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临门的五福指什么

五福临门的五福指什么,第1张

  五福临门

  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福,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人们孜孜追求福禄寿喜财的历史。“五福”说法,最早见于《尚书 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这是中国人对“福”最早的具体阐释。 至于后来演化为“福禄寿财喜”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说文解字》中“福,佑也。”只要有神灵保佑,就能逢凶化吉。

  五福临门的因和果

  根据方海权著作《日行一善》对五福的记载: 第一福:长寿。果长寿;因是好生护生之德,施他饮食。 第二福:富贵。果富贵;因是施财施恩于他人。 第三福:无病。果无病;因是施药戒杀,心慈无害。 第四福:子孙满堂。果子孙满堂贤孝;因是多结良缘,爱惜大众。 第五福:善终。果善终;因是有修有养,修行福德。

福禄寿喜财代表的五位神仙分别是福星、禄星、寿星、喜神、财神,民间统称五福。 

1、禄星

又叫司禄神,意指官职禄位。俗云福禄寿三星,他们以三位一体的形象出现:中间是赐福天官,手执如意;右为禄星,作员外朗打扮,头上插戴牡牡丹花,怀抱婴儿;寿星在左,即南极仙翁,广颜白须,执杖棒桃,笑容可掬。

禄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和天官福星一样,他也是由一颗星辰演化而来。但他的形象变化却远比福星要复杂许多:有人认为他就是著名的文昌星也称文曲星,保佑考生金榜题名。

2、寿星

最突出的是光顶大脑门,其身量不高,弯背弓腰,一手持着龙头拐仗,一手托着仙桃,慈眉悦目,笑逐颜开,白须飘逸,长过腰际,模样怪异而逗人发笑。这就是吉祥长寿的长者,人们称之寿星,又叫南极先人、南极仙翁。

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星名,古代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

3、喜神

就是人们所祈求的吉神,他能满足人们喜庆的需要,更受世俗婚姻的欢迎。喜神就是算卦的人所说的吉神。人们总是希望趋吉避凶、追求喜乐,所以要造出一个喜神来。

结婚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办婚事又称办喜事。办喜事当然离不开喜神,旧俗,新娘坐立须对正喜神所在的方位,但这方位何在,就要请教算卦的人。

4、武财神

财神爷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中斌财神:王亥(中),文财神:比干(东)、范蠡(南),武财神:关公(西)、赵公明(北)。

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管仲(东南)、白圭(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的财神阵容。

财神爷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原意指道教奉的神仙。

5、福神

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指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总之,福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大目标。

人们虔诚礼拜,希冀降福家门,福运绵长。三门人民信仰的福神,即历代民俗年画中出现的“天官赐福”。

“天官”被称福神,又叫福星、福判,典型形象作吏部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红色袍服,龙绣玉带,手执大如意,足蹬朝靴,慈眉善目,五绺长髯,一派颜悦色,雍容华贵气象。

参考资料:

-禄星

-福星

-寿星

-喜神

-财神

人生五福为哪五福

俗话说:“人间福禄寿喜财,天上五吉驾凡尘。”五星神的形象每个都和蔼慈祥,所以使人觉得可亲可近,民间百姓都亲昵地称他们“五星老儿”或者专称福禄寿为“三星老儿”并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福、禄、寿、喜、财五福的来历

福星的来历:据《新唐书》载,唐朝时期,阳城任道州刺史后,冒死上书给当朝皇帝,拒绝看图王温誓提示,您正在查看等一张上贡太监,为当地百姓免除了灾祸。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大诗人白居易写进《道州民》诗中。于是,当地人开始把阳城当作福星供奉。“福星”手抱小儿,象征有子有女,人烟兴旺,万事足的福气。代表平安、祥和,生活美好之意。

禄星的来历:禄星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也认为他就是保佑考生金榜题名的文昌星,进入隋唐时期以后,科举制度的兴起让禄星开始走红,科举考试使平民百姓有机会靠读书做官改变自己的命运。“禄星”身穿华贵朝服,手抱玉如意,象征加官进爵,增财添禄。也是官贵、权利,正义的化身。

寿星的来历:寿星即“老人星”,亦称“南极老人”。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永乐宫上千位神仙中,我们一眼就能将他认出,就是因为他那超级的大脑门儿。宋、元时代,寿星已成为高寿者的代称,“老寿星”“寿星”“寿星老儿”等称呼,既充满对高寿者的敬意,同时也寄寓着人们对长寿者的祝愿。“寿星”手捧寿桃,面露幸福祥和的笑容,象征安康长寿。也是长命百岁,多福多寿,儿女满堂的化身。

