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有老玉和新玉分别吗怎样识别

和田玉有老玉和新玉分别吗怎样识别,第1张

玉是玉石,一块石头没有新老之分,只能说形成到哪个阶段。大理石通过酸的腐蚀形成玉(山料宝盖玉),岩浆水沁入山料变成糖玉或黄玉。山料通过地质结构变化,雨水冲刷到这里旧叫山流水了。玉石顺着山势掉落到河里。在河里冲刷翻滚或被铁离子等金属沁入形成籽料。

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新老。

一、何时开采。人工开采的目的是雕琢成器。成器后留存至今的有传世和陪葬品之分。当然这个是可以交替的。陪葬的玉会受到陪葬环境的影响,产生水银沁,土沁、地火沁、石灰沁、血沁、铁锈沁等等,其颜色会发生变化。因为时间长还会出现牛毛纹等现象。这个是看新玉和老玉的一点。

二、和田玉有新做和旧做之分。老玉是靠昆吾刀,解玉沙加(绳、木、竹),原始砣机。而新玉都是用电动砣机、模具压制、超声波雕刻。从雕功上可以辨认。

本文从九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快速掌握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的方法,包括:颜色、质地、外形、净度、毛孔、皮色、棉、绺裂、死石,让大家充分了解和田玉籽料的特征,避免在购买的时候上当受骗。 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方法:

1 颜色

和田籽料以白色为佳,在羊脂白玉具有的“白、润、细、韧”四大特点中,“玉色白润”排列第一。所以行业中多用形象称呼,如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象牙白、糙米白、鸡骨白、羊脂白等。

白色还再分为一级白、二级白,其次青白等等。乾隆时期的青白玉扳指,价值还是比不过现代羊脂玉的扳指。白固然好,但是如果看上去没有油性,没有润度,死白、干白、水白,这样的籽料价值也不会太高。

2 质地

和田籽料的质地由其内部结构所决定的。细腻程度、透明度和油脂光泽是反映好玉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好的籽料坚硬细密,反映在感性认识上,一是外观很细腻,二是坚硬不吃刀。质地细腻的美玉一般密度较大,有明显的沉手感。

玉质并不是越透明越好,玉质细腻往往结构紧密,凝重感强,呈现的效果是半透明或者是微透明的。和田籽料就有这些优质条件,而青海白玉山料质地相对松,其透明度就偏高。

玉质细洁紧密,它的油脂度就强。反之,如果质地相对松,它的油脂度就弱,如山料。好的籽料要体如凝脂,给人的感觉应该像羊脂、像猪油。又油又糥又酥,“精光内蕴”,十分具有内涵。

3外形

外形必须得是天然形成,表面自然,线条流畅,握在手里有天然籽料的随和感。如果后天加工,无论是滚筒,还是打磨过的,都破坏了籽料的那就天然美,价值都会降低。

鹅卵石、土豆形的那种浑圆或者椭圆,这种形状籽料拿在手里感觉饱满、踏实。

有些形状和皮色奇特的,像风景或者动物头像的等等。

或者握在手里感觉舒适则可,可把玩,也可以雕琢。

因人而异,只要是真货,喜欢就好。

4 净度

净度是指白玉中绺裂的程度和白玉中含杂质的情况,以没有和少有绺裂、杂质为净度最好。籽料中有裂缝会直接影响玉的价值,这点最为重要;玉中的黑点或白点都是杂质,以尽可能没有最好,但是少些没太大关系,多了则影响玉的品质。

下面是一块完美的籽料,脂白,形好,块大,无绺裂,无杂质。这两个籽料净度就差得很,周边棉多,斑点多,绺裂也不少,比起上一组籽料的

价值可以说是天地之别。

5 毛孔

籽料毛孔越细密,说明结构越致密,玉质会细腻。反之,毛孔粗大,说明结构越疏松,玉质就一般。

6 皮色

其实最好的籽料,是没有皮色的,肉色即皮色,因为没有形成皮色的因素,只有肉质差的地方,才可能生出皮色。但这样的极品太少了。而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玉友都喜欢带皮色的籽料。

