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金条分为大条子(10两,俗称“大黄鱼”)和小条子(1两,俗称“小黄鱼”),
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
“小黄鱼”指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
如果算大条子,4000两黄金足金,合125千克,现在一克350元左右,相当于4亿多人民币。小条子也有三千多万。
扩展资料
1946年末,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加铸的金条。铸成后,即陆续交中央银行空运到各地备用,以供民众兑换。金条分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数种,旧时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
一条大黄鱼有点于众不同,不是平面金板切割的,而是常见的银楼浇铸的,当时央行也将部分国库大金条委托有信誉的银楼改铸,应急市场之需求。
一般10两厂条轨字以D开头,而这条轨字以S开头,S拟代表是上海。
1946年末,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加铸的金条。铸成后,即陆续交中央银行空运到各地备用,以供民众兑换。金条分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数种,旧时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
一条大黄鱼有点于众不同,不是平面金板切割的,而是常见的银楼浇铸的,当时央行也将部分国库大金条委托有信誉的银楼改铸,应急市场之需求。
一般10两厂条轨字以D开头,而这条轨字以S开头,S拟代表是上海。
参考资料
——大黄鱼
您的问题,民国时期,1根1两金条大概折为30块银元,随着年景好坏有5块的浮动,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鲁迅先生在北大做教授时是一个月300块银元。民国时期富人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元当时是银本位,一块银元大概折合180块铜辅币,而很少说一两金子折多少大洋。祝您蛇年报吉祥!
民国一两是一库平两大约是37克。
一盎司是大约31克。
也就是大约12盎司。
美元与黄金1971年之前都是35美元一盎司。
一两黄金大概就是当时的42美金。
美金与黄金脱钩后贬值了50倍。
也就相当于现在的2100美金。大概14000人民币。这只是购买力。但1947年的社会财富用量和富裕人口比例和现在没办法比。
当时拥有1两黄金已经是一个中等家庭了。相当于现在50万。
大洋即是银元,不同时期,银元的含银量不同,发行的银元大小也不同,兑换的数目自然也不一样。
1、民国初期闽省市面流通货币共分银元,台伏(捧番)、小洋、铜元、铜钱五种,而财政厅对于各征收局所收银两,先折合台伏,再折合银元,其互相兑换之市价,通用银元一元得换铜钱一千零二十二文,台伏一元得换铜钱一千文,小洋每毫得换铜钱九十六文,铜元每枚得换铜钱八文,钱庄货币兑换业务,主要有银元换铜钱。
2、1元银元换1000-1300文铜钱,最多时换3300文银元换银毫,1元银元换10个银角,每角值铜钱100-130文,兑换比值 清朝两吊铜钱(2000枚)换银1两,但市面有制钱与杂钱、纹银与次银之分,交易时按商业习惯互有“贴水”。
3、铜元进入市场以后,“当制钱十文”的铜元换铜钱10枚,“当制钱二十文”的铜元换铜钱20枚,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换“当十”的铜元300枚,但商店兑换价格不一,市场铜元充斥时,每块银元能换到“当十”的铜元320-360枚,民国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兑换“当十”的铜元200枚,次年改为兑换100枚,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革命根据地群众利益,制定了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收兑比价,并一再延期兑换。
您好!值钱!100年前的金戒指值钱,只要是黄金就值钱,而且不论年代长短,如果是黄金器皿有铭文的更值钱,黄金的高价值是由黄金本身贵金属性质决定的,不管是100年前还是500年前黄金都是财富的象征,是人们储存财富的首选材料、制作精美首饰、高档器皿的首选材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