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某人聊天,他表达出对修行领域的异常排斥。问其原因,他说:“你们都讲究六根清净,我可不想,我爱吃爱玩爱钱,我要生存要养家,有事业追求,还要好好享受生活。”
说实话……我惊呆了!
是谁说修行就不能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不能赚钱,不能养家,不能享受,不能有欲望?
再一圈了解下来,发现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
仔细想想,一来可能是传统宗教带来的影响:修行,就是断绝所有欲念,远离红尘,在某个寺庙里成天吃素打坐敲木鱼。
二来确实有人把自己修成了“菩萨”:那种看起来清心寡欲,没有个人偏好、强烈情感表达和欲望之火的“佛菩萨”。
是啊,如果放弃了人间的爱恨情仇与享受,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
我觉得第一个原因带来的影响很好破除,几千年来,我们的意识深受佛教里清规戒律的影响,导致一部分人以为修行就是吃斋念佛。但只要稍微对这个领域有研究的朋友,都会有更究竟的认识,比如六祖慧能大师留下的很有名的偈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当下社会,修行不需要出家,也不属于出家人专门干的事。
修行与你吃什么,住在哪里做什么无关,甚至与宗教无关,修行只与你的心有关。
真正的修行,是在生活里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一点,只用多读一些经典或身心灵的书籍就可以达成共识。
关键是第二个原因值得探讨,为什么很多人修着修着就变成了看似“如如不动,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
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表象。
在我接触的修行人士里,几乎所有人都带着一个目的而来:离苦得乐。
如何活出自在人生,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来自于头脑的欲望。
无论是身体、财富、权利、情爱、性还是名誉、自由等等欲望,欲望带来了痛苦,修行看似是降服这些欲望猛兽,直至心无杂念,心无挂碍。
但这也仅仅是表面,还不是修行的本质。
我曾经看过一部叫做《色戒》的佛教题材**,剧中有一位修为极高的僧人,却同时也是一位身在佛门想女人,坠入红尘念佛门的男主角,情欲成了他最难过的坎。他的师父曾对他提出一个问题:满足一千个欲望或战胜一个,哪个重要?
**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却隐隐地向我们展示:真正有修为的圣者,并不是这位在无比艰苦的山崖闭关入定了三年三个月零三天的僧人,而是他在俗世间的妻子。
看看剧情中的妻子是如何面对欲望的,答案也就出来了。爱出现了,投入地爱,丝毫不纠结不遮掩;被背叛了,洒脱地面对,既无纠缠也没有挂碍。
所以带来痛苦的,并不是欲望本身,而是背后的分别心带来的执念!无论是追逐欲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念,还是逃避欲望,不弃绝就不回头的执念。
欲望可以千变万化,但带来痛苦的“执”却是同一个。
修行,是一个慢慢融掉“我执”的过程。无论我执的对象是什么,哪怕某个人执着的是“开悟”,那也跟执着于物质欲望没啥区别。
所以很多修行老师都在不断强调:放下!放下!放下!
问题是,放下并不是指停止所有欲望,让你不作为。
修行里所谓的放下,是一种在内心做的功课,他无关于你的行为,你的爱情,你的事业,你的梦想和信仰,也就是你该干嘛干嘛。
因为所有的外在呈现,只是一个相!是心的呈现!修行修心,心的状态变了,相就变了。
功课做到位了,你还是从前那个人,扮演同样的角色,做着同样的事儿,还会有情绪起伏,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偏爱。
但是对那些来自假我的欲望会不再感兴趣,作为独特个体的你,天生兴奋和喜悦之事会来到你的身边。
而无论做什么,做的品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对结果的执着,你会更加自在地投入与专注。
因为这时候,你的心清澈见底,又如玻璃般透明。关于念头啊、情绪啊,欲望啊等等,你只会允许它们如水面上漂浮的树叶,缓缓地流经你,而你在当下深深地驻扎着,清醒地看着,并配合它们的每一次旋转、跳跃。
外人看到的你,也许是一个无欲无求,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状态。
但更重要的是,这只是某一种面向的呈现。真正佛菩萨的样子,都会依自己的本性而活,绝不会为了装大师逆道而行,虽然装起来也是分分钟的事。
他可能是一位看起来嬉笑怒骂,狂妄自大,无所不谈的疯子,也有可能是一位在菜摊上与人讨价还价的大婶儿。他也许表现得爱钱,脆弱,笨嘴笨舌或不通人情世故……于他而言,他已然超越善恶好坏,只是一位在世间尽情体验与游戏的超级旅行者。
但世人往往无法看穿,以为只有穿得像大师,端坐台上,表现得“无欲无求,庄严慈悲,忘我传道”的人才算圣人,才是活着的佛。
于是一些能言善辩,善于伪装之徒就利用这种“认知偏见”扮演圣人骗财骗色,才导致大师在民间,小丑在殿堂的例子屡见不鲜!
