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亨盖尖晶石还是帕帕拉恰值得买

马亨盖尖晶石还是帕帕拉恰值得买,第1张

帕帕拉恰值得买。

1、品牌好。帕帕拉恰品牌深受各大消费者的喜爱,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口碑信誉有保证,马亨盖尖晶石品牌不好。

2、质量好。帕帕拉恰质量都是经过专业设计加工而成,每一件产品都有专门的质量合格证书,有着比较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马亨盖尖晶石质量管理体系不严格。

彩虹月光(Rainbow moonstone)

翠榴石(Demantoid)

坦桑石(Tanzanite)

粉钻(Pink diamond)

天然锆石(Zircon)

红宝石(Ruby)

蓝宝石(Sapphire)

玉(Jade)

红纹石(Rhodochrosite)

堇青石(Iolite)

蓝玉髓(Blue Chalcedony)

绿松石(Turquoise)

黄宝石(Yellow gemstone)

青金石(Lapis lazuli)

钛晶(Quartz Rutilated)

月光石(Moonstone)

小众宝石了解一下~

蓝晶石 (Kyanite),顾名思义,最常见颜色为蓝色,因硬度具有异向性,又被称为二硬石。橙色蓝晶石为2011年在坦桑尼亚发现,由锰离子的电子跃迁致色,目前在市场上极为少见。

水铝石 (Diaspore),近年中国市场流行的小众宝石,常见**、绿色、香槟色、紫红色等,被称为“华丽变色龙”。具有高色散(048),可以同时呈现变色效应和猫眼效应,十分罕见。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刚玉有着相似,故有“水刚玉”的别称。

硅硼镁铝石 ,帕拉伊巴碧玺的相似品,属于斜方晶系,摩氏硬度75,相对密度285-300,具有{100}和{010}两组解理,断口呈不平坦状,玻璃光泽,解理面可呈珍珠光泽,透明-半透明。原石呈长柱状,但少见晶形完整,经常会有溶蚀现象。宝石级晶体目前只发现于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十分稀有罕见。

GUILD实验室曾收到一颗硅硼美铝石样品

彩虹月光石 属于斜长石系列中的拉长石,拉长石颜色丰富,且常含有大量的黑色磁铁矿和钛铁矿包裹体,而其中无色透明且显现出多色晕彩的品种在市场上被称为“彩虹月光石”。

钴尖晶石 ,越南出产的品质最好。高品质的钴尖晶石大部分来自于越南Yen Bai省Luc Yen地区,May Trung和Khe Khi的晶体呈饱和的钴蓝色,但是颗粒很小,通常低于1ct。

蓝锥矿(Benitoite) ,又名硅钡钛矿,是一种极为稀有的、含钡和钛的蓝色硅酸盐矿物,双折射率大,可达0047,成品宝石具有明显的后刻棱重影,与蓝宝石极为相似。

赛黄晶 ,英文名称Danburite,它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丹伯里(Danbury)被发现的一种钙硼硅酸盐宝石,有着迷人的**外观,有因为晶型和托帕石(矿物学中也称黄玉或黄晶)类似,所以有了“赛黄晶”这个名字。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 方柱石 还只是一种矿物,后来,1913年,在缅甸发现了可达到宝石级别的方柱石,它才开始在宝石圈崭露头角,其中紫色、**的方柱石与水晶中的紫水晶、黄水晶极为相似,无论是颜色、还是折射率范围都极为相近,容易造成混淆。

当然还有很多个性的小众宝石等待你去发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啦~

说到小众的宝石,其实除了四大宝石具有迷人的外观、稳定攀升的价值以外,很多小众宝石都是在大家不经意间迅速蹿红,从以前没有留意过,到如今买不起。

Tiffany蒂芙尼2017 Blue Book “丛林幻境” 高级珠宝系列

铂金及18k黄金镶嵌红色及粉红色尖晶石、石榴石、锰铝榴石、**蓝宝石及白钻雀鸟胸针

尖晶石,绝对是这几年不得不提到的宝石之一。不错的折射和色散使得这种宝石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有光线就会有它迷人的光影。

Tiffany蒂芙尼2016 Blue Book“幻变之韵”高级珠宝系列铂金镶嵌2708克拉粉色尖晶石、梨形蓝色碧玺和钻石戒指

Piaget伯爵Sunlight Journey系列戒指18K玫瑰金戒指,镶饰1颗枕型黄钻(FVY-VS2)(约402克拉)、粉色尖晶石、黄钻及钻石

尖晶石色彩多变,有很多很美丽又独特、优雅的颜色,其中蓝黑色的尖晶石便是很特别的存在。

Tiffany & Co蒂芙尼黑色尖晶石和长形钻石镶嵌的线性钻戒及耳坠

彩色蓝宝石,不同于以往的蓝色刚玉,它有着浓烈又内敛的金**,奢华无比。

Boucheron宝诗龙Inspired Architecture建筑艺术系列Vendôme chormatique戒指主石镶嵌一颗2883 克拉**蓝宝石以及无色水晶,黄金

粉色、粉红色系的碧玺感觉有一点点过气的趋势,颜色独特鲜亮的碧玺才是现在年轻人的追求。

Boucheron宝诗龙 Lumière de Nuit极夜之光系列Foxy北极狐戒指

白金,祖母绿眼睛,铺镶钻石,镶嵌一颗728克拉梨型切割碧玺,售价:港币955,000

看了那么多大众宝石品牌,大多的风格都相似,很难能让人一眼记住。这几款配饰品牌值得你收藏,在那么多玲琅满目的配饰中,它们真的很出众了。在穿搭上搭配他们,能令你的搭配更出众。

Ali munn

这一款配饰品牌是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 Ali Munn, 是设计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首饰品牌。它最大的特点是会有各种有趣的图腾雕刻,也是能让别人记住它的最大方面。Ali Munn 的每件作品都是手工定做,手工的东西你们知道的,就算是同一个款式也不可能会一模一样,每一件都可以看作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Tai

