色微粒包体以石英二长质和闪长质为主,其矿物种类与其寄主岩石中的完全一样,只是含量上的差别。常常具有斑状结构、微粒半自形粒状结构,部分为细粒结构等典型的岩浆结构。表现为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自形程度较高,形成相对较早,其次为斜长石,最后是钾长石和石英等。斑晶的含量变化大,特别是斜长石,从0到15%。同种矿物斑晶常常聚集在一起,构成聚斑结构。斑晶矿物杂乱无章地散布在基质中,粒度小于或接近寄主花岗岩的同种矿物,但明显大于基质的同种矿物。包体中基质矿物的粒度比其寄主花岗岩的要小。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和榍石。其中,针状磷灰石特别发育(图1-54f),长宽比以大于30为主,有的甚至大于100。仅在个别花岗岩同化较强的包体中,针状磷灰石减少,长柱状磷灰石增多,二者交织生长。针状磷灰石主要出现在基质石英、长石等矿物中,并具有横跨矿物边界的现象。镜下测得包体中的一个斜长石An值高达58(D220-2),属于拉长石;而大多数斜长石An值变化在15~30之间,暗示可能存在An值的“双峰式”。基质由斜长石(20%~50%)、石英(3%~25%)、碱性长石(10%~30%)、角闪石和黑云母(20%~30%)等组成。

暗色微粒包体全岩K-Ar同位素年龄分析结果见表1-29。其形成年龄为152±6Ma,与其寄主花岗岩的形成时代(155~161Ma)十分接近(朱金初等,2003;付建明等,2004;毛景文等,2004;李金冬等,2005)。

表1-29 骑田岭暗色微粒包体K-Ar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

(二)地球化学

表1-30列出了代表性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花岗岩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测定结果。

表1-30 骑田岭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10-6)含量

续表

续表

续表

F、Cl为10-6;A/CNK=Al2O3/(CaO+Na2O+K2O)分子比;Na2O/K2O质量分数比;球粒陨石值据Sun et al(1989);锆石饱和温度(t(Zr))计算据(Watson et al,1983);QT样品引自朱金初(2003),其余为本书

1主量元素

暗色微粒包体的SiO2含量变化于5384%~6380%之间(表1-34),平均5848%,为中性岩类,寄主岩石的SiO2含量较高,为6584%~7572%。包体为准铝质(A/CNK=072~100,平均085),寄主岩石为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0~106,平均097),整体也为准铝质岩石。包体的全碱含量(475%~1014%)变化大,寄主岩石(738%~890%)相对稳定。包体K2O/Na2O比值(142~428)变化较显著,而其寄主岩石(122~203)变化较小。在K2O+Na2O对SiO2图(图1-55a)上,寄主岩石属于亚碱性系列;而部分暗色微粒包体则投影在碱性系列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它们的K2O含量异常高所致。将亚碱性系列进一步分类,寄主岩石样品分布在钾玄岩系列区与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分界线附近(图1-55b),综合其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它们应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而暗色微粒包体全部投影在钾玄岩区,无疑属于钾玄岩系列的岩石。暗色微粒包体和寄主岩石都具有较高的P2O5、F、Cl和烧失量(表1-34),显然与其富含挥发分矿物如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萤石等有关。对于包体的这种现象,Sha(1995)解释为富水的长英质岩浆对镁铁质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对比暗色微粒包体与其寄主岩石的化学成分(表1-30),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包体成分比较分散,寄主岩石成分比较集中,且包体相对富K、Fe2+、Mg、Ca,与Debon(1991)比较了115对包体与寄主岩石的主元素所得出的结果一致;二是寄主岩石为正常岩浆演化趋势,而包体则不是,与Debon(1991)的岩浆混合结论吻合。本区暗色微粒包体的Fe和Mg含量比其寄主岩石高得多(表1-30),但它们的Fe/(Fe+Mg)比值却相当接近,表现在FeO-MgO变异图上为明显的线性关系(表1-30),与Didier(1991)的壳幔岩浆混合趋势相同,而明显不同于岩浆的结晶分异趋势。

