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多产自缅甸。 翡翠传入我国最早在明末,盛于清。 最先翡翠非常强调色~绿色。无色的翡翠没人喜欢。 所以,干青最早产于何时何地这种问题,实在不好回答。现在来说,干青做的成品不少见,但很少用来做人物,比如观音佛像之类,干青翡翠多用于做山水。 好的干青还是不错的。 比如油青,原先都不待见,但好的老油青现在也价格不菲。
翡翠在我国流行时间并不长,众所周知,翡翠的流行和普及是在清末,由慈禧老佛爷带动起来的。正所谓上行下效,老佛爷喜欢啥,下面的人自然就会去迎合,搞得民间也流行起翡翠来。就连李莲英都花了一万两银子买了一件翠色的翡翠翎管,可见当时带翠的翡翠价值有多高。
其实,这场翡翠风暴的始作俑者慈禧并没有大家想象当中的那么喜欢翡翠,她除了几件心爱的翡翠西瓜和白菜以及翡翠做的水果之外,首饰还是更喜欢碧玺、珍珠、红蓝宝石。我们从慈禧入殓时的陪葬品就能看出,其中翡翠仅占一小部分,其余最多的就是各种大小不一的珍珠,其次是白玉雕件和首饰以及红蓝宝石和慈禧首饰。由此可见,翡翠并不是慈禧的最爱,而是民间的一种曲解。
有人说,元代就有翡翠制品,明代和清代逐渐多见,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元代和明代的翡翠制品,清早期也并不见什么翡翠制品,还是以白玉为主,宝石为辅。我们从明代严嵩和清中期的和珅被抄家的物品明细中都无法找到翡翠的影子,严嵩家多见金银、书画、象牙、绫罗绸缎、古琴、古扇、古铜器等珍玩。而和珅家只有各种白玉、碧玺、红蓝宝石、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古玩奇珍。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清晚期以前的翡翠是不受待见的,我们从清代帽顶的顶珠也可以判断,如果像有些人说的翡翠稀少所以比较珍贵,难道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上层人物应该会收藏或者佩戴翡翠。甚至任何代表身份的配饰都没有翡翠的踪影,宁愿用青金石、珊瑚、南宫、珍珠等来代表身份和祭祀天地和祖宗。
古代人不待见翡翠,是因为翡翠低位比较尴尬,硬度高不好加工,不如软玉好成器,但又不如宝石硬度高,透明度也不如宝石,人们宁愿用玻璃也不会用翡翠。尤其颜色较花,古人讲究纯净,表里如一,所以翡翠的颜色乱七八糟这是古人最难以忍受的。这就是古人不喜欢翡翠的原因。所以我们现在喜欢翡翠,只是一种现代审美,跟中国的玉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漂亮的不好说,人的喜好不同。硬度最高的玉是翡翠,摩氏硬度为65到7。最软的我看的资料显示应该是俄罗斯玉,摩氏硬度为5到55,一般网上传的和田玉是6到65。最罕见的玉是血玉,是指在西藏的雪域高原出产有一种红色的玉石,叫贡觉玛之歌,俗称高原血玉,因其色彩殷红而得名。这种石头的记载极少,在史料中,只在吐蕃时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的礼单中有过它的纪录与介绍。”这种玉十分难得;传说中的贡觉玛是当惹雍湖的女神,她住在当惹雍湖心底四四方方的绿宝石宫殿里,宫殿的四面墙有不同的颜色;红色是歌唱贡觉玛之歌,也就是当惹雍女神歌唱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