Tai 成立于2004年,源自泰国女孩 Tai Rittichai 对设计和工艺的热爱,Tai 家的饰品最有特点就是他们家的手链。尤其是手工老式花珠串珠手链,每一件都是由他们泰国的熟练技工手工精心串珠、编织而成,不管是戴一条还是多条混搭佩戴都很好看。

Anissa Kermiche

这个配饰品牌充满了个性还有个人特点。Anissa Kermiche 的创始人是来自法国巴黎的 Mademoiselle Kermiche,你看得出来她原来是一名工程师吗?因为对珠宝设计的喜爱,一言不合就放弃了原来工作,创立自己的首饰品牌。Anissa Kermiche家的首饰有很多系列,这种有点怪趣味又特别有艺术美感的东西,真的是让人没有办法摆脱。

都是充满了个性的小众宝石品牌啊,没有办法让人不去热爱。想要在搭配上有更多小心思的你,真的需要这样的配饰去添加心机。

我收藏的变彩碧玺就是比较有个性的小众宝石,这两个变彩碧玺雕刻观音头像和观音全身像,老的银胎珐琅镶嵌,宝石在温度最低时,呈灰黑色,随着用手掌将宝石表面摩擦发热,宝石颜色会变黄,褐,蓝,绿,紫。最后冷却又变回灰黑色,你说是不是很神奇阿!

这个看你想要什么价位的了,大概从贵到便宜有

翠榴石 :翠榴石(Demantoid)是一种绿色的钙铁榴石,属于石榴石家族的一员,颜色为翠绿色至黄绿色。这种宝石的色散超过钻石,在圆形切割时火彩比钻石更耀眼,是最著名和昂贵的一种石榴石。

锂辉石: 锂辉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常呈柱状,粒状或板状。颜色呈灰白、灰绿、紫色或**等,硬度65-7,密度303-322g/cm3。

摩根石: 摩根石(Morganite)是少有的天然呈粉红色的宝石,与祖母绿、海蓝宝石一样属于绿柱石家族,能够呈现出漂亮的桃色、玫瑰色、粉红色或带有橙色调的粉色。

橄榄石: 橄榄石(Peridot)是矿物橄榄石的透明宝石品种,成分为(Mg,Fe)2SiO4。橄榄石是少有的仅有一种主要颜色的宝石,其颜色被称为Olive Green,最好的橄榄石具有一种鲜艳的油绿色。

月光石: 月光石(Moonstone)又被称为月长石,是长石家族的一种宝石。作为矿物来说并不存在月光石这一矿物种类,因此这一名称专用于形容具有特定光学效应的宝石级长石。月光石通常为半透明的,可能呈现蓝色调至银色调、金色调的反射效应,这是光在两种类型长石的微小分层上反射而形成的特殊光学效应。

摩根石

粉色童话

有人没听过摩根石,但是好像又时常见过,摩根石是祖母绿和海蓝宝的的近亲,成分相似。

摩根石的颜色惊艳美丽,被誉为“ 下一个祖母绿 ”。世界上巴西、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国都有产,但产量非常少,所以不但小众并且珍贵。粉红的颜色不仅受到年轻女孩儿的喜爱,更是让所拥有者都少女心爆棚。摩根石还具有调和爱情婚姻的灵性作用。

2

斑彩石

七彩精灵

斑彩石是七千万年前斑彩螺的外壳化石,是有机生物宝石,是近50年来全球新发现的最重要的三种宝石之一,你只需要看一眼,就无法忘怀它的美。

世界上竟有彩得如此令人沉醉的宝石,既年轻,又古老。它贵为加拿大的国石。中国市场上目前能见到的斑彩石多来自马达加斯加和北美地区。因它所散发出的奇幻色彩,而赋予了更多神奇力量和美妙传说,让人对它更加好奇和向往。

3

紫龙晶

罗兰王国

紫龙晶也叫作 “查罗石” 是1987年才发现的宝石,紫龙晶的纹路清晰,均匀协调,分布自然,从不同角度欣赏会给人不同的美感。

紫龙晶具有纯正的紫色,有白色螺旋条纹状。女性佩戴紫龙晶可有助于带来高贵、优雅的气质,紫龙晶的优美与女人的优美相呼应相衬托,形成一种独特的美丽。

4

蓝晶石

忧郁王子

蓝晶石是一种耐火度高的矿料,常用作宝石戒面,也被制作为手链或者项链。产地有瑞士、奥地利。

蓝晶石猫眼效应强烈,拥有玻璃光泽 ,同时它也是天然的止痛剂、可以降血压,治发烧与病毒感染,同时可以镇静人的情绪,有安神的作用。

5

紫锂辉

梦幻公主

紫锂辉1902年才被发现,是一种比较年轻的宝石。它拥有的独特紫色散发出无比迷人的魅力,让人着魔。

紫锂辉可消除精神及身体上的压力,有助于灵性的开发,加强第六感,并且使人的心胸变得宽广,还能消除紧张感。

6

马里榴石

艳丽光彩

马里榴石是石榴石族中非常罕见的品种之一,是钙铝榴石和铁铝榴石的混合品种。说到马里榴石,色散比钻石高,因而火焰色彩非常的漂亮,最常见颜色是黄绿色,近年来它在石榴石的彩虹家族里脱颖而出。

但可惜马里榴石的硬度较低,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损伤,所以大家佩戴时还要多加留意哦~

月光石,长石家族里很小清新的一个品种。蓝色月光源自内部的出溶物对光线的衍射作用。

尖晶石。早年和红宝石傻傻分不清,分清后就备受冷落的品种。坦桑尼亚所产的马亨盖尖晶石,高亮度的霓虹粉,是尖晶石中的贵族。

欧泊,以澳大利亚为主要产区的宝石。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宝石,欧泊是以变彩闻名的品种。变彩来源于内部纳米级别的二氧化硅微粒对光线的折射衍射散射作用,素有宝石界的调色板之称,因为一块欧泊上能够同时分布多种颜色,非常漂亮。

