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价值怎样评估?有专家解答。

和田玉价值怎样评估?有专家解答。,第1张

和田玉的价值一是看玉质,越白越好,通常分和田羊子玉、和田白玉、和田糖白玉、和田青白玉、和田碧玉、和田青玉等,还有和田籽玉,籽玉相对价格要高些。二是看雕工,一个好的玉料,要选择好的雕工,雕刻的好坏也关系其价值,三是玉料大小,大小是玉的成本材料。结合上述情况可以分清其玉的价值。

和田玉,根据材质出处的不同,可以分为:羊脂玉,籽料,山料,山流水料以及广义和田玉等。

价格从几十块,到2万/克,不等的价格。

日常辨别主要通过权威鉴定证书,确定和田玉材质。

但材质的优劣,需要根据:料质,雕工,白度,器形等,综合评估。

品质较好的和田玉吊坠图示:

主要有6个步骤:

一、1、"CMA"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计量认证单位。。2、"CAL"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3、"CNACL"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

二,看检测内容

包括饰品名称、颜色、净度、总品质、密度、折射率等专案,在国家认证的珠宝玉石检测机构这些项目检验都非常严格。

三,看鉴定者签名。鉴定证书需两个鉴定师签字确认才有效。一个是鉴定者,另一个是校核者。

四,看印章。严格的应该是钢印,且上面的字体可以清楚辨认。

五,看编号。鉴定证书背面有这个证书的编号,要与实物背面所贴得编号一致。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玉器史约一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近八千年的历史,“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秦代至清代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使得和田玉当之无愧的成为“国石”。近些年来,和田玉升值迅猛,收藏购买群体不断扩大,随着这种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上涌入大量和田玉产品,购藏玉器也成为投资保值的一种选择。

一是过分看重产地。早在《千字文》中就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岗”之说,和田产出的和田玉一直都是收藏者趋之若鹜的上品,但随着和田玉矿的大规模开采挖掘,子料产出大幅减少,就连山料也供应不上市场的需求,于是俄罗斯、青海、韩国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但是有些收藏者一心只求和田产,促使有些不法商家将其他产地的和田玉通过做假的手段,做皮染色,卖出子粒的价钱。其实,每个产地产出的玉石,都有上品,前两年俄罗斯产出了一批黑皮料,质细色白皮好,品质上乘,价格却比和田产低上一大截,这两年升值很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只要质地细腻、油润度好、颜色纯正,不管哪出产的和田玉,都具有购买收藏的价值。

二是过分重视产状。和田玉子料以质细色白脂分好著称于世,也是收藏界的宠儿。但子料是经过河水千百年的冲刷、相互碰撞形成的,会有品质好坏之分,有些子料裂痕多、礓石多、颜色差,就不具有收藏价值,有些消费者只要一听到是子料,就觉得是好东西,而忽略了和田玉收藏中最重要的质地。而过分看重子料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大量的造假之歪风,不法经营者用大量低价低质的山料在机器里磨成子料外形,再做皮做色冒充子料,没有经验的买家很容易上当。所以在收藏和田玉时,一定要避免只选子料,不要山料的。

三是过分看重颜色。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倾向,认为和田玉中的白色品种最好,非羊脂玉不购买,这种情况在内地市场格外明显。和田玉羊脂玉特别是籽料羊脂玉确实是和田玉中的极品,但其他品种中也不乏有值得收藏的好料。在玉石收藏界就有这样一句俗语:“世人只晓羊脂好,岂知黄玉更难找”,也有价值排行榜“一黄二白三墨”之说,如黄玉中的鸡油**品种,产量比羊脂玉还稀少,价值也可与羊脂玉子料相比美。比如在2004年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年制”刻款黄玉出戟螭龙瓶,就以484万元人民币成交。另外新疆塔县出产的黑青玉,从发现到现在,短短几年间价格也翻了好几倍,极具收藏价值;碧玉品种的手镯,因颜色与翡翠有类似处,近两年以来,价格也是不断上涨。

收藏和田玉时,要把眼界放开,不要只把眼睛盯在产地、产状、颜色等单一特性上,而是要关注玉石的质地、雕刻工艺、市场行情、成交价格等情况。

总的来说,和田玉的收藏应以玉质为本,过份重视产地、产状、颜色而忽视了质地,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只要质地细腻颜色纯正的和田玉,都具有升值空间。和田玉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其具有8000多年历史的价值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收藏前景十分广阔。但在投资和田玉时需谨慎,不要盲目的购买,投资前不妨认真学习和田玉相关知识,了解一下市场行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30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