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北美殖民地建立前,印第安人就已经在今天西弗吉尼亚州的区域内繁衍,旧石器文明在公元前105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截至2009年,西弗吉尼亚有超过12500处的考古遗迹。
有记录的殖民者涉足可上溯至1671年。当时弗吉尼亚州州长威廉·伯克利排出的探险队发现了位于今天西弗吉尼亚州中部的卡纳瓦瀑布(Kanawa Falls)。根据历史记载,在1716年,弗吉尼亚州的副州长又向内陆排出了探险队抵达今天的彭德尔顿县境内(Pendleton County),但是该事迹的真实性后来受到质疑。
西弗吉尼亚州境内最早的殖民地定居点珀萨尔弗拉特(Pearsall's Flats)在1725年建立,此后欧洲移民不断进入今天的西弗吉尼亚州地域,但最初很大程度上被印第安人阻碍。1722年的阿尔巴尼条约(Treaty of Albany)将西弗吉尼亚地区划分为易洛魁人领土,然而易洛魁人并未在此定居,使得欧洲移民有机会进入。但是在1736年易洛魁人向弗吉尼亚殖民地政府就移民涌入西弗吉尼亚地区抗议,该纠纷在1743年触发了一场小型战斗。弗吉尼亚州政府因而于1744年签订了兰开斯特条约(Treaty of Lancaster),购买了西弗吉尼亚地区的一部分土地。弗吉尼亚州的领土在1752年的洛格贾姆条约(Treaty of Logjam)后进一步延伸到包括所有的西弗吉尼亚地区。与此同时,俄亥俄公司试图将西弗吉尼亚地区建立为一个名为范代利亚(Vandalia)的独立殖民地,但没有成功。
1750年后移民向西弗吉尼亚地区的迁移变快,但七年战争期间大部分定居点都被摧毁。战后的1763年公告禁止了向西弗吉尼亚地区的移民,但1768年的斯坦威克斯堡条约(Treaty of Fort Stanwix)再一次开放了合法移民。从1770到1794年的20多年里,弗吉尼亚州政府逐渐加强对西弗吉尼亚地区的掌控,而印第安人则或是售出了土地或是被打败。在独立战争期间大部分西弗吉尼亚人支持独立。同时,皮毛交易和伐木业的兴起促进了西弗吉尼亚地区水运的发展。
在新成立的美国内,西弗吉尼亚地区隶属弗吉尼亚州,但该地区的社会构成与弗吉尼亚州东部相差巨大,因此造成了很多纠纷。最主要的区别是弗吉尼亚州东部种植园和奴隶制盛行,而西弗吉尼亚地区黑奴稀少,以白人自耕农为主。另外,西弗吉尼亚地区的白人构成也更加多样化,包括很多德国和北爱尔兰移民。早在1776年,西弗吉尼亚地区就申请成立一个名为西夕法尼亚(Westsylvania)的州。1829年的弗吉尼亚州宪法修订对于选举权设立了财产限制,且在选区划分上偏向东部地区。尽管受到西弗吉尼亚地区的强烈反对,该宪法受到了东部县的支持,仍然通过。尽管在1850年弗吉尼亚州取消了财产限制,选区仍旧带有偏向性。同时弗吉尼亚州政府也不重视西弗吉尼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一切东西之争在南北战争期间都显露出来。1861年4月17日,弗吉尼亚州议会投票决定推出联邦,但西弗吉尼亚地区的代表大都投票反对。面对着这种情况,各西弗吉尼亚县的代表于5月13日在威灵(Wheeling)召开了第一次威灵会议,决定如果弗吉尼亚州正式退出联邦则会议会再次召开。在1861年5月23日的退出联邦公投正式通过后,第二次威灵会议于6月11日召开,起草了弗吉尼亚人民宣言,宣布自身为合法的弗吉尼亚州政府,建立了州政府和州立法机构 。1861年10月24日,建州公投如期举行并以压倒多数通过,但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很多原本支持脱离联邦的人放弃投票或是在联邦军队的恐吓下未投票,而一些联邦士兵则冒名顶替投了票。在一些同情南方邦联的县,投票率低至5%。制宪会议紧接着召开,但宪法初稿由于没有设立逐步废止奴隶制的条款,被国会发回。第二稿宪法则成功通过国会,而西弗吉尼亚州业也于1863年6月20日加入联邦 。
在南北战争后,西弗吉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在领土及债务方面纠纷不断,但最终都被解决:西弗吉尼亚州最终保持了对于东部三县的控制权,但另一个最高法院的裁决命令西弗吉尼亚州偿还一部分债务。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煤矿业开始快速发展,而铁路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也在州内被广泛修建,尽管本州地形非常崎岖。西弗吉尼亚州的煤矿作为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经济原料出口至五大湖各州,同时也吸引了一定的人口。另一方面,由于煤矿众多,劳工事件也频繁出现。即使在二战期间,一些工会领袖也持续呼吁罢工,他们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公众对于工会的反感。近几十年煤矿业逐渐收缩,也导致西弗吉尼亚州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同时矿工安全和环境问题也持续笼罩。
从20世纪上班叶开始,该州旅游业开始发展,州政府也设立了一些保护自然动物和森林的措施。
于很多南方州不同,在1954年最高法院的裁决宣布教育系统内种族隔离违宪后,西弗吉尼亚州相当顺从地执行了该裁决。
乔伊斯与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
