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历代有关珠宝首饰镶嵌文献(包括贵族,平民所佩戴的首饰图片)

西方历代有关珠宝首饰镶嵌文献(包括贵族,平民所佩戴的首饰图片),第1张

看在200分的份上,我把我硕士论文其中关于西方珠宝文化的内容忍痛割爱了。

41 西方古代文明时期首饰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及两河流域的古代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古文明,并创

造了各具特色的古代手工艺品,首饰就是其中的一类,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可

以看出,首饰在人类的早期就已经出现,它们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并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两河流域的早期首

饰及其文化。

411 古希腊首饰

《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迈锡尼为“多金的”,而在迈锡尼发现的首饰也多

是金制首饰,有金冠、金面具、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金耳环、金制额饰等, 其中以金冠的制作最为考究。在首饰中出现了“金银错”技术,即将黄金和白银交错,精妙无双。除了金制首饰还有紫玉和玛瑙串成的项链、琥珀项链、水晶串 珠等。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制度是产生工艺美术繁荣的社会基础。古希腊的陶器

与中国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同样属于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但中国古代青铜器充满 着威严与冷峻之感,而希腊陶器却洋溢着轻盈活泼、生机盎然的风采。这主要是 因为希腊特有的民主制度决定的[13]。比起东方奴隶制的专制制度来,古希腊人的创造力较少受到压制,艺术匠师们的劳动较多的受到重视。富于想象力的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工艺美术繁荣的精神资源。没有希腊神话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希腊艺术,它是希腊泛神论的宗教思想所决定的。所以,希腊神话实际上也就是古希腊关于申领和英雄的故事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13]。它是以一种神人同形同性论的观点来塑造出的神话世界。一方面,希腊的诸神可以说是具有典型人性的人,他们只是一些神通广大和不会死亡的人而已;而另一方面,现实的人也可以具有神的品格,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希腊人对神的信仰只不过是对现实人的肯定而已。

因此,他们的人生观是积极和乐观的,他们执著的信念就是:人是万物之首。

412 古罗马首饰

古代罗马文化是在吸取埃特鲁里亚和希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

罗马文化是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的集大成者和希腊、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其文化

成就对后世的欧洲有深远的影响[13]。

古罗马的金属工艺在古代欧洲工艺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银器工

艺和青铜工艺,品种繁多,装饰华美,制作精良,深受世人喜爱。

银的软度仅次于金,加工起来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从工艺角度讲,此时的装

饰手法多以薄薄的银板上采用捶打制作为主。从公元 2 世纪至 3 世纪开始,逐渐进入后期罗马风格。这是由一种自然主义的描写向新的装饰性的表现转化的过

程。除几何纹外,人物表现和空间表现也成平面化。

和银器工艺一样,古罗马的玉石工艺也盛行于共和末期,特别是在帝政时期

达到顶峰。其材质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红玉髓,红缠丝玛瑙,紫水晶等,也有石

榴石,绿柱石,黄玉,橄榄石,绿宝石,蓝宝石等。此类于是首先是用于制作印章或具有印章功能的戒指等。另外,古罗马人还喜欢用玉石制作各种护身符或其

他佩饰品。

413 古埃及首饰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历史的悠久:110 多座的大小金字塔、

古代象形文字、埃及法老的金制面具,可见古埃及文化的灿烂。

从那些古埃及文明的遗物来说,首饰的使用相当广泛。古埃及制作首饰的材

料多具有仿天然色彩,取其蕴含的象征意义。金是太阳的颜色,而太阳是生命的

源泉;银代表月亮,也是制造神像骨骼的材料;天青石仿似深蓝色夜空;尼罗河东边沙漠出产的墨绿色碧玉像新鲜蔬菜的颜色,代表再生;红玉髓及红色碧玉的

颜色像血,象征着生命[13]。

古埃及首饰的种类主要有项饰、耳环、头冠、手镯、手链、指环、腰带、护

身符等,制作精美复杂,并带有特定含义。耳环分为很多种,有带坠儿和不带坠

儿的,有环状和圈状的。

代表古埃及首饰最高成就的是法老的首饰,法老墓中曾随葬着大量精美无比

的珍宝首饰,但历经多年的盗掘,大多流失殆尽。在为数不多的未被盗掘的法老

墓中,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的首饰最为有名。除考古中发现的实物外,古

埃及雕像、浮雕及图画上人物所佩戴的首饰,也以其逼真的刻画,向今天的我们

展示着这个文明古国在首饰工艺上的辉煌成就。(见图版 20)

414 两河流域首饰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流域的文明,两河流域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