其他如坦桑石,摩根石,沙弗莱,翠榴石,托帕石等等,有想了解的可以评论我再更新。

海蓝宝石

优质的马亨盖尖晶石呈艳粉色,色饱和度高并略带丝绒感。

马亨盖尖晶石产自坦桑尼亚,是一种带有霓虹观感的粉色尖晶石。

马亨盖小镇主要以尖石出名,2000年马亨盖发现了非常高品质的尖晶石,虽然不是尖晶石最主要的产地,但是一提到尖晶石,马亨盖产出的尖晶石几乎是尖晶石的代表,尖晶石的发现也在一定程度繁荣了周边的城镇,大多数城镇的居民以矿业为主。

生世之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国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尖晶石误认为是红宝石,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是那颗名为“黑王子红宝石”(Black Prince’s Ruby)的尖晶石。它因嵌于英王王冠上,且救过英王一命,而被世人景仰。

另一枚传奇之石—“铁木尔红宝石”(Timur Ruby)同样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误认为红宝石。

在中国的清朝,一品官员所戴帽子的顶珠为红宝石。到了近代,经过珠宝专家的鉴定,清朝大多数官员的红色顶珠都是尖晶石红宝石,而不是红宝石。

天生丽质

那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尖晶石误认为是红宝石呢?其实这也恰恰证明了尖晶石具有非常优异的宝石学指标。

尖晶石与红宝石常常共生在一起,均为氧化物,相似的晶体特性,相近的色泽和硬度。这就是为什么直到近代有了相应的仪器才能区别红色尖晶石和红宝石的原因了。

选购技巧

重量。一般超过5克拉的尖晶石,已经非常稀少,对于颜色特别漂亮的尖晶石,超过3克拉已非常罕见。

色彩。明亮正红色的尖晶石目前是最受欢迎的,绝大部分被误认为红宝石的皇室珍藏尖晶石都是正红色。另外,产于坦桑尼亚马亨盖地区的粉色尖晶石具有一种特殊的霓虹感,并且产量稀少,这两年受到热捧。

净度。宝石内部没有瑕疵,内含物少,裂纹少的价值越高。

切割。在其他三项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切割优异的尖晶石更能凸显宝石之美,因而更具收藏价值。

特殊的光学效应:对于一个品相完美的尖晶石,多了变色效应或者星光效应,价值更会有很大的提升。

收藏价值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尖晶石被人们所误解,但近年来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尖晶石开始迅速升温,在国际市场上,尖晶石的拍卖价格扶摇直上。

在尖晶石的产地,顶级的尖晶石时常尚未进入自由流通环节就已被欧美珠宝商收入囊中,并且近年在世界一线珠宝品牌中出现了许多以尖晶石作为主石的顶级珠宝作品,这预示着,尖晶石将在沉寂了许久之后,重新华丽归来。毕竟,尖晶石没有一个专门的矿可供开采,其产量也极为有限,但最重要的是,尖晶石的美,是如此地摄人心魄,夺人眼球。

彩宝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博士,为您分享专业的彩色宝石知识,行业资讯,搭配技巧,您身边的珠宝专家。

(一)尖晶石的矿床分布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尖晶石的矿点有1000多处,五大洲均有产出,但宝石级尖晶石的产地却相当稀少(图6-25)。

图6-25 世界主要尖晶石产地分布图

世界主要的尖晶石产地有缅甸、越南、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阿富汗、澳大利亚、肯尼亚、巴西和美国等。其中,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的红色尖晶石和蓝色尖晶石最为著名;阿富汗出产过大颗粒的红色尖晶石;黑色的尖晶石主要来自于泰国;浅色的尖晶石在巴基斯坦北部邻近罕莎(Hunza)山区、马达加斯加伊拉卡卡(Ilakaka)以及坦桑尼亚通杜鲁(Tunduru)也有产出。最好的红色、粉色和橙色尖晶石产自缅甸抹谷地区,最好的蓝色和紫色尖晶石产自斯里兰卡和越南。我国古代的尖晶石多来自于邻国,近30年来,在我国云南、新疆等地也陆续发现了一些尖晶石矿点。

(二)主要尖晶石矿床产出及产量

宝石级尖晶石主要产于冲积砂矿中,一般都是伴随着寻找红宝石、蓝宝石同时被发现的(图6-26)。目前,已发现的宝石级尖晶石矿床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缅甸、越南、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以及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亚洲的尖晶石矿床地理分布主要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喜马拉雅山矿化带。该矿化带的形成主要受到新生代印度洋碰撞期间构造活动的影响。

图6-26 东南亚主要的尖晶石矿区分布图

1缅甸

缅甸是最著名尖晶石产地,尤其是红色尖晶石在古代就输出至中国,其中高品质者可与优质的红宝石媲美。缅甸的尖晶石矿床主要分布在抹谷(Mogok)和密支那(Myitkyina)地区(图6-27)。抹谷是20世纪世界最主要的尖晶石产区。抹谷产出的尖晶石大多可达宝石级,色调丰富,颜色饱和度好,从深红到橙或紫色,以及浅粉到深粉等。自2003年,美国开始禁止进口缅甸宝石,加上抹谷开采区被军方关闭,导致缅甸尖晶石数量在国际宝石市场上骤减。目前已很难得到缅甸宝石开采方面的资料。但是尽管在其他产地也陆续发现红色尖晶石,抹谷依然是目前所知最好的中小颗粒纯正红色尖晶石产地。缅甸尖晶石以其特有的颜色饱和度和色调在粉色、红色、紫色尖晶石市场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克钦邦密支那地区也有两处矿床,分别是南亚色(也称为纳米亚)和育瓦迪矿床。纳米亚尖晶石产量比较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当地只有少量出产,从2000年开始产量骤增,2005年以后,开采活动又明显减少了。纳米亚产出的尖晶石晶体多不规则,颜色除了红色、粉色、紫色和橙色外,也出产蓝色、紫罗兰色和紫色的尖晶石,当地还产出过10ct的尖晶石晶体。育瓦迪矿床的尖晶石主要产自冲积矿床,颜色有淡粉色、紫色和橙色以及各种红色调。

