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收藏翡翠的人都认为翡翠是有灵性的。其实只要保养得当,翡翠的美会更有光彩。所以今天来到经验就和大家分享关于怎样保养翡翠的基本常识,希望对收藏保养翡翠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翡翠要与钻石、红蓝宝石分开摆放,因为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肉眼看不出裂,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二、如果长时间不佩戴,需要取出用冷水清洗浸泡几小时,这样能长久保持翡翠的润泽
三、夏天易出汗,在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盐份与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尿素等物质, 会慢慢地侵蚀翡翠的外表。因为 翡翠在雕琢之后往往要上川蜡进行抛光,以增加其光亮程度,汗液中的物质常常会腐蚀 翡翠表面的 川蜡, 从而使翡翠的“亮度”与光泽遭到破坏。 所以,夏季里最好不要将翡翠拿在手中把玩,而 那些佩戴在身上与肌肤贴近的饰件,如手镯、挂件等,要经常在中性洗涤液中用软布清洗,抹干后再用钻石布或麂皮擦亮。除此之外 翡翠首饰也应切忌与酸、碱和有机溶剂长期接触,例如 各种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都会对其表面产生腐蚀作用。佩戴后应用冷水冲一下,防止汗液对翡翠的腐蚀。
四、不要长时间靠近热源,翡翠经过烤灼会使其内部分子体积增大,使玉质产生变态,造成翡翠失去温润的水分,使其种质变干,而其颜色也会变浅。因此去日照强烈的沙滩等地游玩时尽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饰,避免过强的阳光对其直接照射;还有喜欢蒸桑拿朋友,在进桑拿房前也要将翡翠饰物取下,不要让翡翠长期处于高温湿热的环境下;在烹饪时也尽量避免使翡翠与高温或明火接触,最好是在烹饪时能取下翡翠饰品以防翡翠受到损伤。
五、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日常玉器若有灰尘或油污的话,宜用软毛刷(牙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淡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
六、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按上述方法清洗后要干布擦拭至有光泽即可
七、经常佩带:不要将翡翠首饰长期放在箱里,时间久了翡翠首饰也会“失水”变干,最好要经常佩带。
翡翠行业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有关翡翠品种、翡翠价格、如何挑选翡翠等等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想要了解最新翡翠报价,看翡翠采购源地,鉴定真假翡翠等,需要咨询翡翠专家,尊皇珠宝的翡翠行家每天更新分享一些翡翠知识,翠友们可以去咨询了解下,挑选适合你的好翡翠。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翡翠市场假货横行,了解翡翠、读懂翡翠,擦亮眼睛,做聪明的消费者,认清翡翠行情,不要坐以待毙,赶紧咨询翡翠行家吧。
念珠按品级划分,念珠可分四品:最上晶为一千零八十粒。但这种念珠因太长,仅为少数高僧大德和潜修人者使用,或为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品,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为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用一百一十粒,为修行中记数方便,现也有穿为二百一十六粒或三百六十粒的,中品为五十四粒,下品为二十七粒。
按粒数划分,念珠可分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五十四粒、四十二粒、三十六粒、三十三粒、二十七粒。
念珠材质:
念珠,僧人诵经、作法事时的主要法器之一,同时也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有菩提子、莲子、水晶、珍珠、赤铜、珊瑚、象牙、核桃、檀木等各种不同原料制作的念珠。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念珠的造像。
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众小孩顺着他眼光看去,只见在这庙中,正站着一个年老和尚,脸上皱纹横生,一身破旧袈裟,全身上下脏兮兮的。只有手中持着一串碧玉念珠,竟是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出淡淡青光。奇怪的是,在十几颗大小一致,光洁剔透的青玉念珠中,偏偏还夹杂着一颗非玉非石、颜色深紫、暗淡无光的圆珠。
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指: (l)信心, (2)念心, (3)精进心, (4)慧心, (5)定心, (6)不退心, (7)护法心, (8)回向心, (9)戒心, (10)愿心。 十住: (l)初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 (2)饶益行, (3)无恙恨行,(4)无尽行, (5)离痴乱行,(6)善现行, (7)无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不坏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8)如相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l)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现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 (l)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已见上文,兹不赘述。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姚秦)鸠摩罗什泽《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指:(1)随信行者,(2)随法行者,(3)信解者,(4)见至者,(5)身证者,(6)家家者,(7)一间者,(8)预流向者,(9)预流果者,(l0)一来向者,(l1)一来果者,(12)不还向者,(l3)不还果者,(14)中般者,(15)生般者,(16)有行般者,(17)无行般者,(18)上流般者。 九无学指:(l)退法,(2)思法,(3)护法,(4)安住法,(5)堪达法,(6)不动法,(7)不退法,(8)慧解脱,(9)俱解脱。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l)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l)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 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是为无畏。 2) 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 3) 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4) 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5) 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6) 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是为无畏。 7) 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是为无畏。 8) 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是为无畏。 9) 使性多*者,不生色念,是为无畏。 10) 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嗔恚,是为无畏。 11) 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 12) 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是为无畏。 13) 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是为无畏。 14) 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