不好意思说远了。其实欲望是个好东西,它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每一个人的欲望,都值得尊重,且需要用心成全的。
因为每一种欲望,只有在全力以赴之后,才能轻松地被放下。
也因为每一种欲望,都是一堆堆生命之火。一个人,只有将每一堆欲望点燃,并烧至灰烬,才能圆满。否则一生结束,回头望去,还剩下那么多未燃尽的柴,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这时候你打坐时冒出的念头,就全是那些未完成,未结束的事儿,它们会一次又一次地打扰你,吹灭你修行的决心,阻碍你尽情忘我地享受生命。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本叫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书。表面上来看,那是在讲一个少年的探险寻宝之旅,实际上却蕴含着生命的真谛:
欲望,就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它就像破案线索,一个人只有追随自己的欲望按图索骥,才能最终活出自己。
欲望,就是使我们离家出走的诱饵。每个人只有背上行囊,离开家乡,通过去外面寻找,才能最终发现原来我们就住在家里。
上帝有这么一出设计,不仅仅是玩离家又回家的通关游戏,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来尽情体验、享受与玩耍,并认识到原来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
最后的最后,愿我们都能像牧羊少年那样,追随欲望,燃尽欲望之火,并最终发现大宝藏,就在当年赶着羊群经常过夜的废弃老教堂附近,那棵高大的无花果树下。他出发的地方。
履过:走过。典出《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里比喻经过危险境地。
要想追求那种金玉般纯洁的品德,必须到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去磨炼;要想创立惊天动地的功绩,必须到难关险隘中去拼搏。
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的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担子,挑上这副担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从禅宗的角度来看,禅,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底。然而,要想把这个活活泼泼的禅机参透,却非易事。佛经上强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为了参禅,必须迎风屹立,逆流而上。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人:参禅必须参到心如墙壁,静观己心,则可安心;参禅就是实践“四行”,使行为与真道冥符;参禅必须严守戒律,远离一切欲念的束缚。这一切,都是对人信念与毅力的严格考验。
心中贪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着,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惟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了。
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
有些文字看过之后,让人过目难忘。
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十分喜爱钓鱼,可是却从来没有钓过一尾大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母亲又来到湖边钓鱼。放好鱼线,安好鱼饵,一次次地将鱼线抛向湖中。湖面十分平静,他和母亲守在那里,等着鱼上钩。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就在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鱼线突然动了。他拎一拎,发现异常沉重,觉察到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了。他兴奋极了,急忙快速地收鱼线,线越收越短,湖面响起鱼拍击水面的声音,母亲取出网罩在湖边准备捞住它。果然是条大家伙。母亲打开手电,照着鱼身,发现它却是条鲈鱼,它银白色的鱼鳞闪耀着光芒。母亲看着夜光表,对孩子说:“现在是10点。离开禁还有两个小时,孩子我们放了它吧。”孩子说:“不,妈妈,我们好不容易钓到它。”孩子哭了,母亲安慰他:“我们还会钓到更大的鱼。”孩子环视四周,湖边了无人影,夜色深沉。他对母亲说:“别人不知道我们钓到了鲈鱼。”母亲说:“孩子,湖边没有眼睛,但我们心里有眼睛。”在母亲的坚持下,鲈鱼被放走了。30年后,这个小男孩成为纽约最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纽约。没有人能理解出生在贫民窟里的男孩会成为纽约的知名人士,受到民众的尊敬。更没有人会把他的成就与30年前那个夜晚联系起来。
时刻约束自己,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这样一个能告诉孩子心里有眼的母亲,肯定会造就一个伟大的孩子。这一切,都在于放下。心中贪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着,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惟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