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漂白充填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掉翡翠中影响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
2、充填和掩盖翡翠中的裂隙、降低翡翠的翠性,以达到增加翡翠的美感、提高售价而获得高额利润。市场常称之为B货翡翠。如充填时添加着色剂,则称之为B+C翡翠。所以漂白充填处理的对象一般是中低档的首饰和批料。
1翡翠a货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翡翠a货的鉴别方法: 1、光泽。
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
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
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 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
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
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 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
近期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
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
00~3。43g/cm,折射率为1。
65左右(点测)。 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
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
但近期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放大检查放。
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通常可见到三种情况:①表面明显可见分布较均匀的“蛛网”状或“沟渠”状裂纹。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充填翡翠。
但要注意与抛光不良造成麻点状表面相区分。漂白充填处理翡翠裂隙边缘较为圆滑,“翠性”不明显;而抛光不良所形成的麻点状凹坑多呈三角形,边缘较尖锐,分布不均匀,多出现于颗粒粗大处,“翠性”明显。
②表面抛?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这是因为翡翠经漂白充填处理后又经过较为细致认真的再抛光,使得表面较光滑,局部细小裂纹是被破坏的翡翠颗粒间的极细小缝隙未被完全充填的表现。
③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亮点往往是在较粗大颗粒的表面或内部重叠分布,而不似解理面的片状闪光。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许多小亮点为小的气泡,这是由于在充填处理时未能把缝隙里面的空气全部抽空而保留下来的气泡。 用透射光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
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 8、热反应。
“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
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 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此法主要适于翡翠手镯的鉴别)。
2怎么辨别翡翠玉的真假
翡翠A、B、C货自己鉴定小技巧: 1、对光观察,是否有淡淡的**调透出,有则基本确定为A,如无且惨白状,则基本可确定B或B C(例外:白底青种除外,时间较长B货胶老化也会变黄)。
2、对于无裂手镯,用其他非手镯玉石敲击,会发出叮叮的清脆声音,B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脆。可以和确定的A货手镯对比一下。
B货惨白原理: B货是天然种质一般的翡翠原料经强酸、强碱浸泡几个月后抽真空注胶而成,此过程将天然的翡翠颗粒间**铁锰氧化物反应掉,所以B货就会显示出不自然的惨白体色表现在成品上。3、C货的颜色仔细观察可见颜色呈蜘蛛网状分布希望回答可以帮助你。
3翡翠和玉的区别
软玉呈油脂光泽,无翠性。 3。
软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为低。
4。 软玉的折射率(1。
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二) "马来玉"与翡翠的区别 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出现一种绿色鲜艳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不少人,以为它是"难得的高档翡翠"。
这种玉石究竟是甚么呢?这种玉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名称而已。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
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马来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1。
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 2。
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 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 3。
24 ~ 3。43。
3。马来西亚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
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4。
