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和玉石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钙、镁、锌、铁、钾、锰、钴、硒、钛等等。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长期配戴翡翠玉石可以被人体吸收补充人体所需达到平衡从而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2、两者各有好处。首先对比下两者的优缺点,和田玉属于软玉,一温润、白皙、细腻著称,而翡翠属于硬玉,两者的成分以及特征存在这差异,和田玉的柔韧性比较强,不易断裂。
3、翡翠和和田玉都养人,佩戴时,它们都能对人体进行按摩,缓解局部肌肉疲劳,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放松人体,改善睡眠质量,提升面部气色。
手镯与手腕皮肤组织的摩擦作用可以使得手腕皮肤的血液更好地流畅,可以软化皮肤细胞,疏通皮肤的汗腺,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人的手腕内侧有一个穴位叫内关,是治疗失眠的要穴,人带上手镯后,手在不停地运动,手镯在手腕上可以不经意地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其一,对人的身体的好处。和田玉是一种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矿物质,它的内部富含很多的矿物质元素,比如说铁、锌、镁等,这些元素对人体有益。
其二,对玉石本身的好处。人体也含有一定的分泌物,长期佩戴玉石的话,这些分泌物可以使玉石变得更加温润光亮,有光泽。而且长期和佩戴把玩可以使得玉石表面变得更加圆润、光滑,也有可能形成包浆。
然后,我们在佩戴和田玉首饰要注意几点。
其一,我们要注意尽量减少磕碰。虽然和田玉的硬度不算低,但还是禁不住长时间的磕碰,磕碰可能会使它的表面凹凸不平,甚至会破坏内部结构,使它的价值降低。
其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常佩戴,但要注意,我们在洗澡或是在做一些剧烈运动时,最好不要佩戴。洗澡时,水温较高,会使和田玉中的水分流失,它会失去光泽,变得干燥死板;在运动时会分泌汗液,汗液黏在玉石表面,会侵蚀和田玉,损害玉石。
其三,我们在佩戴时,要注意清洗。虽然一直佩戴,但还是会沾染灰尘,杂质,我们要定期把它放在清水中浸泡,用软布擦洗。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镇暑如杨贵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国古籍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各流派的气功大师一致认为,人身有“精、气、神”三宝,“气”的使用尤为突出,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
有些人在研究玉石养生的机理后认为,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谐振器似的电磁场,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
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认为,当光点对准人体的某个穴位时,能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治疗保健作用。位于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常佩戴玉镯,可以得到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气,养精神。
嘴含玉石,借助唾液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气,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不失为玉石养生的又一途径。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由此可见玉石养生有益无损。
还有:
食玉可以健康长寿,长生不老,这是我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看法。古代所谓“琼浆玉液”、“神仙玉浆”、“玉膏”、“玉脂”、“玉醴”、“玉髓”、“玉屑”等等,都是指可食用的玉制品,而且其功效都是“服之长年不老”。
玉屑“是以玉为屑”,“捣如米粒,乃以苦酒焙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屑》转引陶弘景语):“作玉浆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铜器中煮米熟,绞汁,玉屑化为水,以药纳入,所谓神仙玉浆也”(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泉》转引青霞子语);“玉膏即玉髓也”,正如《河图玉版》云:“少室之山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十洲记》云:“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醴,饮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抱朴子》云:“生玉之山,有玉膏流出,鲜明如水精,以无心草和之,须臾成水,服之一升,长生”。以上各种可食用的玉制品,有的是以玉制之,有的可能即指玉石间流出的泉水。泉水有益于健康是无疑的,但能使人长生不老则是靠不住的。
