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莫泊桑全文

《珠宝》莫泊桑全文,第1张

珠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死了已经有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的母亲指望把她嫁出去,常常到附近几家中产阶级人家去。她们穷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每一个明智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种典型的女人。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从不离开嘴唇的那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仿佛是她心灵的回光。

人人都称赞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做妻子。

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因而他们的日子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温存。而且她本人的诱惑力又是那么大,虽然他们相遇已经有六年了,可是他比开头那些日子还要爱她。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朋友们(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经常能够替她搞到包厢,请她去看当时风行的戏,甚至首次上演的新戏;她不管她丈夫愿意不愿意,总是拖着他一块去;不过一天工作下来,这种消遣反而增加他的疲劳。因此,他恳求她请一位她认识的太太陪她去看戏,只要能送她回来就成。她认为这个办法不太合适,所以说来说去怎么也不肯答应,直到最后才为了讨好他,勉强让了步;他对她说不出的感激。

然而,这种爱看戏的嗜好,很快地引起了她爱打扮的需要。不错,她的服装还是跟从前一样简单,既风雅而又朴素;而且她那温柔的美,她那令人倾倒的、谦逊的、含笑的美,仿佛从她朴素的打扮里得到一种新的风韵,但是她渐渐地养成了一种习惯,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她还戴假珍珠的项链、赛金的镯子和镶着五颜六色的、代替宝石的玻璃钻的梳子。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这种对假货的爱好,常常说:“亲爱的,对一个买不起真珠宝的人来说,美丽和妩媚就是她的装饰品,再说,这也是世上最稀罕的珠宝。”

但是她露出温柔的笑容,每一次都这么回答:“有什么办法呢?我爱好这个。这是我的缺点。我也知道你说得对;可是本性难移呀。我当然更喜欢有真的珠宝!”

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他微笑着说:“你的趣味倒跟吉卜赛人一样。”

有时候,到了晚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把装着朗丹先生所谓“便宜货”的摩洛哥皮匣子捧到茶桌上,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还一定要把一串项链挂在她丈夫的脖子上,为的是挂上以后,好痛痛快快地笑一番,然后大声说:“瞧你有多滑稽!”接着就扑到他怀里,像发了疯似的吻他。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回忆,笑容,声音以及死者身上的种种魅力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脑际。

时间并没有减轻他的悲伤。往往在上班的时候,同事们正在聊当天的新闻,会忽然看见他双颊一鼓、鼻子一皱,眼睛里含着两包泪水;他做出一副苦相,接着就呜呜地哭起来。

他让亡妻的卧室保持原状。他每天都要把自己关在里面想她;所有的家具,甚至连她的衣裳,都像她临死那天一样放在原来的地方。

但是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现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如今他靠他那微薄的收入再也没法弄到了。

他借了几笔债,像穷得走投无路的人一样,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钱。终于有一点早上,离着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主意变卖东西。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因为他心里对这些从前叫他生气的“冒牌货色”还怀着怨恨。甚至每天看见它们,都会损害到对他心爱的人的回忆。

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找了很久,因为她一直到临死前几天还不断地买回来,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带一样新东西回来。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顺着一条条大街,朝部里走去,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

他终于看到一家,走了进去,一想到露出一副穷相,变卖这样一件不值钱的东西,他又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先生,”他对商人说,“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那个人接过来翻来覆去地仔细看了一阵儿,又掂了掂分量,拿起一个放大镜,把他的伙计叫过来,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把项链放在柜台上,瞧瞧远看的效果如何。

这样小题大做反把朗丹先生弄得很不自在,他张嘴正要说:“噢!我也知道它值不了几个钱,”那个珠宝商却先开口了:“先生,值一万五千法郎;不过您得先把它的来源告诉我,我才能够收购。”

这个鳏夫两只眼睛睁得老大,愣在那儿,一下子糊涂了。临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您说什么?您没有估错吧。”对方误会了他惊讶的原因,冷冷地说:“您可以到别处去问问,看别人是不是肯出更高的价钱。照我看,它顶多值一万五。如果您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就再来找我好了。”

朗丹先生完全变成了一个傻子;他需要一个人去好好考虑考虑,于是拿起项链走了出去。

但是一到街上,他反而想笑了。他想:“傻瓜呀!傻瓜!我要是当时就卖给他呢?居然有这么一个不辨真假的珠宝商人!”

