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王朝皇室是蒙古、突厥血统。历史上的莫卧儿王朝,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也译作:巴布尔),自乌兹别克南下,经阿富汗入侵印度建立的印度封建王朝。“莫卧儿”(蒙兀儿)意即“蒙古”。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是一个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是一个伊斯兰教封建王朝。1526年,巴布尔、这位成吉思汗的混血子孙、出生于中亚地区的年轻蒙古、土耳其(突厥)王子,带着弯刀和《古兰经》从阿富汗冲进了“世界最富庶”的印度,在与德里的洛迪苏丹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包容发展的笈多王朝 4世纪初,贵霜帝国衰落,笈多王朝(公元320年―公元540年)兴起,该王朝取代贵霜帝国,在恒河流域东、中部建立了笈多王朝。到超日王时,国势强盛,疆域扩大,统一了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北印度地区,伟大的笈多时代开始了,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首都是华氏城,版图与孔雀王朝相当。笈多王朝是印度人自己建立的一个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统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也可以说是中世纪印度文明的全盛期。它被一些民族主义历史学家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与中国的盛唐相媲美。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出现全面繁荣的同时,印度文化也趋于成熟和定型。
中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时,目睹了王朝的繁盛情况。他在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即《法显传》)中,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实际上当时正是王朝的鼎盛时期。法显曾在公元401年~公元410年间在印度逗留,周游了许多寺院,印度周到的服务和普遍的繁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发现,虽然王朝信奉印度教,但并不歧视佛教徒。乡村是一派安宁、繁荣的景象,不像在孔雀帝国统治时,受到警察和密探的骚扰,说明笈多帝国的统治比孔雀帝国温和。法显还注意到:人民众多,都很幸福;他们无须登记自己的家庭成员,也不用侍候任何地方行政官或留心他们订下的 规章制度 ;只有耕种王室土地的人需交纳(一部分)收益;如果他们想去,则去,如果他们想留,则留;国王的统治不依靠砍头或其他肉体刑罚,罪犯只是被处以罚金,罚金的多少视罪行的轻重程度而定,即使遇上一些企图进行万恶的叛乱活动的人,也只是将他们的右手砍去;国王的警卫人员和随从都有薪水;市场上没有肉店和卖酒的商人。
笈多王朝又被称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语言学和文学方面,这是梵语获得成功的时代。从前婆罗门学者使用的颇为陈旧的语言――梵语,现又卷土重来,传播到政府和世俗文学中。诗歌和散文由于王室的慷慨资助而欣欣向荣。有些笈多国王,如旃陀罗・笈多和塞键陀・笈多就是诗人兼音乐家,另外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诸如《云使》和《沙恭达罗》的作者迦梨陀娑、《罗刹娑与指环印》的作者毗沙迦达多和《小泥车》的作者苏陀罗伽等。同时,将《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伟大的民族史诗编成定本,可能是笈多时代最大的文化成就。这两部史诗的早期改编本虽然在公元前的许多世纪以前就有了,但现在已完全失落,今天只能看到笈多作家的编定本。书中大量的故事为世世代代作家所采用,书中的哲学诗《薄伽梵歌》成为印度教最重要的圣典。大小各18部的《往世书》也是在笈多王朝时期形成的,目前这种形式的书籍,是印度宗教与哲学的总宝库。此外,鹿野苑石庙、那烂陀寺、阿旃陀的一些石窟壁画等,都反映了笈多王朝在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方面所达到的令人惊叹的水平。
在科学方面,笈多时代的成就也是很杰出的,与希腊人的交往使双方的思想产生有益的交流。公元476年生于华氏城的阿耶波多是天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教导说,地球是一个球体,它围绕地轴自转;月食是地球的阴影落在月亮上所引起的;太阳年的长度为365358 680 5天――这一计算的误差极小。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彘田精通希腊科学,而且极有天赋,他实际上对所有门类的自然科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无疑,他最伟大的贡献是提出了“0”的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有了十进制,需要的单数仅为0,1,2,…9。这些简单的印度数字被阿拉伯商人和学者传到西方,并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公元15世纪后期,印度阿拉伯数字在西方流行,打开了现代数学和现代科学的大门。现在回顾起来,印度的这一贡献是很突出的,可与轮子、杠杆或字母表这些发明相媲美。
公元5世纪中叶,哑哒人自中亚侵入印度。公元6世纪初,哑哒人占领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公元528年,北印度各王公的联军打败哑哒人,但笈多王朝经哑哒人打击后,内部各小邦纷纷独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公元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
空前强大莫卧尔帝国
印度的历史长河流淌到16世纪中叶,又出现了一个平静而宽阔的区段,这就是统一强盛的莫卧尔王朝时代。