联系
他们在创作观念上都追求形式创新,解构传统叙事结构,同时通过各种技巧进行共时性写作。
他们通过主观的、非理性的写作,以力求最大限度地反映人物的心理真实,从而更好地展示小说人物的意识活动,揭示生活的本质与人性,以此构建小说内部世界可能的平衡与和谐。
乔伊斯与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建立了新的美学形式观,为文学阅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的审美经验。乔伊斯与伍尔夫的作品代表了英国小说艺术的一种极致。
区别
乔伊斯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深深感动着爱尔兰人民。而爱尔兰人是这么崇拜乔伊斯的,甚至把《尤利西斯》中描写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一天全部活动的六月十六日定为“布卢姆日”,该节日后来成为了仅次于国庆日(三月十七日圣巴特里克节)的大节日。
伍尔芙提倡女权主义,强调现代小说要着力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不要机械地描写现实的生活,学界关于伍尔芙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
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文坛的前卫开拓者之一,她和当时的詹姆斯乔伊斯,还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等创作意识流文学作品的作家一起,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他们的出现,成为了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 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伍尔芙一生勤奋,著述丰富,除小说创作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日记等弗吉尼亚·伍尔芙简介,供后人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收集得已经十分完全。伍尔芙认为写作要摒弃纷繁的物质表象,在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探求中定格人类“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间”,通过人物的瞬间感悟揭开生活的面纱,触探生命的哲理。
伍尔芙的文学创作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她在《论现代小说》一文中指出“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弗吉尼亚·伍尔芙简介,而作家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印象记录下来,从而描绘出“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定、解说的内在精神”,来揭示内心活动的本质。伍尔芙的这种创作理念也决定了海洋这一意象在《到灯塔去》中正是人物在不同阶段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反映。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早年
1882年1月25日伍尔芙出生于英国伦敦,肯辛顿,海德公园门(Hyde Park Gate)22号,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Leslie Stephen)是维多利亚时代出身于剑桥的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父母亲在结婚前都曾有过一次婚姻,父母结合后又生下四个孩子。伍尔芙在家接受教育。幼年时全家避暑所在的康沃郡的Talland House,在伍尔芙的幻想和作品中起了重要作用。
1895年5月母亲Julia去世,伍尔芙第一次精神崩溃。1897年伍尔芙开始记日记。1904年2月,父亲Leslie去世。5月,伍尔芙第二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12月14日,弗吉尼亚在《卫报》上第一次发表作品——一篇未署名的书评。后出版了第一批散文,并开始经常性地为《时代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写书评,同时在一间在职成人夜校Morley College任教。