皮子种类有:乌鸦皮、鹿皮、秋梨皮、桂花皮、洒金皮、枣红皮、虎皮等等很多品种,其中最名贵的为“桂花皮籽玉”和“枣红皮籽玉”。而“芦花皮”和“粗地红皮”籽料多性不均,质地较粗。

7 棉

棉是和田玉籽料内的白色结晶的聚集体,多呈针状或片花状。

棉是玉质的瑕疵,对玉的品相有较大的影响。玉以无瑕为优,有棉就是有瑕疵。绝大多数的和田玉都有棉,一点棉都没有的比较少。一般来说,一个玉件上有几个点状棉或者片状棉,但是在边缘部位,或者在玉的表面而不是深藏在肉内,加工时就很好去干净,对加工出来的玉件的品相的影响就较小。如果玉遍身都有棉,或者棉藏在肉的深处(且肉眼可以看到)不好去除干净,那么这样的和田玉的加工价值就不大。有加工利用价值的价格会高一些,反之则低一些。同时,棉的多少也是反映和田玉干净程度的重要指标,一块很细很白的和田玉,如果肉内遍布棉点,一般称之为“脏”、“不干净”,价格也自然不高。

右侧的作品“风雪夜归人”,利用了玉质中的棉,反而变害为宝,棉为主题添彩不少,很有创意。左侧图中红圈内有棉,色为二上,为了盖住棉而上的色。中图的籽料上布满了棉,利用价值不大。右图青色下能看到成块的棉,肉质疏松。

8 绺裂

绺裂,泛指玉石上所有的裂纹,按照行话讲,小的裂纹称绺,大的裂纹称裂,合起来称“绺裂”。

玉料的绺裂,有的是成玉过程中构造运动造成的,有的是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加工时产生的,根据不同的裂纹开关与分布,一般分为“死绺裂”和“活绺裂”两大类。死绺裂指绺裂明显,它的粗细、长短、深浅都不相同,长而深的碰头绺,两边浅而中间深的抱洼绺,玉内部的胎绺等。活绺裂指细小的绺裂,有各种各样的,如主要分布在表面上如甲状的指甲缝,由表到内呈鱼鳞片状的火伤性,多呈一致方向细致裂纹的细牛毛性等。

一般来说死绺好去,活绺难除。 一般除胎绺裂难以预测外,其它绺裂均好判断。如遇不好判断是否侵入内部的绺裂,只需在堵头表皮切一平面,死、活绺裂即可一目了然。

下图中的籽料,就用裂和沁为基础,刻了一片荷叶,化害为利,运用得很是巧妙。

9 死石

籽料玉肉里的死石,是同玉质合为一体的,就是纯粹的石头,这样的籽料,一半是石头,一半是玉。一般情况下,打手电看透明度,没有透明度的说明籽料里的石性比较大,价值就不高。

下图左侧籽料就很显明,玉和石分明,上为玉,底部为石。

10 透明照,如果通透,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如果不透明,那就是块石头了。

注意事项:

要想快速掌握鉴别和田玉籽料好坏,最重要的还是上手实物,多对比,只有多实践,才会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微妙。

玉者七德,仁、义、礼、智、信、贤、达,仁者乐山,义者乐天,礼者乐音,智者乐水,信者乐地,贤者乐蕙,达者乐施,七者皆乐玉;

玉者之美,其泽润,泽万物,润四方;玉乃集天地精华于一身之石,承载着亿万年岁月沧桑,由石化玉,自内而外,美而不娇,握于手,暖于心,故君子如玉也;

