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和鳖甲的区别,龟甲是乌龟的壳吗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龟甲是乌龟的壳吗,第1张

基源不同:龟甲的来源是龟科动物中的乌龟,鳖甲的来源是鳖科动物中的憋,即甲鱼。

用途不同:龟甲的背甲和腹甲可入药,鳖甲只有背甲可入药。

性状差异:龟甲的整体呈长椭圆形拱状,脊棱的条数是3条;憋甲的背面是隆起的,中间带有纵棱,纵棱的条数是1条。

一、龟甲和鳖甲的区别

1、基源不同

龟甲是由龟科动物乌龟得来的,鳖甲是由鳖科动物鳖,也就是甲鱼得来的。

2、用途不同

龟甲的入药部位包含背甲和腹甲,鳖甲的入药部位只有背甲。

3、性状差异

(1)龟甲背甲的形状是长椭圆形拱状,带有的脊棱有3条。腹甲的形状呈板片状,颜色是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的块数是12块,每块都带有放射状纹理,纹理的颜色是紫褐色,两侧带有残留的甲桥,甲桥呈翼状,味道为咸。

(2)鳖甲的背面呈隆起的状态,中间存在一条纵棱,两侧有着左右对称的横凹纹,横凹纹的条数为8条,内表面的颜色类白色,中部存在突起的脊椎骨,两侧均有肋骨伸出边缘,肋骨条数为8条,味道为淡。

二、龟甲是乌龟的壳吗

1、龟甲也可以叫做乌龟壳,是一种中药的名称,指代的是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它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在我国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和广西等地都有分布。它的功效包含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和固经止崩,它通常会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和崩漏经多。

2、龟甲的饮片性状

龟甲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块状,背甲盾片呈拱状隆起的状态,腹甲盾片的形状是平板状,大小不一致,一些是大的,一些是小的。表面的颜色呈**或棕褐色,部分个体带有深棕褐色斑点,存在不规则纹理。内表面的颜色是棕**或棕褐色,部分个体的边缘呈锯齿状。断面是不平整的,部分带有小孔,小孔形状是蜂窝状的。

乌龟只有一层壳。

龟壳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是覆盖在身体背面的背甲,尽管盾片构建了我们熟悉的外壳,但实际上是同其下方的骨质层形成了龟甲,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其内部骨骼结构与大部分脊椎动物类似,由椎骨和肋骨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椎骨,脖子和尾巴的椎骨都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柔韧性,同时椎骨中央部分的脊柱又直又长,这些盾片与下层肋骨形成的骨板,构成了龟的背甲。乌龟的龟壳上正常是有13块,多了或少了的叫错甲龟。  龟类整个甲壳的统称。龟的甲壳由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构成。联接背、腹甲的部分称甲桥。整个龟壳呈盒状,一般龟的头颈、四肢和尾部在其中能自由伸缩,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背、腹甲均由两层构成。内层由骨板构成,来源于真皮;外层由角质盾片构成,来源于表皮。盾片和骨板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龟类分类的依据之一。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拉丁名 6 英文名 7 龟甲的别名 8 龟甲的处方用名 9 来源 10 产地 11 采收与初加工 12 生药性状 13 龟甲的炮制 131 龟甲的炮制方法 1311 龟甲 1312 醋龟甲 132 成品性状 133 炮制作用 134 炮制研究 13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342 工艺研究 135 贮存方法 14 性味归经 15 龟甲的功效与主治 16 龟甲的用法用量 17 龟甲的化学成分 18 龟甲的药理作用 19 制剂 20 龟甲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202 来源 203 性状 204 鉴别 205 浸出物 206 龟甲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龟甲 206111 性状、鉴别、浸出物 20612 醋龟甲 2062 性味与归经 2063 功能与主治 2064 用法与用量 2065 贮藏 207 出处 2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龟甲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龟甲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龟甲 龟甲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uī jiǎ

2 英文参考

turtleback [朗道汉英字典]

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ortoiseshe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STUDINIS CARAPACIS ET PLASTRI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rtoise carapace and plastr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龟甲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是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 的背甲及腹甲[1]。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醋龟甲表面**,质松脆,略有醋气[2]。

