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包括了什麼?

矿产资源包括了什麼?,第1张

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种171个。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四大类。

林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24种,矿床、矿点、矿化点124处,其中尤以有色金属铜、锡、银、铅和非金属矿莹石、水晶宝石、石灰石、大理石最为出名。周边地区有著名的黄岗梁铁锡矿,白音诺尔铅锌矿等大中型矿址。现在已形成了以该镇为中心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宝玉石、大理石加工业。距镇内5公里处,沉寂了上万年的锅撑子火山遗址曾点燃了远古文明的圣火,也造就了亘古稀有的天然矿泉水脉。该矿泉水赋存于第四系冰渍层砂卵砾石孔隙之中,属含锶重碳酸钙型矿泉水,已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一87)的理想指标。水质测试数据表明,该矿泉水可同崂山矿泉水相媲美。

李东风 赵春强 杨程博 李靖 张雪皎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摘要 本文对辽宁省矿产资源勘查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了分类分级——根据地质工作类型分为6 类;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典型性、代表性,分为特别重要、重要、较重要、一般4个等级。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筛选依据和数量控制原则。

关键词 矿产;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分级;筛选方法

2008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8号),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实行国家级、省级和地质勘查单位“三级”保管体制。为促进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和充分利用,避免重复工作,降低地质工作风险,提高地质资料为整装勘查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服务的水平,2011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实物地质资料扩大试点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指南(试行)的函》(国土资厅函[2011]1082号),明确辽宁省承担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清理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形成能在全国推广使用的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流程、标准、方法、步骤和经验,为今后推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以“三级”(国家级、省级、地勘单位三级保管体制)、“四等”(按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划分为特别重要的Ⅰ级、重要的Ⅱ级、较重要的Ⅲ级、一般的Ⅳ级)和“六类”(按地质工作分类将实物地质资料划分为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勘查资料、海洋地质资料、水工环地质调查资料、物化探地质资料、地质科学研究及其他地质资料六大类)作为本次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试点工作中进行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分级处理的框架体系。

本文以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为例,探索如何建立“三级”、“四等”“六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六大类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通过尽量量化,确定其重要性的级别、归属,进而提出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分级标准,用以指导辽宁省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分级工作。

一、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意义与利用价值

1档案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直接产生的第一手有价值的各种类型的实体资料,是取自地质体并蕴含地质体信息的原始资料。实物地质资料本身所蕴含的重要地质信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逐步揭示其丰富的信息内涵。其他任何类型的第二手研究资料都不能将其全部替代,具有原始性、唯一性、不可复制与不可替代性。实物地质资料不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历史及档案价值。

2找矿价值

当代地质找矿必须以认识矿产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为基础,实物地质资料是建立“找矿模型”的缩影。“就矿找矿”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一种惯用找矿思维方式,那是因为矿床具有成群出现的特点,它们在已知矿床赋存地区,基本上是处于同一地质背景,也就是说已知矿床分布区内容易找到类似矿床。一个地区“找矿模型”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收藏实物地质资料等于收藏了众多“找矿模型”,对于在已知矿床区内找到类似未知矿床意义重大。保管利用好实物地质资料可避免重复工作,降低找矿风险。

3科研价值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球演化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地球物质运动、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实物依据。如果说地球科学是记录地球演化的史志,那么实物地质资料就是这本史志中的文字。科学是向未知领域的一种远征,科学就要有某种预见性,否则不称其为科学。在人类探索和研究地球演化的历史长河中,研究物质的迁移和聚集,再造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甚至预测未来可能给人类和地球造成灾难的不测事件,都离不开实物地质资料,因而,实物地质资料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地质遗产。

4教学价值

实物地质资料是开展地学教学的直接实体,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与大专院校建立互相合作关系,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等自然科学方面教学和实践的需要,发挥辅助教学功能,使实物保管单位成为教学与实习的基地。

5科普价值

实物地质资料是重要的科普载体,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生动教材。人类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从书本上获得,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实践活动。到实物地质资料馆、古生物化石馆参观,可以丰富地理知识、地质知识、矿产知识、文史知识等。部分实物地质资料是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矿物标本、古生物化石等实物地质资料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的价值,其产地常常是一种旅游资源。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和旅游文化活动,有利于人们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近年来,辽宁省以地质地貌、古生物化石、滨海地貌、矿产地为重要资源的地质旅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实物地质资料的多重价值日益显现,成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实物地质资料的分级保管

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机构分为三级,即国家级、省级、地质勘查单位级。

1国家级馆藏机构

主要收藏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以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的科研和科普价值为主。

2省级馆藏机构

主要收藏具有重要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以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的科研和找矿价值为主。

3地质勘查单位

主要收藏具有一般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以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的找矿价值为主。

三、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划分

1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形态分类

依据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形态和性状,主要可分为5 类:①钻孔岩(矿)心;②钻孔岩屑;③标本;④光(薄)片;⑤副样(样品),可进一步划分为岩矿副样和化探副样。