图6-27 缅甸尖晶石主要矿区地理分布图

2越南

越南一直是国际尖晶石市场稳定的粉色和紫色尖晶石供应国。越南尖晶石矿床主要分布在安沛省北部的陆安(Luc Yen)地区。陆安县现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尖晶石开采和贸易中心(图-268)。陆安除产出大量粉色尖晶石以外(图6-29),也产出颜色明亮的紫色尖晶石,当地的红色尖晶石也相当著名,但产量稀少,偶而还能发掘出钴蓝色的尖晶石。

尖晶石矿Cong Troi是越南最具经济价值的矿床。该矿床产出的尖晶石晶形完美,颜色丰富,包括褐紫色到紫色、粉红色,帕德玛(padparadscha)色的尖晶石。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矿床还有陆安北10km处的BaiLinh矿,产出橙红色尖晶石;距离陆安南约80km处的滩香(Tan Huong)矿产出粉到暗紫色尖晶石;距离陆安数千米北的MinhTien矿产出粉到紫粉色尖晶石;距离陆安10km处的Trum Chan矿产出了许多浅色到中等蓝色的尖晶石。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一些新矿床,2010年在安沛省BaiSon矿产出了大量的钴蓝色尖晶石,尖晶石晶体颗粒较大,但透明度较差。同年又在位于陆安西西南20km处的Lang Chap发现了新矿床。Lang Chap产出的尖晶石具有深紫红色,颗粒长宽约3cm,还有一些高品质的红色—粉色到粉红色—橙色尖晶石,最引人注目的是该矿床出产了大量橙红色(类似帕德玛)颜色的尖晶石。越南各矿区产量不等,2011年秋季开始,安沛尖晶石产量大约为200kg/月。

图6-28 越南陆安尖晶石市场

图6-29 越南陆安尖晶石

3坦桑尼亚

20世纪80年代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邻近马通博和马亨盖的大理岩内首次发现了尖晶石,之后在松盖阿(Songea)和通杜鲁(uTnduru)也发现了一些尖晶石矿点。2000年在马亨盖附近Ipanko地区的白色大理石岩脉中发现了高品质的尖晶石晶体。自Ipanko发现尖晶石以来,产量不断上升,目前坦桑尼亚已成为第二大粉色到红色系列的尖晶石出产国。马亨盖地区产出的尖晶石大多为粉红色,透明度较好(图6-30)。2007年,Ipanko地区发现了几个6~54gk重的巨大尖晶石晶体。这些巨大的尖晶石晶体中心不透明,周边透明可达宝石级。从这些巨大晶体上的透明部分上切出了几个10~50ct高透明度的优质红粉色尖晶石。2004年在图桑珠宝展上展出了该地区新矿区产出的大约2000tc的刻面宝石和1kg重的原石,颜色丰富,其中粉色—橙色(帕德玛)的尖晶石最受欢迎。

图6-30 坦桑尼亚马亨盖尖晶石

4塔吉克斯坦

几个世纪以来塔吉克斯坦的Kuh-i-Lal矿一直是世界上大颗粒尖晶石的主要产地。据说该矿从7世纪就开始开采,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铁木尔红宝石”等许多大颗粒的尖晶石可能都来自该矿。该矿产出的尖晶石颗粒大、净度高,主要颜色有粉红色、桃红色,有时也产出大颗粒的红色尖晶石。

1989年有报道称在帕米尔山区发现了粉红色尖晶石矿点,位于中亚帕米尔山区喀喇昆仑山以北的隆起部位,海拔超过3048m。由于当地采矿条件恶劣,尖晶石产量稳定但有限。产出的尖晶石多呈浅到深的粉色,只有比例很小的一般重量在15ct以上的无暇尖晶石会被切磨成刻面。

(三)矿床成因及类型

尖晶石通常与刚玉宝石共生,宝石级的尖晶石矿床按产状可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两种。地质成因上原生矿床又可分为变质岩型和岩浆岩型两类。变质岩型成因矿床主要形成于岩浆侵入到灰岩或白云岩所形成的接触变质带中,尖晶石常与镁橄榄石、透辉石等共生。岩浆岩型矿床尖晶石主要出现在富铝的基型岩浆岩中,常与辉石、橄榄石、磁铁矿、铬铁矿及铂族矿物等共生。尖晶石原生矿床又可分为4种类型:

(1)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大理岩型尖晶石矿床:尖晶石常与红宝石共生,其母岩主要为碳酸盐类变质岩,这些碳酸盐类变质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云母、珍珠云母、角闪石、绿泥石、镁橄榄石、榍石等。碳酸盐变质岩一般伴随着石榴子石—黑云母—矽线石或黑云母—含蓝晶石片岩或片麻岩的侵入。

(2)镁质矽卡岩型尖晶石矿床:尖晶石常与红宝石共生。

(3)碱性伟晶岩型尖晶石矿床:尖晶石常与蓝宝石共生。

(4)花岗伟晶岩型尖晶石矿床:主要产出墨绿色、绿色锌尖晶石。

图6-31 产自砂矿的尖晶石原石

除原生矿外,次生矿是宝石级尖晶石的重要来源。次生矿中尖晶石常与红、蓝宝石共生(图6-31)。

(四)主要尖晶石矿床地质特征

1缅甸

缅甸尖晶石产区主要位于曼德勒省的“抹谷宝石带”(MMB)。出产多种彩色宝石的抹谷宝石带在地质构造上以高温塑形变形而著称。塑性变形与印度欧亚板块的斜碰撞有关,形成时间大约为渐新世到后中新世。抹谷宝石带地质构造复杂,断层众多,岩性变化大。在出产红宝石和尖晶石的大理岩层中(图6-32),其他共生矿物还有白云母、金云母、方柱石、珍珠云母、榍石、黄铁矿、石墨等。大理岩单元由不连续的地层组成,厚度达300m。含红宝石和尖晶石矿体呈层状分布于其中。抹谷地区的次生尖晶石矿床主要赋存于被当地称之为“含宝石的砾石层”中。该砾石层含有褐色和**粘土、铁的氧化矿物,以及一些沙状的砾石。在所有的刚玉原生矿和次生矿中,都可以见到尖晶石。

