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味苏的每集内容

和味苏的每集内容,第1张

播出日期: 20101024 (日)
吃得健康是近年饮食界趋势,有人认为烹调时少盐、少油、调味料越少越好,食物清淡得近乎无味才是健康,到底健康与美味是否不能并存?今集苏玉华就会联同郑裕玲、卢冠廷以及周兆祥博士为大家发掘健康美食!标榜“有机”的蔬果等食材遍布超级市场及街市,究竟应怎样选购?说到有机饮食,岂可不提本港两位的绿色生活先驱者,分别是“卢卢”卢冠廷以及周兆祥博士,阿苏会先后造访卢卢的家居,当然还有周博士的有机农场,向他们讨教有机饮食心得,绿色生活的真意。阿苏并会就地取材,采用农场的有机食材亲自下厨,与好友共享健康美食。一向注重健康的“Do姐”郑裕玲亦会应邀与阿苏到一间有机餐厅,品尝一顿丰富西餐。
另外,重视生活享受的欧美国家,一向主张“慢食”,细尝食物美味,事实上这种饮食品味并非西方独有,东方亦有“禅食”,透过宁静的进餐环境达到洗涤心灵的效果,再细嚼慢咽,品尝美味素食!到底“禅食”是否佛教修行方式,是否只有教徒才有机会吃到?阿苏就发掘到一间推广“禅食”的餐厅,并邀来祖蓝一同体验,期间更巧遇第一次体验禅食的前辈林小湛老师。进餐过程漫长,各人更要禁言,并关上所有通讯器材,在座都市人能否做到? 播出日期: 20101031 (日)
都市人生活节奏急促,想远离烦嚣又担心没有假期外游,何不考虑在香港这弹丸之地的范围发掘一下?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长洲,既提供了清新空气、怡人海景,最重要是处处有美食,今集阿苏就请来老友记“读心神探”林保怡,齐往长洲闯荡,为大家发掘“隐世”美食!长居市区的朋友,对长洲的印象离不开春夏之交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飘色巡游和抢包山。虽然天气已入秋,阿苏与保怡难得来到,当然要去拜会一下制作飘色及平安包的两位大师傅,两人更会落手一尝做平安包的滋味,然而两人的手艺能否过关?别看长洲横街窄巷平平无奇,事实上沿街林立的小店之内,隐藏着不少地道特色美食,阿苏与保怡会踏着单车带大家一同“扫街”,吃尽巨薯棒、平安冰糕包、特大鱼蛋,还有各式美味糕点。
除了地道美食,长洲原来亦不乏精致西餐厅和甜品店,阿苏和保怡又岂会错过。此行先后尝过香橙甘笋汤、牛肝菌辣肉肠薄饼、洋葱烩烟肉肠,还有肉桂苹果酥和火焰雪山等特色甜品,味蕾尝尽惊喜!今日的长洲虽有多元化美食,但昔日的渔港风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大家仍可尝到地道海产的鲜味,阿苏更会拜访“水上人”名厨“娇姐”,一同炮制充满渔村风味的家乡小菜,“娇姐”更会用上秘制鱼粉做调味料,爱吃一族万勿错过! 播出日期: 20101107 (日)
继上集长洲之行后,阿苏再接再厉带大家远离闹市,今次目的地是新界西北的天水围。一个多数出现在新闻报道、被传媒描述为悲情城市的新市镇,居民岂非都是愁眉苦脸?事实上,天水围聚居了一群充满正能量的南亚裔人士,与其他各区一样有着独特的美食,阿苏更请来几位区内的朋友和陈国邦、罗敏庄夫妇,一同寻找美食!行程第一站,阿苏就会拜访两个已在香港扎根的南亚裔家庭,包括天华村一个巴基斯坦家庭以及原籍尼泊尔的Indra与其家人。身为美女厨神,阿苏当然要与两个家庭的“一家之煮”切蹉厨艺,学做他们的地道家乡小菜,以分享美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热情的巴籍太太跟阿苏由早餐的薄饼配香滑奶茶,煮到咖喱鸡炒饭(Chicken Biryani),再来一道碎肉煮苦瓜碎肉炒苦瓜(Kima Karrala )和巴基斯坦乳酪(Chat); Indra家人又让她见识了尼泊尔式草鱼(鲩鱼)和扁豆糊,阿苏可谓满载而归。
除了自家制美食,天水围亦有不少特色食肆,一场来到,阿苏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她更请来陈国邦、罗敏庄这对恩爱夫妻好友分甘同味。只要用心钻研烹调方法,平凡的牛杂、牛丸,都可变成人间美味,阿苏就发掘到区内一间以美味牛杂闯出名堂的食店,当然要带阿邦这位“牛魔王”去吃个够,老板更慷慨跟他分享秘制腩汁的窍门!刚刚吃过巴基斯坦菜,阿苏急不及待要与正宗印度菜来个对比,一行三人于是来到一间以正宗印度咖喱驰名的餐厅,一尝老板手艺,咖喱以外,三人更同时品尝惹味的串烧。阿苏也会为大家下厨示范简单、快捷又美味的“四川担担面”。 播出日期: 20101114 (日)
被誉为美女厨神的“阿苏”苏玉华,对美食的触觉、对下厨的兴趣,从何时开始?阿苏坦言在厨艺方面,她有两位启蒙老师,分别是中学时的家政老师,以及厨艺出众,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西饼皇后李曾超群女士。今集节目阿苏会亲自下厨回馈两位贤师,摄制队更会带大家一齐追溯“美女厨神”诞生的历程!
