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是什么元素

Au是什么元素,第1张

金(Aurum)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Au,原子序数是79。

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很多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于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

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金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

金是一种过渡金属,被溶解后可以形成三价及一价正离子。金与大部分物质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腐蚀。

金能被汞溶解,形成金汞齐(这并非化学反应);能够溶解银的硝酸不能溶解金。以上两个性质成为黄金精炼技术的基础,分别称为“加银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银分离法”(parting)。

特性

金是延性及展性最高的金属。一克金可以打成一平方米薄片或拉长成4000米的细丝,或者说一盎司金可以打成300平方英尺。金叶甚至可以被打薄至半透明,透过金叶的光会显露出绿蓝色,因为金反射**光及红色光能力很强。

因延展性非常好,黄金可以打成金箔和拉成金丝。金箔用于塑像、建筑、工艺品的贴金,常见于寺庙、教堂内的装饰贴金。金箔也可入中药。

金可以很容易便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那些制成的合金可以增加硬度或制造奇特的颜色(见下)。金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亦不受地球大气层及大部分反应物影响。

热、湿气、氧及大部分侵蚀剂只对金有少量化学影响,令金适合作为硬币及珠宝;相反地,卤素可以与金起化学反应,而王水则可以通过形成氯金酸根离子(AuCl4−)溶解金。

以上内容参考 -金

au是彩金的标志,彩金是黄金与贵金属的合金,一般分为18K金与14K金,18K金也叫750金,au750。黄金含量为75%,14K表示黄金含量为585%。

千足金标志为g999,gold999或者千足,足金标志为g990gold990或足金。

黄金饰品在焊接处必须要有含金量,黄金种类的标识,否则是不正规的。

金的价态分析在甘南厚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床中的应用:初步总结了在已知隐伏矿床上试验应用相态分析技术找矿的新方法,在未知区作隐伏矿找矿实践研究。在甘南几片厚覆盖区的金化探异常上工作。提出了一处有望找到中型以上金矿床的找矿靶区,当即及将信息汇报给有关部门,经安排工作验证,在地段找到了金矿脉。

(一)方法的基本原理

深部矿体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组分,经电化学或化学的作用转变为活动态的离子或络离子后,或因离子的扩散作用,或随地下水活动沿断裂构造迁移,或呈毛细管作用上升,运移至地表形成后生次生晕,它们将赋存在地表的各种化学障中。不同的化学障,因不同的化学作用而截留住不同形式迁移来的金属离子。铁锰氧化物(带正电荷胶体)主要吸附带负电荷迁移的络离子,粘土质铝硅酸盐(带负电荷胶体)主要吸附带正电荷迁移的离子和络离子。在植被发育地区,地表广泛分布有植物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腐殖酸盐)其主要组成为胡敏酸盐和富里酸盐。当迁移来的金属离子能形成比原腐殖酸盐更稳定的络合物时,则取代其中的阳离子形成新的更稳定的腐殖酸盐而固定下来。非晶质的碳质也是各种离子良好的吸附载体。根据金属离子的化学特性,结合土壤采样介质的具体情况,确定有利于查明深部金属矿体的后生次生晕赋存介质。然后应用相态分析技术选择提取并测定某2~4相,做出各相态元素的地球化学图。对于寻找隐伏Au矿床,由于Au在表生条件下,可呈三种价态存在,即Au0、Au+和Au3+。在表生地球化学中,Au3+是Au最活泼的形式,其次生晕强度低而范围大。次活泼的是Au+,在植被发育的地区,它主要呈金属有机络合物状态存在,其次生晕则比较集中,是寻找隐伏矿的主要特征相态。Au0是最不活泼的形式,但它是组成金矿体的物质基础。应用相态分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床,主要就是根据三种价态Au的地球化学特征来判断的。从已知隐伏金矿床的试验研究表明,金矿体的顶部均有Au0、Au+和Au3+三峰重叠的特征。