从1906年起,弗吉尼亚的兄弟在剑桥结识的朋友们不断来家聚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文艺和学术的中心,也就是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这里面包括了当时文化界的大批精英,包括其核心成员有:作家伦纳德·伍尔芙(弗吉尼亚的丈夫),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范妮莎的丈夫),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文学批评家德斯蒙德·麦卡锡,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画家邓肯·格兰特,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作家福斯特等。除此之外,哲学家罗素、诗人T·S·艾略特、乔伊斯、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奥尔都斯·赫胥黎也与布卢姆斯伯里团体过从甚密。 这些“欧洲的金脑”多半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学子。弗吉尼亚·伍尔芙能与这样一批知识精英切磋文学和艺术,无疑是十分幸运的。这个团体不仅给予她友谊、智慧和信心,还将自由平等的精神灌输到她的心灵深处。她的文学创作由此别开生面,更加注重精神含量。
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成员曾经以大胆的举动,挑战现存的社会秩序和国家机器。 1910年2月10日,弗吉尼亚·伍尔芙假扮阿比西尼亚的门达克斯王子,她弟弟亚德里安假扮她的翻译,贺拉斯·科尔假扮英国外交部官员,邓肯·格兰特等人假扮成弗吉尼亚的随从,前往韦默斯访问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舰”,得到了热情盛礼的接待。整个骗局设计得天衣无缝,完全将舰队司令威廉·梅伊蒙在鼓里。这个天大的玩笑后来经报纸披露出来,国防力量的虚有其表和官僚体制的空具其壳遂引起朝野震惊,英国军界和外交界顿时陷入了极度的尴尬。伍尔芙确实是个好演员,许多传记作家对她的这场“王子秀”津津乐道,因为那简直就像一个神话。布罗姆斯伯里团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然解散,到1920年,大部分成员才又聚集起来,另组为“记忆俱乐部”,以绝对的坦诚为原则回忆各自的人生经历,伍尔芙对两位同母异父哥哥禽兽之行的揭露和控诉即始于此时。
开始创作
1907年伍尔芙搬到菲茨罗伊广场(Fitzroy Square)29号,开始着手写第一部小说《远航》(初名《Melymbrosia》)。1909年,与利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有过短暂的订婚。开始为妇女的选举权努力。1912年8月10日 与作家、费边社员、社会政治评论家伦纳德·伍尔芙结婚。1913年第一部小说《远航》完成。4月《远航》被出版社接受,但该书的出版由于伍尔芙的病情和一战的爆发而耽搁。1913年7月伍尔芙一次大型的精神病发作,持续了9个月。
1914年春天开始她渐渐地康复,11月时健康状况良好。1915年伍尔芙一生中最严重的一次精神病发作,持续9个月。其中有六周的时间她试图开始写婚后的第一批日记。好在患病期间,她的丈夫对她体贴入微,使她深受感动,“要不是为了他的缘故,我早开枪自杀了。”3月,她的《远航》出版(《The Voyage Out》)。1917年伍尔芙夫妇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Hogarth)出版社。(该出版社后来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在内的作家作品,并且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霍加斯第一部出版物《Two stories》出版,收入小说《墙上的斑点》及伦纳德所写的小说《Three Jews》。
辉煌时期
1921年3月霍加斯出版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或星期二》——收入《墙上的斑点》与《邱园记事》(后来的作品都由霍加斯出版)。1922年10月,出版实验性小说《雅各的房间》。1925年5月出版小说《达洛维夫人》。1927年5月小说《到灯塔去》出版。1928年4月《到灯塔去》获得法国1927-28年度的费米娜奖(Prix Femina)。1931年10月 《海浪》出版。1931年开始创作《岁月》(初名《The Pargiters》)。
1932年10月《普通读者》第二系列出版,1933年10月《爱犬富莱西》出版,拒绝曼彻斯特大学的荣誉学位。1935年1月亲友们在姐姐文尼莎画室中上演弗吉尼亚的剧本《淡水》。1937年3月完成并出版小说《岁月》。1938年6月出版长篇散文《三个基尼金币》。拒绝利物浦大学的荣誉学位。1940年7月《罗杰·弗赖伊传》(《Roger Fry: A Bibliography》)出版。1940年,弗吉尼亚夫妇在伦敦的住宅被德国飞机轰炸。夫妇俩商量好,如果英国战败,两人即相携自尽,免受法西斯统治之辱。 晚年
1941年2月完成《幕间》写作。1941年3月28日,预感另一次精神崩溃即将开始,伍尔芙担心自己永远不会再好转,在留下两封分别给丈夫和姐姐温妮莎的短信后,1941年3月28日,她用石头填满口袋,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一条河流(欧塞河,River Ouse) 。终年59岁。
弗吉尼亚去世后伦纳德一直整理出版着她的遗著。 1941年,遗作《幕间》出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