不说不知,艺员同事江美仪原来与阿苏同样就读于铜锣湾的何东中学,而美仪是师妹,两师姊妹于是结伴返母校怀缅一番!该校除了有两位明星校友,更是名师辈出,前港队羽毛球名将陈念慈(Amy)便曾在该校任教体育,她更是阿苏当年的体育老师,师生喜相逢,当然要聚旧谈心,到底当年的阿苏有没有运动细胞?阿苏与美仪随后来到“美女厨神”的发源地-家政教室,与一众师妹齐齐上课学做曲奇饼和Cup Cake交流一番。阿苏至今仍清楚记得教家政的恩师廖太所教的第一道菜“叉烧菜远汤面”,她更即场下厨炮制这味汤面,以及最拿手的“洋葱薯仔焖鸡翼”,恩师廖太更为了爱徒专程重返学校试食,场面温馨!到底廖太当年如何发掘阿苏的厨艺天份?
因为演艺工作,阿苏偶然与西饼皇后李曾超群结缘,两人一见如故,更有幸获李太指点一、二招烹饪窍门,今次阿苏不但来到这位名师的厨艺示范班偷师,更破天荒获李太首肯亲自传授秘技。在李太指引下,阿苏下厨示范“大虾烩面”,以及由鸡髀及田鸡髀作主食材的惹味“彩色鸳鸯鸡”,两代厨神齐显身手。此外还有阿苏独力示范的“冬菜鱼滑汤粉丝”,万勿错过! 播出日期: 20101121 (日)
“烧味”原是广东粤菜代表菜式之一,义烧、烧肉、烧鹅等的精髓在于将风干的原只猪、鹅、鸭等禽畜肉类腌后烧烤,以皮脆肉嫩为最高境界。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传统的烧味亦起了很大变化。今集“阿苏”苏玉华将会与名模杨峥、著名食家唯灵、才子刘天赐及名厨“帜哥”黄永帜,游遍港九新界,试尽香港古法以及新派烧味。
港式烧味已成为游客到港的必尝美食,无论在酒楼或中式餐厅,总可以在餐牌上找到烧味菜式,由速食叉烧饭,到大杂烩式的烧味拼盘,迎合不同食客。阿苏今集首站与美女杨峥来到一间已有五十年历史的饭店,这里有一班陪伴街坊成长的老伙计,令店内增添一份人情味,而店内的烧味味道更始终如一,当中两位美女会品尝精选黑豚肉烧制而成的叉烧。品尝过老香港的味道,两人接着又到一间风味酒家,品尝“虾禾米乳香猪”,惹味虾米混和白饭塾于烧猪之下,烧猪油及香气溶入饭中,滋味无穷。
吃了几餐丰腴烧味菜式,阿苏对其制作过程充满好奇心,更寻至本港硕果仅存的土法烧猪工场,亲身见证“一只烧猪的诞生”!这里采用的是在地下挖坑而成的地炉,原只烧猪由地炉出炉的一刻,香气四溢,令人涎垂三尺!阿苏随后又拜访名厨“帜哥”黄永帜,请教烧腩仔秘技及分辨烧鹅、烧鸭的方法,帜哥还介绍了一道新派烧味黑松露大理鸡。品尝烧味岂能错过驰名烧乳鸽?