(二)方法的应用条件

(1)方法主要应用于土壤覆盖较厚,用常规化探方法效果不佳的地区。

(2)测区的植被要求较发育,如草原、林区、农田等景观区。

(3)测区的地势应属较平坦或是缓坡区,对地势陡峭,应注意其Au+、Au3+的次生晕将发生位移。

(4)测区应无外来的自然或人工污染。如古采坑、旧机台、含矿风积物等。

(三)工作程序和方法

(1)采样设计。根据化探异常规模,穿过异常中心,设计1~2条采样剖面,两端延长至正常区。两剖面间距可为100~200m,采样点距可为25~50m。

(2)采样。应采自既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又是土壤的稳定层位,如B层,最好采自土壤的B1层。采样量约500g,装布袋中。如有砾石、树屑、草根等应拣出去。

(3)加工。样品风干或晒干后,需要时先用粗筛除去砾石、树屑、草根等,然后细磨至0075mm,备作分析用。

(4)元素分析。先分析Au和与Au相关密切的元素。

(5)Au的价态分析。在Au强度较高而且较集中的区段选取部分样品(可连续也可间隔)进行Au的价态分析。由于Au+和Au3+的含量很低,必须采取足够灵敏的分析方法,使测定的检出限能满足测区具体情况的要求,这是技术关键所在。

(6)Au的价态分析方法简述。Au在表生条件下,它有可能呈下面多种状态存在。自然Au、碳酸盐包裹 Au、铁锰氧化物包裹 Au、硫化物包裹 Au、石英硅酸盐包裹 Au、Au3+、Au+(二者通常均呈络离子状态存在)、Au0(胶体)、Au有机络合物等。这里呈活动态的Au主要有Au3+、Au+、Au0(胶体)三种。而Au0(胶体)的化学性质与自然金是一样的。因此,测定活动态Au,就是要测定Au3+、Au+。这里,Au3+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中是最活动的形式,其次生晕可以强度低而范围很大。Au++有机络合物Au(Au呈Au+状态存在)属比较活动的形式,其次生晕比较集中,是隐伏矿定位预测的主要判别依据。而Au0是最不活动的形式,是组成金矿体的物质基础。Au的三种价态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前述Cu的情况很相似。因此,对Au的偏提取采用概念上更准确的价态分析。Au的价态分析方法简述如下:①Au3+:称样20g(0075mm)于锥形瓶中,加50mL 1%的HCl,室温振荡2h,过滤,滤液调节至10%的HCl介质,投入一块重02~03g的聚氨酯泡塑,振荡1h,取出泡塑,挤干,置10mL玻管中,加5mL 1%的硫脲溶液,在沸水浴中解脱30min,溶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Au3+。②(Au3++Au++有机络合物Au)合量:称样20g(0075mm)于锥形瓶中加50mL 01mol/L Na2P2O7-01mol/L NaOH溶液,振荡4h,溶液离心分离后全部转入烧杯中,破坏有机物后,调节至10%的王水介质,投入一块重02~03g的聚氨酯泡塑,以下同①所述进行。合量减去Au3+即为Au+。③Au0测定:称样20g(0075mm)按常规方法测定总Au,总Au减去(Au3++Au+)即为Au0。

(7)成图。绘制有实测地质剖面的各价态Au的地球化学图。

(8)解释。作出结论或判断。

(四)寻找隐伏矿应用实例

1甘南武山县地区4个Au异常

该地区的1:25万Au化探异常(图413),计有7个异常,异常呈东西走向展布。异常区为山区景观,厚层黄土覆盖。地表有灌木林、庄稼地和残坡积,前者盖层较厚,一般为3~10m,最厚为30m以上。残坡积区盖层厚度一般为1~3m,最厚为7~8m。测区没有自然和人工外来污染。采样点间距为(30±10)m。根据异常分布,设计了四条采样剖面。其中Ⅰ—Ⅰ′剖面,长2864m,采样71件;Ⅱ—Ⅱ′剖面,长1674m,采样48件;Ⅲ—Ⅲ′剖面长1806m,采样35件;Ⅳ—Ⅳ′剖面,长1000m,采样34件。采样深度为20~30cm(B层)。合计采样188件。

