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漓江、阳朔精华三日游
五一桂林什么地方好玩兴坪漓江、世外桃源、古东冠岩三日游
阳朔纯玩游五一桂林旅游报价漓江钻石水道、遇龙河二日游
一、十大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第十名:日照海滨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九名:那拉提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八名:千岛湖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七名:净月潭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六名:琅琊山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五名:海螺沟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四名:四面山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三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二名: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第一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葱郁指数:★★★★★原始指数:★★★★★
二、十大漂流胜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十名:此漂只为休闲——双溪竹海(浙江杭州)
第九名:天府第一漂——盘江(四川绵阳)
第八名:资江归来不游江——资江(广西桂林)
第七名:天下第一水——楠溪江(浙江温州)
第六名:充满原始气息的漂流——神农溪(湖北宜昌)
第五名:文化丛林中的密境——小三峡(重庆)
第四名:神奇壮观的地缝漂流——马岭河(贵州兴义)
第三名:中华母亲河漂流——沙坡头(宁夏银川)
第二名:难以完成的漂流——长江三峡(湖北宜昌)
第一名:世界上最高、最难和最险的漂流——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林芝)
三、十大探险线路
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十名:泸沽湖女儿国探险——寻找奇异的风俗民情
第九名:两江源头科考探险——为了我们的母亲河
第八名:茶马古道探险——滇藏地区的"丝绸之路"
第七名:秦岭探险——穿越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
第六名:穿越大海道——一日体验从西域进入中原
第五名:徒步三峡——也许这是最后一眼
第四名:高黎贡山-怒江探险——走进人类文化公园
第三名: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穿越死海
第二名:楼兰古国-罗布泊丝路探险——踏着前人的足迹
第一名: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进入人类最后的密境
四、十大水乡古镇
周庄
第十名:安昌-感受绍兴民俗的最佳场所
第九名:光福-香雪海的故乡
第八名:朱家角-掩映在现代都市下的古镇
第七名:木渎-吴文化的聚宝盆
第六名:南浔-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第五名:甪(lu)直—难记的名字,难忘的古镇
第四名:乌镇—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
第三名:同里-东方的威尼斯
第二名:西塘-梦里的水乡古镇
第一名:周庄-神州第一水乡
五、十大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
第十名:绿色的避暑胜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第九名: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第八名:有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第七名: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第六名:演绎欧陆生态图——哈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
第五名:满载佛教文化的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第四名:国宝之家——卧龙自然保护区
第三名:隐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第二名:为了最后的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第一名:无法与其项背——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六、十大自驾车线路
美景
第十名:在历史与文化中倘佯-自驾车中原五日
第九名:环行渤海-车行辽东之滨海风情
第八名:黄土地寻根之旅-自驾车北京、山西、陕西行
第七名:梦里的水乡一个都不能少-自驾车水乡古镇大"搜查"
第六名:无法拒绝的诱惑-甘南川西行
第五名:海滩、海风、椰子林-驾车玩转海南岛
第四名:探寻西南出海道-驾车渝黔贵之行
第三名:八千里路云与月-自驾车环游南疆
第二名:通向心灵的西行之路-自驾车丝绸故道探险
第一名:穿越川滇黄金旅游线-自驾车大西南逍遥十三日
七、十大徒步线路
墨脱
第十名:徒步漓江——领略"甲天下"的风光
第九名:徒步虎跳峡——可以成为时尚的穿越
第八名:徒步哈纳斯——穿越秋日的北疆
第七名:长城徒步——一次意义重大的"旅行"
第六名:徒步四姑娘山毕棚沟——翻越中国的阿尔卑斯山
第五名:徒步稻城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
第四名:徒步岗仁波齐——走在朝圣的路上
第三名:徒步长江三峡——千古“绝”唱
第二名:徒步珠峰——感受世界之颠
第一名:徒步墨脱——走进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
八、十大古战场
湖北赤壁
第十名:最具个人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的古战场——湖北当阳
第九名:最具悲情色彩的古战场——山东威海
第八名:屠杀生命最多的古战场——山西长平
第七名:最具爱国色彩的古战场——广东虎门
第六名:最没有硝烟气息的古战场——陕西五丈原
第五名:最易被遗忘的古战场——安徽淮南
第四名:最具硝烟气息的古战场——山西雁门关
第三名:最具现代味道的古战场——乌兰布统
第二名:最具浪漫色彩的古战场——安徽垓下
第一名:最受关注的古战场——湖北赤壁
九、十大踏青山水游
青岛中山公园
鼎湖风景区:鼎湖山是一个旅游胜地,该风景区就分东西两片,有“十景”的名目。这里众山环抱,面临谷地,峰峦起伏,状若莲花,雨水充沛,山青水秀,林木茂盛,“山灵之气全聚于此”。如果你喜欢挑战自然,那么你可以用你的智慧、体能来挑战这片原始森林!
外伶仃岛:小巧玲珑的外伶仃岛处于伶仃洋外围,这里的海水纯净的泛着透明的蓝,在阳光的映衬下,美得叫人心醉!当你踏上那条如玉带般逶迤的环海情侣路时,心情便立刻亮丽起来,两旁绿树婆娑,芳草溢香,让你的心情倍加舒适和畅快!
玉渊潭公园:素有自然野趣,田园风光之称的的玉渊潭公园是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想去看樱花么?想去体验春天的气息么?西北角4000株自栽的樱花园让你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蜈支洲岛:蜈支州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气爽,四季怡人,岛上一片热带园林景象,椰林棕影。这里的蓝天、碧海、白云,互相映衬,风景相当秀丽迷人,不失为一个赏春、休闲及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
江西井冈山:“一声杜宇啼春风,明朝绯挂千山丛”,春天,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西麓,杜鹃鸟啼声声,杜鹃花开艳红。鸟啼花盛,春意盎然。心动了么?想去了么?那就不要再犹豫!
湖南永州:永州看映山红,大概在4-5月之间,花期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满山遍野的都是,山象着了火!很是美丽壮观!并且这个时候正是春天来临的时候,山水很是多情和清秀!
京东大峡谷:阳春时节,山花烂漫,聆听百鸟鸣潭,醒冬和踏春的意味随之而来。春游绿都京东大峡谷,感受无限美好的春光。想去了么?想玩了么?那就不要再犹豫!