他走进和平街口的另一家首饰店。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

“嗳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

“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这一次,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首饰商人又问:“您愿意告诉我,您姓什么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我是内务部的科员,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商人打开帐薄,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的住址,殉道者街十六号去的。”

两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科员惊讶得简直要发疯了,首饰商疑心他是个贼。

首饰商接着又说:“您愿意把这件东西在我这儿放二十四小时吗?我可以给您出一张收据。”

朗丹先生结结巴巴地说:“当然可以。”他把纸条折起来,放在衣袋来,走了出去。

他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出双臂,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在一家药房里,原来是过路人把他抬来的。他请人送他回家,随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

他伤心地哭到天黑,咬住一块手绢,免得哭出声来。最后他又疲乏,又伤心,支持不住,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睡着了。

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慢腾腾地起来,准备到部里去。受到这样的打击以后,再要工作是很困难的。他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请求科长原谅,于是写了一封信。接着,他想到了应该再到首饰店去一次,想到这儿,臊得满脸通红。他考虑来考虑去,无论怎么说,总不能把那串项链留在那家店里;于是他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笑脸迎人的城市。几个无所事事的人两手插在衣袋里在街上闲逛。

朗丹先生望着他们走过,对自己说:“有财产的人多么幸福啊!一个人有了钱,甚至连忧愁都可以摆脱,他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他可以旅行,可以寻欢作乐!啊!要是我有钱就好了!”

他发觉肚子饿了,因为从前天晚上起,他就没有吃过东西。但是他的口袋空空的,于是他又想起了那串项链。一万八千法郎!一万八千法郎!这笔数目真不小呀!

他走到和平街,开始在首饰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万八千法郎!一连有二十次,他都差点儿走进去,可是每次都被羞耻心拦住了。

然而,他肚子饿,饿得很厉害,而且又没有一个子儿。他突然下了决心,为了不让自己有考虑的时间,一口气奔过大街,冲进了首饰店。

商人见了他,连忙迎上前,面带笑容,彬彬有礼地搬来一把椅子。伙计们也过来了,他们眼睛里,嘴边也都带着笑意,不断地瞟着朗丹。

珠宝商开口说:“我已经打听过了,先生,如果您没有改变主意,我可以立刻照我出的价钱付款。”

科员结结巴巴地说:“当然没有改变。”

首饰商人从抽屉里取出十八张大钞票,点了一遍递给朗丹。朗丹在一张小收据上签了字,用一只颤巍巍的手把钱放在衣袋里。

我正打算出去,又转过身来,垂下眼睛,对一直在微笑的商人说:“我我还有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您都愿意收买吗?”

商人鞠了个躬,说:“当然愿意,先生。”

有一个伙计跑出去了,为的是笑个痛快。另外一个伙计使劲地擤鼻子。

满脸通红的朗丹用若无其事的严肃口吻说:“我去给您拿来。”

他叫了一辆马车,回去拿首饰。

一个钟头以后,他回到首饰店,到这时候他还没有吃早饭。他们开始一件件地研究,一件件地估价。几乎全部都是这家店里卖出的。

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帐薄给他看;随着金额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

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一件用祖母绿和蓝宝石镶成的首饰一万四千法郎;一条当项链用的金链连同吊着的独粒钻石四万法郎;总数共达十九万六千法郎。

商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说:

“这些东西的主人把所有的积蓄都存在珠宝上了。”

朗丹一本正经地说:“这也是一种存钱的方法,并不特殊。”他又和买主约好第二天还要约请行家复查,然后走了出来。

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

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

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布洛涅树林去兜风。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叫:“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

“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他又去和老同事们握手告别,把自己将来的生活打算告诉他们;然后到英国咖啡馆去吃晚饭。

他正好坐在一位看上去好像很有身份的绅士旁边,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炫耀一下,于是告诉这位先生,他刚刚得到了一笔四十万法郎的遗产。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对看戏不感到厌烦,他还和一些妓女混了一夜。