强盛的莫卧尔帝国(公元1526年―公元1858年)是蒙古人建立的。在印度所有外来的统治者中,奠卧尔王朝可以说是最伟大的一个王朝,它的行政统治比较完备,各宗教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较融洽,经济和文化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这个王朝给印度注入了文化因素,使印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到阿克巴(公元1542年―公元1605年)即位后,莫卧尔帝国进入鼎盛时代。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王朝,北方包括阿富汗和克什米尔。阿克巴雄才大略,可与古代的阿育王相媲美。他继承了祖父的热忱与贪婪,向外扩展疆界,经历了一连串的残忍苦战后,他征服了次大陆大部,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到阿克巴逝世时,莫卧尔帝国的版图已包括北自克什米尔,南至哥达瓦利河上游,西起喀尔,东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广大地区。
公元1566年,帝国首都迁至阿格拉。阿克巴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制度和法律制度,行政管理要比德里苏丹时期出色得多。莫卧尔帝国承袭了德里苏丹的封建土地制度,一部分由政府租给农民,派官吏直接征税;大部分以采邑(札吉尔)形式分给军事贵族,伊斯兰大教长和清真寺也得到封赐。在阿克巴统治时期,政府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了重新丈量和分类,并根据土地类型按新税制征税。这些做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帝国经济繁荣,宫廷生活豪华,此时的印度再次跻身于当时世界富强国家之列。
莫卧尔王朝虽推行,但为了统治广大印度教徒,统治者也大量任用印度教徒。阿克巴的宗教政策是相当宽容的,他倡导各教归一,他身为穆斯林帝王,曾在大庭广众之下于额角上画着印度教徒所画的符记,腰围拜火教徒所用的圣带,不仅鼓励云游传教的教徒,而且还召集全国各教的代表开会,制定法律,允许信仰自由。他有一句名言:“一切宗教都有光,而光总带有或多或少的阴影。”
阿克巴大帝死后,其子贾汉杰即位,继续推行阿克巴的政策。在从阿克巴大帝到其孙子沙贾汉的大约100年间内,印度国力臻于鼎盛,其版图则囊括除半岛南端之外的整个次大陆。但到了莫卧尔王朝的奥朗则布皇帝治世时期,情况有了变化。奥朗则布生性拘谨,对极为虔诚。他推行褊狭的宗教政策,毁坏印度教神庙来改建清真寺,致使各地怨声载道。战乱不断,各地独立势力增强,帝国出现衰落。奥朗则布死后,王朝又经历了几个君主,但时间都很短,这给后来欧洲人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最后,在马拉提人的打击下,帝国彻底瓦解了。
莫卧尔帝国时期,印度教文化和文化在保持各自特性的同时,相互深刻地影响着对方。印度的伊斯兰建筑,起初朴素而简单。但不久以后,建筑师就开始采用印度教寺庙的装饰,包括莲花的基本图案。反之,许多在中世纪建成的印度教寺庙却带有的特色,诸如圆顶、拱门和用石头及大理石雕成的屏风。在绘画方面,也有两种传统的融合。在比赫扎德和其他伟大的波斯艺术家的启示下,莫卧尔王朝的宫廷画家们创造了一种新风格的微型绘画。拉其普特画派的画家将这一风格的技巧与印度的宗教、美学精神相结合,做出了他们自己的独特贡献。
莫卧尔是一个王朝的统称。并无其人
参考资料:
1526~1858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
王朝的兴衰 1526年,中亚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后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战役中战胜洛迪苏丹,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开始。之后,巴布尔又经过1527年的坎努战役和1529 年的戈格拉战役,统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马雍继位 (1530~1556)。1540年,胡马雍在曲女城战役中为比哈尔阿富□酋长舍尔沙击败,流亡波斯和阿富□,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暂告中断。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1556年,阿克巴继位,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扩大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社会、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陆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到查罕杰(1605~1627在位)和沙·贾汉(1628~1658在位)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文化艺术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民族传统与中亚及波斯艺术相结合,举世闻名的泰吉·玛哈尔陵,可以作其典型代表。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王朝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但他强制推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恢复对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引起拉杰普特封建主、锡克教徒及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奥朗则布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于四分五裂。1740~1761年期间,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人及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莫卧儿王朝通过阿克巴的内政改革,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由 4名重要的大臣辅助。他们是掌握军事的“米尔·巴克希”,主管宗教、司法的“萨德尔-乌斯-苏杜尔”,掌握财政、税务的“迪万”,管理工厂、仓库的“米尔·萨曼”。此外,还有私人秘书等重要官员。仍保留宰相“瓦齐尔”的职位,但无实权。