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十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 (三) 澳洲玉(绿玉髓)与翡翠的区别 澳洲玉,又称南洋玉,因盛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
由于颜色翠绿,颇得人们喜爱。它有一定透光性,颗粒细,价格较低,曾经迷惑了一些人。
其实它是一 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严格来讲不能称玉,应是绿色的玉髓,它的外观颇似翡翠,但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
澳洲玉的颜色太均匀,呈生苹果绿,很少深绿色,很像塑料。 2。
凭借放大镜观察,澳洲玉绝对看不到翠性。 3。
比重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
24 ~ 3。43)轻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为 1。
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四)东陵玉与翡翠的区别 珠宝市场上常见一种具有中等绿色(其深浅有所变化),呈半透明状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摆件),由于有一定的绿色,价钱又不高,颇受不少女士们的青睐。
这类串珠究竟是甚么呢?询问卖主,他回答说"这是印度出产的东陵玉"。 东陵玉,亦称东陵石,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
中国河南亦有产出,有人称之为"密玉",然而正确名称应为耀石英。东陵玉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
用透视光,可见东陵玉内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铬云母片。 侧视之,常形成一条"绿线"。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绿色铬云母呈现红色。 2。
东陵玉的比重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
可用手便可掂量出来。3。
东陵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五)水磨子(钠长石玉)与翡翠的区别 近些年来,在云南昆明、瑞丽、腾冲等地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水头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种"玉石,颜色总体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较少的白斑和色带,分布不均匀,这种玉在云南当地称为"水?i子",带有色调偏蓝的色带者称为"水地飘蓝花",常被加工成手镯、吊坠和雕件在台湾市场出售。 其实"水磨子"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其次有少量的辉石矿物和角闪石类矿物。
简易鉴定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放大观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钠长石组成,不显翠性,并有较多白色的石脑或绵。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
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显的轻飘感。
3。测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
52 ~ 1。54)远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总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与类似石的区别。 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拿翡翠或者玉往玻璃上划,因为翡翠与玉的硬度不一样,翡翠是最硬的被称为硬玉,而剩下的玉都被称为软玉。
翡翠划玻璃,玻璃上会有划痕,而翡翠并无任何磨损。这是任何软玉办不到的。
4如何区分翡翠和玉
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出现一种绿色鲜艳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不少人,以为它是"难得的高档翡翠"。
这种玉石究竟是甚么呢?这种玉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名称而已。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
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 马来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1。
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 2。
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 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 3。
24 ~ 3。43。
3。马来西亚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
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4。
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十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 (三) 澳洲玉(绿玉髓)与翡翠的区别 澳洲玉,又称南洋玉,因盛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
由于颜色翠绿,颇得人们喜爱。 它有一定透光性,颗粒细,价格较低,曾经迷惑了一些人。
其实它是一 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严格来讲不能称玉,应是绿色的玉髓,它的外观颇似翡翠,但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