2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矿种分类

(1)战略性矿产资源

辽宁省没有国家战略性矿种中的钾盐、稀土等矿种,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战略性矿产资源确定为铁、锰、铜、铝、铅、锌、镍、钨、锡、钼、金、银、煤、石油、页岩气等15种。

(2)重要矿产资源

重要矿产资源指国务院240号令所规定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的34种矿产,除辽宁省战略性矿产的剩余矿产资源,主要有油页岩、烃类天然气、二氧化碳气、煤成(层)气、地热、放射性矿产、铂、铬、钴、锑、稀土、磷、钾、硫、锶、金刚石、铌、钽、石棉、矿泉水等20种。

(3)一般矿产资源

一般矿产资源指国务院240号令所规定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的34种重要矿种之外的所有矿产资源。

(4)世界级储量规模的矿产资源

目前辽宁省只有菱镁矿1种。

(5)国家级储量规模的矿产资源

目前辽宁省有铁、硼、金刚石、滑石、玉石5种。

四、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分级

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分为Ⅰ、Ⅱ、Ⅲ、Ⅳ级。

1Ⅰ级——特别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

1)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大型矿床,世界级储量规模矿种的大型矿床。

2)重要矿产资源的特大型矿床,国家级储量规模矿种的特大型矿床。

3)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中型及以上规模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中型及以上规模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中型及以上规模矿床。

4)重要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大型及特大型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大型及特大型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及特大型矿床。

5)矿床成因类型命名地的中型及以上规模矿床。

6)国内独特型的中型及以上规模矿床。

7)省内独特型的大型及特大型矿床。

2Ⅱ级——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

1)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中型矿床,世界级储量规模矿种的中型矿床。

2)重要矿产资源的大型矿床,国家级储量规模矿种的大型矿床。

3)一般矿产资源的特大型矿床。

4)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小型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小型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小型矿床。

5)重要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中型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中型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中型矿床。

6)一般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大型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大型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矿床。

7)矿床成因类型命名地的小型矿床。

8)国内独特型的小型矿床。

9)省内独特型的中型矿床。

3Ⅲ级——较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

1)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小型矿床,世界级储量规模矿种的小型矿床。

2)重要矿产资源的中型矿床,国家级储量规模矿种的中型矿床。

3)一般矿产资源的大型矿床。

4)重要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小型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小型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小型矿床。

5)一般矿产资源中,具潜在找矿远景的中型矿床,具综合利用价值的中型矿床,尚未开发利用的中型矿床。

6)省内独特型的小型矿床。

4Ⅳ级——一般的实物地质资料

Ⅰ级、Ⅱ级、Ⅲ级以外的实物地质资料。

五、按实物地质资料重要等级实行分级保管

实物地质资料在各级馆藏机构中采取分级交叉的方式收藏。

Ⅰ级(特别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以国家级馆为主收藏,省级馆为辅收藏,即国家级馆收藏特别重要的主干,省级馆收藏特别重要的次主干。

Ⅱ级(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以省级馆为主收藏,地质勘查单位馆为辅收藏,即省级馆收藏重要的主干,地勘单位馆收藏重要的次主干。

Ⅲ级(较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由地质勘查单位为主收藏。

Ⅳ级(一般的)实物地质资料:以埋藏为主。

六、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原则与基本条件

为使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收藏价值达到最大化,实现各级馆藏资料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系统性的目的,筛选中要遵循以下5项原则:①坚持为地质找矿服务的原则;②坚持引领当代地学科技前沿的原则;③坚持体现辽宁特色的原则;④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⑤坚持切实可行、数量适中的原则。

收藏的实物地质资料应符合下述基本条件:

1)实物地质资料应反映区域地质特征、矿产资源特点,反映地质工作进展与地质勘查程度,展现主要成果与水平。

2)实物地质资料应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可预见的利用率和较高重置成本。

3)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流程应遵循项目→勘探线剖面→钻孔→岩(矿)心的顺序筛选。实物地质资料应反映项目主要地质成果。重点选择主要勘探线、实测地质剖面、主干路线、主要矿体、主要围岩及蚀变等方面的钻孔岩心、标本、样品(副样)、光(薄)片等。

4)实物地质资料应基本完好,标识完整、清晰,相关资料齐全完备。

七、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筛选分级标准

1依据矿种重要性划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等级——基本型

主导思想是:战略性矿产的大型矿床的典型实物地质资料有资格入选国家馆保存,中型矿床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一般矿产国家级馆不保存,省级馆只保存极个别。基本型可以细分为如下3个类型:

(1)战略性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大型规模以上矿床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级馆保存;中型规模矿床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2)重要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特大型规模矿床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级馆保存;大型规模矿床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此类矿产,相同规模的矿床要比战略性矿产降低一个重要等级。

