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器鉴定是指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进行研究的过程。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董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鉴定是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古董的演变规律。玉器鉴定方法有哪些?常见的玉器如何鉴别呢?玉器鉴定方法有哪些
1、水滴鉴别法
就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2、触摸法
挑选玉器时,可以用手来回触摸,如果感觉到一种冰凉润滑感,则有可能是真玉,因为真玉具备这一秉性。
3、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颜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4、舌舔法
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
5、放大镜法
一般情况下,把玉器放在放大镜下看,如果是真玉,少裂痕或者无裂痕的为好玉。如果裂痕很多或者很大,则证明是劣货。
6、雕刻
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线条槽品两侧边有毛道崩裂现象是现代"机器工"的特点。
常见的玉器如何鉴别
翡翠玉器鉴别
1、翠性
不论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通常可见到花斑一样的变斑晶交织结构。在一块翡翠上可以见到两种形态的硬玉晶体,一种是颗粒稍大的粒状斑晶,另一种是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状小晶体。一般情况下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匀。
2、石花翡翠中均有细小团块状,透明度微差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石花。
3、颜色
翡翠的颜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伴有浓淡不同的绿色或黑色。
4、光泽
翡翠光泽明亮,抛光度好,呈明亮、柔和的强玻璃光泽。密度和折射率:翡翠的密度大,在三溴甲烷中迅速下沉。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左右(点测法),其它相似的玉石均低于163。(大家平时就要看清楚鉴定证书上的折射参数了)
5、包裹体
翡翠中的黑色矿物包裹体多受熔融,颗粒边缘呈松散的云雾状,绿色在黑色包裹体周围变深,有"绿随黑走"之说。
6、托水性强:
即在翡翠成品上滴上一滴水,水珠突起较高。
仿古玉的辨别
仿古制品是根据出土古玉的特征,加以刻意模仿,但是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很多出土古玉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沁色,仿品就大肆人工做沁,结果搞得沁色比真品更加严重,却忘了真正的古玉在自然环境中,未必能沁入太多的颜色,甚至可以不沁;又比如,古代的雕工不如现代,于是就把仿品做得粗陋古朴,却忘了古代玉器完全是精工细作,很多时候那精美的造型和工艺至今无法达到;还有,为了做旧,很多仿品都采用十分低劣的玉质,却忘了古玉是“石之美者”。
和田玉鉴别
1、用小刀检测其硬度,和田玉摩氏硬度达到65左右,拿小刀在上面划一下一般不会留有痕迹,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较低的玉则会留下痕迹。
2、查看和田玉的颜色,和田玉只有白色、青色、墨色、**四大类颜色,传说中有红色的,但一直没有见过,所以如果你遇见红色的和田玉,那指定是假的。白色的颜色由白到青白,**由淡黄到深**(包含糖色),青色由淡青色到深青色,墨色由墨色到淡黑色。
3、羊脂色和**的和田玉价值较高,羊脂玉质地细腻,白如凝脂,是白色和田玉中最好的品种,在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因产量十分稀少,故极其名贵。另外黄玉也是十分罕见的,价值仅次于羊脂玉。青色的和田玉价值最低,青色和田玉颜色分布从淡青色到深青色,种类较多,颜色深浅也不同,是和田玉中最多的一类颜色,故相较其他颜色价格稍低。
