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田玉俄料是指产于俄罗斯的软玉,它内含透闪石的成分达到了98%以上,是和田玉中的一种类型,按出产地命名为和田玉俄料。和田玉俄料分为三种:山料、山流水料和籽料。其中籽料材质最好,山料最为粗糙,山流水料比较适合雕琢。
2、俄料中的山料大多产于高山之上,没有经过风沙和流水的搬运,外层表面相当粗糙,雕琢时一般都会被去掉,剩下的最里层的山料,做出的成品不带毛孔,在鉴别时一眼就能看出。
3、和田玉俄料中用的最多的是山流水料,它经过一段距离的搬运和流水的冲刷,表面的棱角被磨掉了一部分变得比山料光滑,质地也细腻些。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颜色不再是原生色,而是经空气和流水氧化之后的颜色。
一般来说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我国的新,疆和田地区,所以因此得名。
而在我国是将透闪石含量高达98%的石头称作和田玉,一直以来它被称为我国的“玉石之冠”,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以和田羊脂玉比较出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田玉内部结构含有的杂质很少,大多数天然的和田玉主要以半透明或者微透明居多,看起来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内涵美,表面的油脂感很强,颜色均匀透亮,在我国古代将和田玉与仁、义、智、勇、洁等五德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和田玉三料,分为内三料和外三料,有所区别,楼主既然问了,我就稍微详细点说说。
内三料,是指新疆和田产区内的料子,在收藏界视为正宗的新疆和田玉,可以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三种。三料,其实就是三种料子的简说。其中,籽料最为受推崇,也最有收藏价值。
外三料,是指新疆和田产区以外的和田玉料,俗称广义和田玉,虽然也是能出证书的和田玉,但价格与新疆和田料相比,价格要便宜不少。外三料分为:韩料,俄料,青海料,分别产自韩国,俄罗斯和我国青海。
狭义的和田玉山料,产地为新疆境内的和田玉;广义的和田玉山料则没有产地限制。
广义的和田玉山料与新疆境内所出产的和田玉同一族系,并且各种元素的含量、折光率、结构、比重、颜色、硬度等多方面与新疆境内所产和田基本相同的玉料,目前产地主要有新疆、青海、俄罗斯、韩国、加拿大。
和田玉山水料的块度有大有小,呈明显的棱角,质量不如籽料玉石,略显得粗糙,能看得出颗粒感,不带皮色,油性差,有的山料靠近外部有红糖的颜色。
扩展资料:
和田玉山料的外形呈不规则棱角块状,块度较大。山料的质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山料质地粗糙,颗粒比较明显或带石性;也有结构细密,油润度极好的优质山料;
更有一种玉石与外面的岩石混杂着的山料。与籽玉相比,山料质地多数较粗,阴、阳面明显,内部结构显示的玉性比较明确。
很多人认为山料都去仿籽了,其实未必,上等的山料,一般都用于来做镯子,或是经玉雕师之手雕成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因为仿制“籽料”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得四不像的话反而掉身价,再说仿籽时要耗损好多玉料,所以基本都用中下等的山料来做仿籽。
——和田玉山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