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是指佩戴于人身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可穿线的孔洞。佩玉的种类较多,如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有的成组佩带,有的单独悬挂。
●玉玦 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玉镯 玉镯自古以来是人们最基本的腕饰之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已见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
●玉觽 是一种微曲的锥形器,最初它是随身携带。用以解结的工具,后来成为佩饰,表示成人的象征。自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历代不衰,但汉代以后不复见有。
●玉韘 玉俗称“扳指”,圆筒状,可套拇指,初为射箭时钩弦的用具,后专为佩带。早期见于商代,至汉代逐渐变成一种佩饰,失去了一种实用功能。宋至清代出现仿汉的形玉佩,形制略异,装饰亦有很大不同。
●玉刚卯 又称玉严卯,长方体,中有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刻吉祥语句,用以驱邪,是古代的护身符。汉代流行,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后世有仿品,但于汉代风格迥然不同。
●玉带板 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玉牌 呈方形或长方形,器表浅浮雕或镂空雕刻各种图案与文字,有孔可穿绳佩系。玉牌在明代十分盛行,清代多有仿明之作,亦有刻“子刚”款的伪作。
●玉带钩 玉带钩是用于勾束腰带的器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较多,有龙首、鸭首、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华贵者还镶嵌有各种宝石,历代都有精品。
●玉龙 玉龙的形象随时代而演变,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身躯作“C”字形,简练优美,极富特色。此后,玉龙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历代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玉动物 玉动物取象于自然界真实动物,圆雕或片状雕均有,造型姿态多样,栩栩如生。玉动物一般作为佩饰,也有的可作为陈设品。玉动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鹿、玉牛、玉猪、玉鹰、玉鱼、玉龟等,历代玉器中最为多见。
●玉人佩 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为扁平状,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为陈设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人琢工带有明显的稚拙性,商代以后玉人形象多样,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
●玉剑饰 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
艺术作品总是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点、线和面。可以说,线雕是玉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古玉雕有真阳线、阴雕线、双阴挤线、压线、提迪阴升线、汉八刀、发条等技法,各有其时代特色。掌握各时代古玉线雕刻的特点,有利于古玉石的真伪鉴定和年代测定。
商代玉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首先,他们开始在新疆使用更多的和田玉。许多商代的玉器质量很好。他们使用新疆非常古老的和田玉种子材料,这种材料既油腻又坚硬。第二,开始出现双阴线条,并广泛使用双阴线条,用美丽的图案装饰。第三,他们有很好的雕刻技术。性,如臣言、笔直笔直的线条等,观察商代古玉,可以发现其线条主要有单阴线、双阴线和真阳线。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商代古玉的典型线条,并探讨商代古玉线条雕刻的特点。
一种是商代古玉的单阴纹。一般说来,商代的阴刻,无论是单阴还是双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笔直、端正、有点顽固。商代阴雕与西周阴雕有明显的区别。商代玉器有两种单阴纹。一个相对较宽和较深。其特点是无后世线路,连接更为刚性,偶尔出现毛边。另一种是浅单阴影线,其特征是砖沟横截面。它不同于汉代战后用铁压舱物雕刻的阴影线。战汉的阴影线可以雕刻得更深,横截面通常是V形的。
第三,商代古玉的真太阳线。玉雕中真正的太阳线是通过碾磨地球,使太阳线稍微向地球升起,又称减隐。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古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商代古玉中的真阳线多用于雕弦。
藏品征集进行中:17620805225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中玉文化传媒(广州)有限公司核心的服务包括:玉器雕刻、授课,玉器类的销售,艺术品的鉴定、展览、拍卖、广告推广、销售。
西周玉器的特点