龟甲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的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龟甲质地坚硬,有腥气,功善滋阴潜阳,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2]。制龟甲以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胜,常用于劳热咯血,脚膝痿弱,潮热盗汗,痔疮肿痛[2]。

4 拼音名

Guī Jiǎ

5 拉丁名

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STUDINIS CARAPACIS ET PLASTRI(《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英文名

tortoise carapace and plastron(《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龟甲的别名

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

龟壳、玄武版、败龟版[3]。

8 龟甲的处方用名

龟甲、龟板、炙龟甲、制龟甲、酥龟甲[2]。

9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 (Gray)的腹甲[3]。

10 产地

龟甲主产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3]。

11 采收与初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剩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

12 生药性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13 龟甲的炮制

唐代有炙法(《千金翼方》)[2]。

宋代增加了酥炙、醋炙(《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酒制(《圣济总录》)、酒醋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煅制(《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童便制(《疮疡经验全书》)等方法[2]。

元明时期有酒浸(《丹溪心法》)、猪脂炙(《本草发挥》)及灰火炮后酥炙、酒炙(《本草纲目》)等炮制方法[2]。

清代又增加了猪脂炙后烧灰(《本草述》)、油制(《洞天奥旨》)、熬制(《吴鞠通医案》)等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醋淬等[2]。

131 龟甲的炮制方法 1311 龟甲

取原药材,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2]。或取原药材用清水浸泡,不换水,使皮肉筋膜腐烂,与甲骨容易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味,晒干[2]。

1312 醋龟甲

取砂子置热锅内,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质酥表面**时,取出,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捞出,干燥[2]。

每100kg龟甲,用醋20kg[2]。

132 成品性状

龟甲为不规则的小碎块,表面淡**或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2]。内面黄白色,边缘呈锯齿状,质坚硬,可自骨板缝处断裂[2]。气微腥,味微咸[2]。

醋龟甲表面**,质松脆,略有醋气[2]。

133 炮制作用

龟甲质地坚硬,有腥气,功善滋阴潜阳,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2]。如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及虚风内动的大定风珠(《温病条辨》)[2]。

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2]。制龟甲以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胜,常用于劳热咯血,脚膝痿弱,潮热盗汗,痔疮肿痛[2]。如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的大补阴丸、筋骨痿弱的虎潜丸(《丹溪心法》);治经行不止或崩中漏下的固经丸(《医学入门》)[2]。

134 炮制研究

龟甲主含骨胶原,多种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等;还含铬、锰、铜、锌、磷、镁、铁、钾、钙等多种无机元素[2]。

13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实验结果表明,龟上甲的砂炒品、砂炒醋淬品的煎出量高于生品,总氨基酸含量、总含氮量顺序均是砂炒醋淬品>砂炒品>生品,说明砂炒醋淬龟甲有助于其成分的溶出[2]。

(2)龟背甲和龟腹甲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仅含量上有所差异[2]。例如微量元素Zn和Mn的含量,龟腹甲明显高于龟背甲,而砂炒醋淬品的煎出物含量也是龟腹甲高[2]。

1342 工艺研究

(1)在净制工艺上,传统的水浸泡去除筋膜残肉,受季节气候影响很大,一般浸泡需20~30天以上,由于药物在浸泡过程中,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导致药物腐烂发臭,影响了药物疗效[2]。为此,各地进行了许多工艺改进研究,主要分为热解法和酶解法两大类[2]。热解法主要是用蒸法、高压蒸法、水煮法、水煮闷法和砂炒法处理;酶解法则采用蛋白酶法、酵母菌法和猪胰脏法处理[2]。改进后的净制工艺具有缩短加工时间,制法简便,操作过程易掌握,不受季节、气候、场地所限,清洁卫生,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同时也不影响药物的功效[2]。据实验分析表明,用食用菌炮制龟甲,其中游离氨基酸、水解后氨基酸、总含氮量、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和灰分含量均高于传统法[2]。微量元素Cr、Ca、Fe、Cu略高于传统法,Al、Mn等略低于传统方法,对人体有害的As、Pb含量低于传统法,说明改进后的工艺优于传统法[2]。