4、观察其是否半透明,在玉石中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而和田玉则属于半透明的,在光照下,能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的物像。可将玉石对准光源,用手在玉后晃动,真的和田玉能看出有黑影晃动。
5、听其声音辨别,和田玉由于质厚温润、脉理坚密,所以在敲击下声音清脆、洪亮,可拿两块相同的玉对敲几下,如果声音黯哑则不是和田玉,和田玉的声音比较清脆、像钢一样。
6、用手掂下重量,在购买时,可分别用手掂量一下相同体积的玉石,和田玉较沉重、实在、厚实,一般比其他玉石重。
7、查看其质地,和田玉质地滋润、细腻、柔和,且表面具有油脂光泽,其他玉石的滋润和油脂光泽不及和田玉。另外可把玉石放在皮肤上,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而玻璃制品是没有的。
玉器保存方法是什么
1、勿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
3、玉石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4、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色度。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带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5、勿置阳光长期直射。玉器阳光暴晒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可用茶水养玉,养玉的方式和养茶宠的方法相似,例如:绿茶养出的玉石光润、红茶养出的玉石红艳、茯茶养出的玉石有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养出的玉石不易碎裂等。
翡翠玉手镯的保养方法为:保持湿度、避免碰撞、避免灰尘、远离酸碱、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长期磨损。
保持湿度:翡翠忌讳失水,特别是新买的翡翠手镯,首先,用纯净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因为玉镯的玉质取决于一定的湿度,周围环境不能太干燥。
避免碰撞:注意避免从高处坠落或撞击坚硬物体,尤其是有少量裂纹的玉镯,否则,手镯很容易断裂或损坏。
避免灰尘:维护玉镯,尽可能避免灰尘,如果日常玉器中有灰尘,建议用软刷子清洁。
远离酸碱:玉镯应避免接触香水、化学品、肥皂和人体汗液,如果玉器暴露在过多的汗液中,佩戴后没有立即擦拭干净,就会受到侵蚀,从而损坏外层,影响原有的亮度。
避免暴露在阳光下:玉镯要注意避免暴晒,因为当玉石遇到热膨胀时,其体积会增加,这会影响玉镯的质量,芙蓉玉、水晶、玛瑙等甚至可能因高温而爆裂。
长期磨损:玉石行业常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经常佩戴玉镯会让人更加融入,适量的人体油脂和其他分泌物可以促进玉镯表面的铜绿,使玉镯的水头更亮、更透明。
翡翠名称由来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在中国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就有了这个词:“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指岭南地区一种鸟类。
凡论说出土古玉者,大多都会谈及“沁色”的话题。古语云“无沁不成玉”,沁色作为出土古玉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虽然“沁色”一词为大家耳熟能详,但深究起来,确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今不揣浅陋,将自己对于出土古玉之“沁”的粗浅认识略述一二,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正之。
一、关于“沁”的种类
沁色之名,自古有之。论说者一般都专指玉器,如清代蔡可权所著《辨玉小识》中即言到:“淤染之于古玉有专名焉曰‘沁’” 。然从众多出土实物来看,不仅玉器,还有石器(图1:春秋石镇)、瓷器(图2:宋葵口白瓷碗)、(釉)陶器等表面的沁色也十分常见。沁浅者,存于釉面;沁深者,深入胎质。