阿苏特别邀请两位老饕,食家唯灵及才子刘天赐,同往沙田一间以乳鸽驰名的老字号酒店大快朵颐!尝遍各式惹味烧味后,阿苏亦会亲自下厨示范清淡、美味又易做的“云吞鸡”。 播出日期: 20101212 (日)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冰室的饮食文化以简单港式面包及奶茶、咖啡等冷冻饮料作主打,食物简单却曾盛极一时。时移势易,冰室的地位渐渐被茶餐厅及快餐店所取代,或相继转型,留下来坚持以旧有一套模式营运的已买少见少。今集阿苏(苏玉华)诚邀Paul哥(秦沛)作伴,游走香港仅存的冰室,缅怀“老港岁月”。
旧式的冰室,一般是做“街坊生意”而且坐落于旧区街道中,没有冠冕堂皇的招牌,却也未被遗忘。冰室的餐牌虽然简单,但食物的质素却带来滔滔生意,更引来不少慕名之客。阿苏首站造访的一间冰室,仍旧保留开业至今的装潢,而这里的奄列就最为出名。厚厚的香滑鸡蛋包裹火腿丝、鸡丝、冬菇丝等饱满而丰富的馅料,一场来到当然要细意品尝。紧接阿苏更走进厨房重地,向不同冰室的掌舵人拜师学艺,制作港式滋味的代表性美食,菠萝包与蛋挞。
介绍冰室美食又怎少得港式奶茶,这趟阿苏拜访的一间冰室,就曾获得“奶茶王”的美誉,而亲切的老板,更会为公公婆婆提供免费奶茶。随后阿苏与Paul哥找到一间已转型的冰室,这里的格局明显跟传统冰室有别,而且食物亦以小菜为主,一碟犹如小山丘的“咸蛋肉饼”,就为小店打响名堂。游历过岁月经年的冰室,尾站阿苏来到一间新派冰室。内部的装潢模仿着六、七十年代的冰室,感觉就像时光倒流,而他们的招牌美食,将青豆茸汤伴以鸡批的“鸡批浮台”更令人大开眼界。阿苏亦会亲身下厨,为大家下厨示范一道香滑“龙凤豆腐羹”。 播出日期: 20101219 (日)
俗语有云:“冬大过年”,十二月廿二日冬至是一家人团聚,品尝妈妈精心炮制的家菜的温馨日子,然而幸福非必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 “阿苏”苏玉华今集就专程探访歌连臣角惩教所和正生书院,与一班因为一时歪念而犯错,要接受辅导或戒毒治疗而未能与家人团聚的青少年,一同分享美食。她更请来已为人父的好友张达明结伴同行,为同学们送上一点暖意!
首站行程,“美女厨神”阿苏先来探访歌连臣角惩教所,与一班研习餐饮服务的12至21岁所员交流炮制美食的心得。他们虽然未能返家与家人过冬至,但就可以亲手煮几味小菜邀请家人来品尝,阿苏当然亦会大显身手,以别具一格的“莲藕虾膏煎肉饼”及“西湖牛肉羹”为他们“加餸”!