喜神的来历:传说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后世人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婚礼中。“喜神”身着红袍,长须喜面,面露喜庆,象征吉祥喜庆。洞房花烛、喜得贵子、金榜题名、乔迁新禧等皆拜喜神。

财神的来历财:神的来历颇为难考,因所祭祀的神明因地、因时不同,所供奉的财神亦不同。一般认为“正财神”为赵公明,“文财神”为比干、范蠡,“武财神”为关羽等,但是人们最熟知,供奉最多的还是“正财神”赵公明。“

正财神”赵公明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有功,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所以民间百姓奉赵公明为财神。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财神赋予人们以生活殷实,食禄无忧,财锦满仓祈愿。

一、五福

我们常说的五福就是善终,好德,康宁,富贵,长寿那么各种好的意义都在这五福之中,那么过年的时候我们会贴五福。希望五福临门,这也是一个好的寓意,因为每年都是团圆的日子。并且在年三十这天是不可以贴被子的,实际上这个就是因为在30的时候是团圆是快乐的日子,所以说是不干活的,那么一般情况下,在年二十八九就把对子贴好了。

二、好德

在五福当中最重要的那么就是第四福好德,因为德是福的原因,还有根本那么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只要有了德才会有福,所以说这是一个因果关系。那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福气,那么我们就要有好生之德不?积德的话那么福气肯定自然就来到。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忘了,有得这一说,千万不要失德失了德,那么就失了人的本质。

三、过年习俗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回家团圆,不管在多远的地方都要回家,并且在30的时候会吃饺子,到午夜的时候会放鞭炮会放烟花并且会点旺火烤肚子,这样的话一年都不会肚疼。并且会做很多的好吃的,但是在年三十晚上家是不可以打扫的,也不可以开柜门的,这样的话会把才去弄丢。

以上总结的就是过年的一些习俗,还有五福是什么,那么通过这些大家都知道五福有什么,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有五福的话,我们自己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并且有一个好的人品。

1、福禄寿喜后面跟的四个字是财广丁旺。

2、福禄寿喜的意思如下:福:幸福;福气。凡富贵寿考、康健安宁、吉庆如意、全备圆满皆谓之福。

3、禄:福运;气运。也指俸禄,即收入。寿:长寿;活得岁数大。禧:吉祥;幸福。

4、其实一个“福”字都包括了,因为古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临门指的哪几福?

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洪范》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临门是什么意思啊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洪范》上所记载的常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临门是指那五福五福中最重要的是指那一福

第一福是“长寿”,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第二福是“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第三福是“康珐”,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第四福是“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第五福是“善终”,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的是什么?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什么?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清明上河图》很多资料都把清明当成时节,其实错了此“清明”既非节令,亦非地名《后汉书》有例证,是书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此处“清明”指政治开明,画中提款清明语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故金人在画面留下跋文“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泰山石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开始远走他乡,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数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蛇飞舞,千变万化,包罗永珍,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

五福临门指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珐。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临门是指哪五福?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很多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洪范》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常说的五福临门是什么意思

五福临门: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福,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人们孜孜追求福禄寿喜财的历史。“五福”说法,最早见于《尚书 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这是中国人对“福”最早的具体阐释。

至于后来演化为“福禄寿财喜”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说文解字》中“福,佑也。”只要有神灵保佑,就能逢凶化吉。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的是哪五福?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按照一般理解,只有五福全部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幸福美满,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就可能会出大问题。例如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却贫贱度日,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最后却遭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列举。因此,只有五福全部拥有才是完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在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古代中国人认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希望能帮到你!

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寿:"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寿数绵长;

富:"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内心安宁;

攸好德:"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顺应自然;

考终命:"善终"是安详离世而且饰终以礼。

《洪范》论幸福,幸福有五: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

福,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人们孜孜追求福禄寿喜财的历史。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这是中国人对“福”最早的阐释。

至于后来演化为“福禄寿财喜”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

一、五福的含义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据《书经洪范》记载的五福是:第一福‘长寿’,第二福‘富贵’,第三福‘康宁’,第四福‘好德’,第五福‘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二、世间难有十全十美的福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身虽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清贫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遇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为什么福有残缺的现象?