之所以会形成沁色,是因为器物在埋藏过程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加之地下湿气和压力等作用,使得玉石的晶体结构或釉面的玻璃质变得疏松,从而被水或矿物质侵蚀,造成器物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
由于埋藏环境的复杂,受沁的不仅仅有颜色,味道和质地也会受沁,从而产生所谓的香沁与质沁。
关于“质沁”,以后会另行著文与“质变”一起讨论。此先简略介绍一下“香沁”。
“香沁”之玉,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为唐代苏鹗所撰《杜阳杂编》,其中提到:“唐肃宗赐辅国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虽锁之于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气。或以衣裙误拂,则芬馥经年,纵汗濯数四,亦不消歇”。
民国时的张景鲲在其所著《汉玉研究》中亦有“香沁”的论述,其文云:“玉在土中与奇南香为邻,年久受其染沁,出土后置玉热茗中,稍浸取嗅,芳香微吐。此非玉之自能吐香也。然此类玉罕见,得者宝之”。这段文中,作者认为“香玉”是由于玉器埋入地下时,附近有松香、沉香、樟脑、檀香等物,受其浓郁的香气沁染而成,经把玩受热,香气方能透出。
清末民初的刘大同在其所著《古玉辨》中也有《香玉》一节,其文曰:“古玉出土,含有香气者,世不恒见。余时存一玉勒,白色方形,长二寸六分,方五分,云雷花纹极精深。于佩之有年,因调查国界,渡松花二道江,乘独木卫护,将登岸,跳板一跃而下,不觉系之绳坠断,将勒落于水边,旋令护兵随从十余人入水寻觅,终不能获,今三十余年矣。每一念及,为之怅怅,因香玉之不易得故也”。
亦有文献说,香玉之香是受地下硫磺所沁,不知是否。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蕴含有香气的出土古玉,世所罕见,笔者也只是在文献中阅读而知,并未见过实物。但当下有一种人工合成的蕴涵各种香气的玉石,倒是可以在市面上碰到。
虽然“香玉”人间罕有,但玉器入土能沾染埋藏环境的味道,已为古董行人所熟知。《汉玉研究》中便有:“土沁多有土锈气,用开水煮之,就能闻到气味。”《古玉辨》中亦有:“受铜沁者,色如翠石,名曰鹦哥羽。……但用热水洗之,含有铜臭气耳。”以此作辨伪的方法,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法门。
二、关于“沁”之颜色
“沁”给人最大宗的感受并非来源于味道,亦非来自质地,而是最直观的――颜色。沁色之名,亦由此而来。玉受沁颜色之丰富、精彩,历来为古董家所称道。
张景鲲《汉玉研究》中说:“五光十色,名色极繁”;刘大同《古玉辨》中说:“受色沁者,品类繁多”;清代刘子芬《古玉考》中说:“种种颜色,玉贾谓之‘十三彩’”;当代台湾学者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中亦说:“所呈现各种不同之颜色……令人越看越美。”
出土古玉器的沁色,常见的主要有: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青色、紫色等等。对于不同颜色的沁,古人也给其取了各种美妙的名称。日本近代学者滨田耕作在其所著《古玉概说》中描述:“中国古董家把这种外泌的色泽区别出来,受黄土的影响的叫做土古,像蒸栗之色的叫做甘黄,受衣服等靛青之泌色的叫做甘青,受石灰的影响而带桃花色的叫做孩儿面,受棺中水银的泌的名纯漆色,受铜泌的作鹦哥绿,又因尸血的泌成红色而略带黑暗的叫做枣皮红,特别的叫它作尸渗。”
各种不同的沁色,沾染于玉器本身所固有的青、白、黄、绿等颜色(刘子芬《古玉考》:“古玉器埋藏地中年久,经过酸化作用,硬玉之白者则变红色,软玉之白者则变**,若绿玉则不论软硬,除沁入之颜色外,其本色不变。”)。再加之,由于埋藏环境的复杂导致如受沁部位、受沁比例、沁入颜色之先后、多寡等不同,交相辉映之下,就愈发异彩纷呈。
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说:“受一沁者,名曰纯一不杂;受两色沁者,名曰黑白分明,又曰天玄地黄;受三色沁者,名曰三光照耀,俗名三元及第,广东南洋,名曰桃园结义;受四色沁者,名曰四维生辉,又名福禄寿喜;受五色沁者,名曰五星聚魁,又名五福呈祥,通称之为清五彩;受群色沁者,多至十五六色不等,名曰群仙上寿,又曰万福同攸,通称之为混五彩。”
入土重出之古玉染带沁色美不可言,故而格外为古董家所钟爱。《古玉辨》中称:“色沁之玉,大而精者,固不恒见;即小而精者,亦不易得。”(图3:黑漆古玉鸟)其价格也因受沁之不同而各异。《稗史类编》有云:“出土之玉,血古尸古为最贵,黑漆古土古为价低。”《古玉辨》又说:“但论沁色,无论何色,以透为贵,次则为巧沁,虽薄如玉皮,轻如蝉翼,亦有逸趣。……今人又重绿铜沁。”一言以蔽之,古玉受沁颜色、结构及层次越多越复杂,古玉的价值也就越高。故有所谓“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的说法。(图4:金沙玉环)