接着,阿苏就与好友张达明一同远征大屿山芝麻湾探访正生书院,两人跟同学们倾谈一会已非常熟络地打成一片,一齐斗波。阿苏和达明分别做出创举,阿苏首度尝试跟男同学做木工;为人父亲的达明,则跟两名男同学学习织颈巾,两人手艺如何?阿苏今次更要接受大考验-试煮大锅饭!正生书院有逾百名学生,每次开饭都属“大阵仗”,而阿苏会负责烹调其中几味小菜:“菠萝咕噜肉”、“瑞士鸡翼”和“瑶柱鱼肚豆腐羹”,这等家常便饭菜式,当然考不到我们这位美女厨神,然而要烹调满足逾百人需要的“大锅饭”,又可会成为大难题?最后,阿苏会为大家示范她最拿手的住家小菜“香妃鸡”,用鸡汤浸着煮腍的冰鲜鸡,鸡味更浓郁,鲜甜嫩滑。 播出日期: 20101226 (日)
爱好美食的观众一定记得“阿苏”苏玉华与美食家蔡澜,还有名模Amanda S和黄宇诗合作主持的《蔡澜叹名菜》,四人更因此成为挚友。今时今日阿苏独个儿“孭飞”做饮食节目,又岂会忘记昔日共享美食的欢乐时光,趁着普天同庆的圣诞节来临,阿苏特别邀来两位好姊妹及蔡生开派对,阿苏特别绞尽脑汁选择圣诞礼物,甚至学做圣诞火鸡,答谢蔡生以往在节目中为大家带来美味佳肴。她又与两位好姊妹合力布置场地,为大家呈献一个有品味的圣诞节!  圣诞节怎能缺少圣诞礼物?心思细密的阿苏,纵横大型百货公司和朱古力专门店,先行为几位好友精选圣诞礼物,且看她有什么心水好介绍?圣诞树和七彩缤纷的装饰布置,为圣诞节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增添不少温馨、温暖的感觉,但在香港这石屎森林,住宅空间狭小,一般市民都只是摆放塑胶圣诞树,鲜见芳香翠绿的松树“真身”,这天阿苏特别以开篷车接载好姊妹黄宇诗,直奔新界,寻找真正的圣诞树和圣诞花作布置,到底她们能否完成使命?  返回市区,两人又会合Amanda S一同选购圣诞装饰品,作为美食节目主持人,三人更打算亲自动手炮制圣诞大餐,给蔡生一个惊喜!为此,阿苏特别拜师学艺煮火鸡餐,还与两位好姊妹合力炮制烧羊架、 自家制和牛意粉、焗蟹盖、圣诞特饮,到甜品千层甜馅饼、圣诞蛋糕都无一遗漏,三人的烹调水准又如何?蔡生又会如何评分?阿苏还会教大家在家里自制街头美食“碗仔翅”,万勿错过! 播出日期: 20110102 (日)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冰室的饮食文化以简单港式面包及奶茶、咖啡等冷冻饮料作主打,食物简单却曾盛极一时。时移势易,冰室的地位渐渐被茶餐厅及快餐店所取代,或相继转型,留下来坚持以旧有一套模式营运的已买少见少。今集阿苏(苏玉华)诚邀Paul哥(秦沛)作伴,游走香港仅存的冰室,缅怀“老港岁月”。  旧式的冰室,一般是做“街坊生意”而且坐落于旧区街道中,没有冠冕堂皇的招牌,却也未被遗忘。冰室的餐牌虽然简单,但食物的质素却带来滔滔生意,更引来不少慕名之客。阿苏首站造访的一间冰室,仍旧保留开业至今的装潢,而这里的奄列就最为出名。厚厚的香滑鸡蛋包裹火腿丝、鸡丝、冬菇丝等饱满而丰富的馅料,一场来到当然要细意品尝。紧接阿苏更走进厨房重地,向不同冰室的掌舵人拜师学艺,制作港式滋味的代表性美食,菠萝包与蛋挞。  介绍冰室美食又怎少得港式奶茶,这趟阿苏拜访的一间冰室,就曾获得“奶茶王”的美誉,而亲切的老板,更会为公公婆婆提供免费奶茶。随后阿苏与Paul哥找到一间已转型的冰室,这里的格局明显跟传统冰室有别,而且食物亦以小菜为主,一碟犹如小山丘的“咸蛋肉饼”,就为小店打响名堂。游历过岁月经年的冰室,尾站阿苏来到一间新派冰室。内部的装潢模仿着六、七十年代的冰室,感觉就像时光倒流,而他们的招牌美食,将青豆茸汤伴以鸡批的“鸡批浮台”更令人大开眼界。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冰室的饮食文化以简单港式面包及奶茶、咖啡等冷冻饮料作主打,食物简单却曾盛极一时。时移势易,冰室的地位渐渐被茶餐厅及快餐店所取代,或相继转型,留下来坚持以旧有一套模式营运的已买少见少。今集阿苏(苏玉华)诚邀Paul哥(秦沛)作伴,游走香港仅存的冰室,缅怀“老港岁月”。 播出日期: 20110109 (日)