图1-55 骑田岭岩体的K2O+Na2O-SiO2(原图据Irvine,1971)和K2O-SiO2(原图据Pecerillo等(1976)和Middlemost(1985))关系图

包体与寄主岩石的主要氧化物之间显示出良好的协变关系(图1-56),如主成分共分母比值协变图(Na2O/CaO-Al2O3/CaO、SiO2/CaO-K2O/CaO,图1-56a,d))表现为直线相关,不共分母比值协变图(Fe2O3+FeO)/SiO2-K2O/CaO、Na2O/CaO-(Fe2O3+FeO)/SiO2,图1-56(b,c))表现为双曲线演化关系。上述几种主量元素协变图特征均表明,岩石的成分变异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马昌前等,1994;周珣若,1994),二者之间发生过不同程度物质成分交换。

图1-56 骑田岭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主成分协变图(图例同图1-55)

2稀土及微量元素

暗色微粒包体和寄主岩石的稀土总量ΣREE较高,分别变化在(27546~87806)×10-6和(21561~62554)×10-6之间,且前者略高于后者;它们的δEu值分别介于010~061和011~057之间,具有中等到强的铕负异常,显示在成岩过程中可能存在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自暗色微粒包体至寄主花岗岩,岩石的铕负异常不但没有增大的趋势,反而有的样品还变小(表1-30),说明二者并非是同源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因为同源岩浆在分异演化过程中,随着斜长石和钾长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残余岩浆的铕负异常将渐趋明显。包体的(La/Yb)N值为610~1140,寄主岩石的(La/Yb)N值为540~2460(表1-30),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上(图1-57a),暗色微粒包体可明显地分为两组:一组(D201-7,XN08-4)REE高,δEu值低,Eu谷深,位于图的上方(铕除外);另一组则相反,位于图的下方(铕除外),且与其寄主花岗岩配分型式近于重叠,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亲源关系。这些特点与国内外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及其包体的特征类似。需要指出的是D201-7和XN08-4两个包体样品在主量元素上以贫硅、富铁镁(表1-30)为特征,其较高的ΣREE值和较低的δEu值不大可能是由于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引起的,因为暗色微粒包体的SiO2与δEu之间为不相关(表1-30)。其具体原因还在研究中。

图1-57 骑田岭暗色微粒包体与其寄主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球粒陨石值和原始地幔值据Sun and McDonough,1989)

与寄主岩石相比,包体的Sc、V、Cr、Co、Cu、Zn等过渡元素含量明显偏高(表1-30),这与其基性程度较高匹配。Ba、Sr、P、Ti的亏损不及寄主岩显著(表1-30),Rb/Sr比值变化于102~505之间,明显高于原始地幔值(0025;Hofmann,1988),表明其应为幔源岩浆经改造的产物,即很有可能为基性岩浆经演化或与酸性岩浆混合产生的过渡岩浆结晶形成。在反映岩石分异演化的元素比值(如Rb/Sr、Rb/Ba、Nb/Ta等)上,它们并不显示自暗色微粒包体至寄主花岗岩,上述元素比值依次升高的变异趋势(表1-34),这也说明二者并非是分异演化关系。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图1-57b),包体和寄主岩石都具有Rb、U、Th、Pb等元素强烈富集,而Ba、Sr、P、Ti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显示以壳源为主的地球化学性质。同稀土元素一样,包体也可分为两组(图1-57b):一组样品的U、Th、Zr、Hf、Ta和稀土元素明显偏高,Nb谷不明显;另一组与寄主岩石的微量元素分布范围近于重叠。总的来讲,暗色微粒包体和寄主岩石配分曲线相似,明显具有地球化学亲源关系,反映了岩石为岩浆混合作用成因。并且,在微量元素相关图和同分母比值图(图1-58)上呈直线,这不是偶然的,说明包体岩浆与花岗质岩浆两者不是毫不相干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混合的关系(Langmuir,1978)。

图1-58 骑田岭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石微量元素协变图(图例同图1-55)