三、关于“沁”之造假
综上:第一,有沁色能表明玉器古老的身份,说明这是一块入过土的古玉;第二,色沁好的玉,值钱,有利可图。所以,染色也就成为仿古玉造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玉器制造就采用了染色工艺。玉器人工着色的目的,最初只是为了掩饰玉器上原有的瑕疵。自宋代始,古玉造假之风兴盛,玉器的染色愈来愈成为制作假古玉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伪方法亦不断进步,许多仿古玉器的沁色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文献上记载有染色的手段,形形色色。如刘心�在其所著《玉纪补》中撰文道:“狗玉,杀狗不使出血,乘热纳玉器于其腹中,缝固埋之通衢,数年取出,则玉上自有土花血斑,以伪土古。……梅玉,以质松之玉制为古器,用重乌梅水煮之竟日,则玉松处为乌梅水搜空,宛似水激痕,然后以提油法上色,以伪水坑古。……风玉,制器以浓灰水稍加乌梅,煮之竟日,乘热取出置风雪中一夜,则玉纹冻裂,玉质坚者其纹细如发丝,再以提油法上色,以伪牛毛纹。……叩销,乾隆时无锡阿叩作毛坯玉器,用铁销拌之,热,醋淬之,置湿地十余日,再埋通衢数月,然后取出,则玉为铁屑所蚀,遍体橘皮纹,纹中铁销作深红色,且有土斑,灰不易退,宛如古玉。”
以上所说“土古”、“水坑古”、“牛毛纹”、“橘皮纹”等,皆是旧时古玩行对出土古玉因埋藏环境所致的各种沁色的术语或雅称。以今日的眼光看来,这些作伪的手段,无非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玉器的肌理产生裂隙,从而染色。然而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坊间秘制之法,的确可以蒙骗很多的古董家。以至于以讹传讹,一些染色的手段被传得神乎其神,使人难辨真伪。
旧时古玩行曾流行的“虹光草染色”便是一例。相传“宋宣和政和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腌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直到民国时,李凤仪所著《玉纪正误》中才引科学论据予以否定。其文曰:“夫木入火成炭,色素既灭。色素消灭,何能染于玉乎?总之染玉之染料,不外含有金类盐性之树脂,玉面硅酸煨至溶解,色素乃有沁入之可能。”作者最后指出,从研究染色的角度去鉴别玉器的真伪,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归根结底,还是要对“沁”本身的过程进行研究。了解玉器为什么会受沁?为什么会被沁成不同的颜色?
四、关于“沁”之研究
沁色,亦作浸色。顾名思义,就是浸泡、浸染的意思。清代陈性在其所著《玉纪》中,如是说:“所谓沁者,凡玉入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入玉里,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各物质之有色者,皆随之浸*于中。如下染缸,遇红即沾红色,遇绿即沾绿色。故入土重出之玉,无有不沾颜色者。若无水银沁入,虽邻近之颜色亦不能入玉中也。”陈性提出的水银导致受沁的说法影响深远,许多后世的古董家都认可这一观点。
但究竟某种沁色为何种物质浸染所致,仍不为人所知。如刘大同《古玉辨》中说:“受沁之原,不易深究,足见地气化生万物,奇奇怪怪,变化之无穷也。……均未知古玉受沁之由来也。”张景鲲《汉玉研究》中也说:“玉如土中,遇色彩而染沁,能确举者数种而已。……穷其受沁之源,究难确证。”
直到李凤仪所著《玉纪正误》中,才给出了较为详尽的答案。此时已跨入民国,所以这本书的特征性很强,极为明显的烙印就是“科学”一词被高频率地使用。作者用“科学新知识”来分析玉器,可谓前所未有,读来耳目一新。
其书《玉色》一节谈及“受沁”的内容颇为精彩:“明乎玉之构造,则玉入土其受沁理由亦甚显著。盖入土年久,地中热力蒸发,玉面之硅酸溶解。玉之硬度赖硅酸保护,今失却保护能力,则外物自然侵入。此玉之受沁极大原因,实无关水银也。水银传热极速,亦不过助地中传热能力之一种。”