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珠宝》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丈夫发现妻子收藏的“假珠宝”是真的之后的心理转变。《珠宝》是一篇道德小说。朗丹曾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他真诚地爱着妻子,妻子也热烈地爱着朗丹。珠宝真假之谜的开解,对朗丹是沉重地一击,“真与假”在一瞬间全部对换了位置:假珠宝变成了真珠宝,真诚的爱情变成了虚假的爱情。

这篇小说继承了莫泊桑以往一贯的写作风格:构思和布局的巧妙性,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使小说生动富有吸引力。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一面,以及小市民在金钱面前爱慕虚荣的嘴脸,小说通过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出乎意料的结局安排,鲜明地体现了莫泊桑的创作特点。

19世纪后期的法国社会风行的是虚伪、自私、贪婪,尽管莫泊桑对当时社会资产阶级文明的态度是矛盾的,但最痛切地认识到资产阶级文明的贫乏、卑劣和虚伪,特别让他痛心疾首的是: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都“生活在酬金的独裁下”、“跪倒在金钱偶像前”,在这样的社会里,纯真的爱情毕竟是少而又少,他也曾唱出几首甜蜜的罗曼司(短篇小说《幸福》、《马丹姑娘》等)。但这位尊重现实的作家更多地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爱情和婚姻的畸形现象,《遗产》、《遗嘱》、《珠宝》等作品无一不是金钱社会里不正常婚姻的注脚。

大仲马的作品,并非只限于过去的时代,也有与他生活的时代相关的作品。《基度山伯爵》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本书叙述的是与作者同时代的法国,故事是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展开的。

当时有一个在巴黎生活和创作的作家,名叫欧仁·苏。他虽然名声不如大仲马,但稿费收入无疑是超过大仲马的。当时,全国都在读欧仁·苏的作品,尤其是《巴黎的秘密》特别著名。这本书风行一时,几乎人人都在谈论书中的主角格罗尔斯金公爵。欧仁·苏靠这本书得到了十万法郎的稿费。

出版家别丘恩提议大仲马和欧仁·苏竞赛。可是,这就要写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大仲马接受了这个建议。

和往常一样,先从寻找真实的故事入手。他想起了两、三年前曾经见过一本小册子《没有假面具的警察》。这本书是一个名叫布尔曼斯的人在1838年出版的。书中的材料是从警察局档案中抽出来,由新闻记者布舍尔·艾米尔和拉蒙—兰岗男爵加工整理的。

在翻阅警察局档案时,一篇名为《金刚石和复仇》的材料引起了大仲马的注意。他后来写道:“这个故事就象是一颗隐藏在贝壳里等待着珠宝匠的珍珠。”

这个激起大仲马灵感的故事,发生于1807年。当时在巴黎,有一个名叫皮克·弗朗苏的年青皮靴匠。他有一个既富有又漂亮的未婚妻,名叫玛格丽特·菲若拉。她有整整十万金法郎的嫁妆。有一天,正值狂欢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皮克到小酒馆去探望朋友卢比安·马其叶。他在小酒馆里喝得有些醉意,就讲起了自己的好运气。酒馆主人卢比安是个嫉妒的人。他也在悄悄地爱着玛格丽特。他决心破坏朋友的婚事。等皮克走了以后,阴险的酒店主人对当时在场听见皮克讲话的人(一共三个人,其中一个是阿刘·安东——要注意这个名字)提议,对这个幸福的未婚夫开个玩笑。做法很简单,给警察队长写封信,说皮克·弗朗苏是英国奸细,参加了波旁王朝复辟的阴谋。

狂欢节闲着没事的人们编造出来的玩笑,演变成十分严重的悲剧。婚礼前三天,皮克被逮捕了。警察队长没有经过审讯,就仓促地把这“阴谋家”的“罪行”报告给了沙沃里警察局长。令人奇怪的是,皮克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他被关进了皮埃蒙特的费尼斯德里堡。

皮克的父母和未婚妻想尽办法打听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可是,毫无结果。皮克象石沉大海一样地失踪了。

漫长的七年过去了。这时,拿破仑被废除,波旁王朝复位了。皮克,这个受了多年苦难的人被释放了。但已很难认出这个象老头子的人就是当年那个漂亮的小伙子。监狱生活在他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使他成了一个阴沉冷酷而又非常富有的人。