澳洲玉的颜色太均匀,呈生苹果绿,很少深绿色,很像塑料。 2。
凭借放大镜观察,澳洲玉绝对看不到翠性。 3。
比重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
24 ~ 3。43)轻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为 1。
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四)东陵玉与翡翠的区别 珠宝市场上常见一种具有中等绿色(其深浅有所变化),呈半透明状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摆件),由于有一定的绿色,价钱又不高,颇受不少女士们的青睐。
这类串珠究竟是甚么呢?询问卖主,他回答说"这是印度出产的东陵玉"。 东陵玉,亦称东陵石,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
中国河南亦有产出,有人称之为"密玉",然而正确名称应为耀石英。东陵玉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
用透视光,可见东陵玉内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铬云母片。 侧视之,常形成一条"绿线"。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绿色铬云母呈现红色。 2。
东陵玉的比重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
可用手便可掂量出来。3。
东陵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五)水磨子(钠长石玉)与翡翠的区别 近些年来,在云南昆明、瑞丽、腾冲等地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水头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种"玉石,颜色总体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较少的白斑和色带,分布不均匀,这种玉在云南当地称为"水?i子",带有色调偏蓝的色带者称为"水地飘蓝花",常被加工成手镯、吊坠和雕件在台湾市场出售。 其实"水磨子"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其次有少量的辉石矿物和角闪石类矿物。
简易鉴定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放大观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钠长石组成,不显翠性,并有较多白色的石脑或绵。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
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显的轻飘感。
3。测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
52 ~ 1。54)远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总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与类似石的区别。 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拿翡翠或者玉往玻璃上划,因为翡翠与玉的硬度不一样,翡翠是最硬的被称为硬玉,而剩下的玉都被称为软玉。
翡翠划玻璃,玻璃上会有划痕,而翡翠并无任何磨损。这是任何软玉办不到的。
5怎么辨别翡翠的好坏
鉴别翡翠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看它质地的透明程度。
一般来说,玉质透明或似透明的最好,行家称为“老种玉”,价值也最高。半透明玉质的称“新老种”,价次之。
玉质不透明,发干的叫“新种玉”价值较低。 其次是看色彩。
翡翠的色彩丰富,有绿、红、紫、灰、黄、白等色,其中最名贵的是绿色。 按绿的深浅浓淡,又细分为宝石绿、艳绿、玻璃绿等10多种。
优质的翡翠绿色浓艳、透明、油润、无杂质,用硬器敲击时其声音清脆响亮。 市面的假翡翠,常见的有用料仿制和炝色(即加色)两种。
用料仿制的是以玻璃用人工焙炼而成,它的结构松懈,绿色较均匀且偏暗,有的有气泡。 用硬器敲击时其声音沙哑。
炝色翡翠是用无色翡翠或白玉加热后放入绿色液体中,让绿色渗入小裂纹而成。在阳光下一照,即可看到其绿色都在纹内,纹路杂乱而细小。
其重量比真翡翠稍轻。炝色翡翠的绿色大部分闪黄、闪蓝,色泽没有天然绿色那么鲜艳漂亮,而且日久会褪色,变黄或变蓝。
6如何辨别翡翠玉的真伪
翡翠是多晶体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鉴别。一,翠性。
在光照下,可以看到许多闪闪发光的小面,就是翡翠的翠性。他是翡翠特有的性质。
二,豆粒状特征。豆状结构多出现在透明度较差的翡翠中。
三,橘皮效应。翡翠抛光表面常常见到像橘皮似的起伏不平,这种现象叫做橘皮效应。
四,翡翠的内含物,黑点和黑块。其中黑点孤立的零星分布。
两种内涵物,在反射光下成黑色,在透射光下成绿色。五,可以用比重液法鉴别。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滤色镜的先进仪器来鉴别。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三个特征是翡翠的净度。翡翠的净度是指翡翠内部瑕疵多少的程度,也就是其它矿物包裹体(瑕疵)和裂纹。翡翠与其他宝石一样,净度是价值评价的一大要素。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两种。
天然翡翠的特征:质地:天然翡翠的质地一般为透明或者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透过光还能看到棉状和斑状物质。
天然翡翠颜色均匀纯净:天然的翡翠内部颜色都是十分纯净的,并且颜色均匀,没有一丝杂质掺杂在其中,而一些通过造假人工加工出来的颜色,就会显得灰白或者发黄的瑕疵,因此真翡翠翡翠的特征之一就是颜色纯净。
看光泽天然翡翠(A货翡翠)具有典型的玻璃光泽,肉眼看有刚亮、清润的感觉,而经过注胶与漂白的处理翡翠(B、C货等)的表面是树脂光泽,光泽暗淡、甚至有蜡质感,毫无刚性!“玻璃光泽”是肉眼鉴定翡翠的基本依据。
翡翠的特点主要有透光度、质地、净度、瑕疵,具体介绍如下:翡翠的透光度,指的是光能透过翡翠的深度。