作者在批驳“血沁”之色是尸血所致这一错误观点时,举出埃及木乃伊的例子:“彼以红者为血沁,殊不知尸体入土,血液腐败已无色泽可言,安在见其于千百年中蓄此能力,以渲染最坚之玉石乎?观埃及之古尸,虽能保存不腐,亦仅质存而色已尽变。是可知矣。”甚至还“兹将酸化金属成色附表以证之”。图5所示的表中对于沁色成分的研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当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是通过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在获取第一手实物资料的方法上,还是借助高端、精密的科学仪器对出土玉器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上,以及考古信息的明朗化和便捷化等方面,都达到古人无可比拟的高度。随之,就是研究水平的水涨船高。
从现代矿物学的角度看,玉石是多晶集合体。软玉组成中铁和镁的占位比率决定了颜色的深浅,随铁含量增高而颜色加深。由于玉的物理、化学性质较不稳定,所以出土的古玉大多数会有色变的现象,即“沁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受沁后的古玉,其纤维粗细无明显变化,矿物成分亦不变,但结构变得疏松,硬度降低,比重亦会有所下降。
仔细观察出土古玉上自然形成的沁色,或是从玉器的边边角角,或是从有裂痕的地方,或是从结构松软的地方开始沁入,然后,向玉器的内部一点一点渗透,慢慢地进入肌理。这一逐渐渗透,慢慢扩散的“沁痕”,被研究者们定名为――“走色”。它不仅仅是一种颜色上的变化,更体现了一种过程上的渐变。“沁变”是有层次感的,边缘处沁色非常的老,且玉质有钙化,由边缘往中间逐渐渗透。当代台湾学者李更夫在《玉器鉴定全集》中指出,沁色的纹路走向:“凡线状者,多有凹陷现象,呈片状者,势如行云流水,以不规之形势向四周扩散。”(图6:走色)
五、关于“沁”之鉴定
了解“沁变”的知识,在鉴定出土古玉时,往往可以从“走色”的角度入手,看看玉器的沁“痕”和沁“色”是否自然。清蔡可权所著《辨玉小识》在论及古玉染带沁色及辨伪时,说:“沁之深入玉骨而精光内蕴者为真,否则其色浮、其光死,赝品也。”这方面的例子多多,此不赘述。
1983年6月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被发现,同年8月,经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请国务院批准,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联合组成象岗汉墓发掘队进行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墓内发掘出大批沁有的“朱砂红”玉器,经分析是因罐装朱砂破损,朱砂外泄所导致(图7:朱砂沁玉剑�)。再如,南越王主墓室曾出土有几件雕刻精美的玉璧,表面或有宽窄不一的丝带痕,或有大幅织物残迹,或粘附棺板漆皮。这些沁色的形成,皆是玉璧用丝带穿连覆于玉衣之上,后棺椁坍塌、纺织品腐烂所致(图8:丝带痕玉璧)。南越王墓这批玉器资料的出土,为文物工作者研究沁色的形成提供了有力证据。
沁色的染带既与相邻之物质有关,亦与埋藏之环境有关。下面再以染沁玉笄为例,试述之。笄,俗称簪子,是古代常用之物,清代黄以周《礼书通考》云:“笄有二种,一种是安发之笄,一种是固冠之笄。男子笄掩于冠而冠显,妇人无冠亦无冠笄而安发之笄显。”图9中这件玉笄,遍体洁白,惟头尾二端染带土沁。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沁色,和埋藏环境不无关系。笔者曾参与某明代王陵考古发掘,在经历了六百余年的地下侵蚀,墓室内棺板、尸骨等早已无存,惟砖砌的棺床、金银冥币及金饰件犹在,女墓主头部一组金簪的位置犹如当年下葬时安放。(图10:明墓棺床)据此得知,若是玉笄,则头尾必露在外而主体为头发重重包裹,加之发质不易降解,故亦无从染沁。
文物鉴定,是对文物所包含信息量的解读。任何一件文物都包含有巨大的信息量,仅仅了解“沁色”,鉴定古玉时难免捉襟见肘。通过仔细观察,反推一块玉的埋藏环境或是制作程序,是文物研究者必备的专业素质。故而了解、学习,乃至深入实践各种类型的田野考古工作,将各地的土层、土色、土质以及各种埋藏环境烂熟于心,才是鉴定之根本。
常见者如墓葬内部因用石灰燥土而导致碱性过重,墓葬受挤压结构变形,墓葬因扰动而坍塌,墓葬内积水至使物品移位。凡此等等,埋藏环境之复杂,不可尽述。各种埋藏环境除直接或间接影响玉器结构及色泽的改变外,还常伴有如“蚀斑”、“蛀孔”、“质变”、“形变”等现象。这些都是鉴定真、伪出土古玉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于出土古玉之沁,纵落笔千言,难免挂一漏万。最后借用民国时赵润珍《古玩指南》自序中的话作为此篇的结尾,“惟作者不学,对于浩如烟海之古玩知识,何能遍知周晓?一蚊负山,自知不胜。惟冀藉此引起国人共同注意,群起图之。犹之抛砖引玉,因不才编述之荒谬,而产生合理之名著,岂止作者所祝祷,亦国人之所共同切盼者也!”