以科学的眼光去看,以上记载当然是神仙家的荒诞之语,诚如李时珍所指出:“汉武帝取金茎露和玉屑服,云可长生,即此物也。但玉亦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尔,养尸招盗,反成暴弃,曷若速巧归虚之,为见理哉。”(《本草纲目 玉泉》)服玉可以长生不老是虚妄的,但玉有某种药用功效,有益于人体健康则是真实的。一般认为玉性“甘平无毒”,可“润心肺”、“除胃中热”,对“止烦躁”、“止喘息”、“止渴”有一定作用(以上均参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贵妃素有肉体苦热,肺渴,每日含一玉鱼,藉其凉津沃肺。”《圣惠方》中有玉能治“小心惊啼”的方子:“白玉二钱半,寒水石半两,为末,水调涂心下。”从这些记载看都为外用,这可能更符合事实。近年来,在岫玉产地和一些大城市,正悄然流行一种保健玉枕。
玉(和田玉),是指产于塔什库尔干 - 莎车 - 和田 - 于阗 - 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以和田为中心的昆仑山脉北坡,地处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分类按和田玉的产出分,分为水产产和山两种。水产的称为籽玉, 山产的叫山玉。当地采玉者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籽玉三种。山料又名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常不如籽玉。山流水是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其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籽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籽玉一般质量较好。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才,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才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二、和田玉的等级:和田玉等级一般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此外还有等外品。特等(特级)的白籽玉就是和田玉中最好的等级,也是新疆和田玉最高等级,即羊脂白玉。此种玉数量极其稀少,新疆以前每年可产羊脂玉毛料数百公斤,近年虽引入大型机械采挖,但仅年产数十公斤,已濒临绝产。因为羊脂白玉首先是经过风化、搬运再历经千百年的水流冲刷,糟粕杂质被荡涤,内核精华被凝聚,实际上保留下来的是非常精华的东西所以它在颜色上就白如羊脂在光泽上就像月亮一样皎洁,而且结构成分都非常的纯净。
现在我国并无白玉的质量分级标准(因为玉的成分、白度和结构细腻程度可以测量,而油润度和温润度都没有量化指标可以界定),所以造成市场的混乱,有些人就乘机混水摸鱼。
“羊脂玉’只是旧时对新疆和阗优质白玉的一种称呼(晶莹油润,质若凝脂)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和阗软白玉中的最高等级,而今却被滥用了!无论什么料种只要够白就称为羊脂白玉,这是不负责任的。按现今的等级区分(以透闪石为主要生成物质的和阗籽料)其密度,色度,油润度,纯净度均达到一级的才可以称为‘羊脂级’白玉。此外,真正的羊脂级白玉可不是特别特别白的,而是略微有一点隐隐发黄!羊脂白玉属玉中极品,时价20几万元一公斤,远胜黄金,佩带价值也远胜钻石!
中国古籍中称和阗玉(和田玉)的出产地昆仑山为"群玉之山"、"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出昆仑”之说。新疆和阗玉(和田玉)有7000余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前,昆仑山的先民就发现了和阗玉(和田玉),制成生产用具及装饰物品。自殷商时代起,和阗玉(和田玉)大举东进,成为宫庭权贵用玉主体,统治者视其为宝物,商代已形成规模开发,秦代以后成为中国玉雕业的主要玉材,并逐渐成为伴随中国历史进程的皇室玉。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均以和阗玉(和田玉)为尊、为正宗。
三、和田玉的等级鉴定(鉴别)标准:按和田玉的产状和颜色分出品种,如白玉子、白玉山料、青玉子等,在按玉的色泽、质地、络、杂质、重量等划分等级,如特级、一级、二极、三级等。等级标准,对于玉石贸易是十分重要的。新疆玉缘阁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所提出的和田玉玉石工艺标准,见表所列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白玉子玉
特级: 羊脂白玉,质地细腻、滋润,无络,无杂质。
一级: 色洁白,质地细腻、滋润,无碎络,无杂质。
二级: 色白,质地较细腻、滋润,无碎络,无杂质。
三级: 较白,质地较细腻,滋润,稍有碎络,无杂质。
零子: 凡颜色、质地、块度未达到以上标准的。
(二)白玉青白玉山料
特级: 色洁白或粉青,质地细腻、滋润,无络,无杂质。
一级: 色白或粉青,质地细腻、滋润,无碎络,无杂质。
二级: 色青白或泛白,质地细腻、滋润,无碎络,无杂质。
三级: 色青白或泛白,质地细腻、滋润,稍有络,无杂质。
等外: 色白或青白,有络,有杂质。
(三)青玉子或山料
一级: 色泽青绿,质地细腻,无络无杂质。
二级: 色青,质地细腻,无络,无杂质。
三级: 青,质地细腻,稍有络,有杂质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