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老翡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珍宝,因而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1翡翠龙:相传很久以前,一只翡翠龙因为玷污了太阳女儿的净土,最终被太阳女儿赶到了地球上。翡翠龙深爱太阳女儿,为此前往山庄学习手艺,终于学成了珠宝制作技能,制作出了一条精美的翡翠项链,献给太阳女儿表达自己的爱意。2翡翠宝剑:相传古代国君曾下令找人制作一把不易磨损的宝剑,数位工匠竞相制作,但每次都被用过不久就磨损了。一位老匠师告诉国君,如果能在金属中灌入一些翡翠粉末,能制作出非常坚硬的武器,翡翠宝剑就此诞生。3翡翠镯子:相传一位妇女带着自己的儿子坐轿车去观光,不巧遇到盗匪,盗匪要求妇女将自己的珠宝首饰交出来。妇女怕儿子发生事故,只好摘下手上的翡翠镯子递给盗匪,没想到这个翡翠镯子反而救了他们的性命,妇女因此感激不已,后来她的家族就一直珍藏着这个翡翠镯子。这些传说都表达了人们对翡翠的珍视和爱慕之情,其中有传说中的神话元素,也有人们对宝石珠宝的情感寄托和传承。这些故事和传说也吸引了人们前来了解和欣赏传统老翡翠。
我们在购买翡翠饰品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商家对俏色翡翠赞不绝口。但是什么是翡翠的俏色呢?我想对翡翠不够了解的人可能都没听懂,所以老王今天就来说说翡翠的俏色是怎么一回事?它又是如何运用到翡翠雕件中的呢?
翡翠制品常用的雕刻技法充分地体现出量料取材的玉雕思想,其中巧色、俏色、分色这是三个不同的翡翠玉雕技法概念,一巧、二俏、三分指的就是这三个概念。
巧色是巧妙运用颜色,俏色是在巧色的基础上将颜色的鲜艳之处俏丽出来,分色则指在俏色的基础上把不同的颜色部分严格地区分开来不拖泥带水。
在古代,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玉雕师们常用巧色的工艺尽可能地保留原石上的颜色,而且尽量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在雕刻的题材中。使其不但不会成为瑕疵,反而能使制成的玉器独具特点而更加生动起来。
慢慢地,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巧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了俏色的玉雕技法。
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仅将原料丰富的颜色保留下来,并充分运用于翡翠雕刻题材的创作中,更是利用区分不同的颜色将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更鲜明地展现出来,使它成为整件翡翠玉雕作品中的亮点。
而常有人会错将翡翠玉雕里边,俏色,巧色,分色混为一谈,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1俏色是指翡翠天然的明艳颜色,一般特指绿色,以玉料来说,价值最高;
2巧色是指翡翠具有天然的颜色,通过雕琢,巧妙设计,突出料子的特色,偏重于工艺价值;3分色是指根据翡翠天然料子的颜色分布,规划雕琢题材,主要是指设计。
一些独具创意的玉匠能充分理解和运用翡翠的俏色,顺色取材、因材施艺,或雕人物,或琢动物,或作山水,或刻花卉,鬼斧神工,达到天工合一的效果。所以翡翠俏色是一项非常经典的工艺技术,它能让翡翠充分发挥它的特点,形成惟妙惟肖,独具特色的翡翠玉雕作品。
在古代,人们工具有限,想要雕刻出一件翡翠作品绝非易事。下面,伍就带大家看一看,古代的翡翠是怎么样做成成品的。
一、捣沙、研浆
图中,站着的玉工手拿着杵一下一下地用杵去捣,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
二、开玉
开玉,就是把玉璞外表别的石头削掉,两个玉工之间用木架架起了一个大玉璞,他们拿着条锯的一端,你来我往地拉着这个条锯,条锯上主要用来切割玉璞的,是一条钢丝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枝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里装的黑石沙和水混着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地滴下来滴到玉璞上,增加了条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三、扎(注解:“tuó”古同“砣”,碾轮石。)
扎,即是利用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粗具雏形。
四、冲
冲,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将玉块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分“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经过这个步骤,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
利用“磨”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有些相似但扎是薄而锐利的,而磨厚约二、三分(大约06到09公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首先,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称作“玉梃”。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轧。又称丁子,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纹。
八、打钻
这是对于一些要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打钻的工具主要是弯弓和轧杆,轧杆底端镶有金钢钻。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弓”为主要的工具。清代,镂雕玉器薄而细,达到技法的巅峰。
十、打眼
这是专门针对像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的,小而有固定形状的玉器要钻孔时所用的特殊技巧。
十一、木图
木图的步骤即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细地磨光
十二、皮图
皮是牛皮制成的,用来对玉器做最后的抛光上亮,呈现玉色。
原石是僵硬的,冰冷的,没有生命的,但原石在艺术家眼里,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却是通透的,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吧!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欣赏了那么多翡翠玉雕作品之后,玉雕作品要如何评价呢?
