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冒充和田玉的仿冒品:
1大理岩 这种玉石颜色呈白色,光泽是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
2水石 这种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内部结构是颗粒状。颜色呈苍白的颜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
3岫玉 它是产于辽宁省岫原县,是中国另外一种玉石。岫玉产量较大,硬度低,易断裂,在价值上仅次于和田玉。 其内部结构呈云片状。以绿色为主,主要用来冒充和田青白玉。
4乳化玻璃 这是一种纯粹的仿冒品,是人工仿照和田玉用玻璃合成的。它没有明显的结构,用肉眼可以看见内部有气泡。
其次,介绍一下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和田玉的硬度是很高的,韧性也很强。和田玉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对于其他的玉石来说,只有水石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而水石常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极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苍白的颜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泽,水石较干涩,光泽不好。和田玉的结构呈棉絮状在不能划玻璃的情况下,要仔细分辨他们的颜色和内部结构,多做比较。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些玉石保养的小常识:
玉怕火,怕惊(磕碰),怕油腥。对于和田玉来说,最好贴身佩带,因为其内部的微矿元素是活的,可被人体吸收,对人身体有益,而人身体所出的汗液亦可养玉,使和田玉的光泽越来越好,正所谓“ 人养玉,玉养人” 。玉石的清洁也很简单,用牙刷和清水就可以清洁了,切忌放入化学制品,这样会破坏玉的光泽。
大家在选择玉器制品时,要多加辨认比较,选择真正的和田玉制品,真正适合自己满意的产品。
新疆白玉的优劣,可从形状、颜色、质地、净度等方面进行鉴别。
——形状分析
严格地说,鉴别白玉内在质量的优劣,应该从它当初产出的形状、皮色,即对原石鉴别开始,先区分它是戈壁滩料、山流水料或是山料,这是一种便捷而又比较可靠的方法。目前,业内之所以非常重视子料、戈壁滩玉、山流水料与山料的鉴别,就因为子料的价格比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滩玉要高得多。
一般来说,白玉子料是白玉中最好的,色白滋润、质纯、质细、玉性小、裂纹杂石少。戈壁滩玉、山流水料低于子玉,山料玉低于山流水玉和戈壁滩玉,这只是一般规律,相同条件下,这是区分各种白玉优劣的基础。
(1)子玉形状的鉴别
子料产于河床中,均系磨圆度较好的光滑小块体,大者甚少,结构致密均匀,质地一般都比较好,表面多数留有黄、红、黑等风化色皮。有经验的行家一般从子料表皮、凹洼处的颜色可推测其内部的质地和颜色。
子料中,纯白子最优。纯白子又叫“光白子”,表面如凝脂。
带皮色的,有很多品种,如“白皮子玉”、“黑皮子玉”、“枣红皮子玉”、“秋梨皮子玉”、“虎皮子玉”、“葵花皮子玉”“糖皮子玉”,等等,其中,最为名贵的是“桂花皮子玉”和“枣红皮子玉”。芦花皮和粗地红皮的子料多为性不匀者。新疆白玉子料中,无论皮色如何,内部一般仍是白色。只要内部白而润,都是上乘材料。
(2)子料皮色真假的鉴别
子料的内在质量都比较好,它的表面一般都有色皮。不法商人为谋取暴利,往往将子料或将山料磨成子料形状后,给外表人工染色,以冒充子料,蒙骗消费者。因此,在当前的玉料贸易中,非常注重子料皮色真假的鉴别。
天然外皮与人工染色皮有本质的区别,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可区分开来。
天然外皮
天然外皮分“风化物”和“铁质侵染物”两大类:
①风化物
一般呈浅淡黄或白色,不透明,质软,沿裂缝呈带状分布,或在结构薄弱部位呈不规则团块状。其特点是:不仅存在于白玉子料表面,还往往深入子料体内(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与子料内呈逐渐过渡的关系。
②铁质侵染物
铁质侵染物具有以下特征:
●所呈浅黄、黄、棕、暗红、黑等颜色,由其氧化程度决定;
●在同一块白玉子料中,铁质侵染物的颜色不均匀,有深浅变化,层次分明,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即由内向外分别为:黑→暗红→棕→黄→浅黄过渡,黑色常以斑点状显于侵染物中心。
