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第1张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深刻影响了中美关系。

  昨天,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的一场内部讨论会,来自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十几名中国国际关系学者与基辛格就国际金融危机与中美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从昨天上午10:30开始持续了两小时。该讨论会不对媒体开放。

  据出席会议的国际问题学者庞中英介绍,座谈会讨论话题涉及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关系、东亚问题、俄罗斯局势等诸多国际问题。其间,基辛格认为,中美关系30年来一直非常稳固,金融危机更是显示出中美两国的关系深度,“两国的共同利益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考验中美关系

  据庞中英介绍,基辛格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中美关系也是一种考验,危机本身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基辛格并没有明确解释存在哪些消极影响,又有哪些积极影响。”

  庞中英称,他在座谈会上向基辛格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金融危机对所有国家都带来了打击,对一些国家的打击尤其大,这肯定会造成国际社会新的力量对比,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基辛格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的?第二,基辛格一向强调全球化的危险性和阴暗面,对这次的金融危机,他又有何看法。

  庞中英表示,过去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中,赢家多而输家少,“而这次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让世界意识到实际上是赢家少而输家多。”

  在25日结束的亚欧会议上,亚欧各国提出要建立国际经济的新秩序,庞中英认为这其实提出了一个问题:who regulate what(谁来调整什么?)庞中英称基辛格的回答是“美国要解决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immediate issue)”,那就是稳定金融市场,建立信心渡过难关,“基辛格认为,亚欧会议上的‘豪言壮语’太宏大了。”

  庞中英表示,基辛格的观点实际上是与上周六布什对美国全国的演讲要义相一致。那就是,将于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金融峰会,讨论的将不是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而是如何合作来稳定国际金融局势。

  庞中英称,基辛格也谈到了很多亚欧国家的***是“失望的”,因为美国目前只考虑到如何施行救市计划(rescue plan),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做法,“如果美国不配合,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就是一句空话,而且目前这种新秩序的建立也并不存在具体的方案。”

  美国泼冷水

  庞中英表示,基辛格对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看法是:“要建立国际金融新体系,并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各国都必须与最强大的经济国家协商。”“这个国家显然依旧是美国”, 庞中英表示,美国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世界其他经济体主要在亚欧。欧洲有欧盟自不必说,亚洲则有中国和日本,它们在11月华盛顿国际金融峰会上的表现将会是一个关键。

  庞中英表示,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美国过去一直扮演着危机解决者的角色,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出了问题,总会想到由美国帮忙来解决问题。美国一贯是解决问题的一方,而这次它却站到了危机的中心,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美国开始寻求世界各国的帮助,这种角色的改变本身是一种“历史性的关系”。

  “现在,美国自己出了问题,而将在11月举行的国际金融峰会,并不是为美国举行葬礼。” 庞中英表示,美国是要求其他国家在华盛顿表态来帮助美国,“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以维护美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庞中英认为看待金融危机以及中美关系走向,都必须注意政治学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who gets what Who loses what (谁得到了什么?谁又失去了什么?)二是,who’s the winner?Who’s the loser (谁是赢家?谁是输者?)庞中英表示,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是输家,但是它正在要求各国必须积极帮助它,美国抱着一种“美国输了世界倒霉”的姿态。庞中英表示,“美国的态度其实是‘我们在同一条船上’”,对于想要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人来说,“美国人实际上是给他们浇了一瓢冷水”。

你所谓的利好和利空在下面可以找到答案

1、供给因素

(1)地球上的黄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5)央行的黄金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71%、28%、10%和9%。

据统计,中国现在人均黄金消费量仅有02克,与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相当于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4倍以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均收入看,中国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黄金消费潜力,前景非常可观。

(2)保值的需要。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 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 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赛尔金银研发中心高金表示:"现在黄金市场价格走势并不完全由市场供需来简单决定,也不是由各国央行在其间简单博弈,其中投机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3、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比如2005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债务国本身如果发生无法偿债的现象将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近0/盎司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7)石油价格

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同伙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多国央行趁黄金价格暴跌之际增持黄金。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等国在今年4月份均增持黄金,当月金价发生数十年难遇的暴跌,达到两年内最低水平,引发了外界对黄金避险地位的质疑,但同时也提供了逢低买进的机会。

