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致密度,白度,上手抚摸,体会油性和糯性,细看雕工是否精到,器型是否规整。
这块玉佩,山料质地,致密度不够,青白玉,白度欠佳,雕工一般,就器型还算规整。
所以,尽管楼主说有一百多年历史,档次却不是很高,属于中低档和田玉佩,算上历史价值,目前这类玉佩,市场行情也在五千以内。
上图和田玉并非老玉机械打孔为现代仿品。
看表皮,首先如果仔细观察与比较新玉与老玉,因形成年代与工艺的不同,通常我们较易发现新玉的表皮比较光滑,且表面没有明显的坑点;而多数老玉表面相对较为粗糙,仅通过肉眼便可以看到玉料表面存在的不平的坑洼。
看线孔,对于新玉与老玉成品来说,两者也是存在明显的区别。一般新玉打孔时多是采用机械化操作模式,孔眼比较顺直,而且粗细基本一致;而老玉则多为采用人工打孔,所以往往孔眼粗细会略有不同,通常表现为都是两头大,中间细的特点。
看包浆,这一点是区分新玉与老玉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老玉因年代久远,而且经过人们佩戴或者赏玩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因皮肤、汗液、油脂等与玉石表面的长期接触后,玉料的表面自然会形成一层包浆,看上去更为油亮,触之非常润滑,但是这一点特征是新玉不具备的。
和田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殷商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也表明了和田玉在商代达到了一个文化高度。
此后秦、明至清,始终以帝制为主导,和田玉迎来鼎盛发展时期,上至象征皇权的玉玺,下至平民百姓随身配饰,和田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玉种之一。
在历史文化和资源稀缺的双重作用下,和田玉是为数不多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的玉石品类,其收藏价值亦非其它玉石可望其项背。
相比和田玉,翡翠实属"舶来品",英国伯朗氏认为,翡翠是13世纪由中国云南驮夫发现,并从缅甸输入中国云南至内地。
翡翠在中国有明确记载见于宋代欧阳修所著《归田录》,内述自己收藏一件叫“翠罂”的腹大口小器皿,被前朝老太监指为翡翠。
缅甸是现令世界宝石级翡翠的唯一产地。在明代,中缅翡翠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作为稀罕物,当时多为贡品进献中央朝廷。清后期,翡翠文化在中国进入鼎盛时代,于民间与皇家广为流传。
从发展及历史地位看,翡翠与和田玉的传播方式有明显不同 , 和田玉是典型的自上而下从皇家走向民间的玉器,而翡翠恰恰相反,它是自下而上从民间流向宫廷,直至影响整个社会。
清代纪昀所著《姑妄听之》当中有这么一段:“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清后期陈性著《玉纪》里也说:则仍以“翠”为石。由此可见一斑 , 翡翠在清代某一时期,很可能不归“玉”的序列,但通过后人的喜好推崇,比如极喜翡翠的慈禧太后及近代宋美龄等名人效应影响,和其自身的品质魅力,使翡翠在近现代达到繁盛状态,商业价值直逼和田白玉,只是文化层面略输一筹。
与和田、翡翠不同,玉化砗磲虽然归为有机宝石范畴,但相比二者,砗磲又多了一个显著的宗教属性。
古往今来,许多修行之人,都将砗磲视为供佛灵修的祥瑞之物随身佩戴。
东晋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经中佛教七宝,砗磲位列第五,名曰"牟婆洛揭拉婆",乃是梵语musaragalva的译音。
凡此种种,无不迎合了古人认为砗磲是具有强大磁场的神奇圣物,当中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与灵性。
需要明晰的,宝石学层面的砗磲特指代玉化砗磲化石,而非活体,这种海洋中学名为:Tridacnidae spp的双壳大贝,当活体生命终结之后,其外壳在海底历经泥沙冲刷、沉积掩埋等地质变迁,千百年后形成的玉化状态,才是后世所谓的有机宝石---砗磲,亦被称为“海底灵玉”。
早在汉代,有伏胜所著《尚书大传》,其中记载了散宜生用砗磲敬献纣王交换被俘的周文王故事。三国魏时张揖也曾撰《广雅·释地》,文曰:“蜀石、碝、玫、砗磲……石之次玉。”可见砗磲为宝,古而有之。
近代 ,由于过度捕捞活体与采挖化石,砗磲数量急剧减少,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在生态与物种濒危的双重钳制下,典型的砗磲品类如库砗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国际组织也将砗磲列为禁止国际贸易名录。
但事实上,砗磲化石的海洋资源储量应该比较可观,就商业价值来说,其市场价格远不及和田、翡翠的十分之一,从收藏角度看,完全可以产生一定的想象空间。
随着商业炒作及收藏兴起,在相关不法从业者追逐利益的背景下,虽然现有政令禁止加工销售砗磲,但在一些产地,比如海南潭门,砗磲的地下交易仍然场景火曝。
刨去其它因素,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普通人很难区分砗磲制品是取自活体材料还是真正的化石。这些都将影响和阻碍砗磲文化的发展与收藏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