以清淡、鲜味见称的粤菜固然精采,然而辛辣、惹味的印尼与韩国菜肴又是另一境界!这些味道浓重的菜式另一特点是色彩浓艳,与节日气氛甚为匹配,可以把新年的欢乐延续。美女厨神苏玉华(阿苏)特别访寻这两大菜系在本港的隐世高人指教一番,以辛辣美食刺激一下大家的味蕾,期望令今年的胃口更佳!  第一站阿苏先来拜访广东话字正腔圆兼有一手好厨艺的印尼太太Tatik,示范“黄姜饭”、“牛腩汤”及炸至金黄爽脆的“黄豆饼”与“粟米饼”等地道佳肴。阿苏更邀来嗜辣的好姊妹刘雅丽(Alice)齐来参加这个美食盛宴。高手当前,阿苏与Alice自然要乖乖当助手,帮忙椿辣椒等辛辣香料,但不消一会阿苏已“热泪盈眶”,Tatik厨艺了得之馀,解辣止泪亦有一手,绝招一出,即时见效,到底是什么神奇法宝?  这天Tatik以一身性感华丽晚装入厨,令阿苏与Alice眼前一亮,原来这是印尼人宴客或出席隆重场合的衣装,女士们烹调菜肴时已先行装身。除了服式礼仪,阿苏与Alice对印尼的节庆习俗亦感兴趣,印尼人最重视的两个大日子,除了以伊斯兰教历法计算的新年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庆典,不过却是“建筑在男生必经的痛苦”之上,究竟是什么?尝过自家制印尼菜,阿苏又深入本港一间历史悠久的印尼食肆厨房重地,向主厨讨教炮制该店名菜“巴东牛肉”的秘诀,更请来有印尼血统的艺员同事唐诗咏分甘同味。  延续辛辣美食之旅,阿苏与Alice又打探到红磡有一间地道韩风小食店,岂能错过登门造访?热情好客的韩国籍老板与老板娘,大方示范韩剧迷熟悉的“韩式炒年糕”、“韩式紫菜寿司”的制法之馀,更推介外形独特的小食-“韩式鱼蛋”,与大家见惯的丸状港式鱼蛋有何差别?  数香港人熟知的韩国美食,还有“人参鸡汤”、“泡菜”、“柚子茶”等,对于韩国主妇而言,这些均属小儿科,阿苏拜访的韩国太太韩裕美,就大显身手亲自示范,并加上一味清甜软滑的“韩式米糕”,食材尽是天然蔬果,味浓而不腻口! 播出日期: 20110116 (日)
凉瓜炒牛肉、菜脯蛋、酿豆腐等,这些由茶餐厅、快餐店到大酒楼都有供应的惹味小菜,原来都是传统客家菜,不说不知,香港700万人当中,竟有超过100万客家人。既然客家人占了如此举足轻重地位,阿苏(苏玉华)当然要跟大家去新界围村走走,深入了解一下客家饮食文化。  客家乡里中不乏名人,自幼在元朗围村成长的著名时装设计师邓达智(William)便是其中表表者,家居至今仍保留围村传统特色!较早前在大埔林村举行的客家文化节,阿苏就有幸与William碰头,同为焖猪肉大赛任评判。阿苏除了见识过各参赛单位五花八门焖猪肉方法,更约定William做家访。  外形又“型”又“潮”的William,位于元朗屏山的家居却如时光倒流至民初的农村村居。由一扇厚重的对开式大木门,到厅堂、庭院的摆设甚至栽种的植物,件件都是有历史的古董,原汁原味,古色古香!好客的William更亲自下厨炮制家传围头菜“家乡玫瑰露神仙鸭”及“润肠腊肉香芹豆腐卜焖芋头”招呼阿苏,美女厨神当然要回敬一道主人家钟爱的“客家菜脯蛋”。  提到客家围村,岂能忽略近年成为流行贺年菜式的盆菜,William就请来资深的盆菜厨师联哥为阿苏亲自示范,原来吃盆菜大有学问,除了大盆以外,还有其他配套,连盆菜起源也众说纷纭,且听联哥与William细说从头。阿苏其后又拜访了另一户围村原居民郑氏夫妇,这对已搬往市区的夫妇,仍难弃围村生活,特别保留村居,亲自栽种洛神葵、大树菠萝等蔬果。最拿手炮制围村小吃的郑太,更大方指点阿苏做“茶粿”、“手粉”、“黄酒糖水”,甚至以自家种植的洛神葵做新鲜果酱,保证健康天然!  除了造访围村,阿苏又相约了两位同属客家乡里的艺员同事,“屯门王子”邓英敏和“思琦妹”杨思琦,一同分享回味焖猪肉大赛冠军厨师主理的客家小菜,包括得奖作品“客家风味焖猪肉”、“柱侯香芋家乡焖大鸭”等,敏哥更以自创的客家民谣答谢阿苏的盛情招待! 播出日期: 20110123 (日)