3Sr、Nd同位素

表1-31 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石的Sr同位素组成

暗色微粒包体与其寄主花岗岩的ISr值比较接近(表1-31),分别变化在071041~071263和070854~071416之间;包体的εNd(t)值(-69~-53)较高,但在其寄主岩石εNd(t)值(-92~-51)变化范围之内(表1-32),并表现出壳幔混源花岗岩类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点。在εNd(t)-t图解中,二者的投影点主要位于华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域的上方(图1-59),指示成岩过程中可能有幔源组分的参与。

表1-32 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石的Nd同位素组成

图1-59 骑田岭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石εNd(t)-t图(底图据孙涛等,2003,图例同图1-55)

包体和寄主岩石TDM(表1-32)分别为1580~1030Ma(平均1302Ma)和1621~940Ma(平均1411Ma),低于中国东南中生代花岗岩17~20Ga的Nd模式年龄集中区(Chen,1998),也比区域上铜山岭花岗闪长岩岩浆源区地壳端元组分的年龄(1753±26)Ma(王岳军等,2001)和道县玄武岩中的片麻岩包体的变质年龄(1964±164)Ma(郭锋等,1997)小得多。偏低的Nd模式年龄同样指示幔源组分参与了成岩过程。

(三)花岗岩中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成因机制

本区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典型的岩浆包体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并且没有见到固态条件下的热变质或接触变质成分分带,说明包体不是围岩捕虏体或“析离体”。从包体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缺乏典型的富铝矿物,不发育变晶结构和片理构造等又排除了是基底变质岩难熔残留体的可能性。包体多呈椭圆状或透镜状的塑变形态特征,显示二者同时或近时形成。其同位素年龄也证明了这一点:暗色微粒包体形成年龄(152Ma)与其寄主岩石的形成年龄(155~161Ma)接近,这不但说明包体不是围岩捕虏体或残留体,从而解决了包体的成因问题,同时还为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时间提供了有力的同位素年代学约束,时间大致为晚侏罗世早期。单个包体与寄主花岗岩接触界线清晰,可见横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的钾长石斑晶,也见冷凝边结构,这种结构可能是由于较小的基性岩浆团块注入到酸性岩浆中时,由于快速冷却形成的。包体中针状磷灰石特别发育,长宽比以大于30为主。这与寄主花岗岩中正常结晶的长—短柱状磷灰石明显不同。针状磷灰石作为岩浆快速冷却的标志也被认为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一种常见结构(Didier et al,1991)。寄主花岗岩中还可见钾长石似环斑结构和不规则增生边,反映出结晶环境的动荡。包体斜长石An值具有“双峰式”,这些特征是成岩过程中发生过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之一(Baxter et al,2002)。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包体岩浆与寄主岩浆的成分和温度相差太大,为了达到平衡,必然存在成分的交换。岩浆混合的方式有很多,但双扩散作用可能是包体岩浆与寄主岩浆之间进行成分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大量的实验已经证实,在通常情况下,K、Si和Na从寄主岩石向包体一方迁移;而Ca、Fe、Mg、Ti和Al则由包体向寄主岩石方向迁移,总的趋势是达到成分的平衡。由于扩散作用受许多因素(如温度、成分、元素自身的扩散能力等)的控制,本区包体成分分散和异常的特点可能就是这些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如果包体与其寄主岩石的Fe/(Fe+Mg)比值相似,说明包体岩浆与寄主岩浆密切相关,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源的,即包体是同源包体,其成分特点是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Didier et al,1991)。本区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岩石的Fe和Mg含量相差较大(表1-30),但它们的Fe/(Fe+Mg)比值接近。这表明骑田岭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是由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混合体,为镁铁质微粒包体(MME)。前已述及的包体和寄主岩石的主量、微量元素协变图特征,以及它们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上的亲源关系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趋同性等特点都支持这一认识。根据Watson et al(1983)方法,计算的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表1-30)比较接近,分别变化在734~802℃和739~814℃之间,表明两种岩浆相混合已基本达到热平衡。实验研究证实,不同元素及同位素的交换速率变化很大,同位素的交换速率大于一般元素的交换速率(Lesher,1990)。因此,暗色微粒包体与其寄主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含量相差较大,同位素组成相似的特点也可以用岩浆混合作用的观点得到圆满解释。