大师效应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出自大师之手的玉雕作品。同样的料,由于大师的精心设计,用心加工,作品不同凡响,这也反映出大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这种玉雕作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般玉雕作品的价值。
创意型作品
现代玉雕有许多作品的题材是历史上没有的。例如,施禀谋先生创作的一些现代题材的作品,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加工工艺方面,都有其独特创新的一面,凝聚着浓厚的艺术创作思想,更显其可贵的艺术价值。
作品的神韵
在评价一件玉器作品时,经常会有人说这件作品有神韵。对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整体有神韵的佳作,不能与一般玉雕作品相提并论。
俏色巧用
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艺术不同于绘画、彩塑,也不同于雕漆、珐琅。这种艺术只能根据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按料取材”、“依材施艺”进行创作。创作是受料型、颜色变化等多种人力所不及的因素限制的。一件上佳俏色作品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其价值也是很高的。在评价俏色利用方面,可以根据一巧、二俏、三绝这三个层次来看。
推陈出新
现代玉雕佳作,有的在工艺上有所突破,有的在利用工具上做了大胆尝试,这些都对整件玉雕作品的价值有贡献,评价时应充分体现。在评价玉雕珍品和佳作时,一定要综合分析构成珍品、佳作的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在整件作品中的分量和对价值的贡献,最终做出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
在欣赏这些当代翡翠玉雕精品时,从鉴赏到领悟,是人生一种崇高的精神享受,涤尘入境、忘我静心,更是人类生命的归真。
若你也爱翡翠,请加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翡翠貔貅是生活中常见的玉雕作品。特别是在当代玉雕艺术品市场上,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诉求的不断加深,如貔貅这样以古代瑞兽为题材的玉雕作品非常符合他们的需要。
翡翠貔貅威风凛凛,通灵神化,可以为人们洗去内心的浮华和躁动,给佩戴貔貅者带来的不仅是美好祝福也多了几分宁静和希望。其寓意可以分为:
1、貔貅是以金银财宝为食,而且只吃不拉,肚子是个聚财囊,寓意财源滚滚、招财进宝。
2、貔貅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又名天。官大无比,权势逼人,象征着官运亨通、高官厚禄、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舞貔貅的习俗,这样可以将邪气赶走、带来高兴及好运的作用,寓意好运连连、鸿运当头。
4、貔貅可以算是遇事成功、做事圆满的代表之一,也就象征着事业一帆风顺、功成名就。
5、貔貅福大命大,寓意大福大寿、福气东来。
6、貔貅长着一张连鬼神都畏惧的脸,是避邪、挡灾、镇宅的不二之选。
翡翠貔貅吊坠图示:
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作品800多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馆,藏品主要为清宫遗存,其中帝后玺册20余件,首饰、服饰类作品400多件,其他器物300多件。
故宫翡翠藏品源自清朝,雍正时期翡翠器件极少,乾隆时期器件渐增,晚清慈禧掌权时期的翡翠藏品器物最多。
从清宫翡翠器翠的质地等级看,大部分均为老坑种翠料,而通身满绿的“纯翠”甚少,尤其水头足、玻璃地、艳绿欲滴的高翠更是难得一见,只有从小件的佩饰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点状的翠较多,还有一批无绿的白地翠。
是不是古代人不喜欢通透的冰种?不喜欢艳丽的翠色?