乌镇水乡古镇旅游区:乌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水乡古镇。在这座小镇,历史上曾经出过64个进士,161个举人。现代中国的文学巨匠-茅盾,也诞生在这个小镇上。当春暖花开的季节去乌镇看看,真的是很值得。
仰天湖大草原:在数十万亩苔质台地草原的腹地,镶嵌着一汪碧绿的水泊,人称“仰天湖”。在春天来临之际,仰天湖方园几十公里的映山红遍布山岗,灿岩云霞,浸漫在茫茫的雾霭之中,蔚为壮观。
青岛中山公园:公园三面环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这处风景佳地。园内林木繁茂,枝叶葳英。公园中心有一条长1华里的“樱花路”。每年4月下旬开花,灿若云霞,蔚为奇观。各地游人慕名而来,人流如潮,被称为有名的“樱花会”。
十、十大诗情画意游
天涯海角
西湖风景区:凡是到过杭州的人,无不为西湖的美景而流连忘返。其中白居易的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道出他对西湖的留恋。杭州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
蜀山春晓:清代庐州府学正朱弦的诗句将这里旖旎的风光,优美的四季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蜀山,以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引人入胜。加之在园林、水泊的簇拥烘托下,蜀山显得愈加妩媚,分外妖娆,春日的景色尤其迷人。登临山巅,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雾霭缭绕,渔帆隐约;漫步山麓林园,桃红柳绿,蝶舞蜂喧,花团锦簇,竹影扶疏,令人心旷神怡。
桃源春晓:这是一处深峻的山谷,中有一涧,涧水随山势曲折,愈入愈奇,镜潭帘瀑,映带其间。两岸峭壁参差,如列绣屏,碧漠雪瀑,即桃花坞。附近多种桃花,每当春至,桃花盛开,红云一片,穿游其间,能让您尽情的感受到诗一般的境界与韵味,故享有“桃源春晓”之美称。
扬州:一提起扬州,你马上会想起李白的《西辞黄鹤楼》。的确“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悠悠千古,经过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扬州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今日的扬州,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来这里感受春天的妩媚,一定会让您流连往返。
昆明植物园:在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座落着一个风景秀丽、名花异木荟萃的植物园。它与古树参天的黑龙潭公园组成了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昆明植物园是一个以引种云南名贵花卉、云南中草药、云南重要树木和云南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内容的活植物收集园。其中,茶花园是国内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来这里您完全可以品位到郭沫若的诗韵。
漓江风光: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同时漓江有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自然有它不同的神韵。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
路南石林风景区:茫茫大海,经过千百年地壳运动,高温多雨的溶解雨冲风化,形成了群峰壁立、千峰聚翠、崭岩参差的石林奇观,难怪赵朴初老先生游石林曾赋下诗句。路南石林风景区以喀斯特地貌闻名,这里范围宽,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举世罕见,堪称天下一绝。加之气候四季如春,舒适宜人,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柯岩风景区: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千古名句道出了柯岩旅游度假区的精华。柯岩石景,堪与吼山相媲美,它被古人称为“绝胜”之地,柯岩以云骨最为奇绝,号称天下第一石,是隋唐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
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度假区内的海域海水纯净,陆岸植被丰富,环境优雅宁静,空气格外清新。银滩公园内,楼台阁宇风格各异;林荫小道曲折宛延;椰树林独具风情。信步海堤,海天一色,白云朵朵,令人如入仙境,留连忘返。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令人流连往返!
天涯海角:享有美誉的天涯海角位于三亚市西郊23公里处,这里海水澄碧,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湾沙滩上大小百块石耸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
1关于旅游的诗句有哪些
1 《郊行即事》程颢(宋代)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2 《春游湖》徐俯(宋代)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译文: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3 《玉楼春·春景》宋祁(宋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4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宋代)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译文:吴兴春游的壮观场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5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6 《湖上》徐元杰(宋代)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7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欧阳修(宋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译文: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8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宋代)
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译文: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9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宋代)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译文: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我忽然发现,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恋人。
10 《思帝乡·春日游》韦庄(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译文: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
2描写旅行的古诗词1、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唐代)《思帝乡·春日游》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唐代)《思帝乡·春日游》3、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宋代)《玉楼春·春景》4、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宋代)《琵琶仙·双桨来时》5、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
——吴文英(宋代)《扫花游·西湖寒食》6、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元杰(宋代)《湖上》7、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欧阳修(宋代)《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8、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程颢(宋代)《郊行即事》9、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志南(宋代)《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0、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宋代)《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宋代)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宋代)《苏堤清明即事》1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宋代)《玉楼春·春景》14、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宋代)《春游湖》15、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辛弃疾(宋代)《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3关于旅行的古诗词旅游朝代:唐代作者:贾岛此心非一事,书札若为传。
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 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
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4关于古代旅行时间的诗词旅行
作者:孟郊 80(48人评分)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
旅行
作者:崔道融 72(23人评分)
少壮经勤苦,衰年始浪游。谁怜不龟手,他处却封侯。 ▼
旅行(一作金陵道中)
作者:殷尧藩 (少于10人评分)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
水龙吟(巽吾赋溪南海棠,花下有相忆之句读之不可为怀和韵并述江东旅行)
作者:刘辰翁 (少于10人评分)
征衫春雨纵横,何曾湿得飞花透。知君念我,溪南徙倚,谁家红袖。藉草成眠,簪花倚醉,狂歌扶手。叹故人何处,闻鹃堕泪,春去也、到家否。说与东风情事,怕东风、似人眉皱。乱山华屋,残邻废里,不堪回首。寒食江村,牛羊丘陇,茅檐酤酒。 ▼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作者:孟浩然 (少于10人评分)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作者:孟浩然 (少于10人评分)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5关于出游的古诗句有哪些关于出游的古诗句如下:
1、唐·王翰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
手,日暮渭川阳。
2、唐·王勃 《春游》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3、唐·王之涣《登鹳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唐·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
骑,都护在燕然。