底河之间的流域,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也被称之为“肥沃的

星月”地带,吸引了早期人类的驻足,文明也不可避免地发展起来,两河流域的

文明像火炬,点燃了希腊、罗马乃至整个欧洲文明之火。

从奥贝德时期开始进入美索不达米亚的是苏美尔人。在苏美尔境内没有铜

矿,甚至也没有其它的金属矿藏,但当时苏美尔人贸易活动已相当频繁,使得大 量的铜、银、黄金以及玉髓珠得以进入并逐渐被用于首饰中。

在首饰种类上已出现有戒指、项饰、脚环、手镯的造型,并且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区的有些首饰造型仍没有脱出那里的痕迹。

42 中世纪时期的首饰(500-1450 年)

欧洲的中世纪(500-1450 年)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在这约一千年的欧

洲封建社会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政教合一的教权统治,宗教文化极大地制 约了人们地思想和审美。因此,从宏观角度看,否定现世美成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精神最显著的特点。在这一千年中,西方文明失去了方向,在黑暗中摸索,寻找自己的位置。

自耶和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反而是基督教加速渗透到社会的各阶层。终

于,在神的影响和宗教的作用下,高傲的国王们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存在,同时

也利用它来稳固自己的统治。罗马大主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特权人物。这时候,

皇冠开始变成镶满金银珠宝的半球形。而每个皇冠上,都有一个十字架,以示皇

冠是受神赐[14]。

漫长的欧洲中世纪,首饰服饰分化较严重,在不同的阶层当中首饰的质地和

装饰都有区别。中世纪时期首饰同样也体现一种地位等级,如有规定钻石只有王

公贵族才能佩戴。上层社会中常出现珠宝扇贝等首饰,胸针也是精致华丽,甚至 连鞋子上都饰满了珠宝和金箔。

到了中世纪后期,人们又重新开始追求美的风尚,宝石不仅应用于各种首饰

的制作中,还大量出现在服装及腰带的装饰上。妇女的发饰变化繁多,用于发式

上的首饰也很丰富。如覆盖在头上的发网由金丝编成,发网上还缀饰有美丽的宝 石,显得非常奢侈豪华。胸针和饰扣也都是用金银材料加饰宝石而成。这时首饰

就已逐渐失去了它的宗教的和神奇的护身符的意义,首饰必然成了单纯的装饰

品。妇女的发饰变化繁多,用于发式上的首饰也很丰富。如覆盖在头上的发网由

金丝编成,发网上还缀饰有美丽的宝石,显得非常奢侈豪华。胸针和饰扣也都是

用金银材料加饰宝石而成。

43 文艺复兴时期的首饰(1450-1600 年)

文艺复兴时期为西方文明进步的新时代的起点,是指 14 世纪到 16 世纪西方

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以人为本的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朝廷首饰追求豪华,在服装上饰有金制玫瑰花数十

朵,以红蓝宝石和珍珠镶嵌于花朵之间,衣领上也镶了色彩斑斓的宝石。项链的

式样种类也很多,以金银镶嵌宝石的样式为多,有的项链上垂挂着小铃铛

[1]

女士首饰中金银的应用更为普遍,贵妇佩戴的首饰华丽典雅,镶有珍珠的金

链缠在发髻上,金制的圆珠项链前垂吊着镶宝石的项坠。上层妇女中以形成了以

珠宝首饰显示财富,相互攀比的风气。人们竞相在珠宝首饰上投资,在帽式面纱

上缀满珍珠宝石,用满是宝石的彩带束扎头发,连腰带上也坠满了宝石珍珠。

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人们的项链耳环等首饰的造型愈加宽大厚重,款式

也愈加复杂。贵妇人几乎将自己淹没在金银珠宝饰品当中。

44 巴洛克时期的首饰(1600-1750 年)

1600 年歌剧诞生,1750 年巴赫去世,这 150 年,叫做巴洛克时期。“巴洛克”

(Baroque)一词的出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三:一是葡萄牙文的“barroco

和西班牙文的“barorueco”,意为“变了形的珍珠”,“不合常规”等等;二是中

世纪拉丁文的“baroco”,意为“荒诞的思考”,“繁缛可笑的神学讨论”;三是意

大利文的“barocchio”,意为“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

指 17 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

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艺术的风格是承袭自文艺复兴末期的矫饰主义,着

重在强烈感情的表现,强调流动感、戏剧性、夸张性等特点。它虽然承袭矫饰主

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13]。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 在首饰上也明显有巴洛克风格的特点。

其特点是铺张华丽,擅长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常采用富于动态感

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巴洛克时期的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

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奇特玄妙、大气磅礴,充满着阳刚之气,注重大手笔的表

现。

45 洛可可时期的首饰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来该

词指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13]。这种风格源自 1715 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它的特点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

