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的别称是啥?

翡翠手镯的别称是啥?,第1张

翡翠手镯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其质料除了金、银、玉之外,尚有用植物藤制成者。

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戴手镯,女性作为已婚的象征,男性则作为身份或工作性质的象征。在古代社会,人们还认为戴手镯可以避邪或碰上好运气。形状福镯

特征:内圈圆,外圈圆,条杆圆,又叫圆条镯。这种镯子极为经典,流传已久,讲究精圆厚条,庄重正气。圆镯适合中老年女士佩戴。手镯圆润饱满,外圆、内圆、环圆可谓是三圆合一,象征着事业和生活都圆圆满满,佩戴在手腕上,可显出女性的温婉气质,也可保平安,是佩戴收藏的首选。贵妃镯特征:内圈扁圆,外圈扁圆,条杆从弓形到圆形不等。相传杨贵妃十分喜爱椭圆形态手镯,后人称其为贵妃镯,有后人总结说,贵妃手镯即椭圆形手镯的美好称谓,适合手小巧的人士佩戴,因其形与人手腕形相吻合,佩戴起来更舒服,显得手更加纤细、美丽,别具妩媚风格。

首先,你这个平安扣是瓷底。瓷底是翡翠中最差的一种。

其次,你这个翡翠没有色,是白色的。挂了一点绿,还是难看的绿色。

再者,你这个翡翠雕工不好,不饱满,比较难看。

所以估价在120元附近。

采纳我哦,亲。

发现的是两件无价之宝,揭开的是一桩凄美爱情。而更令人感叹的是,光绪作为大清的皇帝,死后竟然是被推翻大清的民国政府所安葬。

清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家陵寝,也是清西陵唯一被盗的陵墓。该陵寝葬有四人,即:光绪皇帝、孝定景皇后(裕隆)、恪顺皇贵妃(珍妃)、端康皇贵妃(瑾妃)。

1908年,享年37年的光绪皇帝,怀着“戊戌变法”失败的遗憾,于瀛台涵元殿病逝。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因病离世。当时,由于慈禧将主要财力、物力用于修建她自己的菩陀峪定东陵寝宫,所以慈禧死后自己的陵寝已经完工,而光绪皇帝的陵寝仅修建到一半,棺椁则一直存放在故宫观德殿, 1915年(民国四年)崇陵才修建竣工,同年在民国共和政府的主持下,光绪皇帝才得以入土为安。

1938年秋,崇陵的“铜梁铁柱”破碎,有说被日本人笼络的当地流寇替入陵寝进行盗窃,也有说陵寝被一股不知名的土匪盗窃。当时,盗墓贼从方城月牙城罩壁前撬开墁地的砖石,凿开地下城砖,掘一深洞,透过月牙石影壁下的土层再往上翻挖,便进入了地宫的隧道券,陵寝实施盗窃。

1980年春,守陵的工作人员发现清西陵最大的陵寝泰陵,也就是雍正皇帝的陵寝,西南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盗洞,因此相关文物部门上报得到批准后,打算对泰陵进行发掘。

同年4月8日,专家发现该盗洞仅有2米深,并没有打穿地宫,属于一个失败的盗洞,并不存在被盗的危险。所以,最终停止发掘,并将盗洞回填。

当时,由于河北文物部门的考古专家在泰陵的发掘工作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国家为进一步鼓励他们的研究热情,便让他们对唯一被盗掘的崇陵进行发掘性抢救。

当考古队员进入崇陵地宫后,发现整座地宫混乱不堪,地宫门上留有盗墓贼撬动的痕迹,光绪皇帝的棺椁正面被刀斧等利器破开一个约1米大小的盗洞,光绪皇帝的遗体也被拖于棺椁的外面,龙袍破损腐烂严重,赤着双脚,头顶无冠,棺椁里面的随葬宝物被全部盗窃。同时,隆裕皇后的遗体已成为了堆腐骨,随葬的珍贵物品几乎也被盗墓贼搜刮一空。

据清宫档案记载,光绪皇帝随葬品清单中有:绿玉佛手簪、小飞珠、大东珠、绿玉葫芦、饭块珠、珍珠、各色宝石、各种名贵皮毛、绸缎料衣服袍褂等,共计100多件。

就在这时,细心的专家却发现光绪皇帝双手分别紧握,后来想尽办法掰开他的手指后,发现左手里有一对无价之宝连体翡翠环,右手中有一块和田玉,而这两件珍宝都是珍妃生前最珍爱之物。

原来,自从光绪皇帝诏幸珍妃入宫后,光绪皇帝就再也没有宠幸过其它女人,两人经常对弈棋盘相敬如宾,谈古论今恩爱有加。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前,慈禧打算带着光绪皇帝逃跑,光绪皇帝又提出想要带上珍妃,但是慈禧没有同意。最终,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前,珍妃投井自尽。

珍妃死后的8年中,光绪皇帝再也没有碰过其它女人,时常握着珍妃生前珍爱的连体翡翠环和那块玉玩,如同睹物思人,直到死的那一刻还要紧握手中,生怕失去一般,可见光绪皇帝对珍妃的感情有多么的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480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