全部样品测定了Au值以后,根据Au强度较高、与原圈得异常重合较好的原则,选出3处异常进行找矿评价。它们是Ⅰ—Ⅰ′剖面异常(采样编号XC⁃158—XC⁃185 区段),Ⅱ—Ⅱ′剖面异常(采样编号 XC⁃43—XC⁃50 区段),Ⅳ—Ⅳ′剖面异常(采样编号 XC⁃120—XC⁃153区段)。

图413 金矿点相分析研究采样剖面图

1—金元素异常等值线(10-9);2—剖面位置及导线号;3—采样位置及编号;4—村庄;5—道路

(1)Ⅰ—Ⅰ′剖面异常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4106,Au 的价态分析结果如图414。从表4106结果可见,Au的异常强度很高,峰值达904×10-9,28个采样点,长度1000多米,Au的平均值为264×10-9。从图414 Au的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可见,有明显的Au0、Au+、Au3+三峰重叠图形,属典型的隐伏金矿体所具有的特征。根据该区Au化探异常呈东西走向,而今南北向剖面控制长度达1000多米,说明隐伏金矿体规模较大。据此推断,Ⅰ—Ⅰ′剖面异常是一处有望找到中型以上金矿床的找矿靶区。已建议进行工程验证。后已在该地段找到了金矿脉。

图414 I—I7剖面金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庄稼地—灌木林)

表4106 Ⅰ—Ⅰ′剖面分析结果

(2)Ⅱ—Ⅱ′剖面异常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4107,Au 的价态分析结果如图415。从表4107结果可见,Au的异常强度较低,峰值为60×10-9,8个采样点,长度约280m,Au的平均值为393×10-9。从图415Au的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可见,Au+、Au3+也很低。如要进一步工作,可在采样点XC49处入手,但总的说,该异常的找矿意义不大。

表4107 Ⅱ—Ⅱ′剖面分析结果

(3)Ⅳ—Ⅳ′剖面异常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4108,Au 的价态分析结果如图416。从表4108结果可见,Au的异常强度较高,峰值为139×10-9,34个采样点,长度约1000m,Au的平均值为 566×10-9。从图 417Au 的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可见,Au+、Au3+和 Au0的曲线在采样点 XC⁃123、XC⁃139和 XC⁃149 三个峰值处均有 Au0、Au+、Au3+三峰重叠的图形。总之,该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Au的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型基本上符合隐伏金矿床所具特征。建议从三处峰值点入手,进行工程验证。

图415 Ⅱ—Ⅱ′剖面金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残破积物)

(4)Ⅲ—Ⅲ′剖面异常,Au 峰值 618×10-9,无连续高值点,35件样品平均含Au75×10-9,强度相对较低,未再做Au的价态分析。

2甘南岷县地区6个Au异常

甘南岷县锁龙地区的1:25万Au化探异常,计有6个异常。异常呈东西走向展布,异常区为山区景观,盖层主要是黄土。部分地表有灌木林和草地。盖层不厚,一般为2~3m,厚处可到3~4m,有的则小于1m。测区没有自然和人工外来污染。找矿评价设计了6条采样剖面,一个异常安排一条剖面。采样点间距约为8~10m,采样深度为30~40cm。其中B—B′剖面,长35319m,地表未见植物,全为黄土,采样41件(介质为B 层)。C—C′剖面,长57589m,地表主要为草地,有少量灌木,采样63件(介质为 B 层)。D—D′剖面,长9057m,地表主要为草地和灌木,采样13件(介质为C 层)。E—E′剖面,长23287m,地表主要为草地和灌木,采样29件(介质为 C 层)。F—F′剖面,长36482m,地表全为黄土,采样41件(介质为B层)G—G′剖面,长21405m,地表为各种灌木,采样24件(介质为B层)。合计采样211件。