玉者各具特色,每一块玉都是独一无二的;国玉和田又分为白、黄、青、黑,四种主色调,俗称和田四君子,白如羊脂、黄如鸡油、青如沙枣、黑如浓墨,四者皆具美感,做为中华文明的传人,爱玉品玉之心已经是沁入骨髓,融于血液,人生如玉、玉如人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古玉者之光气说,玉入尘封,干湿皆可,玉质松而入沁,因沁而变色,色沉而起光,光久而生气,气厚而韵神,淳厚、内敛、润泽乃气之魂灵,古玉之沁,集自然之灵气,借时光之酝酿,久藏之而宝光起神韵;玉质坚虽无沁,然必韵其光气,故光气神韵皆由内而外现,平和漫溢而不厉目,岁月枯荣而沧海,久旱逢霖而涅槃,视为熟玉之光气也。

古玉寻痕意在观察:玉质、工艺、工痕、砂痕、沁痕、沁色、包浆、光气,收集这些从古玉表面可以直观的痕迹,统称为表象解析,而后用逻辑推理解析时代的合理性,这是完整的古玉鉴定流程。

燕赵青锋“古玉寻痕”专栏-文章有深度

鉴定古玉(料、工、纹、沁、光)这五大方向,相互佐证,通过微观痕迹探寻古玉千年岁月沧桑包浆玉化之路。

认知篇:玻璃光,俗称光气,又分两大时期(战汉期、明清期)由于抛光技法和年限不同,战汉期玻璃光特征:柔和、温润、厚重、内敛;明清期玻璃光特征:晶莹、浮浅,形成玻璃光的分子结构是土壤与玉器长年接触,碳酸钙化形成氧化沁层结晶体,年限越久,光感越厚重温润。

认知篇:原脏,俗称土包浆,古玩坑货的统称,土咬沁层,水土矿物质包浆,又分干湿环境,干环境包浆层浅,缺少油润性,玉质沁层干涩收缩变形,不如湿环境沁层深,颜色鲜艳,大致分为血沁、青铜沁、水银沁、石灰沁等等,所谓血沁,是铁矿物质沁入玉缝中形成的红**线状物如牛毛沁,也有大面积片状包浆如籽料皮色的形成基理类似;青铜沁为蓝绿色,主因水坑环境下周边有青铜器存在;水银沁为水银所致,水银是古用防腐剂,虽有巨毒但防腐性好,水银沁为墨黑色,随时间长短沁入效果不一,二千年以上的水银沁深入玉髓,通体黑骨结构如墨玉,已玉化成矿,体温佩戴无害;石灰沁顾名思义就是灰白色干涩沁层,表面粗糙麻手。这些是比较常见的原脏沁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地压和温湿度对玉质品的作用所致。

饭糁、钙化、开窗、石灰沁、黄香沁、玉萎缩、地弯、冰裂纹这八种包浆沁色皆有

下面是沁层包浆的形成周期(来源资料)

1、斑块水银沁,这种古玉至少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2、铁红沁,这类古玉会有棕红色的斑块,年代有一千年年了;

3、血沁,此等古玉有枣红色或绛紫色的斑,应该在七百年年以上;

4、朱砂沁,如果古玉的肌理都被沁成淡棕红色,那至少得有一千八百年历史;

5、饭糁,像粥的物体黏在上面,这类古玉饭糁疏松的有六百年,致密的则有两千年;

6、玉萎缩,六百年以上才会形成,严重的有几千年;

7、钉金沁,常伴有线状的凹陷,有一千五百年历史;

8、黑漆古,有凹陷的这类古玉至少在一千六百年以上;

9、土沁,由红色的或**的土沁成的,所以是土**或土红色,有出现土咬古玉有一千年历史;

10、黄香沁,有像香薰或者烤炙的**,应该有一千五百年历史;

11、开窗,已经被沁满了但是还能看见古玉原来的面貌,这类古玉有一千八百年;

12、芝麻点,古玉身上有点状的像芝麻的点,全部被沁则至少有一千五百年;

13、冰裂纹,俗称“开片”,像冰裂开一样,年代至少有一千九百年;

14、牛毛纹,向某一个方向排列的牛毛,至少有八百年历史;

15、全皮色,外皮被沁,内部还没完全被沁,此类古玉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16、石灰沁,受沁严重的话古玉内部会变成红棕色,这种古玉有一千年以上历史,如果达到骨头的那种白色,那就有一千五百年以上;