全国划分为15个“苏巴”(即省,奥朗则布时扩大到21个)。主管省政府的省督称“苏巴达尔”或“纳瓦布”,有 4名重要官员协助工作。各省的财政、税务和民事审判官“迪万”名义上由省督管辖,实际上起中央政府监视省督的作用。“帕尔加纳”(县)是农村行政的核心,其行政首长为“阿米勒”。省与县之间设置管辖若干县的“萨尔卡尔”(专区),由执行军事、行政、司法和警备任务的长官“福吉达尔”主管,他在贾吉尔达尔征收田赋时提供军事支持,镇压农民。
莫卧儿王朝的行政制度实行军事化。从阿克巴开始,将所有文武官吏分为38级,按军事方式编制,其俸禄按品级高低领有大小不等的贾吉尔——军事封建领地。
封建土地制度的发展 莫卧儿时期有 3种土地占有形式,即直属国王的封建领地、贾吉尔达尔的非世袭领地——贾吉尔和柴明达尔制度的世袭领地。直属国王的封建领地约占全国耕地的1/2,主要在德里和亚格拉地区。其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皇室、宫廷官员和卫队。
贾吉尔制度早在德里苏丹国家时期就已实施,那时称“伊克塔”。16~17世纪中叶,贾吉尔成为莫卧儿印度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杰统治时,贾吉尔约占全国耕地的70%,贾吉尔的持有者称贾吉尔达尔。17世纪中叶,莫卧儿印度共有8210个贾吉尔达尔,分上中下三层,分布全国各地,上层68个,由王子和贵族组成,中层 587个,下层7555个。他们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贾吉尔达尔对其贾吉尔没有所有权,只有征收规定的田赋和名义上非法实际上合法的各种杂税的权利。贾吉尔达尔持有贾吉尔必须以服军役为条件。贾吉尔是非世袭的,甚至是非终身的。但是到奥朗则布统治时期,贾吉尔同柴明达尔制领地渐趋一致。
社会经济的发展 莫卧儿社会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中商品生产扩大,出现商品粮和棉花、生丝、蓝靛、烟草等经济作物的专业化产区,产品远销欧亚市场。
莫卧儿时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超过当时欧洲先进国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经济的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大型官营作坊的优质产品主要为满足宫廷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买商通过预付款项、提供原料并收购其产品等手段来控制手工业者的小型作坊的生产,但尚未出现先进的工场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外贸的发展。16~18世纪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虽仍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和贵族的消费基地,但已开始起着工商业中心的作用。德里、亚格拉、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的城市规模可与当时北京、巴黎、伦敦相比。活跃的商业贸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区的闭塞隔绝状态。沿着陆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国内市场。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则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商船往来欧亚非各地及中国。
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的发展促使商人资本的兴起。拥有雄厚货币资本的钱商在各大城市开设钱庄、银行,经营存放款业务。发行期票和汇票。财力雄厚的班尼亚商人种姓充当皇室、贵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财政金融经纪人。但印度这时期的商业资本尚未转化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产业资本。
1740~1761年期间,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汗人及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由柳洪平创建。
印度是一个有着4500多年君主制历史的国家,在这4500多年君主制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朝代更替,较为著名的朝代有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王朝等,其中最富强的朝代当属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是印度历史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印度历史最富强的朝代,建立于公元1526年(相当于中国大明王朝中期),开国君主是突厥人和蒙古人混血后代巴布尔。莫卧儿王朝对印度历史有伟大贡献,因为结束了印度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完成了印度统一,是印度历史最后一个且大一统的朝代。
莫卧儿王朝之所以能够完成印度统一,全因莫卧儿王朝第三代皇帝阿克巴。
阿克巴生于公元1542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长子,胡马雍是莫卧儿王朝开国皇帝巴布尔的长子,他出生时父亲胡马雍在位,并致力于统一印度,继承其祖父巴布尔的遗志。
巴布尔于公元1526年建立莫卧儿王朝的时候,印度四分五裂,境内有或大或小的割据朝代,他没有灭掉多少割据朝代就在公元1530年病死了,长子胡马雍继承皇位之后,不断对境内的割据朝代发动战争,在位期间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阿克巴年少时就跟随父亲出入战场,练就了一身出色的军事才能。
公元1556年,胡马雍因为长年累月出入战场,导致劳累过度而死,但他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阿克巴顺势以长子身份被文武百官拥立为皇帝,成为莫卧儿王朝第三代皇帝。