●铁质侵染物多沿裂隙呈线状分布,并逐渐向外扩展,其两侧常伴有沿同一方向分布的不透明风化物;铁质侵染物也可呈团块状、斑点状在结构薄弱部位独立存在,其周围也常常伴有不透明风化物。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铁质侵染物不只存在于表面,还深入到子料肉内。
人工染色皮
人工染色皮(俗称“二皮子”)
人工染色即皮色作伪有两种方法:
①植物染色法——用新疆新鲜核桃壳榨出的汁浸泡,颜色一般比较逼真,不容易褪色。
②染色剂染色法——有用化学染色剂浸泡和用强酸处理染色的两种办法。
人工染色所用时间短,没有漫长的风化过程,因而具有与天然色皮截然不同的特征:
●颜色单一,一般无深浅变化,更没有天然皮色那种由内向外,由黑→暗红→棕→黄→浅黄的颜色渐变特征。
●颜色浮于外表,而不像天然色那样深入玉肉内
●没有风化物伴生。伪造者会对玉石中的原生白色石花进行染色,以冒充天然风化物,但这种石花与玉肉界限清晰,无中间过渡现象。
——色调表述
新疆软玉以白、青、黄、墨、碧为本色,所以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之分。本色玉之间都存在色差。色差也可用来区分质地的优劣。一般说来,白玉以色白者为最优,但它的白度很少有一样的,有的闪青,有的闪绿,也有的闪灰,所以行业中多用形象称呼,如“青白”、“灰白”等,也有用“梨花白”、“象牙白”、“鱼肚白”、“糙米白”、“鸡骨白”、“羊脂白”来比喻。
山料、山流水玉、戈壁滩玉中,也是以色越接近白色越好。
玉料中除了本色及其色差的存在之外,还因为可能混有其他物质而形成其他颜色,这就是业内所说的“杂色”。特别不好看的杂色,则称“脏色”。杂色只能说明玉料质地不够纯净,是品质档次相对较差的玉料,有时杂色的玉料,在制作中设计得法,常会变瑕为巧,变废为宝。
白玉料中呈现分散的黑点,这是杂色,而大面积黑色者则属稀少的上等材料,称“墨玉”。
白玉外表有一定厚度的棕褐色称“糖皮”,在玉器制作中是可利用的杂色。
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珠宝研究机构研究白玉课题,在颜色测量实验的基础上将白玉的颜色定量化,给出了颜色标号和立体模型,用“白度表色法”、“色调/明度/饱和度表色法”等科学方法,谋求合理、科学地划分白玉颜色的等级。不过,业内目前在商贸活动中主要还是依靠经验辨别颜色,以此来判断玉料的优劣。
——质地分类
质地是白玉评价的核心因素,在玉料贸易实践中,人们选择白玉产地,根据产状区分子料、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滩料,最终目的就是寻求比较好的质地。
白玉质地由本身固有的结构所决定。当这些玉料制成玉器后,它的细腻程度、透明度等,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质地了。
(1)细腻程度
白玉的质地越细腻越好。
判断细腻程度,靠我们对已经作用于玉石的那些光线进行观察而所产生的感觉——当内在结构的各个部分对光线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时,人眼感觉到它均匀一致、没有异物存在,这种白玉的质地就很细腻。质地细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晶粒间隙小
我们可在点光源侧向,对着光进行观察:晶粒间隙、晶粒内部的折光率有很大差异的,晶粒间隙大,质地显得粗糙;晶粒间紧密镶嵌,单个晶粒的边界不明显,晶粒间隙小。它的质地就比较细腻。
•晶粒粒度均匀
它的晶粒粒度越小,排列越均匀一致而无明显差异,它的质地也就越细腻。
•透光性一致
在白玉中,透闪石晶粒局部聚集成各种各样的集合体,集合体之间的排列很均匀,透光性能一致,质地也细腻。
•显微裂隙少
裂隙是白玉材质的外观鉴别要素之一。白玉材料中有大的绺裂并不可怕,这在设计制作中可以避让,最怕的倒是其内部存在的显微裂隙。
(2)透明度
透明度是玉透光强度的表现量。这种表现量既与玉内部结构密切相关——业内把它当作检验玉的重要指标。同时,它对白玉质地、颜色能产生烘托作用。各种软玉都有自己的最佳透明度指标;最佳的透明度可以把玉材的质细、色美烘托得更好。观察表明,不透明的白玉,质地干,不滋润;半透明或近半透明的,则缺乏优质白玉所特有的油润光泽。
检测一块玉的透明度,因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由光源,二是玉料经过抛光,能如实体现它对光的吸引和强与弱;三是玉料的厚薄。这三个条件中,玉吸收光能是一个不变量,所以人们才会在许多不同玉料中进行选择。光源、厚薄是可变量。
玉吸收光能之所以是一个可变量,在于它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的5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对光吸收的强与弱。
•晶粒大小
晶粒越小,透明度越差。因为同体积的白玉中,晶粒越小,总的晶粒表面积越大,由于晶粒间隙和晶粒边界的折光率与晶粒内部有较大差异,光线经过晶粒边界时总要发生相应的折射、反射,这样,光程增加了,光损耗也增大了。
•晶粒间隙