和繁缛的装饰性,多用 C 型、S 型和漩涡型的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装饰构成。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一改巴洛克的

奢华之风,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

46 工艺美术时期的首饰

19 世纪,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殖民扩张中,欧洲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同时又从各殖民抵地掠夺来的财富中,获得多元化的滋养。这时中西方的文化交

流是以不平等的殖民形式出现的,也导致了 20 世纪全球的反殖民、反霸权的独

立热潮。工艺美术运动,就是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综合反映。习惯了传统精美手

工艺的人们很难接收大机器生产粗糙、简陋和直线化产品,但是要社会退回到手

工作坊是不现实的。所以,以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艺术家们,苦苦追寻社会转

型期的艺术过渡形式。

亚玛首饰文化的有部分,文字方面还在整理,如果觉得我的资料和你要的一致的话,选定我的为最佳答案后论语留下邮箱,我会把我收集的给你发过去。

周达观也描写了柬埔寨国王的衣着:“只有国王一个人可以穿戴织花布做的衣服。他头上戴的是金花环状王冠。不戴金花环状王冠时,他的头发上戴的是会发出类似浓烈的茉莉花香味的鲜花。”国王的脖子上戴的是用大粒的珍珠穿成的项链。神圣的国王陛下的手腕、脚踝和手指上戴的是镯子和镶嵌了宝石的戒指。国王打着赤脚,脚掌和手掌都涂上了某种红色的草药。在盛大的出行日子里国王会手持一把金剑。

死后才戴上王冠的茵内斯,她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所谓传奇,就是一段惊世骇俗的常人不能理解的凄美故事而已。而死后才戴上王冠和戒指的茵内斯她的传奇人生只不过是那个被称为欧洲王室最深情的国王冲破世俗的偏见与傲慢,了却了心中的夙愿和抚慰爱人已逝的心灵吧!

     每个人都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名利更是身外之物,若是能够和爱的人在有生之年长相厮守,才是人世间最好的结局。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总是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共享天伦。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王子和公主并非如此,而是演绎了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的传奇。

      茵内斯的父亲是位王室贵族,可是她却成为了公主的侍女,而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她的身上。事实上,王子并没有和大家预想的一样,和公主成婚,而是对公主的侍女,一见钟情。两人冲破了世俗的束缚和爱情的枷锁在一起了。

   但是他和她的爱情终究是不能被常人所接受的,而公主的威严也受到了挑战。所以在公主的逼迫下,王子不得不给茵内斯寻找其它的住处,和她一起生活,生儿育女。

    当公主去世后,王子依旧是王子,大权未握,但是他坚决不在续娶,而是长相厮守茵内斯。可是国王怎么能接受一个侍女出身的王妃呢?所以在大臣的怂恿下,杀死了这个没有权利和野心的女人。任她怎么流泪哀求,都没有任何转机,她明明知道眼泪是世界上最没有用处的东西,但是为了爱的人,为了孩子。她只能放手一搏,可是她的赌博还是输了,最终她抱憾而终,王子痛心疾首,所以在他加冕之时,为这个去世十三年的爱人深情款款的戴上了王冠和戒指。

     

冠冕这个词我相信大家都很陌生,甚至有些人连冠冕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总能听到一个成语叫做冠冕堂皇。冠冕堂皇的意思就是外表故意表现的庄严体面或者是正大的样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冠冕是对多种头饰的统称,包括皇冠、发环和束发带。

冠冕最开始是始于周朝。通常是搭配皇上和大臣们祭祀时穿的服装的帽子。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就变成了只能是皇帝才可以带的一种帽子。

在西方,国王佩戴镶了宝石的冠冕,显示高贵和王权。古希腊人们会在雕塑上面加上像花环一样的冠冕,会将这些冠冕颁发给凯旋的运动员和战士。而身份尊贵的人也会在各种晚宴上佩戴。

到了18世纪冠冕才变得普及。当时的冠冕上会镶嵌着各种各样的宝石,比如 珊瑚、珍珠、紫水晶。在19世纪后期,冠冕堂的装饰钻石占主导。到了20世纪,大家更注重于冠冕的样式,而不注重于上面的装饰。上面也会加一些略微便宜的水晶或者是玛瑙。

有一些比较出名的王冠,比如帝王冠,这是被各代国王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王冠。这顶王冠上镶嵌了有近3000颗珍稀宝石。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二大的切割钻石,重3174克拉。

现在冠冕的佩戴没那么多约束,我们在许多场合也是可以带冠冕的。比如结婚或者是晚宴,加上这一个装饰就会让人变得光彩夺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424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