西周早期基本上沿用商代的双勾阴线装饰法,至西周中期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缕刻的琢玉技法,变商代的两条垂直阴线出阳纹,为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斜坡阴线相交出阳纹,刚柔并济,利用不同反光和阴影之差,使西周玉器装饰更具立体感和图案美。
西周玉器特点。西周古玉
西周(前1100~前770),共330年历史。玉器材质仍保持商代玉材较丰富的特点。玉材多为透闪石软玉,包括和田玉、岫岩玉。还有少量的玛瑙、绿松石、水晶、滑石.汉白玉、煤精和天河石等。
西周玉器以片形为主,圆雕者很少。造型有几何形、动物形和人物形等。几何形有斧、刀、璧、环等。动物形主要是各种动物玉佩饰。如牛,鹿、虎、兔等。人物形主要有玉人、人龙合体等。还出现了结构复杂的大型组佩。
陕西宝鸡到潼关的关中地区是周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玉器主要继承了商代的特点。西周的玉器偏重玉玩赏。早期玉器出土集中于关中地区。继承了晚商的传统品种,但数量较前代减少。玉戈、玉琮小型化,玉圭呈细长形。晚期出土玉器地域广、数量大,一个墓出土数百件并不罕见。新增较多品种。如:串饰项链、凤鸟玉佩等。葬玉少见,主要是蝉形。较商代更趋于图案化、抽象化,与青铜器的纹饰风格一致。常见纹饰既有写实性的、装饰性的,又有想象的,如凤鸟纹、鸟纹、鱼纹、夔龙纹,虺纹、饕餮纹、云纹、雷纹、谷纹。龙纹呈头尾相对、双尾相交式,不同于商代的单龙单尾。主流趋于写实和高度简化,形象生动,如鹿佩。工艺上除继承了商代的优点外,出现斜刻较宽的阴线刻槽,底槽深浅不一,呈倾斜形。此斜刻不见于商代,春秋后也极少见。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上礼仪的宗法治理国家的王朝。西周从商代获得大批玉匠奴隶及玉器,因而西周早期玉器风格与商代晚期基本一致。西周晚期玉器开始形成自己艺术的风格,从用途上看,以佩玉、葬玉为主、重要器型有玉琮、玉圭、玉璜、玉组佩及各种动物玉雕,装饰花纹以双钩线一面斜坡为特征。
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玉匠开始使用和田玉,并且数量较多。商代出现了仿青铜彞器的碧玉簋、青玉簋等实用器皿。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最令人叹服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
青玉鸟形佩 商代晚期
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进,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
西周 玉戈
北京房山琉璃河黄土坡西周墓出土。
直援尖首,援上、下皆双面刃,中间起脊,脊线不明显。内长方形,上有七组直线纹,每组两侧用斜刀起线,中间平行走一道阴线,至后缘出牙。近栏处有圆形穿,栏部有一道用细阴线组成的三角雷纹装饰带。器型大而薄却切割得平直均匀,纹饰简练而又精致典雅;整齐规矩的造型,无微不至的碾磨,无不体现出该器作为礼器的特质。
西周 玉鱼 此玉为乳白色通闪石玉,有灰色斑痕。以单线雕出鱼头、鱼睛、鱼腹,嘴上有一小孔,是周朝玉中的极品。
先秦时代秦代虽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兵马俑,但是秦人的玉器遗物发现的数量比较有限,其面貌特征不很鲜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玉器与山东诸国玉器,秦代玉器与战国、汉初玉器都难以清楚地区分,这在玉器研究界是有共识的。
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封建盛世,强大的国力促使其手工业生产亦相当繁盛,玉器在当时也攀上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高水平。
汉代玉器的材质主要是软玉。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遐迩闻名的“丝绸之路”,新疆和田美玉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原,使得玉器制作业得到极大的物质保证,开创了和田玉主导后代玉器材质的历史潮流;同时,也改变了汉代以前玉器不少就地取材、使用当地较次玉材的境况,从而使得汉代玉器的质量有了根本提高。
汉代出现了玉衣、玉握、玉枕、玉 剑,此类玉剑有剑首、剑格、剑 心、剑 、佩玉中出现玉舞人、玉鹰、玉熊、玉仙人、骑马、玉避邪、玉玺印、玉鸠首杖、“九窍”玉器(眼盖、鼻塞、耳塞、口含、肛门塞、生殖器塞)、仕女形在汉代佩玉俱多。玉雕动物在汉代也常见。汉代玉器写实,一反平面雕刻,代之以立体圆雕,雕琢手法突出的是“汉八刀”和双沟碾法(又称“游丝毛雕”)。“汉八刀”反映的汉代玉雕的简洁明快。
辟邪是传说中的神兽,汉代始流行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前常有大型石刻辟邪守护,汉代玉器中也出现了辟邪形象。展品中的东汉青玉辟邪来自陕西宝鸡,它举首怒吼,挺胸突臀,两翼内合,前足直伸,后足直立,威武凶猛,似有拔天撼地的驱邪逐魅之气概,将大汉帝国气宇轩昂的一代精神本质表露无遗。
汉代 玉仙人奔马
唐代玉器有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玉料的精美化,工用的文玩上,装饰鉴赏化。
唐代玉料以和阗青白玉为主,其它玉料少见。除此之外,大量的杂玛瑙、透明水晶等,多数不见於国内矿藏,可能从西域输入。 功用文玩化,是说唐代玉器比起周汉玉器更亲切可爱,更具玩赏性。周代玉器以礼仪玉器为主,不能随便玩瓮。汉代丧葬、辟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 唐代以前玉器装饰有的也相当精美,但神味太浓,礼性太足。然而,唐代则摆脱此,在装饰上鉴赏化。
导致唐代玉器从上古风格向中古时期转变,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原因为何?
