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润,到底是指什么

和田玉的润,到底是指什么,第1张

新疆和田玉的润,是指油脂感,或叫油性。

现在,按照现行国标的规定,所有含有透闪石的玉种,都可以做出和田玉证书。因此,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加拿大玉等玉种,都可以在全国各地,轻易地做出和田玉证书。

这些玉种的共同特点是:透闪石含量较低,所以透明度较高,颜色较白,油脂感差。

但是为了跟新疆和田玉攀亲戚,一些人把它们的白和透,当做优点,大肆宣扬。透度成为润度,绝口不提油脂感。就连珍贵的新疆和田羊脂玉,也被改成了羊脂白玉,还告诉大家不要关注油性,要关注白度和透度。

和田玉质润泽细腻,若有「油性泛出」则很可能是人为泡油导致。

和田玉的光泽属於油脂光泽,它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泽就越强。

通常情况下,光线照射到玉石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由於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矿物颗粒组成的集合体,矿物颗粒间的缝隙及颗粒大小不同致使进入玉石的光发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从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质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泽:弱於玻璃光泽、强於蜡状光泽的油脂光泽,即视觉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时候,用餐巾纸擦拭玉体,确认无油腻方可细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转动和田玉仔细观察玉面反射光泽,就可以看出是强油脂光泽还是一般油脂光泽,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泽。

所谓和田玉的「脂粉」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凝脂度。和田白玉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泛青,羊脂玉则泛黄、泛粉。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看著就像块羊油,密度高、色纯,羊脂表现的不仅仅是白度,还有脂粉,没有脂粉的白度,只是羊脂白,不能称为羊脂玉。而像青海和俄料都比不上和田,子料的脂粉度都比山料或者山流水料高。脂粉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肉)冻状脂、凝脂、像鱼冻、荔枝肉,还有像牛奶、奶酪、奶油等,往往是粉状脂的表现。

和田玉的特徵之一就是油性。有的看上去乾的,玩久了会出油,有的看上去油的,玩久了会干。决定油性首先是看料子的结构。很多好子料,并不一定用皮和毛孔来证明他的身份。就像一团面粉,山料是加了一杯水,揉了半小时的面粉的话,山流水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2小时的面粉,那么子料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6小时的面粉,这样的料子,看起来温润柔和,密度肯定是比流水料和山料上一个档次的。

若担心人为浸泡油脂造假,建议去鉴定!

手感上的油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上面讲的是视觉上的油性,好的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象手里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上手後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绸缎滑溜,如同你洗手时摸打肥皂的油滑。

随著把玩时间的累积,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渐形成包浆,「出油」的感觉越发的明显。这也是和田玉油润的原因。

‍‍

和田玉的知识很多的,主要看你想了解哪方面的,那今天说说在挑选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和田玉知识。

近几年和田玉价格涨势惊人, 2008年好的山料好的也就10万到15万之间,现在已达30万人民币,2008年籽料一克2000到3000元,现在一克2万到3万元人民币。可以说和田玉的升值空间巨大,这也吸引了无数玉友投资到和田玉当中。

和田玉通常以白为贵,那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和田白玉的挑选。只有选择有价值的和田玉才能够升值哦。

白玉该这么挑? 

白玉:即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糖色小于30%。

1、白度 

白度虽然是衡量白玉的一个标准,但白度高的玉并不代表质地好。

假如它的白度很高,但是看起来十分呆板、干枯,脂性不足,油润不足,就算不上是优质的和田玉。

▲白玉的颜色过渡

2、 润度 

润度也是衡量白玉品质的重要指标,且极为的讲究。和田玉的润度高,就会显得油性十足,重量会偏大,玉石中的棉、石花、脏点等物质会比较少,在盘玩后,就会有包浆,更加滋润。

3、细腻度 

细腻度是润度的先决条件,综合净度和色的正偏,是判断玉的品质的因素。

玩玉常说的细腻,简单的就是颗粒小、油脂感好。

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玉,温润感也高;温润感是那种透与不透的关泽效果,给人予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觉。