监狱里有一个意大利神父,他和皮克一样也是囚犯。临死前,神父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遗赠给皮克。共有:八百万法郎的动产,两百万法郎珠宝和三百万法郎黄金。这些财宝被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神父把地点告诉了皮克。

皮克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这些财宝,然后去实现他早就想好了的计划:找到玛格丽特,并且对所有害他坐牢、破坏他的婚礼的人复仇。

他以刘斯·若杰弗的名字出现在以往住过的地方,一步步地进行调查。他打听到玛格丽特在“痛苦地悼念他整整两年以后”,嫁给了陷害他的首犯、酒店老板卢比安,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已成为巴黎最豪华的饭店的阔老板。狂欢节那次“玩笑”的其他罪人是谁呢?人们建议他去找住在尼姆的阿刘·安东。

皮克化装成一个僧侣来到尼姆。找到了小饭馆主人阿刘。他自称是从费尼斯德里堡来的巴尔金神父,是来完成皮克·弗朗苏最后的愿望:弄清楚是谁害得这个皮靴匠坐牢。假神父边说边对着光亮拿出一颗惊人的钻石。他对惊呆了的阿刘说:“按照皮克的意愿,如果你把这些坏蛋的名字说出来,这个金刚石就属于你了”。小饭馆主人不加思索就回答道:“告密的是卢比安,协助他的是食品杂货店老板梭布罗和制帽工人沙良里”。

阿刘得到了金刚石,他立即把钻石卖出去,买了一座豪华的别墅。但是他很快就知道珠宝商骗了他。这块钻石转卖为十万零七千法郎,而阿刘才得到六万五千法郎。他为了找回亏损,打死了珠宝商,逃跑了。

皮克证实了卢比安的罪行和其他仇人的名字,回到了巴黎。他以普罗斯皮洛的名字在卢比安的饭店里当侍者。在这里,他不仅很快就看见了过去的未婚妻,而且也看见了两个同谋者——梭布罗和沙良里。

一天傍晚,梭布罗没有象往常一样来玩骨牌;他是经常和卢比安玩牌的。人们在艺术桥上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胸膛上插着一把匕首,匕首柄上刻着:《第一号》。

从此灾祸接二连三地落在卢比安的头上。他第一次结婚生的女儿、十六岁的美人切列珠,被一个有殷实财产的侯爵勾引上了。为了掩盖这件丑事,他们决定尽快地举行婚礼。勾引她的人不但不反对,反而很高兴地准备和这个快要成为他孩子的母亲的姑娘结为合法夫妇。但丑事终于在婚礼的晚宴上张扬出来了。新郎没有在餐桌旁出现,他突然失踪了。很快从西班牙来了封信。从信中看出他根本不是什么侯爵,而是一个在逃的苦役犯。

被遗弃的切列珠的父母急坏了。卢比安的妻子神经完全错乱了。不得不把她送到乡下去。

灾祸接踵而至,卢比安的家和饭店通通被烧光,他破产了。不久,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被拉进流氓集团,参加了盗窃活动。法院判了他二十年苦役。

沙良里突然死了。在他的棺材上有人钉上了个纸条。上面写着:《第二号》。

1820年初,“美丽的玛格丽特”绝望地死去了。就在这时,跑堂的普罗斯皮洛厚颜无耻地提出要买卢比安的女儿切列珠。于是,骄傲的美人成了仆人的情妇。

卢比安快疯了。有一天傍晚,在花园里,一个带黑面具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神秘的陌生人声称:“我是皮克·弗朗苏。就是你卢比安在1807年害得他坐了牢,并且抢走了他的未婚妻的那个人。我杀死了梭布罗和沙良里,败坏了你女儿的名誉,带坏了你的儿子。放火烧了你的房子,把你的妻子送进了坟墓。现在,轮到你了。你是《第三号》”。说完,用匕首刺死了卢比安。