晶粒间隙越大,透明度越低。要有较好的透明度,晶粒之间比比紧密镶嵌。
•光性方位
光性方位相同或相近的晶粒聚集在一起形成集合体时,集合体内部消光一致,类似于一个较大的晶体,这种情况会增加透明度。
•结构均匀程度
结构均匀时,射入玉石的光线有规律地行进,有利于透明度的提高;当结构很不均匀时,光线很难射入玉石内部,一般在玉石表面被反射回去,因而透明度很差。
•显微裂隙
由于折光率的差异,显微裂隙越多,透明度也越差。
——净度等级
净度是指白玉中绺裂的程度和白玉中含杂质的情况。
所谓“绺裂”,指宝玉石的裂纹,俗称“膈”。玉料的绺裂,有的是成玉过程中的构造运动形成的,有的是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根据不同的裂纹形状与分布,分死绺裂和活绺裂两大类。
死绺裂属于明显的绺裂,有“碰头绺”(在堵头和软而呈现出的绺)、“抱洼裂”(常在软面出现,边缘内部出现,又称“窝心绺”)和“碎绺”(各种可见的细小绺裂)。
活绺裂属于细小的绺裂,有“指甲绺”(犹如指甲插出来的印痕,月牙形、点迹,布于表面)、“火伤性绺”(表皮甚至内部呈现鱼鳞片状的绺)、细牛毛性和星散鳞片性绺“(多呈方向一致的细微解理状,隐约可见)等。
对明显的绺裂如同对瑕疵一样,应尽量去掉。一般来说,死绺好去,活绺难除。经验表明,凡是显在堵头或硬面的绺绝大多数能侵入内部;除胎绺难以预测外,其他绺裂都能反映在玉面上,只要把堵头表皮切出平面,死活瑕疵绺裂一般都能显示出来。
——品质综述
对白玉的质量从形状、颜色、质地和净度等方面分别作出评定,然后综合评估,决定它的品质档次。
好的白玉,应该制度细腻、颜色明快、脂白而均匀,无性,无绺裂和瑕疵。
有的玉质量比较好,性小、滋润、瑕疵和绺裂小,可以颜色和块度大小以及形状,确定如何运用恰当;质量比较好,但性大、瑕疵和绺裂明显,可分析玉的阴阳面,切下阴面一端的表皮,观察剖面,找准阳面所占部位,予以选用。带有一些缺点的料只要有阳面存在,都可选用。
1、 在质地上:
(1)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
(2)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般而著名。
(3)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水头好”,为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
(4)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鳃理自外,可以知中”。
2、 在硬度上
和田玉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6541千克/平方厘米,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这是和田玉列为群玉之英的重要因素。
3、 颜色
和田玉分为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其中可进一步划分,如白玉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昆仑山河流中也产有碧玉,但原生矿属于超镁铁岩型,故不应列入和田玉中,在和田玉中以白玉和黄玉为贵。
扩展资料:
和田玉的产地分类:
除中国新疆外,全世界共有透闪石玉矿床120多处,分布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新西兰、韩国、朝鲜、台湾等,其中,加拿大产量为世界第二位。
这些矿床都属于蛇纹岩型透闪石玉,以碧玉为主,俄罗斯、韩国、朝鲜出产白玉,唯独新疆的和田玉由于特殊的地质成因而属于非蛇纹岩型透闪石玉。
_和田玉
1、不是,和田玉(Nephrite),俗称真玉,软玉的一个品种,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和田玉是国内高端具有领创品牌的软玉,新国标泛指硬度在60至65之间玉石的名称。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2、白玉:颜色白中泛青,细腻,滋润,微透明,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玉;不透明,光泽较差者为青玉和青白玉:色呈深灰绿至蓝绿色,不透明;青白玉是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类型,呈灰绿色。
3、碧玉:深绿色(菠菜绿色),质地较粗。碧玉除新疆所产外,我国玉器工艺界把台湾和国外所产的软玉也统称为碧玉。
4、黑玉:主要 含分散的碳质或石墨而呈灰黑色或灰黑与白色相间的条带。如果完全是黑色的,称墨玉。
5、黄玉:是地表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的,米黄至**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