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清代
尺寸:长231厘米,如意头538-877厘米,厚01-072厘米,柄长22厘米,宽294厘米,厚15厘米
出土地:安徽省青阳县蓉城镇平山村清礼部尚书王懿修墓出土
收藏地:现藏于青阳县博物馆特征:翡翠通体绿色泛灰,柄的头尾处为红翡,器由两块玉料雕琢而成,首柄分开,灵芝形首,浮雕一大两小灵芝,其边缘卷起如荷叶边,上端中部钻一小孔,柄身镂雕大小不同的的九棵灵芝和细藤,呈缠绕状。灵芝头与柄用一铁钉铆接。
来源:
在古代,“翡翠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佛僧讲经时,常用“翡翠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清代,“翡翠如意”在宫廷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如皇帝登极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翡翠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翡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翡翠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翡翠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可见,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宫廷礼仪、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
1、翡翠这一名字最早是鸟类的名字,雄性的被称之为翡鸟,而雌性则被称之为翠鸟,所以有了翡翠之名。在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被称之为非翠,后逐渐演变为翡翠。
2、早期翡翠其实价值并不算高,不为世人所重视。但是诗人喜欢用翡翠作诗,加上其传承了古代的工业水平和几百年的历史,所以渐渐的变的珍贵起来。
3、翡翠开始发展起来都是皆是云南人所为,他们将其带入大众的视野中,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将其制作成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在社会上广泛流传,造成了现在为人所熟知的局面。
1、平平安安。如意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然后衔接一长柄而成。翡翠如意的头部雕刻成一只灵芝,而这灵芝看起来像是“回头”。古时常常有将士在外打仗,家人盼其平安,可以“回头”回家,所以会让自己的孩子佩戴一块翡翠玉如意,寓意着平安。
2、和睦美满。古时帝王将相结婚的时候,都会在床头摆放一块翡翠如意扣的摆件,这是因为人们认为,翡翠如意扣可以给家庭带来和睦和安康福气。翡翠如意扣是由祥云纹饰和灵芝雕刻组成的,这两个物项都给人一种和睦、吉祥的感觉。故而,在翡翠如意扣的寓意里,我们还可以添上福星高照、和和睦睦、美满幸福这样一个寓意。
3、吉祥如意。如意,从字面意思来看,有如愿所偿之意,而且在佛教中,有手持如意的观音形象出现。观音大慈大悲,悲悯善良,可以保佑人健康平安,事事如意。因此,翡翠如意扣的寓意里就是吉祥如意的这一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