图6-32 缅甸抹谷矿区的大理岩型尖晶石矿床外貌

缅甸的另外一个主要矿区位于克钦邦育瓦迪。该矿区的主要组成岩石是细粒砂糖状的白—灰色大理岩、片岩和侵入的石英脉等。尖晶石赋存于大理岩中,与尖晶石共生的矿物有蓝宝石、锆石、碧玺、石榴子石、石英、金云母、白云母、方柱石、珍珠云母、榍石、黄铁矿和石墨等。产自育瓦迪山脉北面原生矿的尖晶石经过长距离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在育瓦迪河床中形成砂矿。

2越南

1983年,在越南安沛省陆安地区的AnPhu第一次发现了刚玉和尖晶石矿。1987年,在KhoanThong地区陆续发现了大规模的尖晶石矿床,主要矿点有Nuoc Ngap、Hin Om、Khau Nghien、Vang Sao、May Thuong、May Ha、Phai Chap、Tan Lap、Lam Dong等。随后,整个地区的宝石开采活动开始激增,这些矿床都沿着斋(chay)河东岸分布,被当地的矿工称作“老矿区”。1994年人们又在斋河西岸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矿点,如Tan Huong、Truc Lau、Tan Dong、Hoa Cuong、Cam An、Bao Ai、Ngoi Nhau、Ngoi Hop等,当地矿工称之为“新矿区”(图6-33)。近年来在越南又发现了多个新矿点,如位于陆安西西南20km处的Lang Chap矿床。

陆安红宝石和尖晶石矿的正式开采始于20世纪90年代。尖晶石矿床赋存于发生弱变形作用的大理岩单元内,位处新生代的变质带和南部的红河剪切带,当地发生的变质作用非常有利于宝石矿床的形成。产出的尖晶石晶形完美、以八面体为主,有时可见各种八面体歪形。颜色丰富,以鲜艳的红色和紫罗兰色为主。红色尖晶石主要形成于方解石—白云质大理岩中,与方解石、磁黄铁矿、金云母、榍石、磷灰石和锆石等共生。深蓝色尖晶石的成因至今未明,有人认为它的形成与外部流体渗透到大理岩有关。

图6-33 越南主要尖晶石矿床分布及地质图

砂矿是越南宝石级尖晶石的主要来源,次生矿床主要赋存在充填砾石的卡斯特矿囊或陆安山谷的洪积扇及相关的河床中,有时在稻田里也能找到尖晶石(图6-34)。原始露天开采仍是主要的开采方式。在次生矿床(冲积物)中,与尖晶石共存的矿物有蓝宝石、石榴子石、矽线石、石英等。最重要的矿床是Truc Lau和Tan Huong,Turc Lau矿床位于西北延伸的峡谷,延伸距离5km。

图6-34 越南陆安稻田里有时可找到尖晶石

3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的Kuh-i-Lal尖晶石矿床位于帕米尔西南巴达科善(Badakh)地区。矿床成因与该地区戈兰岩系中广泛发育的超镁质变质岩有关。戈兰岩系由变质沉积岩、主要为黑云母片麻岩和混合岩、大理岩和钙质—硅质的岩石以及次级的石英岩和角闪岩组成;超镁质的岩石包括“白色片岩”(滑石—蓝晶石岩),富顽火辉石和镁橄榄石的矽卡岩和含钠柱晶石的矽卡岩和片岩。尖晶石通常与红宝石共生,但在Kuh-i-Lal矿区是个例外,该矿区历史上没有产出过红宝石。

4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尖晶石在21世纪才开始有规模的开采,主要产出樱桃红色的尖晶石。坦桑尼亚目前最重要的尖晶石矿床Ipanko(原生大理石矿床和附近的砂矿矿床)(图6-35),主要产出透明度高的粉红色—红色尖晶石,晶体多呈八面体,大小在5cm内。当地产出的尖晶石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山区Kuh-i-Lal产出的尖晶石有很大的相似性。

5斯里兰卡

图6-35 坦桑尼亚马亨盖附近的Ipanko尖晶石矿床(2007年在这发现了巨型尖晶石晶体)

斯里兰卡是最古老的尖晶石产区,这里出产尖晶石的历史可以回溯到2000年前。尖晶石主要发现于冲积矿床,颜色有灰色、蓝色、绿色、紫色等各个色系。虽然斯里兰卡也产出过一些颜色很好的粉红色、红色和与钴有关的蓝色尖晶石,但品质各不相同,优质尖晶石出产很少。大多数晶体呈现浅淡的颜色,但有时会在斯里兰卡发现星光尖晶石和灰蓝色—紫色的变色尖晶石。

6中国

中国云南省的尖晶石矿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采,当地与著名的越南陆安尖晶石矿床具有类似的地质背景,位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东南缘,由于岩浆作用伴随强烈的变质反应,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矿化区域,因此在中越边境地区很有可能进一步找到赋存于红河剪切带内适当的寄主岩石和围岩中宝石矿床。此外在新疆、河南、江苏、等地也陆续发现各种类型的尖晶石矿床。

表6-7列出了世界主要的尖晶石产地及其主要矿床。

表6-7 尖晶石主要矿床分布列表

首先尖晶石的帕帕拉恰色比蓝宝帕帕拉恰便宜太多,当然,价值也不能相提并论的。

但就彩色尖晶石而论,并非就只是配角定位于替代品,其实价格更能反映其升值潜力:

无论缅甸尖晶石还是越南尖晶石以及马亨盖尖晶石,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呈基本绝矿状态。并且,敲黑板啦!尖晶石的晶体结构造成尖晶石加热处理风险极大,加热处理非常容易开裂甚至破碎。低价值尖晶石的话目前价格便宜,没人会去后期处理,高价值尖晶石谁也不会冒损毁的风险。

我觉得购买尖晶石最大的风险在于买假掉,或者高价买到假的绝地武士。但这个话题需要另外篇幅说明。

(一)尖晶石基础宝石学性质

尖晶石(Spinel)在矿物学中属尖晶石族(基础宝石学性质见表6-8)。化学分子式为MgAl2O4,可含有铝、铬、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与镁、铝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类质同象替代。其中Mg2+-Fe2+、Mg2+-Zn2+、Al3+-Cr3+之间可发生完全类质同相替代。等轴晶系,常呈八面体晶形(图6-36),有时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成聚形。

表6-8 尖晶石基础宝石学性质表

续表

图6-36 尖晶石的晶体结构图及八面体晶形

(二)尖晶石的主要品种

尖晶石常以颜色及特殊光学效应来划分为各个品种,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红色尖晶石:主要含微量致色元素Cr3+而呈各种色调的红色。其中纯正红色的尖晶石最为珍贵。

(2)橙色尖晶石:橙红色至橙色的尖晶石品种。

(3)蓝色尖晶石:含有Fe2+和Zn2+而呈蓝色。多数蓝色尖晶石是从灰暗蓝到紫蓝,或带绿的蓝色。

(4)绿色尖晶石:一般是含Fe2+所致,颜色发暗,有的基本呈黑色。

(5)无色尖晶石:很稀少,多数无色尖晶石或多或少带有粉色色调。

(6)变色尖晶石:比较稀少,变色种类有:①日光下深蓝色日光灯下呈紫蓝色;②粉紫—紫粉;③紫罗兰色—紫色;④紫棕色—奶粉色。

(7)星光尖晶石:暗棕红色、紫红色、中灰至黑色尖晶石内部可具有多组针状包体,使其具有四射或六射星光,针状包体平行于八面体边棱方向分布时,可使尖晶石的八面体晶面方向形成六射星光,而八面体角顶方向形成四射星光。若加工成球形则能同时观察到8组六射星光及6组四射星光。星光尖晶石主要发现于斯里兰卡和缅甸(图6-37)。

图6-37 星光尖晶石(1486ct,由郑州安得工艺品有限公司提供)

(三)不同颜色尖晶石的宝石学性质差异

图6-38 各种颜色的尖晶石

尖晶石可有红色、橙红色、粉红色、紫红、无色、**、橙黄、褐色、蓝色、绿色、紫色等多种颜色(图6-38)。红色含Cr3+,蓝色含Fe2+,绿色含少量Fe2+,含Zn2+时常呈蓝色,褐色含Cr3+、Fe3+、Fe2+。宝石级的尖晶石一般指镁铝尖晶石,最受人们喜爱的尖晶石是粉色、红色尖晶石。不同颜色的尖晶石由于所含微量元素不同而在宝石学性质上存在一些差异。

1折射率

尖晶石的折射率与所含微量元素有直接关系,富铬的红尖晶石可达174,镁尖晶石可达177~180,锌尖晶石可达180,铁尖晶石可达183。

2发光性

红色、橙色、粉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弱至强的红色、橙色荧光;短波紫外光下,发无至弱的红色、橙色荧光。**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弱至中的褐**荧光;短波紫外光下,发无至褐**荧光。绿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无至中的橙—橙红色荧光。无色尖晶石无荧光。

3吸收光谱

红色、粉色的尖晶石是由铬元素致色的,其吸收光谱在黄绿区有595~490nm强吸收带;红区有685nm、684nm强吸收线及656nm弱吸收带。在荧光光谱中红色尖晶石红区的吸收线为亮荧光线,与红宝石的一组细线不同,尖晶石有10条以上亮荧光线,以686nm、675nm处的吸收线为最强。蓝色、紫色尖晶石的致色元素为Be或少量Co,其主要的吸收线在蓝区,460nm强吸收带,430~435nm、480nm、550nm、565~575nm、590nm、625nm为弱或极弱的吸收线或带。锌尖晶石的吸收光谱与蓝色尖晶石的吸收光谱相似,只是弱些。合成蓝色尖晶石中没有460nm吸收带。

图6-39 尖晶石内部密集平行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图6-40 尖晶石内部刀片状榍石包体

(四)尖晶石内部包体特征

宝石内部包体对进行产地鉴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抹谷地区所产尖晶石最主要的包体特征是矿物包体(常见磷灰石和方解石),伴随一些八面体负晶。位错和榍石包体的出现有重要的越南尖晶石指示性作用。来自塔吉克斯坦Kuh-iL-al矿区的玫瑰色尖晶石一般所含包体较少。

1固态包体

尖晶石内部最普遍存在的包体是一些小的负晶(中空,呈晶体轮廓)或八面体固体包体,可能是尖晶石包体或其他尖晶石族中的其他晶体成员如磁铁矿。这些八面体晶体可能成群地密集平行排列或呈指纹状分布(图6-39),并在主石中沿特定的结晶方向定向排列。其内局部被方解石、白云石充填,其次可见片状石墨、柱状磷灰石、钠长石、硬石膏、钛铁矿、橄榄石、金云母、磁黄铁矿、石英、金红石、矽线石、榍石和锆石等包体。在缅甸产的尖晶石中发现有细小雾状包体,刀片状榍石包体,密集时可形成星光效应(图6-40)。

图6-41 尖晶石内部愈合裂隙(30×)

图6-42 缅甸抹谷尖晶石内的尖晶石包体,周围伴有裂隙(30×)