在当时,翡翠资源可谓相当丰富,极品的原石统统都还埋藏在地下,只是限于当时的开采工艺,没有大型的机械,单凭人力开采,种种条件的限制,以至于埋藏在深处的原石没有被发掘。所以在场口发掘的时候没有大量开场,因此开出冰种少。
还有一个可能是,那时候大家对透明制品的认知只是“琉璃”,而琉璃又是极奢华尊贵的东西,因此民间见过的人少,自然没有流行起来。
所以这些在现在看来材质不佳,价值不高的翡翠工艺品,在当时确实称得上绝世珍宝,而且在那个没有电,没有便利的锋利磨具的年代,工匠们用智慧和工艺,雕出了精美的作品。每一件都凝结了古人的匠心。
古代人和现代人对翡翠的标准,好色是一样的,但是不一定拿“透明”的标准来衡量,所以你看看他们的翡翠,都是糯的比较多。包括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颗白菜,等等。
现代人追求冰种,甚至高冰。一是漂亮,这个没话说的。像果冻一样水水的、透透的,有种吹弹可破的错觉。这种感觉是现代人的共鸣,就像好多直男都喜欢网红一样,时代造型世间繁华。
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
翠鱼式盒
翠印色盒
翠烟壶
翠碗
翠桃式洗
翠太极纹浅盘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缠枝莲纹盖碗
翠箫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古玩古董鉴宝出手”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
喜欢你就点个赞!
原石是僵硬的,冰冷的,没有生命的,但原石在艺术家眼里,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却是通透的,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
这是一块会卡场口的原石,因为皮壳比较厚,个头小价格贵,就被很多玉商放弃了。唯独老杨眼光独到,花6万块钱买下了这块石头。老杨把石头拿回家,直接开始设计进行雕刻。
思前想后老张决定设计禅意十足的图案,就等着开始刻了。
佛像大致模样已经出来了,虽然还只是粗胚,但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佛像精致的五官,整体呈现的感觉是庄严、肃穆与宁静。我们再来看看最后成品会是怎样了吧!
哇哦!好美呀!恰到好处的运用原料的每一个边角,没有完全去除皮壳,却更有一种自然粗犷的美感。紫气凝而不散,深邃动人,水头也足,就如天地间的精灵。背面稍加修饰,一个大气脱俗的行楷“佛”字,使整体的韵味得以升华。
最后有人出价到80万,想买这件作品。可是老杨却委婉地拒绝了!这样的巧雕才是将翡翠最原始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最佳方法了吧!翡翠玉雕的思想和精髓就是要量料取材,而留下了皮壳的这类美物无遗是其最佳的表现方式!
从古代开始,玉雕师们就开始在玉器制作过程中使用一些巧色的雕刻工艺,将一些不协调的颜色巧妙的雕刻,使之保留下来不但不会显得突兀,反而能使翡翠玉石整体看上去更具独特性和生动感。
玉雕师们根据每一块翡翠不同颜色、种水、优缺点进行巧妙的构思,尽量把它最美的一面呈现给世人。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欣赏更多留下了皮壳的巧雕翡翠作品吧!
巧妙的运用颜色,让一些看似不协调的颜色通过雕刻技术呈现,留下皮壳却更天一丝故事效果!
留下皮壳的翡翠玉雕的特点在于将原料丰富的颜色保留下来,并充分运用于翡翠雕刻题材中去,通过不同颜色、层次的展现鲜明的主题,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怎么样,这样既留下了翡翠最初模样却不影响颜值的巧雕翡翠是否得到了您的喜欢呢?!以后如果有幸结缘一件翡翠原石,舍不得去皮壳就这样做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