多掌握正确的翡翠的鉴别方法,对翡翠爱好者来说非常有用处。下面为大家介绍翡翠的鉴别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近期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近期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通常可见到三种情况:①表面明显可见分布较均匀的“蛛网”状或“沟渠”状裂纹。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充填翡翠。但要注意与抛光不良造成麻点状表面相区分。漂白充填处理翡翠裂隙边缘较为圆滑,“翠性”不明显;而抛光不良所形成的麻点状凹坑多呈三角形,边缘较尖锐,分布不均匀,多出现于颗粒粗大处,“翠性”明显。②表面抛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这是因为翡翠经漂白充填处理后又经过较为细致认真的再抛光,使得表面较光滑,局部细小裂纹是被破坏的翡翠颗粒间的极细小缝隙未被完全充填的表现。③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亮点往往是在较粗大颗粒的表面或内部重叠分布,而不似解理面的片状闪光。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许多小亮点为小的气泡,这是由于在充填处理时未能把缝隙里面的空气全部抽空而保留下来的气泡。
用透射光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
8、热反应。“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此法主要适于翡翠手镯的鉴别)。
综合上述,B货翡翠与A货翡翠肉眼的快速区别要点在于:B货翡翠洁净,见不到红褐色铁质痕迹;成品表面均匀展布龟裂纹且带有“黄气”;注入翡翠内部的“胶”,使翡翠的光泽变暗,用手电光透视或放进水中透明、清晰度降低,均一。使成品的整体展示出一种乳白色的蜡状外貌。在紫外荧光下发出强弱不等的蓝白色或绿白色荧光。肉眼鉴别翡翠A、B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A、B货两种特征现象共同出现的状况。这时应先抱以怀疑的态度,耐心、谨慎地再进行反复细致的观察。
最稳妥的还是交由专业人员,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以科学的数据分析作出准确判断。切忌抓住一两个特征便莽下结论,这样很容易使自己产生错误判断。
(1)豆—粒状特征:粒状特征是翡翠的鉴定标志之一。当翡翠颗粒粗大,晶粒间镶嵌不紧密,边界平直,其晶粒间界线明显则出现“豆”,豆状特征多出现在透明度不好的翡翠中。重结晶等作用可使颗粒粗大、能分辨粒状晶粒的翡翠,颗粒间结合紧密,边界模糊,透明度提高。
(2)翠性:组成翡翠的硬玉或其他辉石矿物晶体的两组完全解理闪光面即翠性。由于解理面平整光滑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即可看到形同蚊子翅的闪闪发光小面。翡翠的翠性可帮助了解组成翡翠的硬玉颗粒大小和形态特征,而且是翡翠独有的特征,可与相似的玉石和仿冒品区别。在翡翠切开面或未抛光的表面,翠性非常明显,硬玉颗粒越大闪光面越大,反之闪光面越小。根据翡翠解理闪光面的大小和形态,翠性分为:雪片(片状的较为明显的闪光面,通常由粗粒、短柱状硬玉颗粒造成)、蚊子翅(狭长状的小闪光面,由中粗粒柱状到长柱状的硬玉颗粒造成)、沙星(点状的细小闪光面,由中细粒长柱状或纤维状的硬玉颗粒造成)。
翡翠经抛光和上蜡等工序后,翠性就不易看到,尤其是沙星状翠性更难观察。当抛光不彻底时,雪片状的解理面可形成许多小凹坑,与周围边界清楚,在某一方向上仍可见到一致反光的略为下凹的表面,进一步抛光则会形成橘皮状的表面。
(3)橘皮效应:如图3-23 翡翠抛光表面上形似橘皮状的起伏。由于翡翠表面出露的硬玉颗粒方向不一致,产生硬度差异,垂直柱面出露的颗粒硬度最大,平行柱面出露的颗粒硬度小(解理发育),斜交者介于两者之间,传统的抛光技术使较软的颗粒被更多的磨蚀而形成下凹的表面。
图3-23 橘皮效应示意图
橘皮效应的明显程度决定于翡翠结构的性质,组成翡翠的硬玉粒度越小,结构越紧密,橘皮效应越不明显;翡翠抛光方法和质量,软盘抛光的橘皮效应明显,硬盘抛光则不明显。抛光粉的硬度越高,橘皮效应越不明显;抛光越充分,橘皮效应愈明显。
橘皮效应明显时,在柔和的光线下肉眼直接观察翡翠抛光表面的反射光即可见橘皮效应。一般须用10倍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抛光表面的反光部分。
对翡翠表面特征的观察和识别,可区别翡翠B货,也可区别相似的玉石和仿冒品。
(4)翡翠的光泽:抛光良好、质地致密的翡翠,为玻璃光泽。质地粗且疏松的翡翠,由于粒间间隙、橘皮效应的影响,光泽较弱,为亚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某些酸洗充填或酸洗的翡翠,抛光工艺不当,橘皮效应和微裂隙发育,会出现更弱的蜡状光泽。
观察翡翠光泽的方法是在正常照明条件下,肉眼观察翡翠表面的反光程度和影像的清晰程度。具玻璃光泽的翡翠,能形成清楚的影像,蜡状光泽的翡翠只能出现模糊的影像。
(5)相对密度:硬玉的相对密度一般在320~340间,多数在333以上,铬透辉石玉仅为250~32 (铬透辉石可达350),绿辉石玉为330~338。
(6)折射率: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一般只测定平均折射率。翡翠的折射率比较稳定,多在166左右;钠铬辉石玉的折射率变化大,可从169~152。
测定折射率是鉴定翡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使用折光仪应用点测法测定翡翠的折射率。
(7)吸收光谱:翡翠的吸收光谱是鉴别天然与染绿色翡翠最重要的特征,各种绿色的翡翠都有典型的吸收光谱。翠绿色的翡翠在红光区有3条明显的由铬引起的吸收线,并具“阶梯状”特征,中间660 nm的吸收线最明显;绿至浅绿色的翡翠在红光区的铬吸收线可能不明显,一般只看到660 nm的吸收线,但在紫光区可看到437 nm吸收线。墨绿色的绿辉石玉看不见红区的吸收线,只具437 nm的吸收线。钠铬辉石玉由于不透明,常观察不到有意义的吸收光谱。
翡翠的吸收光谱可用分光镜(最好是棱镜式分光镜)进行观察。观察时,分光镜要对准通过样品的光线,尽量地让光线进入分光镜。采用带有刻度的分光镜,还能测定吸收谱线的波长。
(8)紫外荧光:翡翠基本没有紫外荧光,尤其是翠绿色、绿色、墨绿色、黑色和红色翡翠,在长波和短波紫外光下都不发荧光,只有部分白色的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下有弱的橙色荧光。翡翠上蜡后会出现弱的蓝白色荧光,若翡翠结构不致密,有较多的蜡浸入内部,蓝白色的荧光会随之增强。少数染绿色的翡翠会有极强的紫外荧光。
版纳情缘翡翠,缘定今生,高贵不贵
什么是翡翠A货?翡翠A货是什么意思?