中国人早于秦始皇的年代已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秘方。虽然长生不老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但随着科技发达,人类对身体结构有更深入认识,只要饮食与生活习惯配合得宜,要做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并不太困难。今集“阿苏 ”苏玉华就请来两位青春常驻的前辈米雪和郭锋,齐来分享健康饮食,养生之道。  谈到饮食养生,离不开药膳料理,阿苏特别邀约注重饮食健康的米雪姐同往中药店,选购药材,炮制一顿养生宴!米雪姐将大显身手与阿苏合力炮制“虫草蒸排骨”、以白米和黑米与及糙米煮成的“黄鳝饭”、“三文鱼冬瓜汤饭”、合桃和桂圆与及杞子等熬成的药膳汤水,以及滋润养颜的“杏仁蛋白”糖水,更会请来中医师讲解食用糙米饭的好处,以及健康饮食之道。  想要食得健康,挑选食材至为重要,无添加化学品成份的天然食材当属首选!阿苏会连同米雪姐造访新界养蜂场,亲尝新鲜蜂巢蜜、花粉及蜂皇浆等保健养生佳品,两人更会尝到一味含丰富蛋白质而又难得一试的菜式,到底是什么?除了养颜,蜂蜜制品对身体还有什么益处?阿苏和米雪姐会一一讲解。  纵横电视圈数十年仍活力十足的“锋哥”郭锋则会与阿苏分享泡茶乐,两人试尽黑、白、红、青、黄、绿茶及花茶,以闲适的心,慢慢冲泡茶叶,细细品味茶香,洗涤心灵。秋冬时节,进补最合时。阿苏与锋哥岂会错过好时机,齐齐品尝“山瑞煲”、“山羊煲”、“蟹黄花胶炒蛋白”等滋补美食。锋哥更会示范独门养生功夫-“医疗辅助动功”,想修身Keep Fit的男士们,不妨参考! 播出日期: 20110130 (日)
今集节目播映时间适逢年廿七,“阿苏”苏玉华向各位观众拜个早年之馀,更想到与一班曾经为今日安定繁荣的香港社会贡献过血汗,如今居住安老院的公公、婆婆,于是决心为他们炮制一顿既丰盛又健康的团年饭,表达敬意,分享新春的欢娱!她更邀来热衷为长者服务的罗兰、胡美仪及名厨黄隆滔拔刀相助设计菜式,到底阿苏会研究出什么味美又健康的佳肴美食?  阿苏首先请来热心参与长者探访活动的殿堂级嘉宾罗兰姐,一同前往专为长者而设的综合一站式屋苑,试食包括营养师在内的专人为长者设计的健康菜式,从中偷师取经。菜单包括:“琵琶弦上金镂衣”、“金紫雪柳伴红衣”、“三色椒炒海参”、“翠玉瓜虾干蒸芋丝”,单听菜名已是色彩缤纷,充满节日气息,到底用什么食材烹调?  过农历新年岂可缺少代表元宝的饺子,阿苏就专诚拜访由街边摆卖到创立自家水饺品牌的臧姑娘,请教包饺子窍门,更分享北方人春节包饺子的传统习俗。细心的她又特别拜访纸雕设计导师,学做趣致的小白兔子立体挥春,送赠长者们作贺年礼物。  经过一番钻研,阿苏与名厨“滔哥”黄隆滔决定长者团年宴的菜单包括全无胆固醇的“三色椒炒海参”、以清甜冬瓜配搭鲜美瑶柱的“玉环柱甫”、以蔬菜作馅料的“富贵黄金卷”(腐皮卷)、“白菜猪肉水饺”等,滔哥除了与阿苏及“美仪姐”胡英仪落手落脚大展厨艺,更亲自出马带她们买餸和选购海味,欲知他有什么秘诀,留意节目内容。 播出日期: 20110206 (日)
