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的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的与的药用价值、黄药子的副作用等,要更多黄药子的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黄药子简介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药用价值 黄药子的药用附方 黄药子的 黄药子的副作用黄药子简介
黄药子,中药名,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干燥块茎。呈扁球状或圆锥形,直径3-8cm,外表黑褐色,全部密生细根,除去细根或细根脱落部分,则显白色疣状的根痕,形如蟾蜍外皮之疣状突起,故浙江一带,名其为“金线吊蛤蟆”。市售品多横切成片。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1、《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2、《纲目》:凉血,降火,消虞,解毒。
3、《江苏植药志》:治腰酸痛。
黄药子的药用价值
名称黄药子
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块茎。冬前采挖块茎,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拣净杂质,剪去须毛,洗净,润透后切成小块,晒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研末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数;或磨汁涂。
内服剂量不宜过大。
黄药子的药用附方
1、治吐血不止:黄药子(万州者)一两,捣碎,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热服。(《圣济总录》黄药汤)
2、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用生麻油调,以舌舐之。(《百一选方》)
3、治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圣济总录》黄药散)
4、治疮:黄药子四两,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简要济众方》)
5、治热、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一两,地龙一两(微炙),马牙消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6、降气治胃痛:黄药(炒过)、陈皮、苍术、金钱草各二钱,土青木香一钱五分。研粉服或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7、治睾丸炎:黄独根三至五钱,猪瘦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8、治扭伤:黄独根、七叶一枝花(均鲜用)各等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9、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10、治疝气、甲状腺肿、化脓性炎症:黄药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11、治瘰疬:黄独鲜块茎二至三两,鸭蛋1枚。水煎,调些酒服。(《福建中草药》)
12、治百日咳。黄药子三至五钱。冰糖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黄药子的
1、治疗甲状腺肿
黄药子250g,水煎2次,滤液混合,再加白酒400mll(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ml。每次5ml,每日2次,饭后服。或将黄药子研粉,每日1g,分服或顿服,10天为1疗程,停药3~5日后再行第二、三疗程。治疗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127例,服药月余后,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围缩小,其中治愈率为678%。
2、治疗甲状腺腺瘤
黄药子(生药)15g,炖服。连服5-8周,除补充一般维生素外不加用任何药物。治疗25例,结果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肿物显著缩小,5例无效。以黄药子g研细末,与白酒1500ml和匀,60~70℃水中温4小时,每服6m1,每日3次,1月为疗程。治疗甲状腺腺瘤48例,40例痊愈,5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
3、治疗宫颈炎
黄药子500g,洗净晾乾,浸泡于2000mL黄酒中,纳入罐中密封,加微火蒸2小时后取出,保持密封并置阴凉避光处7天后待用。治疗时用棉签拭净宫颈分泌物,将带尾线消毒棉球浸本药后贴于宫颈表面,24小时后由患者自行取出。治疗53例,痊愈17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
4、治疗百日咳
取鲜黄独根块或果实9~15g(3-5岁小儿用量),加冰糖9g炖服。日服1剂,治疗50余例均痊愈。
5、治疗食道癌、胃癌
取黄药子g,以62度白酒浸泡。日服浸液50~100ml。分数次服。治疗食道痛消化系统瘤症28例,用药后18例自觉症状幕本好转,其余亦明显好转。个别服药酒后,发现对肝脏有不良影响。又报道以黄药子针剂治疗食道癌、胃癌23例,对控制症状、改善情有一定效果。
黄药子的副作用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并对肝脏有一定损害,故及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黄药子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黄药子、、黄药子、、
南天竹根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植物形态详"南天竹子"条。
采集9~10月采收。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主为南天竹碱和南天竹碱甲醚,尚含南天青碱、小檗碱、药根碱,未发现有南丁宁碱。
药理作用南天竹碱见"南天竹子"条。
性味苦,寒。
①《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苦,平。"
功用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火眼,疮疡,瘰疬。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回食病。"
②《中国土农药志》:"治颈疬,痰咳。"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疮癣疥癞。"
④《重庆草药》:"清热除湿。治热症火眼,吐血,风热头痛,风湿腿痛或劳动后腰腿胀痛。"
⑤《福建中草药》:"清热,燥湿,解毒。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湿热痹,坐骨神经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点眼。
选方①治肺热咳嗽:鲜南天竹根一两,鲜枇杷叶(去毛)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湿热黄疸:鲜南天竹根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流火风疾(俗称热风关节炎):南天竹鲜根一至二两,猪脚一至二个。酌加红洒、开水,炖两小时,分两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痹:鲜南天竹根一至二荫,或加白葡萄鲜根一两,芙蓉菊鲜根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坐骨神经痛:南天竹根一至二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气闭晕厥:南天竹根一节,磨白酒五钱成浓汁,对开水一杯温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驱除蛔虫:南天竹根和楝树皮煎水服。(《杭州药植志》)
提醒您:南天竹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1、冬葵子
冬葵子,为锦葵科植物野葵Malva verticillata L和冬葵Mealva crispa L的果实。
野葵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冬葵我国西南及河北、甘肃、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种植。具有利水通淋,滑肠通便,下乳之功效。常用于淋病,水肿,大便不通,乳汁不行。
2、紫苏叶
紫苏叶,唇形科,塔花族,双子叶植物纲,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紫苏和野紫苏的叶带叶小软枝。
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干后将叶摘下即可。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两面绿色,暗绿色或带紫色协定缘具圆锯齿。
叶柄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均以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3、六月雪
六月雪,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亦作六月雪入药,功效相似。
功能主治为: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于感冒,咳嗽,牙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小儿疳积,高血压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白带;茎烧灰点眼治眼翳。
4、南星
南星又名山苞米、山棒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野阴湿地,而且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高30-90厘米。叶柄肉质,圆柱形,直立为茎状,叶片在叶柄顶端全裂成7~23片,披针形。夏季抽花茎,顶端开出一大型花序。果实成熟时为红色,似玉米状。
地下茎球形扁圆,外皮黄褐色。 药用地下球茎。夏秋二季将下球茎挖出,除去地上茎和须毛,用竹刀剥去外皮;或装筐放入水中,用刷子舂去外皮,洗净晒干。
5、虎耳草
虎耳草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
产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