(1) 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玉器发展。
(2)朝廷对玉器需求日益增长的依赖程度,促进了唐代朝庭玉器的发展。
(3) 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是唐代玉器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a唐代玉器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虽是一个小小的艺术门类,但同样得到了发展,并且受其它艺术门类的影响。
b唐代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再度凿通和繁荣不仅确保隋唐五代玉料的输入而且使唐代玉器染上了异域文化的情调。
c长安当时是一国际商业大都会。
唐代朝廷玉器有祭祀及礼仪两大系列,前者主要是封禅用玉册,帝王盖棺论定
的玉哀册;後者有玉带板,玉步摇等。
唐代玉器造型与用途的新特点:
(1)其玉器造型与用途趋於统一,功能明显,这与早期玉器造型与用途有时相脱
离,一器多用明显不同。
(2)唐代玉器旧的礼仪玉退出舞台,出现新的礼仪玉,丧葬玉几乎绝迹,佛教玉
器、实用玉器皿、摆饰玉大行其道。
唐五代的礼仪玉,已不用周代的琮、璧等“元器” ,目前所知只有禅地玉册与哀册两种。
禅地玉册,呈简牍状,多五简为一排,以银丝连贯,册文作隶书。玉哀册是帝王下葬时的最後一篇悼文,是称颂帝王功绩的文辞。玉哀册呈扁平片状,但均较宽长,表面磨平,正面刻楷书文字,字内填金,背後顺序编号。唐代佛教玉器主要有玉佛和玉飞天两种。玉飞天在传世玉中较多,多作女性形象,其形体可与敦煌壁画飞天相媲美。
唐代宫廷用玉实际都是装饰玉,不过这种高贵的装饰玉不流行於民间,而在宫廷使用,所以我们归入宫廷玉器类,主要有玉带板和玉首饰两大类。器皿玉器始见於商代,由於社会及技术方面的原因,直到唐代才有长足发展。唐代的摆饰玉器,实际多半是肖生玉器,形象多为动物形象,其用途则为摆饰用。唐代摆饰玉以人物、动物居多,既有中原人、中原物,更有西域人、西域物。
唐代玉器常见的装饰手法有:
(1)隋唐玉器在装饰材料上,金玉并用,色泽互补,金相玉质,形成隋唐玉器绚丽
多彩的面貌。在玉器上出现黄金饰件,始见於战国至汉代,当时的黄金饰件主
要起垂勾之用,如金链串玉佩金玉带钩等。隋唐用黄金饰玉,虽亦起特殊的功
能作用,但主要起装饰之用。
(2)唐代玉器在装饰图案纹样上,广泛采用花卉纹,这要比绘画先行一步,因为绘
画史上花鸟科的形成要在元代以後。花卉图案非常完整,花蕾、花叶、花茎一
应俱全。唐代玉器装饰样的花卉形,有造型与装饰两种形式。与花卉纹同时流
行的还有如意云纹,常饰於人体、花、鸟旁
(3)唐代玉器在装饰手法上,主要采用细密阴线与网状细阴线,表现图案的方法。 唐以前的玉器装饰,主要通过线条来展示纹样,表达艺术主题。
特点:
(1)衣纹、发丝、花叶、羽翎均用平行细阴线。花蕾、动物鳞衣,均用网状细阴线绘就。
(2)所有线纹均用铊琢出,落脚深,中间粗直,收笔细尖,线纹走向非常明显。常见的人纹、花纹图像外缘,都有一条粗弦纹边框,框内地子内凹,在内凹的地子上用浮突及阴线描绘的手法,琢出人纹、花纹、禽鸟纹等图案。
唐龙纹璧
商代的玉器制作并没有因青铜器的崛起而失色,相反,青铜治玉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玉器制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了玉器的品种与表现形式,加上统治者对玉器的重视,使商代玉器制作的规模和工艺水平更加精细,更富于人性化。
商代早期玉器在研磨、切削、勾线、浮雕、钻孔和抛光,以及玉料的运用和创作造型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商代晚期,玉器的图案设计、雕琢工艺、抛光技术等,与早期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如一件商代前期大玉戈,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古玉,已有精细的到线,也有浅浮雕,亦即减地凸雕。这些纹饰中不少是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转折自如层次不同。比如龙山文化的变形兽面纹、红山文化玉龙胎(地形则的刻纹、良语文化的神祖兽面纹,就是典型的例子。良渚文化的玉璧,大多数是光素,但制作者已懂得灵活掌握几何学的同心圆原理。又像玉琼,外祀内圆,四边饰以细致的纹饰,结构顺为复杂。有些玉珍、玉玦等更穿孔佩带。
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纹饰中,主要是阴刻直线,既深且粗,犹如凹拗,底部较上祀为宽阔。另有一些用硬金刚石之类划出的阴刻线,曲而且甚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