复仇完成了,皮克本该逃跑。但是有人抓住了他,捆起来带走了。等他清醒过来时,他看见在他面前的是阿刘·安东。

这个尼姆的小饭馆主人,早就猜到来找他的假僧侣就是皮克。于是,他秘密地来到巴黎,自始至终就象是皮靴匠复仇的一个沉默的同谋者。现在,作为自己沉默的代价,他要索取皮克的一半财产。没想到遭到坚决拒绝。无论是毒打还是恫吓,都不能使这个费尼斯德里堡过去的囚徒屈服。狂怒之下,阿刘把他杀了。后来,阿刘逃到英国。几年以后,阿刘觉得自己快要死了,请来了神父,向他承认了自己做过的恶事,请求把财产交给法国警察局作为自己的忏悔。

皮靴匠皮克的故事总共只有20页。但大仲马锐利的眼睛,一下子就看中了它。他开始润色这个现代生活的悲剧,使它成为艺术作品。

他并不是第一个从犯罪现象中提取小说情节的人。在他之前的一些作家,如普莱沃和笛福,席勒和司各特·瓦里切尔,巴尔扎克和狄更斯,以及许多其他的人,也是经常从警察局的记录,法院的报告和监狱大事记中,寻找人物形象和情节的。

大仲马要完成的工作是把真实的人物由现实世界引入想象世界。皮靴匠皮克由单纯的杀人凶手变成针对社会统治集团中“大人物”们的复仇者。他不仅仅是为自己报仇,而且也是为一切受欺侮、被诬陷和摧残的人报仇。当时在法国首都,麇集了波旁王朝的“英雄们”。这些奸诈的小人、冒险家和罪犯,成了法国社会积极的活动分子。他们虽然犯下了罪行,却在社会上攫取了令人羡慕的地位,兴旺发达起来。这些人物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大仲马痛恨这些暴发户、追名逐利的小人、投机的银行家、作了大官的流氓无赖、在殖民地发了横财的骗子以及复了职的将军们。他希望对这些坏家伙进行清算,哪怕是在纸上也好

拉比斯,原名埃德加·D·别恩克,17世纪末出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进入法国的王家海军学院学习,在18岁的时候成为法国海军的一名见习参谋,由于打仗勇敢,而且善于谋略,在21岁时被提拔为大副,又在26岁成为法国海军最年轻的舰长,似乎光明的前途在向他招手。不过在他28岁那年,发生了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拉比斯28岁的时候,指挥自己的军舰在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上,击败了一艘葡萄牙的私掠海盗船,缴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得到了法国海军的奖赏,而拉比斯本人也被提拔成为少校,在庆祝过程中,喝醉酒的拉比斯与同样醉醺醺的大副发生争执,继而刀枪相见,在混乱中,火枪的铁弹子击中了正在拉比斯的军舰上巡视的法国海军的高级官员,当场毙命。

拉比斯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带上了自己几个亲信手下,跑到印度洋当起海盗来了,由于他以前当过海军,熟悉海军的运作,加上本人心狠手辣,狡猾无比,很快就在海盗偏少的东非海域及印度洋闯下了名头,他的巅峰时刻是在1832年,拉比斯抢劫了葡萄牙的运送价值30亿法郎珠宝的商船,并将这艘商船改名“拉比斯”号,作为自己的旗舰,风光一时。

1845年,法国著名的海军将领居伊—鲁埃斯在印度洋打败英国海军,法国控制了这一海域,同时大力扫荡海盗,不少在印度洋谋生的海盗要么投降,要么被剿灭,作为印度洋名气最大的海盗,拉比斯自然不能幸免,1847年,拉比斯在马达加斯加海域被海军打败,并被抓获。由于他的名气太大,所以海军派遣了三艘军舰专程送拉比斯回法国受审,而负责押送的,正是当年与拉比斯发生争执的大副,如今官拜海军少将。

拉比斯自知难免一死,遂向法国政府提出,自己愿意以价值170亿法郎的藏宝换取性命,但是被法国政府拒绝。在行刑当天,拉比斯向围观的人群扔出了一个羊皮卷,并大声说:“去吧,我的宝藏属于能解开它的人!”