(3)一般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不存在Ⅰ级,一般矿产资源国家级馆不保存;特大型矿床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大型矿床定为Ⅲ级。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此类矿产,相同规模的矿床要比重要矿产降低一个等级。

2依据矿产资源储量优势划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等级——优势型

这是一个辅助类型系列,增加这一划分系列的指导思想在于体现辽宁省资源特色,是对基本型的重要补充。根据辽宁省资源状况,可划分为如下两类:

(1)世界级储量规模的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大型规模以上矿床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级馆保存;中型矿床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菱镁矿既不是战略性矿产,也不在规定的34种重要矿种之列,但为体现辽宁省特色,将其提高两个等级,视为战略性矿产。

(2)国家级储量规模的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特大型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馆保存;大型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表1 辽宁省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项目筛选等级划分标准

说明:

1战略性矿产指:铁、锰、铜、铝、铅、锌、镍、钨、锡、钼、金、银、煤、石油、页岩气等15种。

2重要矿产指:油页岩、烃类天然气、二氧化碳气、煤成(层)气、地热、放射性矿产、铂、铬、钴、锑、稀土、磷、钾、硫、锶、金刚石、铌、钽、石棉、矿泉水等20种。

3一般矿产指:国务院240号令规定的34种以外的矿产。

4世界级规模的矿产指:菱镁矿1种。

5国家级规模的矿产指:铁、硼、金刚石、滑石、玉石5种。

6特大型矿床自定义为:储量规模相当于大型底线3~10倍以上的矿床。

7实物等级:特别重要的为Ⅰ级,重要的为Ⅱ级,较重要的为Ⅲ级,一般为Ⅳ级。

硼、玉石、滑石等虽不在规定的34 种重要矿产之列,但其储量规模巨大,为体现辽宁特色,将其提高一个等级,视为重要矿产资源。

3依据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划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等级——潜在型

这是一个辅助类型系列,增加这一划分系列的指导思想在于从发展的观点看,具有潜在找矿远景和研究意义且目前勘查工作程度较低的矿床,通过工作后,完全有可能提高其现有储量规模,为防止有找矿前景的产地被遗漏,提高矿种的重要级别,用以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的找矿价值。可分为3类。

(1)战略性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具潜在找矿远景的中型规模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馆保存;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小型规模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同属战略性矿产资源相同规模的矿床,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将提高一个级别来保管收藏。

(2)重要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大型规模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级馆保存;具潜在找矿远景的中型规模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同属重要矿产资源相同规模的矿床,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将提高一个级别来保管收藏。

(3)一般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不存在Ⅰ级,国家馆不保存;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大型规模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同属一般矿产资源相同规模的矿床,具潜在找矿远景的,将提高一个级别来保存。

4依据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价值划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等级——综合型

这是一个辅助类型系列,增加这一划分系列的指导思想在于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有用性,对于共伴生矿床,凡是没有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的,凡是至今尚未开采的,无论品位高低,均划归此类。具体划分标准是相同规模的矿床,提高一个级别予以保存,用以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的综合利用价值。可分为如下3类:

(1)战略性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的中型以上规模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级馆保存;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的小型以上规模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同属战略性矿产资源,相同规模的矿床,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的,将提高一个重要级别来保管收藏。

(2)重要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以上规模定为Ⅰ级,有资格入选国家级馆保存;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利用的中型以上规模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同属重要矿产资源,相同规模的矿床,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的,将提高一个级别来保管收藏。

(3)一般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等级划分

此类矿产中,不存在Ⅰ级,国家馆不保存;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的大型规模定为Ⅱ级,有资格入选省级馆保存;以此类推,详见表1。

显然,同属一般矿产资源,相同规模的矿床,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和尚未开发的,将提高一个级别来保管收藏。

5依据矿床成因类型珍稀程度划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等级——珍稀型

这是一个辅助类型系列,增加这一划分系列的指导思想在于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的特殊性,对于具有特殊成因类型的矿床,均提高级别予以保存,以指导新矿床、新类型的发现。可分为如下3类:

(1)矿床成因类型命名地的矿床

此类矿床,不受矿种限制,达到中型及以上规模,可定为Ⅰ级;达到小型规模可定为Ⅱ级(详见表1)。如岫玉。

(2)国内独特型矿床

此类矿床,不受矿种限制,达到中型及以上规模,可定为Ⅰ级;达到小型规模可定为Ⅱ级。

(3)省内独特型矿床

此类矿床,不受矿种限制,达到大型规模,即可定为Ⅰ级;达到中型规模可定为Ⅱ级。如红透山型铜矿。

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项目的筛选定级,应通过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项目筛选定级表来确定,详见表2所示。

表2 辽宁省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项目筛选定级

填表说明:

1项目名称、资料档号、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结束时间、主攻矿种按实际情况填写;