随着翡翠市场的升温,造假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了,仅凭肉眼和经验要想分辨出翡翠产品的优劣是很有难度的,真正要确切地鉴定还得借助于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如查尔斯滤色镜、高倍放大镜观察、测量密度和热导系数、红外光谱拉曼测验等。
翡翠A、B、C是指翡翠的A货、B货、C货。它是一个品质指标,是判别天然翡翠还是经过人工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内部结构遭受破坏的翡翠的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它不是一个等级指标。翡翠的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雕刻打磨。
理论上讲,翡翠A货是指未经过人工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内部结构遭受破坏的纯天然翡翠。其特征为比重应在325—343之间,折射率应为166,表面有较强的玻璃光泽。40倍放大镜下侧光观察,表面平滑光洁,矿物晶粒间隙细密清晰。与抛光力度与方向有关的砂眼,一般多呈三角状或多边长条状,且空隙边缘平直,没有任何被溶蚀的痕迹。这些砂眼一般多单独分布,很少有连通现象,正常情况下只是在局部出现。
俗话说的翡翠A货,指的是天然翡翠,也就是由自然界产出的只经过正常加工、琢磨的翡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翡翠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翡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自然界产出的色艳种好的翡翠毕竟是凤毛麟角并且价格也不菲;色好种稍差的也不多,大部分是色差、种粗、无水的。这种市场需求与优质翡翠产量小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少商家就设法把那些质量不好的翡翠经过人工优化处理来改善或改变翡翠的颜色及透明度。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有的叫做B货,有的叫做C货。
翡翠的B货,国家颁布的珠宝玉石标准,优化翡翠为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酸浸漂白,墩蜡处理的翡翠。根据酸浸漂白的强弱,还可分为强腐蚀与弱蚀腐两种,强腐蚀优化翡翠相当于市场所称无胶B货。其内部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充胶处理翡翠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强酸腐蚀漂白、去劣存优处理,其翡翠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然后注入增透固结的胶质聚合物填补称充胶货。不管优化翡翠还是充胶处理翡翠,实际上应定为破坏性处理翡翠即B货。而弱腐蚀翡翠,因对其内破坏性不大,应称优化翡翠。充胶加色处理翡翠及无胶力日色处理翡翠,通过酸浸漂白注胶或不注胶,并加入染色剂的翡翠饰品称B+C货。
B货的鉴别方法:
肉眼观察:处理过的翡翠,由于次生颜色(**等)被漂去,颜色往往不自然,与底色不协调;另外,光泽方面,被强酸浸泡结构被破坏,而且又注了胶,所以B货翡翠的光泽往往呈现蜡状光泽。
放大观察: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可以看到表面有很多不规则的龟裂纹和一些融蚀凹坑。这是漂白注胶翡翠的重要特征,另外,一般经过强酸处理的翡翠内部十分干净,底色十分干净,没有明显的次生颜色(铁迹)。
