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垮之后,翡翠笔筒竟然使它翻身千万元!

切垮之后,翡翠笔筒竟然使它翻身千万元!,第1张

地壳跃动,气象万千,在岁月变迁中遗留沧桑。彭博浩海,千峦崇山,终逃不过掌权天下气势辉煌。挥毫间,历史重现,祭奠,怀念。整理笔尖思绪,纳入笔筒中,融入的文墨在膛内回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吧!

2000年夏天,杨自文和两个朋友合伙花了1200万元,买下了一块重415公斤的毛料。

一刀,两刀,三刀,石头越切越小,1200万慢慢的被磨完了!

奇迹总会在最绝望的时候出现,最后终于切出一点绿色了,虽然不是想象中的高冰、玻璃种满绿的翡翠,但是至少1200万不会一分钱不剩了!

好在料子颜色够辣,个头也不小,最后在玉雕大师的雕刻笔下,这件著名的《岁寒三友翡翠笔筒》作品终于面世了!

专家估价一亿元,这只笔筒震惊了整个收藏界!

翡翠笔筒有什么寓意呢?

1礼仪之邦也难免争斗,只为在生存中得一权位。明争暗斗多不胜数,皆是由纸上策划而来,起笔落墨间定局势,得天下。所以翡翠笔筒在此的作用是军师,笔在笔筒中酝酿,得笔筒的熏陶,最终在纸上撰写出历史的轨迹。所以笔筒的寓意是足智多谋的贤士,是运筹帷幄的才干,是高瞻远瞩的君王。将其作为礼物送与领导,长辈亦或是知己,皆代表着雄才大略腹中藏,惊涛之举在一朝,聪明睿智一生伴,征战百胜一世强。

2翡翠帝王之位,将相之器,玉中之珍贵无以复加。是权威,上亿年的形成和墨具一样见证着历史沧桑巨变,将其雕琢为翡翠笔筒,盛装天下文才祝愿,得失相交知冷暖。

3翡翠笔筒目睹盛世衰败,见证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荣辱与共。体现文人墨客书画诗词,风流雅事遗留后世的效应。一生与诗书为伴,一世与笔墨为舞,玩赏间时空回转。

这样的人生起落换作普通人肯定已经承受不了,赌石也不是所有人能玩的,曾经有人赌石豪赚过亿,但还有更多的人是从千万身家赌到倾家荡产。

且赌且珍惜啊!

若你也爱翡翠,请加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1、第一种是周朝说,牛秉铁先生在《翡翠史话》中说“周朝时有翡翠玉石,汉朝也有翡翠玉石……但是直到明朝末年才是鲜见的稀有宝物。”周、汉、明末,哪个朝代更确切定准,作者的举证也似显不足。

2、第二种是汉代说,即汉武帝时代,班固《西希赋》中有“翡翠火齐,合耀流英”之说,张衡的《西京赋》也有“翡翠火齐,饰以美玉”的提法,说明翡翠玉石已从汉代(公元前2世纪)就传人我国。我国最早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就是汉代说的代表人之一。

3、第三种是梁代说,梁代徐陵《玉台新咏》中有“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说明梁代即公元960年前就传人我国。

4、第四种是宋代说,宋代欧阳修《归田录》说:“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

5、不管翡翠玉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但有一点是翡翠玉石是清末很是盛行,这一点毋庸置疑,单看慈禧对翡翠玉石的喜爱就可以知道。翡翠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发展到今天也是极其不易,其中翡翠玉石能盛行,也应该多些对翡翠玉石喜爱的人们,因着这些喜爱追捧,才有翡翠玉石今日的一身粲然星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74509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 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