翡翠的五大特征,都包括哪些呢?
第一个特征是翡翠的透光度。
翡翠的透光度是光能透过翡翠的深度。一部分光将从翡翠表面反射,一部分光将从翡翠内部透过,不同翡翠的透光度也不同。
若翡翠所透过的光越多,它的透明度就越好,使翡翠显得非常晶莹剔透,有“翠水欲滴”的感觉。
根据翡翠透光的能力高低,可以将翡翠的透光度定为四个等级:透明、亚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所代表的典型品种分别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
影响翡翠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翡翠本身的颜色的深浅会影响透明度,颜色越深,透明度越差;翡翠的厚度会影响透明度,越薄,透明度越好。
第二个特征是翡翠的质地。
翡翠的质地是衡量翡翠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看起来越细腻越好,石花、斑点、裂纹越少越好。
翡翠质地的细腻和粗糙是由晶粒的大小决定的,晶粒越大则质地越粗糙,表现为半透明至不透明,晶粒小则质地细腻,表现为透明至半透明。
按照粒度大小,可将质地分为致密级、细粒级、中粒级和粗粒级。翡翠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翡翠质地的优劣,一般的说,细粒结构下的翡翠质地柔和,水头较佳,抛光程度好。
第三个特征是翡翠的净度。
翡翠的净度是指翡翠内部瑕疵多少的程度,也就是其它矿物包裹体(瑕疵)和裂纹。翡翠与其他宝石一样,净度是价值评价的一大要素。
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黑色瑕疵,有的呈点状出现,称为黑点,也有成为丝状和带状的,称为黑丝和黑带,主要是一种黑色的矿物,以角闪石最多,黑点多半出现在较深色的翡翠中。白色瑕疵,主要呈粒状及块状,一般称"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一些钠长石矿物或集合体。瑕疵对高档宝石级翡翠的质量评价影响极大,对中、低档玉雕材料则可按巧色安排而制成精美玉雕工艺品。
裂纹的存在与否对翡翠的质量影响较大,翡翠中的裂纹有两种:一种是由外界冲击造成的裂纹,另一种是晶体间裂纹。受外界冲击造成的裂纹对质量影响极大,晶间裂纹是由粗晶体边界结合部造成。
第四个特征是翡翠的瑕疵。
翡翠的瑕疵是指含有的一些杂质矿物,颜色、形状等瑕疵,这些瑕疵的存在将会影响翡翠的价值,尤其对高档翡翠的影响更大。归纳起来即为棉、纹、绺、裂。
棉是翡翠原生的内部特征,以小颗粒状、圆状或活云絮状存在,严重的白棉成石花,影响翡翠的美观。纹也是翡翠原生的内部特征,是由于翡翠局部在颜色上或结构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纹路,如色带石纹等。
其中,绺是翡翠后天形成的一种内部特征。
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第一个是翡翠是由不同晶体颗粒组成的,当晶体颗粒较粗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颗粒间隙,在光的照射下产生闪光效应;第二个是翡翠在形成后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搓揉等产生的裂纹,由于岩浆等热熔物质渗入将裂纹修复好,形成了细微的愈合裂隙,是看得见摸不到的极细微瑕疵。