综上所述,骑田岭花岗岩及其中发育的暗色微粒包体不可能是简单的基底地壳物质部分融熔形成,而是壳幔作用和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骑田岭岩体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结合带的中部。沿该带广泛分布具有高εNd值、低TDM特点的花岗质岩石(即“十-杭”低TDM岩浆岩带)(Gilder et al,1996;Chen et al,1998)。如骑田岭、砂子岭、铜山岭、香花岭以及广西的花山、姑婆山等岩体。另外,在该带上或附近还分布有大量中生代的富钾质岩石或碱性岩石。如湘南的汝城县、道县、宁远县和宜章县一带碱性玄武岩(175~178Ma)、赣南双峰式火山岩(160~180Ma)(陈培荣等,2002)、湘南的铝质A型花岗岩(156Ma)(付建明等,2004,2005)、湘东南的高钾花岗闪长岩带(177~181Ma)(王岳军等,2001)和桂东南钾质侵入岩带(158~181Ma)(李献华等,1999;郭新生等,2001)。板内钾玄质岩石和碱性岩的产生表明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显然,该结合带是中生代地质构造相对薄弱而伸展构造最强烈的地方,有利于地幔上隆与幔源物质上升以及玄武岩浆底侵作用的发生。并且,以此地区为中心的地幔上涌还可能提供了中生代华南伸展拉张的原动力(梁新权等,2003)。由于地壳拉张作用导致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引起软流圈或软流圈与岩石圈交界部位的部分熔融,形成幔源基性岩浆。基性岩浆的底侵,提供大量的热量,又促使岩石圈不同层圈,特别是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新的幔源物质的加入,导致该带在燕山早期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地壳物质垂向生长,岩体较小的Nd模式年龄也证明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当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注入到已部分结晶的长英质岩浆时,如果长英质岩浆的黏度还比较小,但两种共存岩浆的黏度差已相当大,彼此之间已到了不能发生完全的化学混合形成均一的岩浆,只能发生机械混合的程度(Fernandez et al,1991)。这时未完全均匀混合的囊状镁铁质基性岩浆在长英质岩浆中淬冷结晶就形成暗色微粒包体。对流作用或其他驱动力使包体分散到整个寄主岩体中,或者由于分离作用使包体局部集中形成包体群。因此,骑田岭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是在区域伸展作用构造背景下,幔源基性岩浆及其诱发的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问题一:岩石有什么用途 看什么岩石,用途不同

提炼矿物,建筑材料,装饰,艺术品。。。。

问题二:生活中岩石的用途有哪些 观赏石、石桌、石凳、磨刀石、石碾子、石拴马桩、门前石狮子。。。。。。

问题三:岩石有什么用 岩石的应用  一、做建材的岩石

1 大理岩:大理岩的岩面质感细致,常用来作为壁面或地板。由于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因此也是制造水泥的原料。大理岩材质软而细致,是很好的雕塑石材,许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岩作成的,如著名的维纳斯像。其他如墙面或摆饰,也常是由大理石加工琢磨而成,如花瓶、烟灰缸、桌子等家用品。