《和味苏》在兔年第一次跟大家见面碰巧是大年初四,家家户户仍然忙于拜年款客气氛热闹。本港聚居了来自大江南北的乡里,正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大家过同一个新年却有着不同的习俗,新奇有趣。“阿苏”苏玉华今集就决定探访三户分别来自上海、福建及潮州的家庭拜年,她更邀来老当益壮的“琴姐”李香琴及“菊姐”关菊英一同落手落脚炮制广东贺年美点作见面礼,互相交流贺年美食之馀,更藉此加深彼此了解,打破隔膜!  阿苏在新春与琴姐及菊姐这对契母女相聚,互相拜年之馀,更大展厨艺跟阿苏一起做油角、笑口枣、蛋散及琥珀合桃等贺年美点,送给三个将要拜访的家庭作美食交流!鬼马的琴姐更嫌蛋散名称与新年的庆喜气氛不符,要为此传统美食重新命名,她有什么高见?除了自制的传统广东美点,阿苏更先后造访三间老牌的上海及潮州糕饼小食专门店,了解上海人与潮州人过年必备的糕点,且看三位老板如何为她指点迷津!  第一站阿苏先与菊姐一同拜访姓张的上海家庭,两人甫入屋,就获户主张先生和太太奉上如意榄和糖水,寓意新的一年万事如意,甜甜蜜蜜。厨艺了得的张太更为两位贵宾准备了一桌盛宴,包括“春卷”、“面包糠炸虾”、“烤麸”及“脱苦菜”等,全部都是上海人家常贺年菜,背后各有什么吉祥寓意?  阿苏继续贺年美食之旅,这回拜访的是姓佘的福建家庭,由于福建人爱热闹又爱美食,过年喜与亲友围在一起煮饭仔。阿苏口福不浅,可以尝到佘先生亲友炮制的丰富菜式,包括“福建鸡卷”、“糖醋鱼”,用多种药材熬成的滋补炖汤“四物炖番鸭”等,阿苏更获佘先生慷慨传授自家制“上元汤丸”秘诀,她的手艺如何?  最后一站阿苏来到姓黄的潮州人家庭,更有幸认识同属“自己人”的高永文医生,大家一同品尝黄太的巧手贺年菜“姓桃粿”、“猪脚冻”、“卤水鹅”及“蚝洛”等,其中“蚝洛”却与福建菜的“蚵仔煎”食材相同,做法又可有分别?高医生亦会与大家分享儿时过年的趣事。 播出日期: 20110213 (日)
2月14日情人节,当满街都是一双一对的情侣、包装精美的鲜花和朱古力,单身人士是否感觉不是味儿?然而现实情况是总有人会“落单”,只要懂得生活的艺术,单身一样可以活得精采!在情人节前夕,“阿苏”苏玉华就请来连夺两届视后的“单身贵族”邓萃雯(Sheren)共同参详,规划一个属于“单身一族”的精采情人节,亦为这一连15集的节目画上圆满句号!  单身人士在生活上要面对什么切身问题,心理上又该如何适应?阿苏和Sheren就特别参加了一个为单身人士而设的工作坊了解一番,又会造访一群由热爱音乐的单身人士组成的合唱团。听着悠扬歌声,作好心理调适,好好享受精采的单身情人节!既然爱情暂无着落,倒不如实际一点,为自己做爱心面包果腹暖胃!阿苏和Sheren坐言起行,拜师学艺,只见两人落力搓面粉,认真投入程度不下于演戏,先后做出“法国小面包”和“黑麦田园包”,卖相和味道能否过关?  世事无常,单身与否有时并非自己能够选择,未能与另一半厮守终老,尚要独力抚养牙牙待哺的儿女,个中辛酸岂能三言两语说得明白!阿苏和Sheren特别探访三位坚毅的单亲妈妈,分享人生经历之馀,更一同炮制美食、开派对。除了家常小菜“荷叶饭”、“煎酿豆腐”等,还有一味花心思、显创意的“甜酸苦辣”(三色椒芒果炒鸵鸟肉),食材色彩丰富,入口浓郁惹味,连伴碟的红萝卜都经过精雕细琢,仿如艺术品,谁说单身生活泛味?  单身人士情人节期间外出用膳往往享用不到优惠套餐,而阿苏和Sheren就物色到一间服务周到的意大利餐厅,专门为两人设计单身餐单,包括“九型Pizza”、“六味色相”(意粉)、“先苦后甜”(朱古力)、“乐在其中”(鸡、牛、羊肉拼盘)、“酒醉金迷”(鸡尾酒),两位成功女性,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细味人生、分享爱情观。单身的情人节,一样可以自得其乐!一连15集的《和味苏》转眼已到尾声,阿苏会跟大家回味一下15集以来尝过的美食和当中浓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5239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1
下一篇2023-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