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带的佛珠有什么讲究吗?

佛教中有带的佛珠有什么讲究吗?,第1张

上面那些都是在网上下的吧,我说的是杭州市灵隐寺的关于佛珠的说法,我的佛珠也是在请的。

檀,梵语DANA,是布施的意思,因檀木珍贵,用以佛教专称为檀林宝座,指极乐净土的确实,念珠功德数万倍!

念珠又指佛珠,有沉香,檀香,绿檀,紫檀,黑檀,为佛教五檀。最好是上面几种所做的佛珠为上品!

代佛珠时有几点注意的!

一,夫妻同房时除去

二,洗澡时除去

三,念经文时数佛珠,万万不可数佛头!佛珠中最大的那颗珠叫佛头!是代表佛的!数到佛头时回数!

四,不可摸佛头,也不可让别人代你的佛珠

呵呵,希望能帮到你

至于礼什么佛读什么经,可以去寺中问一下,那有佛物流通处,有很种!还有礼佛时跪拜时,双手一定要张开的,不可合为拳,否则永不超生!切记切记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具体分别如下:

1、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3、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7、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9、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扩展资料: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佛珠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2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