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佛分别是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释迦牟尼主要主宰佛教的婆娑世界,是佛教的创立者,是至尊。
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又称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他主要指引人们通往极乐世界。
药师佛在东方琉璃世界里,主宰着佛教所说的善恶因果。
一般我们可拿到的大雄宝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祖,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
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罗那罗」,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拿着一把金斧头来考验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并不是一向都慈眉善眼的,他也是会拿着金斧头来试验我们的心。譬如说你布施钱财,或是为人服务布施力量,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做的?是为了给人称赞夸奖,表示你是一个好人,或真的发自内心的慈悲呢?这动机是很难以了解的,有时我们自己也不清楚,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呢?
在我们布施时,给我们一只金斧头试试看才知道,如果你发了好心又努力做好事情,甚至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结果别人非但不称赞你,反而还骂你,骂你是爱表现,爱出风头,用钱买名声,沽名钓誉,傻呆有钱不会自己用,假慈悲,种种言词都搬出来骂你,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拿出金斧头来试验你了,那么到底你是要被他砍得哭回家委屈三天吃不下饭呢?或是他砍下去,你都无所谓,继续做下去呢?
因为原本我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要给人夸赞用的,所以假如他人不称赞,甚至又毁谤,那和我们的目标也不相干。我们布施修行的目标,本来是要舍掉贪念,去除自己的烦恼,要去西方,怎么会因为他拿出金斧头,我就不去西方,开始为他烦恼呢!实在说,别人到底是拿斧头出来,或是拿棒棒糖出来说:「你很乖很好」,那都是他的事情,跟我丝毫不相干。爸爸一向就是做我的「摩罗那罗」,这种金斧头的观世音菩萨。
在我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将零用钱存起来送去孤儿院,爸爸就告诉我说:「孤儿院都是专门骗你这种傻瓜的钱。」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爸爸,我如果拿这些钱去看**呢?」他说:「你拿去看**好了!」当时我还不了解,觉得很疑惑,很奇怪,你千万不要以为我爸爸不肯布施,其实每次有公益事业,尤其是学校的建设他都很慷慨乐捐。
有一次他知道有一个山上的孤儿院欠缺棉被,他也是很欢喜送去,但是他为什么这么骂我呢?当时我不了解,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拿斧头试验我这个小孩子的心,我时常都中了他的计谋而不自知,爸爸是在试验到底你这个孩子是喜欢人家夸奖你好人好事才去捐钱,或是其他的心理。这是我念大悲咒「摩罗那罗」时才了解的,原来,一切的金斧头都是观世音菩萨所赐的,这种强硬的慈悲—「菜瓜布慈悲」是非常深远的,不是一时可以体会了解的,这也是修行的路上必须要经过的考验和训练。没有用斧头砍砍看,那会知道我们自己的真心呢?
如果发心做了一点好事,然而给人骂几句就觉得很委屈,没有勇气再做下去,退心了。观世音菩萨如果看你这种菩提心,也只有摇头流眼泪,只好收回斧头拿一枝棒棒糖出来哄你,因为你是幼稚班的嘛,棒棒糖吃到老,吃得蛀了牙,也还是依旧爱吃棒棒糖。幼稚班托儿所,读了四、五十年还是没毕业,这样也是很可怜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