2矿种类别:“战略性矿产”、“重要矿产”、“一般矿产”、“世界级规模矿产”、“国家级规模矿产”中选一;

3勘查程度:“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中选一;

4矿床规模:“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矿点”中选一,规模标准按国土资发[2000]133号文;

5潜在找矿远景:“有”、“无”中选一;

6矿产组合:“单一”、“主要矿产”、“共生矿产”、“伴生矿产”中选一;

7综合勘查状况:“已”、“未”中选一;

8开发利用程度:“未利用”、“正在开采”、“停采”、“闭坑”中选一;

9成因类型珍稀程度:“命名地”、“国内独特”、“省内独特”中选一;

10项目重要性定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中选一。

八、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项目筛选依据与入选数量的控制

由于不同矿种的矿产地数量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数量差别较大,并非所有达到入选资格的矿床都收入国家馆和省级馆保存。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产地,按照数量适中的原则控制各级项目入选数量。

1铁、煤矿床入选数量的控制

辽宁省铁、煤大中型产地的数量特别多,必须严格筛选,控制收藏数量。

(1)铁矿床入选数量控制

铁矿床按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沉积型、岩浆型、变质型3类;变质型进一步划分为鞍山式、杨林式两个类别。相同规模、相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入选国家馆和省级馆的矿床或项目数量不超过两处。

(2)煤矿床入选数量控制

煤矿床按工业类型进一步划分为褐煤、无烟煤、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长焰煤等。相同规模、相同工业类型的矿床入选国家馆和省级馆的矿床或项目数量不超过两处。

2优势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入选数量控制

参照铁、煤的原则确定入选项目数量。

3其他战略性、重要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入选数量控制

一般不予控制,按有一得一的原则入选国家馆和省级馆。

九、勘探剖面、钻孔岩心(岩屑)以及标本、副样筛选依据与入选数量的控制

由于被选中项目的剖面线数量,以及钻孔岩心(屑)数量差别很大,所以并非入选项目的所有剖面和全部钻孔岩心(屑)入选收藏,而要按精中选精、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择勘探线剖面、钻孔岩心(屑)及标本、副样。

1主干剖面筛选依据和数量控制

(1)主干剖面筛选依据

勘探线剖面一般选择主勘探线,或矿体连续性较好的勘探线,视勘探工作实际情况,可平行选择勘探线,或十字交叉选择勘探线,也可平行、十字交叉同时选择,具体依据如下:

1)能同时控制主要矿体和多个次要矿体的剖面。

2)能同时控制主要矿化蚀变带和物化探异常带的剖面。

3)能尽可能多地控制主要岩石类型和地质体的剖面。

4)岩心(屑)、光(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保存完好的剖面。

5)岩矿副样和化验数据完整的剖面。

(2)主干剖面筛选数量控制

1)被确定为Ⅰ级的项目,一般选择3~4条主干剖面(国家馆为主干,省级馆为次主干,单位馆为次主干)。

2)被确定为Ⅱ级的项目,一般选择2~3条主干剖面(省级馆为主干,单位馆为次主干)。

3)被确定为Ⅲ级的项目,一般选择1~2条主干剖面(单位馆为主干,次主干为备用)。

2钻孔岩心(岩屑)筛选依据和数量控制

(1)钻孔岩心(岩屑)筛选依据

收藏的岩心(屑)及标本原则上在主干剖面和次主干剖面上选择。依据如下:

1)控制孔、基准孔、重要参数孔应优先选择。

2)能同时控制主要矿体和多个次要矿体的钻孔岩心(岩屑)。

3)能同时控制主要矿化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的钻孔岩心(岩屑)。

4)选择岩心采取率高的钻孔——岩心采取率不小于75%,矿心采取率不小于85%,对特殊矿种(如岩金矿)要求岩心采取率大于90%。

5)选取保存完整、连续性好的钻孔岩心,不宜选择极度破碎的岩心。

6)能尽可能多地控制主要岩石类型和地质体的钻孔岩心(岩屑)。

7)配套实物地质资料光(薄)片等保存完好的钻孔岩心(岩屑)。

8)岩矿副样和化验数据保存完整的钻孔岩心(岩屑)。

(2)钻孔岩心(岩屑)筛选数量控制

1)被确定为Ⅰ级的项目,每条主干剖面一般选择3~4孔。

2)被确定为Ⅱ级的项目,每条主干剖面一般选择2~3孔。

3)被确定为Ⅲ级的项目,每条主干剖面一般选择1~2孔。

3标本和光(薄)片筛选依据和数量控制

标本和光(薄)片应与所选定的钻孔岩心(岩屑)同步筛选,以使标本、光(薄)片与钻孔岩心(岩屑)以钻孔为单位配套收藏。

4样品(副样)筛选依据和数量控制

1)岩矿副样应与所选定的钻孔岩心(岩屑)同步筛选,以使岩矿副样与岩心(屑)以钻孔为单位配套收藏。

2)用于矿产前期勘查的化探副样,全部作为Ⅲ级实物地质资料永久性地收藏于地勘单位馆。

十、结语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科研性和务实性,它是实现实物地质资料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辽宁省借国土资源部在本省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试点工作的有利契机,建立了辽宁省矿产资源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量化标准,对于推动全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撰写此文,希望得到解决有关专家的指正,以进一步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