2液态包体

开放裂隙中常见液态包体。八面体晶体包体周围可有张力裂隙形成的指纹状包体(图6-41,图6-42)。

斯里兰卡尖晶石内所含的锆石晶体包体外围有褐色斑点,这曾被认为是锆石的辐照斑点,新观点认为是由中间矿物晶体和主晶之间不均匀热膨胀产生的张性裂隙。

3生长特征

可见沿八面体晶面发育的生长带及双晶纹。

(五)主要尖晶石产地所产尖晶石的宝石学特征

1缅甸

(1)颜色:缅甸抹谷矿区产出的尖晶石颜色明亮且反光好,加工时可依据灵感切磨而不受限制。颜色色调丰富,饱和度好,有红色、橙红色、粉红色、紫红色、蓝色、绿色等,不具“丝绒状”外观。高档的亮红色缅甸抹谷尖晶石被称做“火焰尖晶石”,可见其明亮与鲜艳的程度。育瓦迪矿区出产尖晶石的颜色以粉色、红色和橙色为主,色带明显。

(2)折射率:1715~1719。折射率值的大小随颜色饱和度及色调的不同而有变化,紫色—绿色与橙色—棕色尖晶石的折射率最低,粉红色、艳红色尖晶石折射率可以达到1719。

(3)相对密度:361~369。

(4)内部包体特征:大量的方解石和磷灰石矿物包体和八面体负晶是缅甸抹谷尖晶石显著的产地包体特征。透明到乳白色的八面体负晶伴有裂隙,形成光环围绕负晶的外观,这也是抹谷尖晶石的典型包体特征。有时可见附着在晶体的底轴面上、外观呈轻微的浑圆状—球状的磷灰石晶体,且伴随有黑色板状石墨或钛铁矿。除此之外,还可出现孤立的片状石墨晶体。偶尔可见硬石膏、菱镁矿、长石和粒硅镁石。育瓦迪地区尖晶石中最常见的包体为愈合裂隙和黑色云状物,有时还有串珠状排列的小晶体、客晶和伴有应力纹的管状物等(图6-43)。

图6-43 缅甸尖晶石内部包体特征

(5)发光性:不同颜色的尖晶石紫外荧光下差异较大,育瓦迪矿区的尖晶石在紫外长波下呈惰性。

(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化学成分特征:缅甸尖晶石的吸收光谱可分三种颜色来描述(图6-44)。

图6-44 不同颜色缅甸尖晶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a-粉色尖晶石;b-红色尖晶石;c-褐色尖晶石;d-蓝色尖晶石;e-浅蓝色尖晶石;f-蓝紫色尖石)

紫色—绿色(不同饱和度的紫色、紫罗兰色、蓝色和蓝绿色)。吸收光谱显示630~650nm、550~565nm、460nm、387nm和373nm处的吸收带或吸收线,300~350nm也有特征吸收峰。

根据颜色的不同,460nm和650nm处的吸收带、387nm和373nm吸收带、550nm吸收带强度也不同。在带绿色调的样品中,以374nm吸收带为主导。随绿色调增加,紫外吸收峰在295~350nm之间变化。化学成分含微量铬、铁及锌。

棕色或橙红(红或粉红色是由橙和/或棕色尖晶石经过人工改善形成)。吸收光谱显示550nm的主要吸收带。化学成分除了含铬之外,钒的浓度也很高。

粉红色—红色。吸收光谱可见以540nm和390nm为中心的主要吸收带,在光谱的红色区域范围也可见吸收线。化学成分特征是占主导的铬和低浓度的铁。除此之外,还发现有轻元素锂和铍的存在。

2越南

(1)颜色:越南尖晶石的颜色丰富,有粉色—红色、橙色红色、红棕色、紫色、浅到深的蓝色。部分越南尖晶石以变色效应著称(荧光灯下为紫蓝色,白炽灯下为紫色或浅蓝紫色)。

(2)折射率:1712~1719。

(3)相对密度:358~373。

(4)内部包体特征:来自越南陆安地区的尖晶石最典型的包体特征即位错。它以交叉带或彼此定向排列的闪光通道的形式出现,有时,通道显示三维放射网格状。部分尖晶石含有针状包体(很可能为黑铝镁铁矿)。常见的矿物包体有锆石、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榍石、石墨和长石,其中锆石晶体轻微浑圆状密集分布,愈合裂隙少见。部分样品中包含有指纹状包体和矿物包体如赤铁矿和针铁矿,以及金红石(单晶和针状聚集)等。环状晕围绕负晶的外观被认为是抹谷尖晶石的典型特征,但在越南的尖晶石中也出现过(图6-45)。

图6-45 越南尖晶石内部包体特征

(5)发光性:紫外荧光下,随颜色变化差异较大。粉色到红色的尖晶石在紫外长波或短波下呈红色,浅紫色和蓝色的尖晶石紫外光下呈现惰性。

(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红色—粉尖晶石显示540nm和388nm两个主要吸收带,以及位于694nm、685nm、665nm和640nm的一系列吸收峰,主要归因于铬的吸收。

所有紫色—蓝色的尖晶石显示CO2+和Fe2+的吸收光谱,与CO2+有关的吸收主要位于625nm、585nm和550nm,与Fe2+有关的吸收主要位于555nm、477nm、455nm、385nm和370nm。

3塔吉克斯坦

(1)颜色:以粉红色、红粉色为主(图6-46)

(2)折射率:1712~1713。

(3)相对密度:359~362。

(4)包体特征:塔吉克斯坦尖晶石内部常见八面体负晶,针状和彗星状(由白色微粒状物质组成)包体。常见包体有:在八面体的顶尖部可见针状包体,或黑色片状石墨伴有拉长状的负晶;自形锆石晶体和扁平状无色矿物包体(很可能是金云母);大量的不规则透明白色细粒矿物,外观像方解石;无色到白色的似云母的晶体;不透明灰白色半金属光泽的石墨或赤铁矿。有时可见发育不完全的愈合裂隙,外观粗糙。云母、碳酸盐和石墨是每个产地的尖晶石中都有可能出现的包体(图6-47)。