4、 净度 

净度即指白玉中的绺裂的程度与杂质情况,玉中的白点或黑点都属杂质。净度好的标准是没有和少有绺裂、杂质。

通常来说,第一眼的观感,就能让你对这块玉料的净度有所判断了。

▲净度上的差别,令人对两块玉料有截然不同的观感

如今,和田玉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无数代世人对和田玉的追求,和田玉在数千年的开采下极度稀缺,尤其是精品和田玉矿石越来越难以见到,可谓真正的稀世珍宝。

‍‍

很多朋友在问,为什么和田玉会有“油脂感”,“温润如玉”常被世人来形容和田玉的温润,这种油脂感是和田自带的吗?和田玉的油脂感一般会受细腻程度、抛光工艺以及把玩时间这三个要素影响。

功德圆满普贤作者:卢智勇

细腻程度

和田玉看起来会有油润的感觉主要是和田玉矿物颗粒的硬度、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当光线照射到和田玉表面发生折射或反射时,和田玉的内部矿物颗粒的特征使得其反射的光会比照射的光线更加柔和,加上和田玉本身特殊的光泽就会形成一种弱于玻璃光泽、强于蜡状光泽的油脂光泽。和田玉的矿物颗粒结构越细小,油脂感越强,相反则越弱。

祥瑞纳福作者:李卓

抛光工艺

抛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细,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抛光首先是去粗磨细,即用抛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细;其次是罩亮,即用抛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产品上的污垢清洗掉;最后是过油、上蜡,以增加产品的亮度和光洁度。不同的抛光工艺,会使得和田玉的油脂感不同。

节节高升

把玩时间

用手轻轻地搓揉和田玉的表面,就是用人手对玉石进行更为精细的抛光美化。和田玉玉石把玩的时间越久,光泽就会变得越润滑,和田玉的油脂感也会越强。。但如果不经常放在手中把玩,时间久了玉石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

洋洋得意作者:任永辉工作室

手感上“出油”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和田玉在把玩的过程中有“油油”的感觉,这是因为和田玉的玉质紧密,矿物颗粒间缝隙较小。手在把玩过程中分泌的汗液或油脂无法沁入玉石内部,而是附着在玉石表面,使把玩者感觉到手上“出油”。而随着把玩时间的累积,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渐形成包浆,“出油”的感觉越发的明显。这也是玉石越玩儿越油润的原因。

和田玉的油性润度是几百上千或几亿年才形成的,不是猪油能解决的!

老和田玉籽粒有沁色,而且沁色种类有多种,有的一百多年形成,有的上千年形成!

和田籽料有的有皮壳,需要几千万年形成!

而油润度是这些因素形成的,不是外加油形成的!

仅供参考

  新疆和田玉的润,指的是油脂感 不能说 和润

  从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滚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识,鉴别籽料真假,当不会很难了

和田玉籽料,润度,比山料好得多!

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质地致密,油润,糯性好,是新疆和田玉里边价值越高的品种。

图示:

选择和田玉有五大要素

第一:油润度

行内有句话叫:翡翠看种,和田玉挑润。这里所谓的润,说的就是和田玉的油糯性。所谓的油糯性,表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和田玉质地的细腻与滋润。

第二:密度

这点很难掌握,也很难用文字描述。我一般用侧弱光看结构,说不见结构是夸张了,只有假料不见结构。室外自然光下看不到内部的结构,我觉得可以了。当然,是越细腻越好。

第三:色泽

颜色尽量要正,白的最好能不发闷,假如还能不闪青就完美了。把玉放在洁白的纸上,我觉得是看白玉很有效的方式。我们不是一定要跟白纸去比,至少感觉到它真实的颜色了。碧的青的最好让人感觉鲜艳。我们的文化传承中,玉总是跟白联系在一起。同等情况下,白玉的确比较畅销。玩皮色的,尽量选巧色,白玉上面带巧色就更好了。

第四:纯度

干净是选择产品的第二因素,尽量不要有杂质,棉,侵染,石性(巧雕除外)。这个相对容易辨别,争取室外肉眼难以发现。实在没法避免的,力争正面或者要部位没有受到影响。

第五:型(雕工)

包含外观,工艺,大小。外观,我们联想一下生活中各种美的器物形状,引申到玉器也是一样。比例得当的玉器,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相反歪瓜裂枣的外形总是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48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