第五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翡翠的颜色。
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通常人们称翡翠的红色为“翡”,绿色为“翠”。
浓艳的绿色、亮丽的红色和紫罗兰色为人所爱,其中尤以绿色为最珍贵。珠宝界常依据“浓、阳、俏、正、和”和“淡、阴、老、邪、花”这十个字来评判翡翠的绿色。
“浓”,即绿色饱满、浑厚、浓重而不带黑色;反之,绿色浅,色力弱则为“淡”。
“阳”,即绿色鲜艳、明亮、大方;相反,若绿色昏暗,没有光泽,则为“阴”。
“俏”,即绿色均匀柔和,能与“底”和“水”相互协调;反之,若绿色呈点状、峰状和块状等不均匀分布则为“老”。
“正”,即绿得纯正,绿中不带蓝、青等杂色调;反之为“邪”。
“和”,即绿色均匀、和谐、不花不乱;反之则为“花”。绿色的优劣顺序为:绿色、微带**的绿色、黄绿色、微带灰的绿色和灰绿色。
玉佩越戴越浑是怎么回事,求鉴定
1、没有正确保养玉石饰品长期佩戴出现浑浊,很有可能是因为玉石饰品没有定期进行保养。通常来说,玉石在佩戴后,需要将其放入温水中进行清洗,待玉石表面的污垢、油脂等杂质被清洗掉后,就能看到洁净、通透的玉石饰品了。
2、玉越带越浑浊可能是因为平时没有定时保养,玉的表面沾染了人体产生的污渍、油脂等杂质。也可能是因为玉的抛光面因为长时间佩戴而出现磨损的现象,此时可进行打磨抛光,以恢复原有的光泽度。
3、玉佩越戴越浑是一部分身上的油脂会慢慢的渗透进玉器的缝隙里了。翡翠是岩石,不像宝石或者钻石是单晶体矿物,所以它有空隙,只不过肉眼看不见,长期佩带会吸附人的油脂。
玉镯越戴越浑浊是什么原因1、玉越带越浑浊可能是因为平时没有定时保养,玉的表面沾染了人体产生的污渍、油脂等杂质。也可能是因为玉的抛光面因为长时间佩戴而出现磨损的现象,此时可进行打磨抛光,以恢复原有的光泽度。
2、由于身体上的汗液渗入玉内导致,玉里面出现一些白色的絮状物,就好像白云。属于正常现象,晚上不戴时,放到清水里泡着,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
3、没有正确保养玉石饰品长期佩戴出现浑浊,很有可能是因为玉石饰品没有定期进行保养。通常来说,玉石在佩戴后,需要将其放入温水中进行清洗,待玉石表面的污垢、油脂等杂质被清洗掉后,就能看到洁净、通透的玉石饰品了。
4、可能是玉石粉加环氧树脂压制出来的,或者是注胶手镯。第二种,平时接触的环境导致身体出汗较多,加之稍不注意接触的灰尘会导致镯子变污。把镯子取下,用牙膏抹上,然后用纯棉布轻轻擦,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5、外观磨损造成玉镯看起来浑浊。外来物质如汗液等沿着玉器表面小细纹进入玉器内部,造成玉器颜色发生变化,看起来会浑浊一些。玉器如果是优化处理的,佩带时间长了,玉器内部的树脂会老化,也会造成玉器变浑浊。
为什么玉越戴越浑浊没有正确保养玉石饰品长期佩戴出现浑浊,很有可能是因为玉石饰品没有定期进行保养。通常来说,玉石在佩戴后,需要将其放入温水中进行清洗,待玉石表面的污垢、油脂等杂质被清洗掉后,就能看到洁净、通透的玉石饰品了。
与抛光有关玉越带越浑浊也可能是跟玉石抛光有关,如果玉石抛高光,它就会呈现出玻璃一样的光泽感。
由于身体上的汗液渗入玉内导致,玉里面出现一些白色的絮状物,就好像白云。属于正常现象,晚上不戴时,放到清水里泡着,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