拉比斯28岁的时候,指挥自己的军舰在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上,击败了一艘葡萄牙的私掠海盗船,缴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得到了法国海军的奖赏,而拉比斯本人也被提拔成为少校,在庆祝过程中,喝醉酒的拉比斯与同样醉醺醺的大副发生争执,继而刀枪相见,在混乱中,火枪的铁弹子击中了正在拉比斯的军舰上巡视的法国海军的高级官员,当场毙命。

拉比斯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带上了自己几个亲信手下,跑到印度洋当起海盗来了,由于他以前当过海军,熟悉海军的运作,加上本人心狠手辣,狡猾无比,很快就在海盗偏少的东非海域及印度洋闯下了名头,他的巅峰时刻是在1832年,拉比斯抢劫了葡萄牙的一艘运送价值300亿法郎珠宝的商船,并将这艘商船改名“拉比斯”号,作为自己的旗舰,风光一时。

1845年,法国著名的海军将领居伊—鲁埃斯在印度洋打败英国海军,法国控制了这一海域,同时大力扫荡海盗,不少在印度洋谋生的海盗要么投降,要么被剿灭,作为印度洋名气最大的海盗,拉比斯自然不能幸免,1847年,拉比斯在马达加斯加海域被海军打败,并被抓获。由于他的名气太大,所以海军派遣了三艘军舰专程送拉比斯回法国受审,而负责押送的,正是当年与拉比斯发生争执的大副,如今官拜海军少将。

拉比斯自知难免一死,遂向法国政府提出,自己愿意以价值170亿法郎的藏宝换取性命,但是被法国政府拒绝。在行刑当天,拉比斯向围观的人群扔出了一个羊皮卷,并大声说:“去吧,我的宝藏属于能解开它的人!”在拉比斯被绞死的19年后,他的藏宝图有一份影印件落在了英国牧师兼探险家弗洛达手中。弗洛达精心研究拉比斯密宝上的17排密码,经过艰苦的破译工作,有16排的密码都被破解,只有第12排的密码怎么也破解不开,经过推理分析,弗洛达认为拉比斯的宝藏最有可能藏在印度洋南部的塞舌尔群岛上,因为当年的拉比斯一伙,在塞舌尔群岛附近最为活跃。于是,弗洛达到了塞舌尔群岛,住了28年,却一无所获,郁闷的弗洛达牧师回到英国后,就郁郁而终。

现在拉比斯的宝藏图仍然静静的躺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内,而卢浮宫的那份复制品,同样引来了全世界觊觎拉比斯密宝的人。至于拉比斯价值超过170亿法郎的宝藏,到底在何处,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珠 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死了已经有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的母亲指望把她嫁出去,常常到附近几家中产阶级人家去。她们穷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每一个明智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种典型的女人。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从不离开嘴唇的那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仿佛是她心灵的回光。

人人都称赞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做妻子。

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因而他们的日子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温存。而且她本人的诱惑力又是那么大,虽然他们相遇已经有六年了,可是他比开头那些日子还要爱她。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朋友们(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经常能够替她搞到包厢,请她去看当时风行的戏,甚至首次上演的新戏;她不管她丈夫愿意不愿意,总是拖着他一块去;不过一天工作下来,这种消遣反而增加他的疲劳。因此,他恳求她请一位她认识的太太陪她去看戏,只要能送她回来就成。她认为这个办法不太合适,所以说来说去怎么也不肯答应,直到最后才为了讨好他,勉强让了步;他对她说不出的感激。

然而,这种爱看戏的嗜好,很快地引起了她爱打扮的需要。不错,她的服装还是跟从前一样简单,既风雅而又朴素;而且她那温柔的美,她那令人倾倒的、谦逊的、含笑的美,仿佛从她朴素的打扮里得到一种新的风韵,但是她渐渐地养成了一种习惯,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她还戴假珍珠的项链、赛金的镯子和镶着五颜六色的、代替宝石的玻璃钻的梳子。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这种对假货的爱好,常常说:“亲爱的,对一个买不起真珠宝的人来说,美丽和妩媚就是她的装饰品,再说,这也是世上最稀罕的珠宝。”

但是她露出温柔的笑容,每一次都这么回答:“有什么办法呢?我爱好这个。这是我的缺点。我也知道你说得对;可是本性难移呀。我当然更喜欢有真的珠宝!”