5、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代诗人爱旅游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位诗人都是半个旅行家,其中又以盛唐时期的诗人最为显著。盛唐时期诗
人旅行时间长,游程远,人数多,而且还喜欢成群结队出游。如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
几次出游,时间较长的一次历经汴水、苏州、太湖、杭州,后从吴越回家。
6跟旅游有关的诗词黄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西湖: 咏西湖诗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潘阆) 平 湖 秋 月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 风 荷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 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 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寄杭州友人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咏西湖的诗句作者: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杭州楼外楼菜馆“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 《 恩波桥诗 》 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苏东坡曾。
7诗人对旅游风景区朗诵的诗句西湖风景区
特色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蜀山春晓
特色诗句:
春山艳洽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光澹淡欲卧,惟其卧也,故雪霁神开,跃然有起色矣—朱弦
桃源春晓
特色诗句:洞门花雾红成阵,沙麓岩前翠作涡
扬州
特色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昆明植物园
特色诗句:
艳说茶花是省花,初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漓江风光
特色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路南石林风景区
特色诗句:
高山为谷谷为陵,三亿年前海底行;可惜前人文罕记,石林异境晚知名
柯岩风景区
特色诗句: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
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特色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指北海),兰田日暖玉生烟(指兰田玉
天涯海角
特色诗句: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
8有关旅行美好的古代诗句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
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
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
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
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
况予方且介,举动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
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9写出一句古代名人游历名胜的诗句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登岳阳楼》 (描述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唐代诗人崔颢 黄鹤楼(描述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 (描述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诗人李白 (描述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品简介选自《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两首。
岳阳楼,华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于唐代,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注释⒈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⒉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⒊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
横分,这里指瓜分。⒋徙倚:徘徊。
⒌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⒍凭危:只登楼。
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
巴蜀的巴蜀文化 泛灵信仰、主神信仰、大石崇拜、祖先崇拜、白石崇拜、跳神、白虎――土家族信仰、箭神崇拜、跳曹盖、敬梅山神、羊髀骨卜。
四川盆地文化是不是巴蜀文化 2005-10-24 林向
我们曾指出“巴蜀”作为一个涵盖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包括今陕南、陇东南等)的地域概念是战国秦汉时形成的,见于《史记》、《汉书》等典籍。殷墟卜辞和周原卜辞中都有“蜀”是可以肯定的,而殷墟卜辞有无“巴”则颇有争议,笔者也并不认同。“巴蜀文化”是抗战时提出来的,建国后的考古发现(如船棺葬、羊子山土台、水观音遗址、铜器窖藏等)使巴蜀文化成为我国的区域文化中主要的一支。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更使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的“早期蜀文化、古蜀文明、古蜀国”成为学术热点,至今不息,而且大体上有了一个面目。
那末在四川盆地即巴蜀大地上与“蜀文化”相匹配的“巴文化”怎么样呢?在哪里呢?正是人们急于要探寻求索的,众多的前贤时彦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精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遗憾的是“巴文化”至今没有找到如三星堆遗址群(古城)这样高级别的中心遗存,也就没有找到巨大的文化辐射中心,目前还难以把面上的点滴发现串联起来。我想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如愿以偿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科学的探索总是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推进的,“巴蜀文化”中的“蜀文化”既有了些面目,那么“巴文化”的辨认和论证,无非只是时间的问题和方法的问题,笔者愿先就四川盆地(包括成,渝两地)内的“巴文化”作一些梳理,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一、四川盆地在夏商周时代有“蜀”无“巴”
考古发现离不开历史文献载的指引和诠释,历史文献离不开考古发现的论证和充实。古代典籍中有关“巴”的记载很多,如《山海经》、《左传》、《世本》、《华阳国志・巴志》、《水经注》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等。其中尤以《山海经》中的《海内经》、《大荒北经》、《海内南经》和《华阳国志巴志》常为学者们所引述讨论。《山海经》中的“巴”的问题,当另文再议,先来看常氏《巴志》的记载。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历夏、殷、周,九州牧伯率职。周文为伯,西有九国。”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一注中曰:“此云‘九国’,指《牧誓》庸、蜀、羌、、微、卢、彭、濮,合巴国为九也。”“‘巴’是四川盆地内建成国家最早的民族,周初已有封爵,殷末其国邑当尚在鱼复西近之故陵”。接着又说“‘蜀’即蚕丛、蜀山氏之国,殷末尚未进入成都平原,亦未建成国家”。本来“蜀”是四川盆地的古国,常璩也是承认的,《华阳国志蜀志》载:“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我们知道任先生的《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是在1984年整理付印的,所以他只看到当时被认为是“巴文化”的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的船棺葬,而不及见到包括“古蜀文明”的重大发现,如夏商周时代广汉三星堆古城、成都十二桥、金沙等诸遗址以及成都平原龙山时代“宝墩文化”(也许同时可称为“先蜀文化”)的古城群发现了,显然是由于资料不足,故任先生关于“蜀尚未建国”确为误判。
关于船棺葬并非“巴文化”所专有,已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所论证,笔者曾指:在成都平原、蜀国腹地大量出现船棺葬,又往往不是独自构成墓地而与其它土坑木椁墓并存,使巴人墓葬说或巴为秦戍蜀说遭到怀疑,有的学者倾向于巴蜀境内某些小民族的葬俗,或某社会阶层如武士的葬俗。鉴于考古新发现,笔者曾在1989年提出:“蜀为商之西土”、“蜀为周初西南强国”,“这‘蜀’正是指的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证明“在四千年前已具备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城市、冶金、宗教礼仪建筑和文字符号”等等推论。可惜任先生就在是年仙逝,未及见到拙文而有所教益,甚感遗憾。近年来成都平原又有许多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古蜀文字谁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古蜀国没有文字,这是考古专家讨论研究的话题,只有符号称为“古蜀符号”。
巴蜀符号,又称巴蜀图语或者巴蜀图形文字,是在中国四川省出土的战国至西汉初期的文物上,发现的150个不同图符,统称“巴蜀符号”。它们多数是实物图像,既没有动词、形容词、和连接词,也没有数目字,这还不能构成文句,只是看图解寓意的符号,既和甲骨文、古彝文不同,也与后来的巴蜀文字不一样,是目前国内惟一一种未被破译的公元前古代文字。我国学者钱玉趾认为这些图符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种拼音文字。也有人推测“巴蜀符号”可能和金文一样,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解读。
巴蜀符号指古巴蜀土著民族铸印或刻划在器物(主要是铜器,也有少数漆器、陶器)或印章上的一种定型化的象形文字,是古巴蜀文化体系的一种表现。巴蜀地区发现的古文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图像性的符号,即手掌、花蒂、水波、房屋、人头和虎、鸟蝉等;另外是一种文字性的符号,少数与中原文字一致,多数迄今未能释读。“巴蜀符号”即是指前者,而“巴蜀文字”则是在“巴蜀符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以,“巴蜀符号”比“巴蜀文字”更加古老。
许许多多的巴蜀符号中,面具纹、神树纹、眼形器纹、手形纹、心形纹、璋形纹、戈形纹等,仍然带有萨满教的原始巫术色彩,这些符号不能一个符号、一个图形地宣读,只有当这些图形符号构成一组特定的“符号”时,它们才有意义,并且这种意义只有当事人才能解释,这些莫名其妙的解释为“巴蜀符号”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它们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或是某种特定的标志即地域性宗教符号?或者,其中某些部分具有文字意味?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带有“巴蜀符号”的器物出土较少,加上没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巴蜀符号”也一直没能被破解。