今生的境遇不好,都是由于我们的过去(包括前世)所造的恶行(恶业)的结果。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杀害动物的人,今世就会得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生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过去或前生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人类或其他动物,今生就会不得好死。

长寿而贫贱的人是因为他过去慈爱动物,而却吝于施舍;富贵而短命的人是因为爱施舍财物,而却杀害动物;丑陋而富贵的人是因他过去慷慨大方,可是却容易发脾气;容貌端庄而地位卑微的人是因为前世有容忍心、持守戒律,而轻视他人所导致的结果。总括一句话,五福有缺陷,主要是由于行善和积德不完全。

五福是果报,人的果报取决于四重法律:天律--大自然的规则;德律--人类道德法庭的审判;法律--做人不能违犯的强制性要求;阴律--如影随形的阎王爷的判决。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著生性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五福当中,一般人最看重的福是寿命,没有寿命,其他福都不存在了。以下单说第一福--“寿”

三、寿命之谜

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除非在心智上下过功夫的修行人,否则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我们碰面,也许二十年后或者明年,也许是今天或者下一分钟,随时可能有车祸、地震、心脏等意外灾害,真是太可怖了。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把‘朝不保夕’这句成语用在我们身上,直是显得格外贴切。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告诫弟子‘从命只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一气不来,便属隔世。要趁活著的时候,努力学习,积极行善,用功修行,免得临命终至,急得像一只落汤的螃蟹。察觉‘人命无常’的事实,对我们有很大的益处,因为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了。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世间的成就不一定和生死有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纵使富贵如王侯,世俗的学识渊博如大海,地位高如公卿,容貌美若西施,大难来时,仍不免手忙脚乱,一命呜呼。假如佳人才子就可以长寿,那么就不会有‘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说法了。所以不可因美丽的容貌而生骄傲。

不可以为我们年纪轻而就认为阎罗王还在睡觉,不会这样快找上门来。须知:棺材里所装的死人不一定是年老的。在人生旅途上,走不到终点而躺下来的大有人在。因此,古人警惕我们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人的死期很难预料,有的胎死腹中,在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死了,有的婴儿一出生因染上黄胆病或血友病就长辞世间了;有的小孩活到三、四岁就被车压死;有的长大成人,在青壮年时,因遭意外而伤亡了。

人不可以恃著聪明才智而轻慢他人,因为聪明而夭折的人也很多,例如:我念小学时,隔壁有位姓欧阳的班长,功课样样第一,可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生了肺炎而离开人间。小学六年级又有一位姓柳的高材生,因脖子长瘤死了。

有了财富和地位也不能够傲慢。你看,中国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美国总统甘乃迪有地位、有才干又有魄力,可是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那么早就死了。以歌唱起家的猫王普里斯莱拥有私人喷射客机、剧院、保镖,可是死得却很突然。

信了宗教也不一定能够长命百岁。例如,屏东有一位信基督教很虔诚的青年人,刚大学毕业不久,因为飞机失事而‘蒙主恩召’。当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念企业管理系的学弟,名字叫涂有生,信了佛教,而且也当佛学社的社长。很不幸的是,他去珊瑚潭郊游,涉水过河时,滑倒溺死,这不是佛法不灵,而是自己功夫不到家,学佛不得力,才无法转变定业。

引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其目的在说明,世俗的学问和技能只能解决生活上的小难题,不能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各种宗教都致力寻求生死大事的解答,而惟一能彻底解决生死的只有佛教。信基督教,天主教、摩门教,虽然可以升天堂,但却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佛教的教法和义理虽然尽善尽美,但并不是相信了就可以了事,还要不断地理解和实行,才能够实证永恒的真理,确实解决生死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信了佛教,阎王爷就不会这么快找上门来,因而也就漫不经心了。我们应该知道‘定业难转’这个事实。除非在佛法上修炼到有真功夫,能生死自在,对于生死问题确实十分有把握以外,否则还要拼命努力用功,丝毫懈怠不得。