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他微笑着说:“你的趣味倒跟吉卜赛人一样。”

有时候,到了晚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把装着朗丹先生所谓“便宜货”的摩洛哥皮匣子捧到茶桌上,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还一定要把一串项链挂在她丈夫的脖子上,为的是挂上以后,好痛痛快快地笑一番,然后大声说:“瞧你有多滑稽!”接着就扑到他怀里,像发了疯似的吻他。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回忆,笑容,声音以及死者身上的种种魅力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脑际。

时间并没有减轻他的悲伤。往往在上班的时候,同事们正在聊当天的新闻,会忽然看见他双颊一鼓、鼻子一皱,眼睛里含着两包泪水;他做出一副苦相,接着就呜呜地哭起来。

他让亡妻的卧室保持原状。他每天都要把自己关在里面想她;所有的家具,甚至连她的衣裳,都像她临死那天一样放在原来的地方。

但是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现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如今他靠他那微薄的收入再也没法弄到了。

他借了几笔债,像穷得走投无路的人一样,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钱。终于有一点早上,离着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主意变卖东西。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因为他心里对这些从前叫他生气的“冒牌货色”还怀着怨恨。甚至每天看见它们,都会损害到对他心爱的人的回忆。

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找了很久,因为她一直到临死前几天还不断地买回来,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带一样新东西回来。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顺着一条条大街,朝部里走去,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

他终于看到一家,走了进去,一想到露出一副穷相,变卖这样一件不值钱的东西,他又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先生,”他对商人说,“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那个人接过来翻来覆去地仔细看了一阵儿,又掂了掂分量,拿起一个放大镜,把他的伙计叫过来,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把项链放在柜台上,瞧瞧远看的效果如何。

这样小题大做反把朗丹先生弄得很不自在,他张嘴正要说:“噢!我也知道它值不了几个钱,”那个珠宝商却先开口了:“先生,值一万五千法郎;不过您得先把它的来源告诉我,我才能够收购。”

这个鳏夫两只眼睛睁得老大,愣在那儿,一下子糊涂了。临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您说什么?……您没有估错吧。”对方误会了他惊讶的原因,冷冷地说:“您可以到别处去问问,看别人是不是肯出更高的价钱。照我看,它顶多值一万五。如果您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就再来找我好了。”

朗丹先生完全变成了一个傻子;他需要一个人去好好考虑考虑,于是拿起项链走了出去。

但是一到街上,他反而想笑了。他想:“傻瓜呀!傻瓜!我要是当时就卖给他呢?居然有这么一个不辨真假的珠宝商人!”

他走进和平街口的另一家首饰店。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

“嗳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

“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这一次,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首饰商人又问:“您愿意告诉我,您姓什么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我是内务部的科员,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商人打开帐薄,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的住址,殉道者街十六号去的。”

两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科员惊讶得简直要发疯了,首饰商疑心他是个贼。

首饰商接着又说:“您愿意把这件东西在我这儿放二十四小时吗?我可以给您出一张收据。”

朗丹先生结结巴巴地说:“当然可以。”他把纸条折起来,放在衣袋来,走了出去。

他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出双臂,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在一家药房里,原来是过路人把他抬来的。他请人送他回家,随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

他伤心地哭到天黑,咬住一块手绢,免得哭出声来。最后他又疲乏,又伤心,支持不住,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睡着了。

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慢腾腾地起来,准备到部里去。受到这样的打击以后,再要工作是很困难的。他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请求科长原谅,于是写了一封信。接着,他想到了应该再到首饰店去一次,想到这儿,臊得满脸通红。他考虑来考虑去,无论怎么说,总不能把那串项链留在那家店里;于是他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笑脸迎人的城市。几个无所事事的人两手插在衣袋里在街上闲逛。

朗丹先生望着他们走过,对自己说:“有财产的人多么幸福啊!一个人有了钱,甚至连忧愁都可以摆脱,他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他可以旅行,可以寻欢作乐!啊!要是我有钱就好了!”

他发觉肚子饿了,因为从前天晚上起,他就没有吃过东西。但是他的口袋空空的,于是他又想起了那串项链。一万八千法郎!一万八千法郎!这笔数目真不小呀!