IMF报告显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三国4月份购买的黄金总量较3月份增加了75%。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央行在金价大幅回落时,不断趁低位买入黄金,表明央行仍选择黄金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这金价的止跌反弹提供足够的支撑。A股市场中,受“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消息影响,黄金概念股或有望王者归来。中金黄金、东方金钰等相关个股值得关注。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美两个全球瞩目的国家之间未来的关系会有怎样的走向?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学者、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做客南都公众论坛,认为中美关系未来会在博弈中向前推进,但贸易摩擦有可能面临升级。 金融危机走势影响美国政策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美关系被认为进入了一个蜜月期。但陆续出现的轮胎等领域的中美贸易摩擦,令人对未来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多了几分不确定性。“实际上,金融危机再扩大下去,中美关系就会继续向好。”张国庆认为,美国近段时间对中国的政策态度,部分受到了对金融危机走势判断的影响,正是因为美国认为目前金融危机的势头得到了控制,因此开始频频在贸易方面向中国发难,竖起贸易保护的壁垒,制造中美贸易摩擦  他建议,中国的相关行业必须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历次中美贸易摩擦暴露出了中美之间行业协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亟须培育起健全的行业协会,在这种国际贸易争端中发挥主角的作用,而不能全部推给政府。”“这次金融危机使全社会意识到,我们的弱势群体比平时还弱势。我认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往弱势群体上转移注意力,我们要趁着我们有大批的钱往下发,尽快地把全社会的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建立起来,这是有利于我们的百年基业的。”张国庆认为,金融危机的初期可以来点救急的策略,但是到一定的时期,已经不再是救急,而必须考虑到社会保障这个关系重大的事情。

写作思路: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的大的进步。

正文: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

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

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

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

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

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

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国逐渐的追上国际大国的脚步,成为众所周知的体育强国,但现在的中国也仅是体育强国,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而要达到经济上的巅峰,我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济发展。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美国的危机,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1933年,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是经济复苏。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2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不断扩大。同时,美国黄金和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

1973年,有石油危机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1980年,里根采取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措施,来恢复美国经济。

1992年克林顿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率先进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所提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的辛苦是巨大的,尤其是国民经济。

1967-1968年,在全国内战的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交通运输阻塞,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

中观中国美国经济,可见一个殖民国家和霸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波折。而这些波折的根源就是战争,野心。如果人民和睦,团结友爱,那么哪来的经济震动,资源短缺。如果没有侵略抑制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状怎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认为,经过短暂的整理之后,黄金仍将重拾升势!近期,黄金的暴跌,主要是黄金短期上涨过快造成的,因为从7月20日开始,14个交易日上涨200美元,涨幅11%,加上年内之前的涨幅比较大了,有修正的要求,是对涨势斜率的修正,并不意味着牛市的结束。

一、导致黄金牛市根基动摇的原因

首先是疫情控制。目前看来,除了中国可以通过强力的管理手段控制住疫情外,全世界其他地方都只能指望疫苗。所以,疫苗的消息和预期,就成为主导疫情的关键变量。而从目前疫苗的进展来看,年底前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本次黄金暴跌的时点,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该国仅仅进行了两个月人体实验的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并称自己的女儿已经接种。俄罗斯官员表示,计划在10月就开始大规模接种。俄罗斯的消息,将市场对疫苗“上市”时间的预期大大提前了。

二、美联储的扩表

美联储的扩表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新冠疫情控制情况挂钩的,这一点也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过去两三个月的讲话中不断重申的:美联储的政策取决于新冠进展。所以新冠疫苗以更快速度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美联储的扩表时间缩短了;另外,如果新冠被更快控制住,也意味着维持经济所需的财政刺激力度和时间的降低和减少,这样一来也同样意味着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大小会比原预期要小。

三、中美关系

虽然从长期来看,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但是短中期并非一点希望都没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近日表示:当选总统后,将取消对华关税。拜登当选很可能意味着中美关系会沿着更加可控的方向发展。

黄金价格暴涨就是进入黄金牛市了。相反,如果黄金价格暴跌,就是进入黄金熊市了。牛市,是指证券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该词通常可用作形容整体大市或个别行业的证券。而“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822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7
下一篇2023-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