  黑龙江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2%。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7(新增菱镁矿)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2l5种)的377%。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即:石油、晶质石墨、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铼矿;位居第2位的有2种,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种,即:硒矿、珍珠岩、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矿产有42种。全省铁、锑、镍、钴、硼、萤石、石棉、磷矿、硫铁矿、钾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差,资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给率不足。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及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吉林省矿产资源品种较多。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蕴藏量大,许多矿产储量居于全国前列,能源矿产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矿产也有一定储量。

  (一)能源矿产

  煤炭 吉林省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市有煤,主要集中在通化、舒兰、珲春、辽源等市、县。油页岩产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辽、桦甸、罗子沟三个盆地,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一半以上,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

  石油 吉林省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南部。列全国第八位。

  (二)黑色金属矿产

  铁 吉林省铁矿储量比较集中。在全国居中下。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有桦甸县老牛沟、浑江市板石沟、敦化市塔东等3处大型矿床和通化市四方山、和龙县官地、通化市七道沟、浑江市大栗子、七道沟、浑江市青沟等6处中型矿床。 钒 主要产地为敦化市塔东矿,保有储量31.97万吨,居全国第八位。

  (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

  铜 全省有铜矿产地31处,总保有储量84.4万吨,居全国第十四位。主要矿床有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等。 镍 全省有镍矿产地8处,保有储量35.3万吨,约占全国储量4。7%,居第三位。主要矿床有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蛟河县漂河川等。 钼 全省有钼矿产地6处,总保有储量109.81万吨,约占全国储量20%,居第二位。主要矿床有永吉县大黑山等。金 全省列入储量表产地24处,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产地有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桦甸县夹皮沟、板庙子、安图县海沟、汪清县刺猬沟、汪清县金仓、珲春县柳树河子等。锗 主要产于九台县营城矿,保有储量398。5吨,占全国储量1l%,居第三位。镓 全省有镓矿产地两处,一处为永吉县大黑山,一处为桦甸县西台子,保有储量1.6678万吨,占全国储量22%,居第二位。铼 主要产于永吉县大黑山矿,保有储量13.1吨,占全国储量9.2%,居第三位。

  (四)非金属矿产

  吉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有40多种,可供开发利用的矿地700余处,有远景的矿点还要多得多。非金属矿产在吉林省矿产资源中比重较大,而其中硅灰石、硅藻土和膨润土具有优势。

  硅灰石 是吉林省有发展的矿种之一。已探明储量2000万吨,预测储量4000万吨,占全国储量97%。矿石质量较好,有害杂质含量低。主要分布在磐石县长崴子、梨树县大顶山、龙井县大灰沟等3个地区。

  硅藻土 是吉林省地质储量很大的矿产,预测储量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而且质量好,名列世界前列,属国内优势矿产,在国际市场很有竞争能力。主要分布于长白县马鞍山、敦化县秋梨沟、高松树等地。

  膨润土 已探明储量4041.9万吨,预测储量丰富,居全国第一位。近年内发现的钠基膨润土矿已开始应用于钢铁工业,用处广,需要量大。主要分布于九台县和公主岭市。储量较大的是公主岭市刘房子膨润土矿和九台县银矿山膨润土矿。长春市郊区石碑岭煤矿、羊草沟煤矿也勘探出膨润土,储量亦很丰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金属矿产储量居于全国前列。如沸石矿、石墨矿、滑石矿、大理岩矿、石灰岩矿、硼矿、石榴石矿、耐火粘土矿、水泥粘土矿、火山楂矿和浮石矿,等等。

  辽宁矿产资源截止1999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10多种,矿点以上产地2000多处,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菱镁、硼、铁、金刚石等7种。

  辽宁省矿产资源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矿产资源较丰富,配套性好;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大中型矿产地36处,是全国平均密度的两倍多。钢铁工业中所需的主元素矿产和辅助原料矿产、能源矿产基本配套齐全。二是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集中在盘锦、沈阳;铁矿95%分布在鞍山、本溪和辽阳市;菱镁矿主要在鞍山和营口;滑石80%在鞍山;硼矿的98%在丹东;金刚石在大连。三是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有色金属矿产,硼镁铁矿和磷铁矿等多为共、伴生矿产,伴有多种有益元素,尤其是伴有稀散元素矿产。四是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煤、铁矿产中有全国著名的抚顺、阜新、本溪、鞍山等露采矿山。

  辽宁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菱镁矿。 菱镁矿质地优良、埋藏浅,规划基期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