阿克巴继承皇位的时候,莫卧儿王朝还不是很富强,而且疆域也不是很大,仅占据印度中部,当时统治印度北部是富强的苏尔王朝,南部也林立了几个割据朝代,可以说莫卧儿王朝要统一印度,难度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阿克巴有父亲给他留下的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文臣武将,在这批文臣武将的辅助下,阿克巴制定了统一印度的“先强后弱”计划,即先灭掉强大的国家,后灭掉弱小的国家。
阿克巴在位第一年,年仅14岁的他就御驾亲征,向北部割据朝代苏尔王朝发动灭国战。也许是阿克巴御驾亲征令军队战斗力大幅增强,也许是阿克巴是天生的军事奇才,短短一年时间,即公元1557年,莫卧儿王朝成功灭掉了苏尔王朝,把北部疆域尽数征服。
随后3年,阿克巴统治下的莫卧儿王朝向南部剩余的国家发动灭国战,几乎是屡战屡胜,直到公元1560年,成功把南部割据朝代尽数灭掉。至此,印度从公元8世纪开始的分裂时期结束,阿克巴完成了印度统一,把莫卧儿王朝变成印度的大一统朝代,此时的他才年仅18岁,从继承皇位到统一印度只用了4年时间。
1740~1761年期间,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人及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莫卧儿王朝通过阿克巴的内政改革,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由 4名重要的大臣辅助。他们是掌握军事的“米尔·巴克希”,主管宗教、司法的“萨德尔-乌斯-苏杜尔”,掌握财政、税务的“迪万”,管理工厂、仓库的“米尔·萨曼”。此外,还有私人秘书等重要官员。仍保留宰相“瓦齐尔”的职位,但无实权。
全国划分为15个“苏巴”(即省,奥朗则布时扩大到21个)。主管省政府的省督称“苏巴达尔”或“纳瓦布”,有 4名重要官员协助工作。各省的财政、税务和民事审判官“迪万”名义上由省督管辖,实际上起中央政府监视省督的作用。“帕尔加纳”(县)是农村行政的核心,其行政首长为“阿米勒”。省与县之间设置管辖若干县的“萨尔卡尔”(专区),由执行军事、行政、司法和警备任务的长官“福吉达尔”主管,他在贾吉尔达尔征收田赋时提供军事支持,镇压农民。
莫卧儿王朝的行政制度实行军事化。从阿克巴开始,将所有文武官吏分为38级,按军事方式编制,其俸禄按品级高低领有大小不等的贾吉尔——军事封建领地。
封建土地制度的发展 莫卧儿时期有 3种土地占有形式,即直属国王的封建领地、贾吉尔达尔的非世袭领地——贾吉尔和柴明达尔制度的世袭领地。直属国王的封建领地约占全国耕地的1/2,主要在德里和亚格拉地区。其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皇室、宫廷官员和卫队。
贾吉尔制度早在德里苏丹国家时期就已实施,那时称“伊克塔”。16~17世纪中叶,贾吉尔成为莫卧儿印度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杰统治时,贾吉尔约占全国耕地的70%,贾吉尔的持有者称贾吉尔达尔。17世纪中叶,莫卧儿印度共有8210个贾吉尔达尔,分上中下三层,分布全国各地,上层68个,由王子和贵族组成,中层 587个,下层7555个。他们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贾吉尔达尔对其贾吉尔没有所有权,只有征收规定的田赋和名义上非法实际上合法的各种杂税的权利。贾吉尔达尔持有贾吉尔必须以服军役为条件。贾吉尔是非世袭的,甚至是非终身的。但是到奥朗则布统治时期,贾吉尔同柴明达尔制领地渐趋一致。
社会经济的发展 莫卧儿社会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中商品生产扩大,出现商品粮和棉花、生丝、蓝靛、烟草等经济作物的专业化产区,产品远销欧亚市场。
莫卧儿时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超过当时欧洲先进国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经济的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大型官营作坊的优质产品主要为满足宫廷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买商通过预付款项、提供原料并收购其产品等手段来控制手工业者的小型作坊的生产,但尚未出现先进的工场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外贸的发展。16~18世纪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虽仍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和贵族的消费基地,但已开始起着工商业中心的作用。德里、亚格拉、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的城市规模可与当时北京、巴黎、伦敦相比。活跃的商业贸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区的闭塞隔绝状态。沿着陆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国内市场。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则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商船往来欧亚非各地及中国。
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的发展促使商人资本的兴起。拥有雄厚货币资本的钱商在各大城市开设钱庄、银行,经营存放款业务。发行期票和汇票。财力雄厚的班尼亚商人种姓充当皇室、贵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财政金融经纪人。但印度这时期的商业资本尚未转化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产业资本。
莫卧儿王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突厥化,就是已经带了许多中东人血统,还是后裔,那就更不用说了。几千年的进化,那几个蒙古人先是去了中东,在那儿血统已经只剩下几分之一,又去印度,早就稀释的快没了。(摘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