17、水银沁,一千年内不会很黑,两千年内不会很亮,两千年以上的则又黑又厚又亮;

18、凹陷,这类古玉至少有六百年以上历史,而且年代越久,凹陷的程度就越深,有时候未被沁色的部位也会有凹陷;

19、全色沁,有枣色红或者老土红,此等古玉至少在一千五百年以上;

20、须根沁,这类古玉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上述特征是分辨古玉的一些基本认知条件

七月的骄阳阻挡不了求知的欲望,首博的参观令我对中华玉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闻道不分先后,悟道不论早晚,修为看个人造化,几千元的书籍快速浏览,好在有十多年翡翠玉石方面的认知基础,从地质构造到质地构造的贯通,从新玉到古玉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小,无外乎光气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设计风格不同,这三大方向;穿越时空的等待,相对一块古玉而言,它是你的唯一,外观的复制不代表岁月沧桑的漠视,岁月痕迹是替代不了的,相对于你而言,只是它存在的旅程中曾经拥有的主人之一,相同的爱好是时空间隔下唯一延续的纽带,爱玉、品玉的民族属性是融入血液的,崇尚德行的人对玉的热爱是一致的;说到爱玉品玉,必须先聊聊玩玉的老祖宗乾隆皇帝,乾隆爱玉是名传天下的,统和田,设都府,官采权,控玉路;说到对玉器的审美,我们发现乾隆爷喜爱的古玉都是有沁色包浆的,据说乾隆皇帝的文化审美观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乾隆爱玉盒(台北宫博)

古玉文化在乾隆年间得到快速发展,从皇家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玉文化体系,并且出现很多仿制古玉的作坊,从选料、设计、琢制、沁色等各方面模仿古玉,所谓的“乾隆工”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满清贵族更是古玉消费的主要力量,这种追古的风气沿袭上百年,直到清末民初为止,因资金链断裂的八旗子弟们从买家转为卖家,古玉高价不可攀的状态急转直下,这种波峰波谷现象是自然界循环往复亘古不变的写实,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正所谓以人比玉,人亦为天下万物之精灵,随着岁月流逝的老去,亦如玉由新变老,包浆风化,历尽沧桑巨变,感受自然外力之压迫,虽遍体鳞伤亦不失玉之冰清玉润,故山有玉而草木兴,人如玉则润亲朋,人生如玉乃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之精华。

燕赵青锋“寻楸杂谈”-“古玉寻痕”专栏-文章有深度

掌上乾隆盘国玉,人生唯爱品八棱。

曾经有一种说法就是:和田玉没有皮子,神仙也不认得。就是说的和田玉的鉴定方法之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它的表皮来鉴定。一般来说,和田玉籽料是从河床的上游一直滚打到下游,原石形状圆润,没有尖锐的棱角存在。和田玉籽料的表皮一般是一层汗毛孔结构的表皮加上外在被浸染出的颜色。并不是所有的和田玉籽料表皮都带色,有时候玉石表面如果有一层不带颜色的皮子反而能够说明这件和田玉的玉料很细密紧致,致使周围的矿物成分无法沁入其中致色。

我们不能单单的以和田玉有没有表皮来区分和田玉是否为籽料,我建议大家通过玉石的汗毛孔结构来辨别,籽料的表面是一层带有密密麻麻小坑点的玉石汗毛孔皮,之所以叫汗毛孔是因为它很像人皮肤的汗毛孔,表皮一般抚摸起来有一种油腻滑润的感觉,像婴儿的皮肤。

另外就是通过玉石的油润度和细腻程度来辨别是否为籽料,和田玉籽料不见得很白,但通常都很油润,对光看结构结合得比较紧实。当然,也有差的和田玉籽料,不是籽料就一定很好,价值一定高。如果我们看一个籽料的玉质结构松散,油性不好的话,那么它是不是籽料也就没有很大的关系了,价值也不会很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86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