  硼矿共、伴生矿物多、品位较低,保有资源储量(B2O3)26300万吨,占全国的564%

  铁矿以贫矿为主,多可露天开采,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110亿吨,占全国的240%,居全国首位。

  金刚石质量较好,但品位偏低,保有资源储量金刚石2029354克,占全国的514%。

  滑石质量上乘,驰名中外,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47912万吨,占全国的201%,居全国第二位。

  玉石以质地细腻,色泽艳丽,晶莹剔透而闻名遐迩,被确定为主要候选“国石”。保有资源储量9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95580万吨,占全国的79%,居全国第四位。

  具有比较(区位)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煤、煤层气、天然气、锰、钼、金、银、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岩、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种。

2006年是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面对国土资源保护和用地保障双重压力,克服困难,坚持创新,服务大局,付出巨大艰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重大决策和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强土地调控,严格耕地保护,全力保障发展,全面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力推进地质工作改革,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努力实现职能到位,年初确定的“五个新突破”目标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 正确运用土地调控闸门,土地严控严管与保障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用地取得双重成效。2006年是我省建设用地总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一年,也是国务院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压缩建设用地指标的一年。面对尖锐的土地供需矛盾,全省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保证了中央加强土地调控精神的全面落实,又有效地保障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用地需求。

● 采取严格措施,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完善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健全了耕地保护责任制、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办法,逐级签订责任状,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严把农用地转用关口。按照严格审批程序,严格产业政策,突出重点项目,兼顾地区平衡及效益的原则,加强审核筛选,有效控制了建设项目对耕地的占用;加强土地执法监察。省厅及大部分市、县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和处理了一批土地违法案件,在抚顺、营口、朝阳、盘锦等7市31县(市、区)开展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深化土地开发整理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深入开展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政管理明显加强。按照“拉网排查,执法跟进,部门联动,逐矿登记”十六字方针,全省国土资源部门在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深入发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督查,全力开展了以刹风治乱为重点的治乱、治散、治本工作。全省共组织排查人员近万人次,填写登记报表7 744份,采集数据近200万笔,较好地完成了全省矿山企业的全面“体检”。

●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工作迈出新步伐。一是加强了地质工作改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地质工作会议,下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拟制了13个配套文件;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地勘基金设立、地勘队伍属地化改革中遗留问题处理等重大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新进展。二是地质找矿取得突出成效。

● 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初步理顺,国土资源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完善体制提高素质要求,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干部管理体制调整全面完成,城区国土资源局和乡镇国土所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本溪、阜新、辽阳、葫芦岛等市基层国土所建设进展较快。强化管理,提高素质意识进一步增强,措施更加有力,制度不断完善。召开了系统第一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展开。

● 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土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35个专项和21个专题研究基本完成,总体文本初步形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国土资源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配套法规日臻完善,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五年规划下发实施,行政复议、裁决和应诉制度基本建立。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土地总面积1481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全省土地资源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土地类型多样,大体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土地结构;二是土地资源地域差异性明显;三是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少。

1土地资源现状

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土地资源总面积1 48064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 1231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85%。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4085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59%;园地面积为597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03%;林地面积为5700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50%;牧草地面积为34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5%;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99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8%。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379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2%。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42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1%;交通用地89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1%;水利设施用地148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0%。未利用地总面积为2195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83%。其中,未利用土地1373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28%;其他土地821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5%。

图1 2006年辽宁省土地资源构成

2动态变化

2006年全省农用地净增2 88623公顷,建设用地净增9 54291公顷,未利用地净减少12 42913公顷。

表1 2006年辽宁省各地类增减情况表 单位:公顷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省农用地总量11 231 31157公顷。其中耕地占农用地总量的3637%,园地占农用地总量的531%,林地占农用地总量的5075%,牧草地占农用地总量的310%,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总量的445%。

图2 2001~2006年辽宁省耕地变化趋势

从图2可见,从2001年以来全省耕地总量呈减少态势,直到2004年略增至40981万公顷,2005年和2006年又出现逐年递减趋势,但减幅较小。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的加快,预计今后1~2年耕地总量仍会逐年减少,但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各项耕地保护的政策的出台,总体变化趋势不会很大。

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基本农田保有量3 632 51119公顷,年内建设占用85566公顷,但通过其他农用地调整和整理复垦开发增加,年内四季补划85566公顷。

2006年全省耕地数量减少14 34848公顷。根据变更调查结果显示,耕地减少去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建设占用耕地6 21113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4329%;②生态退耕占用耕地5 54188公顷,占耕地减少量的3862%;③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99109公顷;④灾毁减少耕地1 48499公顷;⑤其他原因减少耕地11939公顷。从调查数据看,除自然灾害因素,耕地减少仍以建设占用为主。