2 花岗岩:本土的花岗岩只有在金门才看得到,因此金门的老房子几乎都是用花岗岩做成的。台湾的寺庙所用的花岗岩,是来自福建,多用于寺庙里的龙柱、地砖、石狮。

3 板岩:因其容易裂成薄板状,且在山区极易取得,故原住民至今仍使用板岩作为建材,筑成石板屋或围墙。

4 砾岩:有些砾岩含有鹅卵石及砂,而且胶结不良,容易将它们分散开来,例如:台湾西部第四纪的头辽讲阒芯褪钦庵掷岩,其中卵石和砂都是建材。

5 石灰岩:台湾最常见的石灰岩是由珊瑚形成的,通称为珊瑚礁石灰岩。在澎湖,珊瑚礁石俗称「石」,居民用以作为围墙建材,以遮蔽强烈的东北季风,保护农作物。

6 泥岩:由于其主要成分是黏土,自古就被作为砖瓦、陶器的原料。

7 安山岩:由于材质坚硬,亦常用来作庙宇的龙柱、墙壁的石雕、墓碑、地砖等。

二、可提炼金属的矿物

1 金矿:含金的岩石经过风化和侵蚀作用,金会被分离出来而成自然金,因为金比泥沙重得多,容易沉积下来,经过淘洗,就成为黄金。

2 黄铜矿:黄铜矿是提炼铜最主要的矿物。

3 方铅矿:方铅矿呈现铅灰色,有立方体的解理,是最重要的含铅矿物。

4 赤铁矿:赤铁矿外观颜色呈现铁灰色或红褐色,是最重要的含铁矿物。

5 磁铁矿:磁铁矿属含铁矿物,具有磁性,吸附含铁物质。

三、珍贵的宝石

矿物若具有坚硬、稀有、耐久、透明且颜色美丽的特点,即常被用来作为装饰品,一般称为宝石,以下是常见的宝石简介:

1 钻石:即俗称的金刚石,有许多种颜色,如淡黄、褐、白、蓝、绿、红等,其中以无色透明的价值最高。

2 刚玉:刚玉也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的刚玉俗名红宝石,蓝色的刚玉叫做蓝宝石。其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

3 蛋白石:一般为无色或白色,有些具有特殊的晕彩。

4 水晶:纯石英单晶称为水晶,水晶内因含不同杂质而呈现不同颜色,如:黄水晶、紫水晶等。石英的纤维状显微晶聚合体称为玉髓;石英的粒状显微晶聚合体称为燧石,这两种矿物是台东县重要的玉石。

四、做为颜料

有些矿物具有特别的颜色,可用来作成颜料,如蓝色的蓝铜矿,绿色的孔雀石,红色的辰砂。

五、其他用途

1 石英:石英是制造玻璃及半导体的主要原料,如:苗栗县汶水溪的上福基砂岩中的石英砂即为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2 方解石:方解石存在于大理岩及石灰岩中,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3 白云母:白云母因不导电、不导热且具有高熔点的特性,因此经常被用来作为电热器中绝缘体的材料。

4 石墨: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泽,条痕为黑色,常用于制造铅笔芯,此外石墨还可以做成润滑剂、电极、坩埚等。

5 硫磺:火山地区的温泉中即含有**的硫磺。

6 石膏:石膏一般用于固定骨折受伤处,或做成塑像,也用于建筑工业。

7 磷灰石:用于制造农业用磷肥。

8 蛇纹石:含有镁的成分,可用于炼钢工业上。

9 滑石:硬度低,有滑腻感;通常被研磨成粉末,以制造颜料、爽身粉、去污粉、化妆品等。>>

磷矿主要用途   

磷是生物细胞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世界上84%~90%的磷矿用于生产各种磷肥,33%生产饲料添加剂,4%生产洗涤剂,其余用于化工、轻工、国防等工业。中国的磷矿消费结构中磷肥占71%,黄磷占7%,磷酸盐占6%,磷化物占16%。磷肥对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磷肥的种类很多,我国生产的磷肥目前主要为过磷酸钙、钙镁磷肥、脱氧磷肥以及重过磷酸钙、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等高效复合肥料。

   磷矿又是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部分磷矿用于制取纯磷(黄磷、赤磷)和化工原料,少量用作动物饲料。赤磷用于制造火柴和磷化物。黄磷有剧毒,可制农药,还可以制燃烧弹、曳光弹、信号弹、烟幕弹、发火剂;磷与硼、铟、镓的磷化物用于半导体工业。冶金工业中用于炼制磷青铜、含磷生铁、铸铁等。磷酸锆、磷酸钛、磷酸硅等可作涂料、颜料、粘结剂、离子交换剂、吸附剂等。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用于净化锅炉用水。后者还可制人造丝。六聚偏磷酸钠可作水的软化剂和金属防腐剂,磷酸钙盐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磷的衍生物用于医药。磷酸二氢铝胶材料耐火度高、耐冲击性好、耐腐蚀性强、电性能优越,用于尖端技术中。氟磷灰石晶体是最理想的激光发射材料,磷酸盐玻璃激光器已得到应用。