他走到和平街,开始在首饰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万八千法郎!一连有二十次,他都差点儿走进去,可是每次都被羞耻心拦住了。

然而,他肚子饿,饿得很厉害,而且又没有一个子儿。他突然下了决心,为了不让自己有考虑的时间,一口气奔过大街,冲进了首饰店。

商人见了他,连忙迎上前,面带笑容,彬彬有礼地搬来一把椅子。伙计们也过来了,他们眼睛里,嘴边也都带着笑意,不断地瞟着朗丹。

珠宝商开口说:“我已经打听过了,先生,如果您没有改变主意,我可以立刻照我出的价钱付款。”

科员结结巴巴地说:“当然没有改变。”

首饰商人从抽屉里取出十八张大钞票,点了一遍递给朗丹。朗丹在一张小收据上签了字,用一只颤巍巍的手把钱放在衣袋里。

我正打算出去,又转过身来,垂下眼睛,对一直在微笑的商人说:“我……我还有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您都愿意收买吗?”

商人鞠了个躬,说:“当然愿意,先生。”

有一个伙计跑出去了,为的是笑个痛快。另外一个伙计使劲地擤鼻子。

满脸通红的朗丹用若无其事的严肃口吻说:“我去给您拿来。”

他叫了一辆马车,回去拿首饰。

一个钟头以后,他回到首饰店,到这时候他还没有吃早饭。他们开始一件件地研究,一件件地估价。几乎全部都是这家店里卖出的。

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帐薄给他看;随着金额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

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一件用祖母绿和蓝宝石镶成的首饰一万四千法郎;一条当项链用的金链连同吊着的独粒钻石四万法郎;总数共达十九万六千法郎。

商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说:

“这些东西的主人把所有的积蓄都存在珠宝上了。”

朗丹一本正经地说:“这也是一种存钱的方法,并不特殊。”他又和买主约好第二天还要约请行家复查,然后走了出来。

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

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

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布洛涅树林去兜风。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叫:“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

“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他又去和老同事们握手告别,把自己将来的生活打算告诉他们;然后到英国咖啡馆去吃晚饭。

他正好坐在一位看上去好像很有身份的绅士旁边,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炫耀一下,于是告诉这位先生,他刚刚得到了一笔四十万法郎的遗产。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对看戏不感到厌烦,他还和一些妓女混了一夜。

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拉比斯,原名埃德加·D·别恩克,17世纪末出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进入法国的王家海军学院学习,在18岁的时候成为法国海军的一名见习参谋,由于打仗勇敢,而且善于谋略,在21岁时被提拔为大副,又在26岁成为法国海军最年轻的舰长,似乎光明的前途在向他招手。不过在他28岁那年,发生了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拉比斯28岁的时候,指挥自己的军舰在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上,击败了一艘葡萄牙的私掠海盗船,缴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得到了法国海军的奖赏,而拉比斯本人也被提拔成为少校,在庆祝过程中,喝醉酒的拉比斯与同样醉醺醺的大副发生争执,继而刀枪相见,在混乱中,火枪的铁弹子击中了正在拉比斯的军舰上巡视的法国海军的高级官员,当场毙命。

  拉比斯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带上了自己几个亲信手下,跑到印度洋当起海盗来了,由于他以前当过海军,熟悉海军的运作,加上本人心狠手辣,狡猾无比,很快就在海盗偏少的东非海域及印度洋闯下了名头,他的巅峰时刻是在1832年,拉比斯抢劫了葡萄牙的运送价值30亿法郎珠宝的商船,并将这艘商船改名“拉比斯”号,作为自己的旗舰,风光一时。

  1845年,法国著名的海军将领居伊—鲁埃斯在印度洋打败英国海军,法国控制了这一海域,同时大力扫荡海盗,不少在印度洋谋生的海盗要么投降,要么被剿灭,作为印度洋名气最大的海盗,拉比斯自然不能幸免,1847年,拉比斯在马达加斯加海域被海军打败,并被抓获。由于他的名气太大,所以海军派遣了三艘军舰专程送拉比斯回法国受审,而负责押送的,正是当年与拉比斯发生争执的大副,如今官拜海军少将。

  拉比斯自知难免一死,遂向法国政府提出,自己愿意以价值170亿法郎的藏宝换取性命,但是被法国政府拒绝。在行刑当天,拉比斯向围观的人群扔出了一个羊皮卷,并大声说:“去吧,我的宝藏属于能解开它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40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