“巴蜀符号”的器物
巴蜀符号主要分布在铜制的兵器、乐器、印玺等器物上,其中九成以上是用錾刻的方式刻在铜兵器上的。“巴蜀符号”的印玺比较少见,只有在王、侯、将军等地位较高的人的墓葬中才有出土。巴蜀符号成组的有一定意义的排列组合已发现200种以上,带有“巴蜀符号”的器物也已发现数千件。
典型的巴蜀符号有虎纹、手心纹和花蒂纹等等,最常见的图形有虎、龟、孔雀、花蒂等。这些图形和符号的组合体既不讲究节奏韵律,也不讲究对称均衡,它们有着比装饰性图案更深刻的意义。
“巴蜀符号”的历史
四川地区的“巴蜀符号”出现于西周,流行于战国时期。据推断,巴蜀符号可能产生于古蜀国的开明王朝时期。已发现的巴蜀符号超过二百多种,年代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到公元前1世纪西汉之间,前后延续长达800年之久。文献记载古蜀人著书立传是在六国时代。尽管很少,但毕竟留下了。有许多学者认为《山海经》便是有赖于这种古老的符号保存下来的。秦国统一六国后,“巴蜀符号”“巴蜀文字”被废除。
“巴蜀符号”的发现和研究
1921年前后,在成都北郊的白马寺、坛君庙一带出土了带有巴蜀符号的古铜器近千件。这是有关巴蜀符号的第一批文物,当它们被发现之时,即被哄抢一空,后来又辗转流落到收藏家手中,收藏家们对这些有着神秘符号的青铜器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这是夏代中原文物,而那些符号可能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夏代文字。
这种观点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得到澄清,这些古铜器经过卫聚贤先生努力收集,1942年在他所办的《说文》杂志上公布了一批资料,认为这些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物,并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这是巴蜀符号最早的公开记录。至于那些古蜀人留在青铜器上的符号或图案,一直要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巴蜀符号”>>
汉族的标志 福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
蜀文化的文化价值 古蜀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内陆农业文明。它的兴衰,与治水和农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的治水经验和开发平原农业的传统,是蜀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秦并蜀后,古蜀文明虽已消融,但这一传统的文化基因,却因此得到继承和发扬。蜀地自有记载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区域,并形成了“教民务农”和治理水患的传统。至迟在战国时期,已有了作为国家机器主持的统一的水利建设事业。秦并蜀后,李冰率蜀郡人民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把中原先进的技术与蜀地的经验结合起来,掀起了在蜀大兴水利、广开稻田的 。“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经由李冰这次大规模治水工程所形成的都江堰和成都“二江”,是一个有机的水利体系。它不仅使当时的“成都小平原和临邛、南安这一小小的三角地带”成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地区,其人口密度几乎占巴蜀户口的三分之二;而且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发挥着防洪、水运、灌溉等综合的功能和作用。作为蜀文化精神象征之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久不衰,至今仍是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观。秦汉以来治水、农业传统精神的复兴,为蜀文化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华阳国志》曰:“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古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此,蜀地成为全国闻名的富庶之区,并享有天府的美誉。东汉初年,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首都长安郊野的情况说:“源泉灌注,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李善《昭明文选》注曰:“言境富饶,与蜀相类,故号近蜀焉。”这里说得很明白,蜀地的农业文化发展程度超过了关中,原来富庶的关中,这里反而向蜀看齐,只配号为“近蜀”,“与蜀相类”而已。可见,这时的蜀,已与富饶相等同。 成都是蜀王居住之地,自开明王朝起,即成为蜀国的都城,是古代蜀文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荟萃着蜀文化的精华,是蜀文化精神的物化象征。秦并巴蜀后,分置巴、蜀两郡,成都仍是蜀郡的首府。汉时从蜀郡分置广汉、犍为郡,号为“三蜀”,成都仍是三蜀的中心城市。由于秦汉以来,成都平原取得了“天府”和“陆海”的美称,为成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都的城市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其代表性文化成就有二:一是成都城市结构和布局的古典定型化。一种引起中原城市布局,结合成都地形走势而修建的略成龟形的城墙,被定型下来。成都的秦城、汉城,有“重城”、“层城”之说,即由大城连着小城组成。加之城内街道呈方块状布局,河水沟渠纵横,江多桥众。这样的城市格局和景观,既取法秦都咸阳,又独具特色,以致成为古代城市布局文化的一种独特的类型,而被一些城市所效法。二是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闻名于海内外。成都城内不仅设有专门官府工匠聚居的“锦官城”,而且织机遍于民间人户。由成都城内生产的蜀布、蜀薄(粗布)、蜀穗(细布)、蜀“织成”锦(宫廷用品)、蜀缎等,以锦水濯漂,鲜润细腻,名扬天下。此外,还有以“金错蜀杯”、“蜀汉扣器”为代表的漆器工艺品,远销于长沙、江陵、朝鲜和蒙古。至于以蜀布、邛竹杖为代表的南方海外商品的先驱,也是以成都为大本营传播出去的。以上这些文化成就,给汉晋时期的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中有人采用当时最为流行的、以华丽辞章著称的文学形式――汉赋,对当时成都的富庶与繁盛的面貌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如西汉末年蜀人扬雄首先以《蜀都赋》以赞之,称其“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这一评价,既是对蜀文化生气勃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成都的时代形象的最好概括。此后,“蜀都”这一历史赋予的光辉的文化形象,便成为成都这座全国历史文化>>
最能体现巴蜀文明的金沙文物是什么 太阳神鸟金饰
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鸟头、爪较大,颈、腿长且粗,身体较小,翅膀短小,啄微下钩,短尾下垂,爪有三趾。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太阳神鸟”金箔的含金量高达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它是先用自然砂金热锻成形,然后经过反复锤揲,最后根据相应纹饰的模具进行刻划和切割。由于加工工具不十分锋利,在“太阳神鸟”金箔图案的四周留下了反复刻划的痕迹。
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泸州的酒文化? 泸州酒文化 百科内容来自于:
综合介绍
麒麟温酒器―泸州酒文化标志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一脉相传。泸州老窖与郎酒,是酒城泸州的两大白酒奇葩!泸州是国内惟一拥有两大知名白酒品牌的城市,泸州因酒而著名,酒因泸州而发展。
什么是汉水文化? 汉江是汉朝的发祥地。“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这些名称,都是因有了汉朝才定型的,而汉朝得名于汉江,发祥于汉中。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便以其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
如今的汉江仍是中国大陆的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她清洁的水流可以让人直接饮用,她躲在陕西、四川、河南、湖北这些人口密集省份的夹缝里,维系着中国内陆仅存的“田园”,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茶叶产地和水源地而存在。
然而,汉江如今已是一条断断续续的河流,一个个电站水坝将她的脉络生生截断;虽然她的交通使命已经终结,但她还在主宰着所流经的各个城市的生活。作为南水北调的主水源,汉江将让北京人在2008年喝上自己清甜的乳汁
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全盛时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建功立业,而且确立了其文化的历史地位,为同时代的中原许厂区域文化所不及,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具奇秀,无与伦比。
汉江下游江陵一带有20代楚王建都。楚纪南故城,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被誉为“南国之壁”,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楚国在此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人口500万众,一座城就占东周列国总人口1/6。城周宫殿等建筑145座,古陵墓2800多座。
当时在汉江流域及周边,有了最先进的采矿冶炼技术。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向世界昭示了楚人采矿冶炼技术上的惊人成就。“失腊法”等铸造工艺至今在高科技领域还有应用价值。在春秋战国时期,楚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和使用铁器,迄今可考的世界第一炉生铁锻炼是楚人,而且当时楚人的金币、银币――郢爰陈爰迄今出土最多,黄金最早被引入流通领域执行了货币职能。楚境出土保存完好的绣、锦、罗、纱、绢、绦等图案千姿百态,色彩如新,品种数量最多,漆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亦超越各国。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楚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产生了商品交易场所,称为“市”。春秋时期,楚国就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职,称为“市令”。当时三个商业和经济中心――鄂城、鄢城、纪郢,地处汉江之溪,辐射全国各地。
楚人还有独具风格的精神文化。楚辞文学是楚文化的最高结晶,最正宗产品,是中国第一流文化的第一等创作。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他作品中,创造了一种由神话传说、巫术礼仪、原始歌舞三位一体而组成的缤纷文学世界,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位。
楚国的天文历法也十分完备,有我国二十八星宿、星座全部名称的最早记载。
楚国更是音乐舞蹈之邦、绘画艺术之国。宫廷雅乐《阳春白雪》最早普及到市民中,著名琴师、乐音家瓠巴、伯牙、钟子期、钟仪等大都出在楚国。绘画艺术中,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堪称稀世绘画珍品。漆画“金秋郊游图”,组画中26个人物的尊卑等级从服饰举止情态上栩栩如生,是旷古罕有的彩画。