自然界中的磷矿物种

自然界中, 已知磷矿物有200多种,具有工业价值的是钙的磷本能盐类矿物,统称磷矿。主要用于制造磷肥。磷肥,是以磷灰石或磷块岩为原料,用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制成植物容易吸收的化学肥料。其品种很多,比较重要的有下列几种:磷矿粉,过磷酸钙(简称普钙)、磷酸铵(安福粉)、磷氮复合肥料、磷氮钾混全肥料以及钙镁磷肥等。部分用于提取黄磷、赤磷、磷酸及制造其客观存在磷酸盐类和磷化物。在农业、医药、火柴、染料、制糖、食品、纺织、玻璃、陶瓷、国防工业中均有重要用途。

   此外,磷矿石中常伴有铀、锂、铍、铈、镧、锶、镓、钒、钛、铁矿等,其中多属于发展尖端工业所急需的稀少物质,可综合回收利用。

1:含钙

骨头、奶制品、豆类、虾皮、鱼、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带、坚果。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血钙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低于70mg/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子痛经,缺钙是一个重要原因。

2:含磷

黄豆、青豆、豆腐衣、蘑菇干、紫菜、炒西瓜子、炒南瓜子、脱脂奶粉、鸡蛋黄、鲨鱼、鲨鱼子、银鱼干、干贝、鱿鱼干、虾仁、虾皮、河蟹、芝麻酱。

磷和钙都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构成材料,促成骨骼和牙齿的钙化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有些婴儿因为缺少钙和磷,常发生软骨病或佝偻病。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叫做磷灰石,它就是由磷和钙组成的。

3:含铁

杏、菠菜、樱桃、大枣、鱼类、海带、牛奶、蛋类、紫菜、黄豆、芹菜、油菜、番茄、橘子、芝麻酱、黑木耳、豆制品、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

铁是人体的造血元素,而女性又多一个排铁渠道――月经,故补铁量应大于男性。铁每日摄入量为15毫克,可保持面色红润。

4:含碘 

海带、紫菜、海蜇、蛤蜊、虾皮、鱿鱼、淡菜,海参、海鱼,海虾、蛤干、菠菜、大白菜、玉米。

成年人体内含有20-50mg的碘,碘是维持人体甲状腺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当人体缺碘时就会患甲状腺肿。因此碘化物可以防止和治疗甲状腺肿大。多食海带、海鱼等含碘丰富的食品,对于防治甲状腺肿大也很有效。碘的放射性同位素I可用于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5:含锌

牡蛎、动物肝脏、花生、鱼、蛋、奶、肉、水果、猪肝、猪肾、瘦肉;海产品中的鱼、紫菜、牡蛎、蛤蜊。

锌元素是免疫器官胸腺发育的营养素,只有锌量充足才能有效保证胸腺发育,正常分化T淋巴细胞,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锌有帮助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缺乏锌会对我们的身体,特别是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补充足够的锌是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必须的。平时除了饮食要均衡外,别忘了适当补充营养。

扩展资料:

一、虾皮

虾皮其实主要是由一种叫做毛虾的小虾加工制成的。虾皮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我们就那用来衡量营养价值高低的蛋白质含量来说,每100 克虾皮含 393 克蛋白质,这个分量要远远的高于大黄鱼、黄缮、对虾、带鱼、鲳鱼等水产品以及牛肉、猪肉、鸡肉等肉制品。

二、黄豆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

三、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海带多糖,主要包括褐藻胶、岩藻糖胶、褐藻淀粉。并含有酸性聚糖类物质、岩藻半乳多糖硫酸酯、大叶藻素、半乳糖醛酸、昆布氨酸、牛磺酸、双歧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