这和玉石抛光有关系。玉石如果抛高光,则会呈现玻璃一般的光泽感。但是随着佩戴磨损后,抛光面被磨损,加上人体油脂附着在玉石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因此会使玉石不再清澈水透。
两种情况。第一,玉镯可能是玉石粉加环氧树脂压制出来的,或者是注胶手镯。第二种,平时接触的环境导致身体出汗较多,加之稍不注意接触的灰尘会导致镯子变污。
外观磨损造成玉镯看起来浑浊。外来物质如汗液等沿着玉器表面小细纹进入玉器内部,造成玉器颜色发生变化,看起来会浑浊一些。玉器如果是优化处理的,佩带时间长了,玉器内部的树脂会老化,也会造成玉器变浑浊。
玉翡翠手镯怎么越戴感觉越脏了翡翠手镯为什么戴着戴着里面就脏了_百度1、抛光粉脱落:这块翡翠本身是有“大瑕疵”的翡翠,裂、棉、脏、褶等,商家为其刷上抛光粉、上蜡等工序将瑕疵掩盖,久而久之,表面的封蜡逐渐褪去,瑕疵也就慢慢显现,翡翠也就越来越脏。
2、可能是玉石粉加环氧树脂压制出来的,或者是注胶手镯。第二种,平时接触的环境导致身体出汗较多,加之稍不注意接触的灰尘会导致镯子变污。把镯子取下,用牙膏抹上,然后用纯棉布轻轻擦,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3、翡翠手镯佩戴一段时间后出现杂质,说明是经处理过的翡翠手镯。通常说容易出现变色的翡翠一般都是染色的C货翡翠,和一部分处理的B货翡翠。
4、翡翠手镯越戴越黑的原因有:佩戴者经常在肮脏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黑色的肮脏物粘附在手镯的表面。解决方案:注意清洁卫生,要经常用清水清洗翡翠的表面。
5、由于身体上的汗液渗入玉内导致,玉里面出现一些白色的絮状物,就好像白云。属于正常现象,晚上不戴时,放到清水里泡着,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
为什么翡翠手镯佩戴一段时间后出现杂质而是玉石本身存在质地不均匀的现象。白色絮状也就是俗称的棉棉本身就存在的玉石以后在佩戴当中如保养不当会加深棉絮的程度翡翠手镯的保养要注意避免撞击硬物,远离化学制剂,强酸,化妆品。严禁高温环境。
一般情况下来说,翡翠手镯经过我们长时间的佩戴后的,由于人体水分、油脂的进入,就是有可能会稍微的改善翡翠的水头的,但是这个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翡翠里的白棉不会完全的消失,但是可以变淡。
玉镯子戴久了之后里面会出现白色絮状的东西,是由于玉石镯子材料中含有铁、锰、钙、镁、锌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空气中经过氧化后会结合在一起,形成白色的沉积物。
保养不得当:翡翠如果没有定期清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泽会有所变化。大致是因与空气、人体汗液、人体分泌的油脂等物接触,导致玉石表面会沾染油污之类的污垢,看起来颜色就会变化一些。
这是翡翠形成过程中的杂质。翡翠手镯挑选注意事项:挑选翡翠手镯要注意尺寸,尺寸合适的翡翠手镯戴起来更舒适。也要看颜色,通常颜色鲜绿的翡翠手镯更适合年轻人,颜色浓绿的翡翠手镯更适合年长者。
,翡翠上蜡之后,一是增强光润度,一是遮掩细微瑕疵,看起来品相要好,便于出售。3,随着佩戴时间延续,蜡渐渐消融,于是感觉棉絮越戴越多。4,这是固有的棉絮,只是暴露出本真面目,是很正常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