楚人的哲学以道家为主流。楚人先祖鬻熊是楚哲学的开山人物,著有《鬻子》。其后,道家学派的形成是以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出现为标志。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以夏民族为核心所创造的中原文化,和以楚民族为核心所创造的汉江、长江流域的文化汇合而成的。楚文化的浪漫奇丽色彩与中原文化朴实的理性之光,交融汇合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
汉江、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在缔造和发展统一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为人类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
川航公司标志是什么。具体点的描述 川航的航徽是一只在江面上奋力翱翔的江鸥,即寓意着公司的起源与愿景,又潜含着公司不平凡的历程。把川航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十分形象的比喻划分为“起飞、展翅、奋飞、腾飞、竞飞、翱翔”六个阶段。
长江:
长江流域为长江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在安徽省江北发现直立人化石,数处包含人类遗迹的遗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围,也已被发现。虽然中国政治史多以华北和黄河流域为中心,长江地区却以其农业潜力而对历代王朝始终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大运河就是建来用以从长江流域将粮食运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运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纪即已得到利用,许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纪兴建的。
长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东至三峡地区,西北至甘孜、阿坝境内,西南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均有遗址发现,初步统计约数十处,其中最著名的属巫山大溪文化遗址,经1959年和1975年两次发掘,共发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镜、石凿、网坠、鱼钩、箭链、纺轮等生产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还有耳坠、抉等装饰品,代表了新石器时期从中期到晚期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江汉地区,尤以江汉平原分布为密,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多集中分布在汉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交汇的江汉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交圈足豆等为主要文化特征,还出土有大量的稻谷及动物遗骸,畜牧业也相应发展。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该文化的影响范围甚广。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度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种植的历史提前了几千年,成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时,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7000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发源地。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位于杭州湾附近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曾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约7000件珍贵文物中,有成堆稻谷、稻壳遗存,出土大量“骨耜”,证明已脱离“火耕”,开始用骨耜翻地;还出土了大片木构建筑,已出现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栏式”木构建筑。
20世纪50年代,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一批殷商文化遗址。四川新繁水观音遗址的出土文物说明“蜀”与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
长江中游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已发现的长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宫殿遗址壮观齐全,遗址、遗物、遗骸中明显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分群。属于商晚期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铜矿。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遗址。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距今约3200多年,具明显的南方特色。这些遗存对于了解至今仍较为模糊的长江流域商代文化,十分有含金量,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黄河: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随着公元11世纪气候转冷的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开始减少,然而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并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 (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后,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而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
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
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
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黄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吴埽、内黄口)
⑤ 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间原是黄河下游的窄道,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决口后摆动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以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在金代,有记载的12次决口中,决后河道摆动在该地区占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我们将其称为黄河历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从金元至明中叶,黄河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滩。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1351)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
⑥ 16世纪中叶~1854年(清咸丰五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这是河势的一大变化。后来在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恢复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缕堤、格堤、月堤、遥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 1855年 (清咸丰五年)~20世纪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县村庄,又往东漫流至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东赵王河至张秋穿运;一股经长垣县,流到东明县雷家庄,这里就分成了两股,都东北流到张秋镇;三股河汇合后,穿过张秋运河,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这次决口,使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其后的20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水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下游河道中自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决口经常发生,故有"豆腐腰"之称。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这次决口,使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这也是黄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正是黄河频繁泛滥成灾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华文明也是从大禹治水、导河入海的艰难奋斗中开始的,以至于许多朝代都设有治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有“黄河水利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黄河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引导中华文明走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有很多个风景区
其中: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古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24代皇帝的宫殿,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宫殿的群体。
2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的万里长城,它体现了我们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3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又称热河行宫,建于清朝是皇家别园。
4兵马俑:
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的皇陵,修建了36年之久,是一座雄伟的地下皇宫。
5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白帝城,全长204千米,称峡江。
