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的编法 红绳:
一根红绳编戒指需要把红绳的一头捏一个圆圈,再把红绳放到戒指的开口部位,之后用红绳较长的一头往圆圈这边缠绕。缠绕好红绳后,多余的绳子穿过圆圈,同时把另一头绳子收紧,最后剪掉多余的绳子并用打火机烫一下绳头即可。
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悉,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
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它起源于实用,而后逐渐转向审美和财富的统一,并逐渐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作品《望江亭中秋切》的第三折中有:“(正旦云)这个是金牌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这有什么?”这里就出现了“戒指”一词。
《永乐大典》残本中保存的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有:“少赎,二十两也不够,我典一个房子里,我再把一副头面,一个七宝金儿,一对耳坠儿,一对窟嵌的金戒指儿,这六件儿当的五十两银子,共有二百两银子,典一个大宅子。”
一、平结,比较结实,耐久。
1、准备两根红绳,一根长5厘米,另一根长10厘米。
2、将50厘米的绳对折后穿进去。
3、再将两边的红绳整合到一起,把一头的线放到一边。
4、将10厘米的红绳穿进轴线编平结。
5、当平结编到一定长度时,就将红绳套在手指上,将线拉紧。
6、一直编平结,直到将圈编完。编完后,将多余的线剪掉,用打火机将线烧粘在一起。
二、双钱结
准备好三根20cm左右的红绳。
步骤/方法:
1、我们先编一个扣结;
2、再编两个双钱结,相连后烧烫粘牢;
3、双全结要尽量一个大写一个小些,我们还要把扣结抽紧整理好;
4、把扣结从两个双全结的中心穿进去;
5、把结反过来,量好手指的尺寸将两根绳烧烫后粘牢;
1、准备一根1米长的红绳,然后把红绳对折,在折好的地方放一根辅助线,然后就可以开始做钻石结了。一边多做三个鸟头结,记住第一个鸟头结用三股做的时候不要拉得太紧,否则另一边的轴会弯曲。
2、将红色绳子的两端对齐,用拇指和食指捏紧,然后从里到外拿一根绳子绕着拇指。伤口部分应压在两条绳子后面;之后,将绳子的剩余部分从上到下缠绕在握住绳子的手指上,然后取下手指上的戒指;之后,将绳子从手指上方绕过底部,然后穿过圆圈。
戒指绳的编法为先取一根20厘米的细绳,在想要戴戒指的手指上绕一个圈等。
先取一根20厘米的细绳,在想要戴戒指的手指上绕一个圈,再取一根40厘米细绳对折,将它穿入圆圈中用手指捏住,分为左右两线,就可以开始编制戒指了。
用右边的线压在圈上并放入左边,再用左边的线从右边穿出,慢慢拉紧,用现在左边的线压在圈上,右边再从左边的线内穿过,拉紧两根线,系成一个平结。
接下来编6对平结后,穿入一颗装饰品,把线拉匀后继续编平结,再戴在手指上确定要编的范围,继续编完收尾,剪短编结多余的绳,进行固定,戒指就完成了。
戒指简介:
戒指是一种圆带状,可戴在手指上的装饰珠宝。戒指可由女性和男性佩戴,材料可以是金属、宝石、塑料、木或骨质。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到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
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从元代起才称之为“戒指”。有史以来,戒指被认为是爱情的信物。戴左手的无名指上的戒指被认为是结婚戒指。
关于结婚戒指戴在右手的无名指的国家和地域就越来越少了。而在很多地区戴在左手食指上被认为求爱,中指则表示热恋中,小拇指表示咱不恋爱或终身单身。在古罗马,戒指是作为印章,是权利的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