(2)从烘法炮制龟甲的实验结果来看,炮制品的最大煎出率优于《中国药典》(砂炒醋淬)法,而饮片加工损耗率却大大低于《中国药典》法[2]。再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所得的炮制品,其有效成分煎出率不同,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药材酥脆度不够,煎出率就低;反之,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药材过于酥脆或近于焦化,可供煎出的物质受到破坏,同样煎出率亦低[2]。

13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2]。防蛀[2]。

14 性味归经

龟甲味咸、甘,性微寒;入肝、肾、心经[3]。

15 龟甲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龟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的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龟甲质地坚硬,有腥气,功善滋阴潜阳,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2]。如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及虚风内动的大定风珠(《温病条辨》)[2]。

制龟甲以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胜,常用于劳热咯血,脚膝痿弱,潮热盗汗,痔疮肿痛[2]。如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的大补阴丸、筋骨痿弱的虎潜丸(《丹溪心法》);治经行不止或崩中漏下的固经丸(《医学入门》)[2]。

龟甲具有滋阴潜阳,补血止血,益肾健骨,补心安神的功效[3]:

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盗汗,热病伤阴,阴虚风动[3]。

治吐血,衄血,痔血,崩漏[3]。

治遗精,带下,腰痛,骨痿,小儿囟门不合[3]。

心悸,失眠,健忘[3]。

龟板为眼科常用补阴药,具有滋阴潜阳,补心益肾的功效: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头晕目眩,可与石决明、菊花等配伍。

(2)用于肾阴亏损所致的视物昏暗,青盲等,可与枸杞子、楮实子等配伍。

16 龟甲的用法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9~24g,先煎。

煎服:10~30g[3]。

需先煎[3]。

17 龟甲的化学成分

龟甲含骨胶原、角质、脂肪、钙、磷等。还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3]。

18 龟甲的药理作用

龟甲煎剂对阳虚动物、甲亢动物有较好改善体征作用,还能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3]。

19 制剂

龟甲胶

20 龟甲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龟甲

Guijia

TESTUDINIS CARAPACIS ET PLASTRI

202 来源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剩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

203 性状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204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龟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胆固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20μl、对照品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15:2:1:06)为展开剂,展开16cm,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无水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05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0%。

206 龟甲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龟甲

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

206111 性状、鉴别、浸出物

同药材。

20612 醋龟甲

取净龟甲,照烫法(附录ⅡD)用砂子炒至表面淡**,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

每100kg龟甲,用醋20kg。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背甲盾片略呈拱状隆起,腹甲盾片呈平板状,大小不一。表面**或榇褐色,有的可见深棕褐色斑点,有不规则纹理。内表面棕**或棕褐色,边缘有的呈锯齿状。断面不平整,有的有蜂窝状小孔。质松脆。气微腥,味微咸,微有醋香气。

2062 性味与归经

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2063 功能与主治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2064 用法与用量

9~24g,先煎。

2065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20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1

一,(1),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2),鳖甲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3~9月捕捉。捕得后,砍去鳖头,将鳖身入沸水内煮1~2小时,至甲上硬皮能脱落时,取出,剥下背甲,刮净残肉后晒干。二,性味与归经:(1),龟板: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2)鳖甲:味咸,平,归肝、肾经。三,功能与主治:(1)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2)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四,用法与用量:(1)龟板:9~24g,先煎。(2)鳖甲:9~24g,捣碎,先煎。五,贮藏:均置干燥处,防蛀。

龟头可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昏。用法是以龟头5个和京菖薄12克,水煎服或专用龟头焙燥研粉,日服2次,每次3克,以黄酒送服。此外,近年来还有将龟头置于瓦上,文火焙干,研粉,开水冲服。每日早晚服一次,3-4天头昏可愈。治疗脱肛的方法

是:将龟头用温纸包裹,外以胶泥封裹(约3毫米厚),文火焙存性,去泥和纸,研粉备用。用前先以温生理盐水将脱肛部位洗争

,然后敷布上粉,托上即可。一般2-3次,严重者3-4次可愈。最多使用两个龟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51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