6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城市。因为多玉桂树而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7苏州园林:
苏州是我们国著名的历史古城,有园林城市之称。
8黄山: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它有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华山之险,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布等。
9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为与杭州西部,又称西湖子,风景秀丽,具山水之胜,园林之美。
10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东玉山之北,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誉为“双潭秋月”是台湾八大景点之一。直饮水。
中国旅游十大风景旅游区:
①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居于榜首
②“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列为第二
③“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④标志着祖国悠久文化传统,显示着劳动人民在建筑上卓越成就的北京故宫
⑤曲径通幽,巧夺天工,使人叹为观止的苏州园林
⑥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的安徽黄山
⑦水险山雄、涛飞浪卷,令人驰魂夺魄的长江三峡;直饮水。
⑧湖光山色、风韵幽绝,象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宝岛台湾中部的日月潭
⑨集秀美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神韵的寺宙宅院为一身的承德避暑山庄
⑩颇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鱼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抚远等市县境内。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赫哲族 鱼皮衣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
[编辑本段]赫哲族追根溯源
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鞨靺,元明清时称女真。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现在,全国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处,分别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敖其镇的敖其村。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为那乃人。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我国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
[编辑本段]赫哲族衣食住行
赫哲族少女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
[编辑本段]赫哲族撮罗安口
在居住上,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辫子草正房和临时的房屋撮罗安口(尖顶窝棚),胡如布(地窖子),阔布如安口(圆顶窝棚)。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公里。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
时代发展至今天,赫哲族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街津口乡,赫哲人住进了宽敞的新居,种地、发展旅游事业,过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向着小康迈进。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属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与赫哲族的祖先有渊源关系。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称见于官私文献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
关于赫哲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属黑龙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来到赫哲族分布区居住的蒙古人、汉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较稳定的族体,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在解放前其社会发展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其社会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得到了超越发展,赫哲族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
[编辑本段]赫哲族社会经济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关前后,曾相继将赫哲族编户收贡,编旗披甲。直到19世纪初叶,从牡丹江至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个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与分布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渔猎的工具也逐渐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渐趋分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会。辛亥革命以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族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对赫哲、鄂伦春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减少,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的境地。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17世纪末,由以物易物转向猎产品大量商品化。20世纪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族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族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来几乎都是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不仅积极扶助他们发展渔猎生产和民族贸易,现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还发展了乡镇企业。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兴办小学、中学,培养各种专业人材,现在赫哲族中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国各民族先进行列,赫哲族地区各村,都设有卫生所、广播站,有的还设有文化站、俱乐部,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从地方至中央各级党代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区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干部担任县长、乡长等职。赫哲族在中国虽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权利。
[编辑本段]赫哲族文化艺术
赫哲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流传最普遍的“依玛坎”是一种口头相传的民间说唱文学,其故事内容大多能说唱许多天,大部分是歌颂英雄与复仇事迹、民族的兴衰,以及纯真的爱情等,唱词押韵合辙。说唱时,须按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词句背诵,不能随意添加。在民间还流传着“说胡力”,它是寓言、童话、神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通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泼,通常是老人对儿童讲述,对儿童有启发教育意义。赫哲族的音乐也很有特点,其特有乐器称为“空康吉”和“口弦琴”,前者已失传,后者至今仍有人能演奏。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衔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绣、接拼的各种花纹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气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刺绣、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编辑本段]赫哲族人民风俗
赫哲族传统跳神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食用。
[编辑本段]赫哲族人民婚俗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编辑本段]赫哲族人民食俗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 生食和熟食。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瘦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编辑本段]赫哲族节日庆典
赫哲族春节
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是一年中饮食最丰盛的日子,家家要摆鱼宴,用当地产的各种鱼类制作各式菜肴,以鲜红、透明的大马哈鱼子制作的菜肴最为鲜美。节日里还必须吃饺子和菜拌生鱼,饮酒,每餐均不能吃剩菜剩饭,把剩饭存起来,待到过完春节后再吃。
[编辑本段]赫哲族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编辑本段]赫哲族名人
韩庚:韩国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中国成员,也是第一个在韩国出道的中国人。作为一名出色的艺人,韩庚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身份,展现着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在韩国乃至全亚洲的各大颁奖典礼他坚持用中文致谢,处处不忘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鉴于韩庚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的出色表现,2008年他在北京区票选时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并顺利成为奥运火炬手。现在,全亚洲当红团体 Super Junior 推出全新小组 - Super Junior-M,韩庚成为了Super Junior-M的队长,他将带领着Super Junior-M的成员们来到他自己的故乡-中国,韩庚不仅是80年代青年积极向上、努力创业的典范,更是中国人、赫哲人走出去又带着荣誉归来的的荣光!