四、长寿的因和缘

今生寿命的长短基本上是由前生的修行决定的,是个常数,故高明的算命先生往往能算出一个人的寿命,但常数不是定数,今生的行为可改变寿命,行善增寿,作恶减寿。

长寿的因--仁爱慈悲,忠孝,感恩,戒杀放生,止恶修善

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等。

(一)仁慈与寿命

寿命的长短跟财富、地位、常识、美丑等无关。可是跟‘慈悲心’却大有关系,俗话说,‘仁者寿’。这话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一定有好报。没有任何一个生命能靠自己的力量存在于世间,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靠其他众多因素的支持存在的,如同球上的每一个点,无一不是由其他点共同支撑才得以存在。即便一个一贫如洗的流浪汉,依然还获得阳光、空气、水、大地的供养,行走的路是他人修出来的,栖身的山洞、桥底、屋角也是自然与社会的供养,最简陋的食物与遮身之物也不是自己就能生出来,没有自然与社会大众,我们身上一个细胞都无法存在。他人供养自己,自己也必须供养他人,这是天律,即法尔如是的自然定律。天律不允许自私,人可以取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供养,但没有自私的理由。仁者合于天律自能加福增寿,自私者违背天律,减福削寿。

(二)忠孝与寿命

忠、孝就是保护生命之根和保障生命通道的顺畅。我们的生命由物质与精神两部分构成,物质来源于天地,精神来源于神明,天地神明具体就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出生、生长、生活的地方,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做损害地球、损害全人类的事;而个人则不能做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家乡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源地,祖先、父母则是生命能量传递的通道。故忠孝就是保护我们的命根与生命通道,忠孝不足,则生命的能量不足;完全不忠不孝就成为无根的枝条,只能靠枝条中剩余的能量活着。不孝是砍自己的命根,不忠是砍众人的命根,故不忠之罪远大于不孝之罪,这就是自古以来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人们大多选择尽忠的原因;而叛国、卖国者受到的惩罚往往也最严重,人不知不究时,护国神也会追究,卖国者鲜有善终。

(三)感恩与寿命

这世间,大约有四等人: 1.在无恩处,依然有恩。 2.在有恩处,有恩。 3.在无恩处,无恩。 4.在有恩处,依然无恩。

换句话说:

1.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都知道有应该感恩的地方,而感恩报恩。这种人在该死的地方都不会死,在不能活的地方,都会活。这种能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是第一等人,是修行人。他在大家都看不到神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神,在大家都不可能平安有福气的地方,仍然会很平安、很有福气。

2.在应该感恩的地方,知道应该感恩,这种人是凡夫俗子,但已经很少。是次等人。这种人在能活的地方,才活,在不会死的地方,才不会死。

3.在不应该感恩的地方,没有感度,而不知道感恩。这种人在不该活的地方,一定不会活,在该死的地方,一定死,不可能有神迹或奇迹。这是第三等人。

4.在应该感恩的地方,都不知道应该感恩,这种人是下下等,跟禽兽畜牲一样,比一只狗还不如。这种人在该活的地方,都不会活,在不该死的地方,也会死。

(四)戒杀放生与寿命

戒杀放生增加寿命,反之减损寿命,这是行为反作用力原理决定的。

杀生的定义:

1、杀人性命:杀死有性命的东西,使活生生的动植物,丧失宝贵的生命。

2、夺人生机:剥夺别人赖以维生的机会或工作。

3、断人生路:使人或动物无路可走,而陷入死亡,如塞蚂蚁穴等。或买卖杀价,使人血本无归,无法养家活口。

4、逼人走上绝路:或言语,或肢体行为,使人受刺激或严重伤害,而活不下去。

5、抢人生意;买卖时,不择手段,或争或抢,使别人之生意,落入自己手里。

6、窃占救济金:服务公职,窃占救济苦难之公款,使等待救济的人,失去救济。

(五)止恶行善与寿命

善生阳,恶生阴,阳气多自然寿命长。

千万记住:福不用光,人必不会早死。

福禄寿和儿女,全是农产品,要自己流血、流泪、流汗去辛勤耕耘自己的心田,努力灌溉、施肥、驱虫、除草,才能栽培种植出来。

千万不可做损福折寿的事。

不可当绝人,不可做绝情绝义的事,以免自己被逼上绝路。

每个人都不免有犯错的时候,但千万不可让自己一时的迷糊,永远成为自己一生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和负担。当一切都变成新的,我们就重生了,就复活了。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求人宽恕的时侯,成全别人,又何尝不也成全了自己,因为神总是按我们如何原谅别人,来决定如何原谅我们。

你让对方长命百岁,自己也必长命百岁,想长寿,便不可做短命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67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