图3 2006年辽宁省耕地减少构成

耕地增加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①前几年的开发整理项目陆续竣工验收;②本年度各级政府加大了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投入;③往年开发而没有及时变更的耕地得到了调查和变更;④中央重视“三农”问题后,农民自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自发开发了部分耕地。

2006年全省开发、复垦、整理、农用结构调整及其他原因增加耕地8 63683公顷。其中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7 57934公顷,占耕地增加量的8776%;农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原因补充耕地1 05749公顷,占耕地增加量的1224%。

图4 2006年辽宁省耕地增加情况构成

2建设用地

据2006年综合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14 49537公顷(涉及农用地8 66161 公顷,其中耕地6 84096公顷)。分批次和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分别为12 66865公顷和1 82672公顷,分别占874%、1260%。全省依法征用土地(不包括国务院批准)13 8977公顷,其中征用农用地8 32686公顷(耕地6 528806 5公顷);征地费用7227亿元,安置农业人口97万人。

图5 2006年全省分批次建设用地审批情况

图6 2006年全省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审批情况

表2 2006年审批建设用地分布情况一览表 单位:公顷

从建设用地构成上看,2006年全省工矿仓储项目用地占总批准建设用地的5313%,交通运输项目用地占750%,住宅用地占1221%。从用地分布上,沈阳市仍是用地大户,占全省审批建设用地总量的2755%;虽然大连市申请建设用地较2005年有所下降,但作为辽宁省对外经济门户,其用地规模仍居全省第二;铁岭、朝阳用地量紧随其后,位于全省前列。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四个年头里,预计全省审批建设用地量仍保持上升势头,沈阳市、大连市、铁岭市用地总量仍排在全省前列。

3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全省坚持实行“占一补一”的政策。2006年全省共开发、复垦、整理土地面积12 97313公顷(已验收通过的),增加农用地8 48007公顷,增加耕地7 89057公顷。土地开发项目增加农用地面积6 20798公顷,占农用地增加面积的7321%,复垦项目增加农用地74668公顷,占880%,整理项目增加农用地 1 52541 公顷,占1799%。

为保证每年的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增加农用地及耕地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土地后备资源的逐年减少以及国家投资倾向,中低产田的改造即土地整理项目将成为增加农用地及耕地的又一重要途径。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辽宁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79种。与全国同类矿种相比,已探明70多种矿产保有储量名列全国前10位的有24种,其中居前5位的有油页岩、石油、铁、红柱石、菱镁矿、溶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硼、金刚石、滑石、透闪石、玉石、玻璃用石英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珍珠岩、饰面用辉长岩17种,而铁、菱镁矿、溶剂用灰岩、硼等矿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之首。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化工、宝玉石、建材非金属、水气矿产八大类配套性较强的矿产资源体系。全省矿产资源资源特点如下:①资源丰富,配套性好;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大中型矿产地36处,是全国平均密度的两倍多。②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③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④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全省地质勘查投入总计34 79835万元,比2005年增长2827%。其中中央财政拨款5 6937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0 24506万元,企事业单位地质勘查投入17 3347万元,中央财政拨款占1636%,地方财政拨款占2944%;企事业单位投资占4982%,其他投资为1 52489万元,占438%。

表3 2006年辽宁省地质勘查投入情况表(按矿种分)

续表

2006年,全省新发现重要矿产地9处。

表4 2006年辽宁省新发现矿产地一览表

2006年,新查明重要矿产资源6处。

表5 2006年辽宁省新查明矿产资源情况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6年全省共批准登记勘查许可证789件,批准登记面积8 59674平方千米,收取探矿权使用费7345万元;共批准登记采矿许可证5 986件,批准登记面积1 85237平方千米,收取采矿权使用费56746万元。

表6 2006年辽宁省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及采矿许可证发证情况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6 300个,比2005年增加322个,从业人员4086万人,比2005年增加042万人。2006年度采掘固态总量284亿吨,比2005年增加042亿吨,矿山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3665亿元,比2005年增加5142亿元,增长了18%,其中煤矿增加1722亿元,铁矿增加1989亿元。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全省编制完成了《辽宁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操作规范》,并成为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的重要工作基础;完成了全省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的制定和公布工作;启动了全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组织开展了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专项调研,对全省工业项目用地开展招拍挂出让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和落实措施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按照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起草了《关于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的意见》,组织召开全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座谈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进一步落实了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

2土地一级市场

据综合统计数据,2006年全省国有土地供应6 187宗,面积23 35692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 83468公顷、存量建设用地19 52224公顷,分别占1642%、8358%),成交价款共3 783 82728万元。全年土地出让5 176宗,出让面积21 33378公顷,占总供地总面积的9134%,共收取土地出让金37807亿元;划拨供地483宗,划拨土地面积1 91552公顷,占总供地面积的820%;租赁供地483宗,供地面积9008公顷,占总供地面积的039%,共收取租金1 04799万元,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等市;其他方式供地43宗,供地面积1754公顷,占总供地面积的008%,收入2 10812万元。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中,协议出让3 864宗,出让面积18 08879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11713亿元,纯收益6434亿元,营口市居全省最高;招标出让50宗,出让面积6771公顷,收取出让金204亿元,纯收益17亿元,主要分布在沈阳、葫芦岛等市;拍卖出让207宗,面积36473公顷,收取出让金1776亿元,纯收益1109亿元;挂牌出让1 055宗,面积2 81256公顷,收取出让金24114亿元,纯收益12226亿元。