本名:韩庚
国外常用拼写:Hankyung / Hangeng / Geng Han
韩文名: 한경
日文名:ハンギョン
生日:1984年2月9日
性别:男
星座:水瓶座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身高:181CM
体重:61kg
血型:B型
民族:赫哲族
所属组合:Super Junior(简称:SJ或SuJu)(韩文名:슈퍼 주니어)成员
Super Junior-Mandarin (简称:SJ-M)队长
经纪公司:SM Entertainment
出道时间:韩国出道时间(SJ):2005年11月;
中国出道时间(SJ-M):2008年4月8日
官方博客地址:http://wwwcyworldcomcn/hangeng
乌·白辛(1920—1966),赫哲族,吉林永吉人,原名吴宇洪,乌·白辛。当代才华横溢的戏剧家、文学家。白辛早年曾在奉天佛学院学习,后加入沈阳协和剧团。1939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抗战期间创作了《海的召唤》、《南行草》等作乌·白辛品,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强烈不满,充满关爱国主义感情。1945年参加革命,做文艺工作。又随军南下解放湖南、广东,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调到哈尔滨话剧院,开始专业编剧生涯,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先后创作了话剧《黄继光》、《印度来的情人》、《雷锋》、《赫哲人的婚礼》,歌剧《映山红》、《焦裕禄》和**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等作品。白辛以戏剧、**创作成就最大。他的**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和话剧《赫哲人的婚礼》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代表了白辛戏剧创作的高度和成就。特别是《赫哲人的婚礼》,他成功地把赫哲族“伊玛堪”形式运用于话剧创作,对话剧创作的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文革”当中受迫害致死,年仅46岁。
毕大川(1938—),赫哲族,黑龙江集贤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毕大川青年时代喜欢体育运动,195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比赛,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1962年毕大川从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助理研究员,系统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后到联邦德国司图加特大学任客座教授。归国后任航天工业部101所研究室主任,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1988年后,任中国创新公司总经理。毕大川治学严谨,兢兢业业,主要从事现代控制和软科学的研究、组织工作,成绩显著,其科研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国防科工委二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吴进才:赫哲族一代出色的民歌歌手、故事能手和“伊玛堪”演唱家,他说唱的伊玛堪《安徒莫日根》曾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奖。
尤永贵:赫哲族民俗画家,他的作品有100多幅被国内外有关部门收藏。
[编辑本段]赫哲族的礼仪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待客礼 居住在黑龙江同江、饶河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和狩猎为主业,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客人来访,常以凉拌的生鱼待客,先请客人吃一口鱼,表示敬重对方。如果客人不吃,则被认为是失礼。对客人须奉上鱼头,以示尊敬,上桌的鱼菜,总是把鱼头朝着客人。吃菜时,总是用筷子点点鱼头,示意让客人吃。科学实验表明,鱼脑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特别是鲫鱼头更是营养美味。
祈子礼 在北方,赫哲族旧时认为,小孩死后,其灵魂先变成麻雀,再转生为人。年逾30岁尚未生育的妇女被视作缺乏转生灵魂的人,须请萨满找魂求子。举行仪式前,求子的妇女应暗中将萨满的帽带或神裙飘带挽上一个结。萨满在神杆前脱神衣时发现此结,便问是谁挽的,该妇女即刻跪在神杆前洒酒许愿、求神赐子。于是萨满击鼓跳神祷告,并命求子者在3至4日之内到萨满家取胎儿灵魂。届时,求子的夫妇携带狍皮或鹿皮制成的“收魂袋”来到萨满家,在炕沿上并肩而坐,萨满的两名助手扶着他们的双肩。萨满在屋内跳神找魂时,夫妇二人中只要有一个双肩抖动,即被认为魂已附体,萨满即放下手中的鼓,拿起收魂袋,向袋内吹一口气。得子后,该夫妇须以牛、马、猪、羊等酬谢神灵。
祭灵礼 人死了以后,人们还要举行一些与他或她有关的礼仪,称“祭灵礼”。这是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
赫哲族认为男子死后第七天晚上,女人死后第九天晚上灵魂要回家中。当晚,死者家人将用纸做的衣服、饭菜等,摆放在大门口,并放一碗灰验证鬼魂是否回家。第二天早上,右灰上留有鸡、鸭等动物的印迹,表明灵魂回来过,反之则无。留有何种动物的痕迹表明死者灵魂已依附了该种动物。
特别注意赫哲族的名人啊,韩庚啊!!!!!!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爱我的祖国作文范文(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1伟大的祖国,我们终于迎来了您五十四岁的生日。自从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一刻起,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呼起来。在这54年里,我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清末时外国人占领了我们的国家,还在他们的租界里插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分明是在侮辱我们中国人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挺直了腰板,人民起来当家做主,外国人在也不敢耀武扬威了。近几年来我们还收复了香港和澳门,使他们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
现在我们的祖国科技也有了巨大发展:“中国首颗海洋卫星交付使用”;“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三号,四号飞船”;“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完成”;“太空反光镜将空间定位精确到毫米”……
啊!我们的祖国这么发达,可这是上一代人的功劳呀!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踏着先辈的足迹,接过他们手中的重担,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2我的祖国——中国,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家,她拥有那名胜古迹和那无数的荣誉,可在古代,中国是一个腐败、被人瞧不起的国家,而现在中国不仅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圆了奥运的梦。2003年,当得知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时,全中国人民在同一个时刻沸腾起来。奥运赛场上,当国歌一次次的升起,当那国旗一次次的飘扬在奥运会场上空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自豪。
此时,在家里咳嗽的我,被一个精彩的射门吸引住了,那时我似乎忘记了咳嗽的病痛,断断续续地欢呼起来,我们赢了!我们赢了!一阵阵喜悦涌入了我的心田。虽然奥运之后我的病痛越来越厉害,但是我为中国取得的荣誉而无比高兴。
中国!以自己的成就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3我爱祖国,因为她辉煌灿烂,我爱祖国,因为她繁荣富强,我爱祖国,因为她坚强不屈,我爱祖国,因为她美丽而宽广。我爱祖国的点点点滴滴,更爱祖国的大草原。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像是绿色的大海洋,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当你站到如仙境一般的大草原中,你会感到神清气爽。脚下是松软的地毯,地毯周围点缀着洁白的羊群,耳边是隐隐约约羊群的叫声,仿佛在跟你言说:”欢迎你来到辽阔而美丽的大草原。”
来到这仙境一般的大草原中,似乎一切的忧愁、烦恼都被这一幅幅极美的图画所赶走了。总之,会叫你陶醉不已。
啊!祖国的大草原,我爱你,您像母亲般的怀抱温暖着每一个华夏儿女。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4“我们爱我们的祖国,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是啊!只有热爱我的祖国,才能有自信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听见国歌声响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我心存感激,感激祖国为我们创造了物质文明如此丰富的今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认真刻苦,长大为祖国效力!