全部样品测定了Au值以后,根据Au强度较高和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符合方法技术要求的原则,选择要评价的异常。B—B′剖面和F—F′剖面地表均无植被,全为黄土,不符合方法技术要求的原则。因此选另3处异常进行找矿评价研究。它们是D—D′剖面、E—E′剖面和G—G′剖面。

图416 Ⅳ—Ⅳ7剖面金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灌木林)

表4108 Ⅳ—Ⅳ′剖面分析结果

(1)D—D′剖面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4109,Au的价态分析结果如图417。从采自基岩风化壳部位来看,Au的异常强度一般,峰值为55×10-9,13个采样点,长度约90m,Au的平均值为270×10-9。从图417Au的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可见,Au+、Au3+值很低。该异常的找矿意义不大。

表4109 D—D′剖面分析结果

(2)E—E′剖面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4110,Au的价态分析结果如图418。从采自基岩风化壳部位来看,Au的异常强度很低,峰值仅为31×10-9,25个采样点,长度约232m,Au的平均值为106×10-9。Au的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特征也不明显。该异常的找矿意义不大。

图417 D—D′剖面金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草地—灌木林)

表 4110 E—E′剖面分析结果

(3)G—G′剖面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4111,Au的价态分析结果如图419。从表4111结果可见,Au的异常强度一般,峰值为64×10-9,24个采样点,长度约214m,Au的平均值为198×10-9。从图419可见,Au+、Au3+和Au0的曲线图型基本符合隐伏金矿床的特征,但整体强度较低。可在采样点SY195 处先试作工程验证,根据见矿情况再作定夺。

图418 E—E′剖面金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草地—灌木林)

表 4111 G—G′剖面分析结果

图419 G—G′剖面金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图(灌木林)

B—B′剖面Au峰值178×10-9,41件样品平均含Au41×10-9。C—C′剖面Au峰值182×10-9,62件样品平均含Au67×10-9。F—F′剖面Au峰值179×10-9,41件样品平均含Au68×10-9。三条剖面强度均较低,未再做Au的价态分析。

结论:①应用相态分析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技术研究成果,在甘南三片厚层覆盖区初步进行了找矿评价实践。通过实践,初步总结并提出了应用此项技术的工作程序和前提条件。②通过对六处化探异常的评价和新金厂北部覆盖区的找矿,提出了一处(Ⅰ—Ⅰ′剖面的采样编号XC⁃158—XC⁃185区段)有望找到中型以上金矿床的找矿靶区。

3甘肃某地金矿Au的价态分析

在甘肃某地金矿的0线(图420)和15线(图421)各采一条土壤次生晕剖面,在相应位置采了原生晕剖面,另外还采了探槽岩石样13个。全部做了Au、Ag、Pb、Zn、Cu、As、Sb、Hg等8个元素的定量分析。31个岩石样的分析结果列于表4112。0线(16个样)和15线(18个样)的土壤次生晕分析结果列于表4113和表4114。

对0线和15线的岩石样(共18个样)和两条土壤剖面样的多元素分析结果,分别计算了它们与Au的相关系数,列于表4115。

从相关系数可见,As和Sb与Au有密切的关系,而As是最常用的指示元素。

4云南北衙金矿Au的价态分析

在北衙金矿区采取土壤次生晕样14个,进行了总Au及其价态分析见(图422)。

在3-5号采样点和12号采样点Au3+和Au+有很好的重合峰,特别是在5号采样点,Au的有机络合物峰突出,应是有隐伏金矿体的重要标志,但应注意残坡积物下移干扰的影响。

图420 甘肃某地金矿0线Au价态分析地球化学剖面图

1—第四系黄土残坡积物;2— 暗灰绿色粉砂质斑点板岩夹变石英砂岩层;3—金矿化体;4—钻孔及编号;5—采样点及编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5197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1
下一篇2023-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