翡翠的C货,为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与否,充胶与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称C货。目前翡翠处理的新动向,强酸处理后,不充胶,而是充蜡。充蜡为优化,充胶为处理(B货),故钻了国家法律的空子。另外,很早就有用水玻璃(硅质物)充填翡翠,效果很好,目前尚无人知晓。还有用纳米级的铝质物、硅质物充填翡翠的,均称为高级B货。
C货的鉴别特征:
肉眼观察:染色翡翠的色调不正常,染绿色的翡翠,绿中呈现偏蓝色;染紫色的翡翠,色调中偏粉色,颜色相对均匀(而天然的紫色翡翠往往颜色不均匀);染红色翡翠的颜色中偏橙色。用来作染色翡翠的原料多属于质地相对疏松的豆种,它们的染色效果较好,会提高翡翠的"价值"。
放大观察:在放大镜下可以看见翡翠颜色沿着裂隙及晶体颗粒间分布,若在显微镜下放大到40倍以上,一般可见染色剂的存在。
分光镜:由于染色剂的存在,可以见到不同于天然翡翠的吸收光谱。但目前分光镜只对染绿色翡翠有效。
翡翠BC货和A货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们的本身结构已经被破坏了。因此翡翠BC货就有与A货不同的内部及外部(也是基于内部特征的外在表现)特征,具体说起来呢,BC货首先都是经过酸洗,其内部结构被破坏,有一些矿物质(主要是杂质)被酸带出,这样透明度通常会提高,而原来的裂隙扩大,因此其结构就不如A货致密,从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说,其密度、折射率、硬度等性质就会相应有一些变化,但因为这种变化比较微小,因而不容易测出。然后B货会经过充胶处理,胶会充填到裂隙中,因此仔细观察裂隙会有胶的痕迹;而C货经过染色处理,因此其颜色是人工充填进去的,看上去和翡翠天然形成的颜色就不同,行货说色比较“邪”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上面已经提到经过处理的翡翠硬度有所变化,具体地说是降低了,所以在抛光的时候就不可能抛出象A货那样的油脂光泽,而且因为结构被破坏,抛光的时候其表面一下矿物可以就会被抛掉,形成一个个的小坑点,并且形成象橘皮一样的纹路,就是所谓“橘皮纹”。
翡翠手镯的A、B货鉴别一般以听声音为主。在无裂的情况下将一只手镯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只手镯或其他硬物轻轻敲击(一定要轻轻敲击,用力大了一是对手镯有损害,二是声音可能有误),A货声音清脆,悠长有回音,呈金属声;B货声音沉闷、沙哑。
对翡翠C货的鉴别较简单,通常用强光手电筒对其进行透射,A货的绿是有色头色尾,有浓淡过渡的斑点成条带状,而C货在强光透射下,绿色均分布在晶粒周围或裂隙之中呈细线状
B货的光泽就如一张浸水的白纸,而A货的光泽如未浸水前的白纸。B、看颜色,B货因受强酸碱腐蚀,带色颗粒边界的杂质被洗掉,因此颜色呈漂浮状,无色根。绿色常绿中带黄。C、看黄水,天然翡翠因有铁锰氧化物在颗粒之间,因此透光观察常有淡淡的**调。而B货经强酸腐蚀,颗粒之间的铁锰氧化物析出,所以B货地子泛白。但应用此法有两个注意事项:其一、对白地青种不适用;其二、黄水应内外皆有,如样品只有表层泛黄,则可能是样品做B时间较长或长时间经射灯照射,导致表层的胶氧化所致。D、看绿色翡翠之中的白色絮状物,A货之白色絮状物光泽强,较实,而B货之白色絮状物常蜡状光泽,漂浮状。E、看解理,A货之解理清楚,B货之解理不明显,此法对豆种翡翠较实用。F、看裂隙,A货裂隙较脏(有铁锰氧化物)且明显,而B货之裂隙多较干净不明显。G、看结构,用透光看颗粒边界是否清楚,如边界不清则B货可能性大(特别是边缘较薄处)。2、仪器检测A、放大观察a、看酸蚀网纹(将显微镜之顶光源抬高,仅用余光观察表面反光处,对戒面特别要注意腰围处),不过此法对目前大多数低档货不适用(因其抛光较差)。b、看光泽,在放大条件下看光泽,心要时借助光纤灯。c、看颜色,方法同肉眼。d、看裂隙,如裂较宽,可用细针划裂处(光泽不同于周边的线状部位),如可划动且不起白色粉末则为胶,如起白色粉末则可能为蜡。e、看结构,看颗粒边界是否完整。B、紫外荧光灯对鉴别有辅助作用。C、比重具参考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