我们的一生中,不但由生我们的母亲,还有我们的祖国母亲。我爱我的祖国就像爱我的母亲一样,是你把日本人赶出中国,让我们过上安稳的生活活,是你认真守卫着我们的国门,是你把火箭造的飞得老高,是你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
我爱我的祖国,爱他锦绣的山川,滚滚的长江,爱它悠久的历史,千里的沃土,我爱我的祖国,爱她文明进步,美丽富饶,爱他那样用宽广的胸怀保护着我们。啊!祖国!我爱您!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今天,我真诚的祝愿祖国,繁荣富强,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美好!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5“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我听到这首歌,都会想起我可爱的祖国。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飞上了太空。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9年,嫦娥一号成功奔月。每次想起这些,我都觉得特别高兴。
我国的物产特别丰富。棉花,大豆,花生,茶叶等等农作物的年产量很高,经常大量出口。我国还有很多稀有动物,例如大熊猫,扬子鳄,白唇鹿……都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我国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这些名胜古迹常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观赏,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在祖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快乐地成长,觉得无比自豪。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亲爱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6期待已久的国庆阅兵马上开始啦,早上十点,典礼正式开始。军人叔叔面带自信的微笑,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挺着笔直的脊梁,迈着整齐而又有节奏感的步伐,走到升旗台上,只见他一手紧握旗杆,一手抓起红旗的一角,用力一甩,红旗渐渐升起,叔叔的升旗姿势既优美又帅气啊!
陆军,空军,海军,一个个整齐的方队,威武雄壮的气魄让我十分敬佩和羡慕!接下来一辆辆钢铁之王展现在我面前:坦克,飞机,无人驾驶机,潜水艇,这些都是战斗中的佼佼者,它们是我国的骄傲,是敌人的克星。这些厉害的武器也是让别的国家也看看我们中国的快速发展,不能欺负我们。
阅兵结束了,那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这让我想到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团结友爱,认真学习,研制出更大更好更先进的武器,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优秀而又合格的军人,来保家卫国!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7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在世界的地图上,我的祖国就像一只高昂的雄鸡,我爱我的祖国。每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我们国家有十三亿人口,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这十三亿多人口就像兄弟姐妹,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幸福、快乐地生活。在日本袭击我们中国、企图占领我们国家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奋起反抗,老一辈革命家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着我们的祖国,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我的祖国有世界第一山峰——珠穆朗玛峰,它高耸入云,山顶终年积雪;长江、黄河,像两条巨龙昂首向东,川流不息。
我们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诞生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有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等,还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有着千年文明、和平、美丽的国家!祖国,您永远在我心中!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8我爱我的祖国——中国。它历史悠久、幅原辽阔、地大物博,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远古时期,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人类文明。从秦汉时期开始到19世纪前,中华文明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切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有名山大川,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就像我的家乡就有美丽西湖。西湖的景色四时不同,其中最有名的的西湖十景最能代表西湖的精华。西湖也留传着许多文人墨客的风雅,千古绝唱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爱我伟大的祖国,我为它骄傲、为它自豪。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9祖国母亲的60岁生日来到了。十月一日那天,我坐在电视前看着北京天安门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看!那火红色的国旗让人越看心越暖。祖国母亲正在向我招手,让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你再看,那神圣的国旗护卫队像一棵棵亭亭玉立的大柏树,好像在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祖国;保护我们的国旗。那火红色的国旗是由无数战士的鲜血染成的。
祖国母亲我好想对你说: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好极了,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做祖国有用人才。看着看着,我不由自主的哼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祖国母亲,我们迎来了你60岁的生日,真是高兴的无法形容,全国人民都在为你高兴,祖国母亲,祝你生日快乐!祖国,你为你的儿女们高兴吧!
“祖国”,“祖国”,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10我的祖国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祖国的山山水水吸引着我。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到湖北恩施旅游,那里的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峡谷中的地缝融合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地层断裂形成的裂缝。我们沿着栈道走下地缝,一路提心吊胆,两侧的岩壁既阴暗又潮湿,长满了青苔。抬头仰望,不时有几块突出的岩石向下滴水,向下俯瞰,谷底深不可测,一阵阵雾气从谷底缓缓上升,隐约可以听见流水声。
在岩壁的怀抱中,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着,地缝却回响着巨大的轰隆声。原来,不远处,几条银链似的大瀑布由上而下咆哮着坠入谷底,那声音震耳欲聋,令我惊叹不已。
我爱我的祖国,爱它的山山水水。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做祖国的好儿女。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11“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会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我的祖国今年迎来70岁生日,风风雨雨70年,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他们哭过、笑过、骄傲过,委屈过…… 翻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有多少民族英雄为之撒热血;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爆发,又有多少爱国将领为之努力、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回顾历史百感交集,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我们不忘国耻,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祖国辉煌的明天努力学习。
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要时刻牢记革命前辈的教诲,好好学习,团结一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12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中国已经历了上下5000年的历史,当大家知道吗?如何爱国?
爱国,当年刘胡兰在世时年仅15岁,因为在转移村民时被捕,反动派把他抓进了牢房。对她使用了各种诱惑最后还把其余的七名群众都给刺死,可刘胡兰异常平静。对反动派说了一句话"我怎么死?"反对派对她说一样,刘胡兰英勇的牺牲在了铡刀下,当时他才年仅15岁。15岁的黄金年华,还没有享受这世界的万紫千红就牺牲了。
爱国,是每一位中国儿女应该做的一件事情。祖国母亲真的很伟大他的儿女们不管何时何月都牵系着他的母亲。大家知道吗?大家应该都知道钱学森的故事吧,他当初为了离开美国坐了几年的牢,但最终因为强大的思想,祖国的情深最终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每一位祖国的华夏儿女啊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会永远的爱她。保护她。也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伟大,越来越繁荣,越来越盛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