图7 2006年全省各市国有土地供应情况

从图中可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国有土地,用于住宅、工矿仓储用地的分别占总出让数的1168%和7981%,同时也表明,国有土地在出让过程中仍存在不规范的行为,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度全省在加强、规范一级土地市场管理的同时,强化了二级土地市场培育和管理,使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非常活跃,交易量较2005年有所提高,土地市场持续得到好转。全省共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 541宗,转让面积1 11444公顷,获取转让金2371亿元;出租土地使用权6 191宗,出租面积6293公顷,获取租金010亿元;抵押土地使用权6 493宗,面积20 7193公顷,获取抵押金86265亿元。

图8 2006年全省招拍挂出让国有土地用途构成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1 11444公顷,用于商服用地11322公顷,占总数的1016%,工矿仓储89514公顷,占总数的8032%;公共建筑、设施391公顷,占总数的035%;住宅9814公顷,占总数的881%。

图9 2006年全省各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情况

图10 2006年全省各类型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情况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加强矿业权市场制度建设。起草了《辽宁省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暂行办法》(讨论稿),将为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提供规范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依据;起草了辽宁省矿权交易中心有关“两权”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交易流程。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6年全省探矿权出让148宗,合同金额7 34831万元,全部为申请审批。采矿权出让2 317宗,合同金额达33 57024万元。其中申请审批2 012宗,合同金额31 41197万元;拍卖33宗,拍卖价款1 19582万元;挂牌272宗,交易额96245万元。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探矿权出售2宗,成交价款25万元。采矿权出让45宗,成交额1 41229万元,其中出售36宗,成交金额1 03704万元;作价6宗,成交金额37300万元;其他3宗,成交金额225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2 410件,立案2 038件,结案1 654件,结案率6863%。共拆除违法构建物5 43839百平方米,没收构建物10929百平方米,收回土地23348公顷,收缴罚没款7 1132万元。

图11 2006年全省各级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全年共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926件,结案868件,结案率9374%,共吊销勘查许可证1个,采矿许可证85个,收缴罚没款3 16868万元。

(二)案件查处情况分析

从违法类型上看,个人违法和非法占地案件仍是土地违法的主要形式。全年发生违法行为中,以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地级机关违法为主,共发生违法行为1 842 件,占总数的7643%,涉及土地面积1 9458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4558公顷。全年立案的违法案件中,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地级机关共被立案1 550 件,占立案总数的7605%,涉及土地面积1 8035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5432公顷。

图12 2006年全省地矿非法开采案件处理情况

配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逐渐加大。全年发生的违法案件中,以个人违法行为居多,立案796件,占整个违法情况的8596%;企事业单位发生违法行为113件。其中个人非法开采793件,占整个非法开采情况的8620%;企事业单位非法开采112件。从全年结案情况来看,个人违法行为结案751件,占结案总数的8652%;企事业单位违法行为结案106件。其中个人非法开采结案748件,占结案总数的8618%。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受理行政复议16件,加上上年未结的1件,本年处理行政复议案17件,本年共审结15件,其中维持8件,撤销5件,撤回申请1件,确认违法1件;本年未结2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至2006年底,全省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不含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3 675人,行政人员2 44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3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37%;大本及大专学历3 01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93%;高中及中专学历35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63%;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76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7%。直属事业单位370个,职工数5 007人。

2006年全省三级管理部门经费收入100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137亿元,地方财政拨款798亿元,其他收入066亿元。

2006年全省参加各种院校及培训机构毕业或结业人数(省级以上证书)达582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215人次,行政学院学习48人次,其他培训319人次(其中国外培训14人次;学历教育235人次,其中博士结业1人,研究生结业30人,本科生结业136人,大专结业68人;本年取得学位16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学士学位6人)。

2006年全省从事信息化建设人员178人,其中研究生14人,大本、大专153人,中专、高中11人。技术人员103人,其中高级技术员17人,中级技术人员71人。历年投入经费3 68124万元,其中2006年投入1 409万元。

七、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2006年全省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

(2)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土地管理的大形势下,仍有一些地区发现了新的违法违规占地行为。

(3)基层国土资源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机构、职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2建议

(1)严格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增量,着力于调整和优化用地布局,控制土地供应节奏,不断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的效率。

(2)继续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现时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依法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意识,减少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

(3)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广大干部的素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4)借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之机,建立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继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强化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的基础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55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