图6-46 塔吉克斯坦尖晶石

(5)发光性:塔吉克斯坦尖晶石长波下呈强红色荧光,短波下为弱红色到中等橙色(有时带有白垩绿色调)荧光。短波紫外荧光下,在塔吉克斯坦尖晶石样品中观察到了**荧光,这种特殊荧光现象只在紫色—粉红色塔吉克斯坦尖晶石中被观测到。

图6-47 塔吉克斯坦尖晶石内部包体特征

4坦桑尼亚

(1)颜色:紫色、粉红色、橙粉色、红橙色和橙红色。

(2)折射率:1710~1718。马亨盖尖晶石折射率相对较低,为1710~1712。在十字偏光镜下所有马亨盖尖晶石都显示微弱的异常双折射现象。其他产区尖晶石折射率在1713~1718之间。

(3)相对密度:354~389。马亨盖尖晶石相对密度为360~363。

(4)包体特征:常见包体有细小的八面体晶体或负晶,伴有“应力晕”和平行排列的圆盘状裂隙;透明无色浑圆状磷灰石晶体;无色透明多晶面的未知包体或空洞;透明无色到浅棕色板状云母晶体、彗星状包体等。部分尖晶石显示出不规则或笔直的生长结构。灰色、脉状生长带,内部包含一些小的、灰色的针状包体。显微测试表明多数的尖晶石包含有串状颗粒,部分尖晶石内有云状物。其他包体如裂隙、“指纹状包体”则很少见(图6-48)。

图6-84 坦桑尼亚尖晶石内部包体特征

(5)发光性:紫外长波下呈现红色荧光;紫外短波下,橙红到红橙色的尖晶石无荧光,粉色尖晶石有弱橙红色荧光。

(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色和粉色尖晶石可观察到Fe2+吸收,红色尖晶石可观察到Fe2+和Cr2+吸收。

(六)不同产地尖晶石的化学成分特征

另一个重要的尖晶石产地鉴定特征是化学指纹特征。尖晶石可含有铬、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与镁、铝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类质同象替换,使尖晶石呈现各种丰富的颜色。本书主要以缅甸抹谷、越南陆安和塔吉克斯坦Kuh-i-Lal这3个矿区产出的尖晶石为研究对象。

化学成分分析(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和X荧光能谱仪EDXRF)显示尖晶石中的微量元素元素钒、铬、铁和锌的含量普遍较高,钛、镓和锰的含量相对偏低,锂、铍、钴、镍、铜、锆和锡含量也较低,其他微量元素更低于检测范围。

缅甸抹谷尖晶石的颜色变化主要取决于致色元素铬的含量,其次取决于铁和钒的浓度。尖晶石中铬含量存在显著变化,从浅橙色的0001%到红色的26%w(Cr2O3)。铁的含量可从0002%到12%w(Fe2O3)。红—带粉色调的红色尖晶石中铬的含量普遍高于铁;紫色尖晶石中铁含量明显高于铬;橙色尖晶石样品中钒的浓度高于铬。缅甸抹谷尖晶石以含有高浓度的锌元素和较高浓度的钛、钒、铬、镓和锡为特征,由于抹谷地区复杂的地质区域跨度比较广,尖晶石微量元素具有较大的变化。其微量元素浓度变化最为显著,总体不具一致性(图6-49)。

越南陆安地区的尖晶石除了主要成分铝(71%Al2O3)和镁(27%MgO)之外,不同颜色尖晶石的致色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致色元素有铬、铁、钒、锰、钛、钴。铬的含量从浅粉色的005%w(Cr2O3)到红色的13%w(Cr2O3),铁的浓度变化为018%~22%w(Fe2O3)。红色尖晶石含有高达13%w(Cr2O3)和047%w(FeO),在粉红、橙红和其他颜色的尖晶石中铬的含量降低。橙红色尖晶石中钒的含量高达061%w(V2O3)。红棕色尖晶石含有105%w(FeO)、017%w(V2O3)和017%w(Cr2O3)。紫色及深蓝色尖晶石中铁含量可达184%w(FeO)。紫色尖晶石与深蓝色尖晶石相比,含有更高含量的w(Cr2O3)和w(TiO2)。钴蓝色尖晶石含有071%w(FeO)、014%w(Cr2O3)和009%w(CoO)。越南陆安尖晶石有最高的铁浓度(高达22%w(Fe2O3)以及低浓度的钛和锡(<05μg/g),尖晶石中致色元素铬和铁的浓度相对抹谷尖晶石存在较小的变化(图6-50)。与缅甸抹谷尖晶石相比,越南陆安尖晶石具有典型的高铁低锡的特征,此外再参考微量元素钒、钛、锆的含量基本可以区分这两个产地的尖晶石(图6-51)。

图6-49 缅甸抹谷尖晶石中铬、铁含量分布相图

塔吉克斯坦尖晶石具中等浓度的钛、钒、铬、铁、锌和镓。在塔吉克斯坦尖晶石中,镍和锆含量接近或低于检测范围;尖晶石中致色元素铬和铁的浓度存在较小的变化,微量元素含量具一致性w(Cr2O3):004%~013%;w(Fe2O3):013%~052%(图6-50)。

图6-50 相对于缅甸抹谷的尖晶石

微量元素分析(EDXRF和LA-ICP-MS数据)还可用于区分天然和合成尖晶石。天然尖晶石和合成尖晶石在微量元素浓度上有一些差异。在助溶剂合成尖晶石中,EDXRF数据显示铬和铁为主要的微量元素,而镍、钒、锌和镓为次要的微量元素。相反,所有的天然尖晶石分析结果则不然,锌的浓度明显高于助溶剂合成尖晶石,而钛则为次要的微量元素。LA-ICP-MS分析数据显示在天然尖晶石(超过100块样品)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锂、铍、锌和镓。这些元素在合成尖晶石中部分元素缺失或者含量较低。

图6-51 根据Ni(g/g)与Fe/Sn比的相图可区分缅甸抹谷和越南陆安这两个产地的尖晶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4289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