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褐藻,含有60多种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烟酸、钙、铁和磷等,还含有丰富的褐藻酸、纤维素、甘露醇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四、菠菜

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

五、牡蛎

牡蛎肉中含大量糖原,糖原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能源,补充糖原可改善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功能,并能增进肝脏的功能且具有保肝作用。牡蛎中的糖原还可直接为机体吸收利用,从而能减轻胰腺负担,故对糖尿病十分有益。

-磷

-钙

-铁

-碘

-锌

 透辉石的功效与作用分别是什么?那么,让 生辰石 来告诉你吧!透辉石广泛分布于基性与超基性岩中,在夕卡岩中与石榴石、符山石、硅灰石、方解石等共生。天然透辉石主要为热液及岩浆成团,它也是含硅的碳酸盐原岩变质的特征矿物,在中国分布很广。

 透辉石保健功效

透辉石为柱状、针状晶体,无吸附水,层间水,烧失量很低仅为022%~14%,而粘土的烧失量高达17%左右。透辉石坯体吸水率低,它属于瘠性材料,能有效减少陶瓷坯体的收缩。透辉石与粘土等组成坯料,由于粘土颗粒很细并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粘合能力,而透辉石颗粒较粗且为针状或柱状晶体,粗细堆积均匀,坯体内部存在很小的空隙,构成了排水通道,它就赋于泥浆压滤脱水和泥饼干燥较快的特性,可以实现快速干燥。使用透辉石的坯料成型性能好,坯料干燥强度大,不易产生夹层等缺陷的优良性能。

 透辉石广泛分布于基性与超基性岩中,在夕卡岩中与石榴石、符山石、硅灰石、方解石等共生。天然透辉石主要为热液及岩浆成团,它也是含硅的碳酸盐原岩变质的特征矿物,在中国分布很广。按纯度和共生矿物天然透辉石可分为七大类。各类天然透辉石矿在陶瓷工业中都能找到合适的用途。

 透辉石人体功效

透辉石与萤石、磷灰石、方解石等矿物一样,属于荧光矿物-都可能会发出荧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利用紫外光、X光等高能量的电磁波光源照射矿物或是加热矿物,矿物内部的某些微量元素会吸收这些光线、能量,然后又再把这些能量释放出来,如果恰好释放出的是可见光的话,当然就会被我们人类的眼睛看到,这就是荧光现象;例如白色的方解石经紫外线照射后,会发出红光。不过,并不是每一个透辉石都一定会发荧光,如果你家里有透辉石的标本或宝石,不妨用紫外线照一照它,看看它是不是会“变脸”。

 透辉石又被戏称为“哭泣石”,因为水晶医疗学者认为透辉石具有催人泪下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创伤的效果。透辉石能给予配戴者以创造力。透辉石还常与爱情和承诺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水晶医疗学者还称,如将透辉石配戴靠胸的地方(如镶入项坠里),将有益于人的心、肺及循环系统。

磷是骨骼和牙齿的构成材料之一。正常成年人骨中的含磷总量约为600~900克,人体每100毫升全血中含磷35-45毫克。磷能保持人体内代谢平衡,在调节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生命物质核苷酸的基本成分。它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参与体内脂肪的代谢。

磷缺乏可以出现低磷血症,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异常,软骨病。磷过多将导致高磷血症,使血液中血钙降低导致骨质疏松。

短时间内摄取一定分量的白磷单质,可造成急性白磷中毒。

扩展资料:

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9%。磷不以单质存在,通常在磷酸盐中天然存在,尤其是磷灰石。磷也存在于生物体当中,是原生质的基本成分。

已发现磷的同位素共有13种,包括磷27至磷39,其中只有磷31是稳定的,其他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

磷的含氧酸非常丰富,结构较为复杂,且大多具有商业价值。这些含氧酸都有和氧相连的氢原子,可以体现酸性,也有些有不体现酸性的直接连在磷上的氢原子。纵然许多磷的含氧酸已经被合成,但仅有以下几种是较常见的。其中的三种——次磷酸、亚磷酸和磷酸尤为重要。

-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00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