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是雕刻的多子福袋造型的小吊坠,下面打两个孔估计是想做什么东西的配饰使用的,正常的应该是不打下面两个孔的,材质从上看应该是南阳玉,也叫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因为很像翡翠,所以也有南阳翡翠的称谓。
玉器表面出现毛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玉石质地问题,二是打磨问题。我就是玉商,这些情况很常见。
你的这块本身雕刻手法就是仿古或者老玉(新老本人不会鉴别)老玉常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古时打磨工艺不到位出现的。仿古一般也会这样雕刻打磨是为了显老气,更符合老玉的形态
当然有,只不过比较少,具体如下:
玉壁是祭祀的礼器,玉璧礼天,代表天圆,玉琮礼地,代表的是地方。古代玉璧的存在横跨了整个中华历史时期,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先秦时期,再到封建社会时代,可谓流传久远。玉璧是一种重要玉器,其使用年代之久,出土地域之广,数量之多,纹饰随时代更替而变化着。玉璧是其它玉器无法相提并论的,故文化内涵也极为深远。样子收藏网介绍不同时期的玉璧工艺和纹饰特点。
考古发现,玉璧的出现可以上溯到距今约5、6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是由一种有孔石斧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湖流域的良诸文化,在其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随葬玉璧。这些玉璧形体较大,但不是正圆状,制作不够精细,多素面无纹。到商周时期,玉璧已广泛使用,其形制逐渐规整,纹饰也多起来了,流行双钩云纹、龙纹、凤纹。春秋战国时期,器形渐薄,谷纹、蒲纹代替了西周时期流行的双钩阴线龙凤纹,还出现了出廓璧(好孔边或肉质边附加镂空花纹)、连环璧(肉孔有两圈)。到了汉代,玉璧出廓部分愈边愈长,纹饰更加纤细精巧,出现了多层花纹装饰的玉璧和带吉语的玉璧,至此,玉璧的发展达到高潮。汉代以后,玉璧渐式微,形制纹饰多重复前代。
古代各个朝代玉器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因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外周不圆,或厚薄不均匀,壁面不平,或留有切割痕,或两面宽度不一致,或穿孔打偏,孔边有斜坡。红山文化玉璧肉的边缘呈薄刃状,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玉璧外缘薄,内缘厚,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这一时期的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特征大多是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为贵族专用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尺寸小于新石器时代,均为圆形,壁面平滑,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西周大壁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题材主要是龙、凤、鸟纹。常用一宽阴线与一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壁面纹饰,宽阴线斜挖成一面坡形状,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造型柔美,所用玉材多为新疆青、碧、白玉及南阳玉、岫岩玉。
春秋战国时代,玉璧开始被大量用来作佩饰和殓葬用玉,还有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多采用新疆青、白、碧玉。佩带的璧直径一般在10厘米以内,不殓葬用或作为礼器用的壁直径则在15~25厘米之间。春秋璧璧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战国璧表面分成一、二或三区同心圆纹带,内外区琢成一首双身龙纹,中区保留传统谷纹。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这时期出现了出廓玉璧等创新制作,即在内孔或外缘上镂雕出生动的动物形象。雕刻技法普遍运用粗细阴线结合法,粗线条少,细线条多,且线条有毛口。刀工锋利挺拔,刀痕较深,转角尖锐。谷纹乳突饱满匀称,谷纹是在乳钉纹上加刻阴线而成。
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璧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璧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浅,谷粒上部浑圆。玉璧边缘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三角形立缘。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到了东汉,璧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渐少。
唐代玉璧一般两面均饰有纹饰,一面是谷纹、蒲纹,一面是兽面纹、蟠编纹,也有的一面为兽面纹、蟠编纹,另一面为花草纹。在纹饰的雕刻技术方面,刀工纯熟、流畅,用较粗的阴刻线雕轮廓,用细阴刻线陪衬,线条有时并不连接,但是它的走向趋势使雕刻的创意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使人感受到一种美的满足、美的尽兴。唐代之后的玉璧礼仪意味渐渐变淡,生活气息越来越浓,成为人们日常佩戴的常见品种。
宋代仿古玉器兴起,仿战国、两汉的玉璧随之出现。玉璧呈圆形转角,不见锋棱,谷钉稠密模糊,谷纹旋转力度不够,谷尾呈圆脊形,与战国谷纹用细阴线不同。刻有龙螭纹的玉璧,龙螭分叉长尾,叉尾内卷,具有宋代龙螭纹的特征。
元代玉璧多仿唐代,小型居多,大壁少,主要供佩戴用。多数只在一面雕纹饰,璧形厚重,谷粒稀疏,排列无规律。璧面雕动物的,动物具有元代工艺的风格特征。元代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较深,刀锋常有出廓现象,镂雕也不乏精美之作。
明代玉璧数量较前三代为多,多选用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不少谷纹和云纹。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刻工比较随意粗犷。
清代玉璧小型较多,璧身较厚,穿孔较小,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壁。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这一时期无论朝廷、官方、民间,都很流行系壁。乾隆时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到了清晚期,玉璧的质料较差,做工粗糙,雕琢没有章法,只求形似,不求工精,工艺水品大大下降。
而当代玉璧又迎来了一个新高峰,如平安扣就是数千年玉璧的延伸,人们在祈盼平安美好的同时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和新的材质,出现了翡翠、玛瑙等多种玉料制作的各种玉璧,从而更加丰富了玉璧的内容,也使高贵的祭天礼器走下了神坛,深入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
玉璧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历经了神秘高端的礼仪用器到简单普通的生活用品的转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情趣。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蕴涵了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琼,美玉。
2、琳,美玉。
3、球,美玉。
4、瑜,美玉 。
5、环,圆圈形的玉器。
6、璇,美玉 。
7、璧,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青碧色的玉 。
8、琪,美玉 。
9、璞,未雕琢的玉。
10、瑶,亦泛指美玉 。
11、碧,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12、瑾,美玉名 。
13、翠,硬玉 。
14、瑰,美玉,美石。
15、瑱,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16、琮,瑞玉 。
17、珂,白色似玉的美石。
18、璎,似玉的美石 。
19、瓒,质地不纯的玉。
20琛,指玉 。
21、珰,玉制的耳饰。
22、璠,美玉 。
23、璜,状如半璧的玉。
24、珑,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
25、璆,美玉。可制磬。亦借指磬 。
26、珉,似玉的美石 。
27、瑛,美玉 。
28、琯,玉管 。
29、瓘,玉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