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阇世王五百妃失璎珞记

阿阇世王五百妃失璎珞记,第1张

释迦牟尼佛有一段时间住在摩揭陀国首府王舍城中。当时,摩揭陀国的国王是韦提希夫人之子阿阇世王。

一个十五月圆的夜晚,君王沐浴后以香涂身,著新净衣,在皇宫正殿里召见群臣。阿阇世王端坐宝座上问道:「今晚正是满月的日子,我们应该拜会哪一位修行人,以长养善根福德呢?」

一位大臣提出建言:「启禀大王,不兰迦叶居住在王舍城中,是一位有着众多弟子跟随的大沙门,大王前去拜访,可以长养善根。」阿阇世王听了默然不语。 另一位臣子建议:「大王,王舍城里有一位萨遮尼干子,是一位大修行人,大王前去拜访,可以长养善根。」阿阇世王听后,还是兴致索然。

朝臣们纷纷向阿阇王赞叹他们所追随的外道修行人,都说登门拜望能够增长善根。最后,阿阇世王回头询问一直在身后执持伞盖的耆婆:「在座贤臣都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你为何沉默无言呢?依你之见,今天这月圆之夜,我们去造访哪一位修行人好呢?」

耆婆回答:「释迦牟尼佛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目前住在我的庵婆罗园,大王如果前往拜谒,可以增长无量福德善根。」

阿阇世王闻言,立即吩咐耆婆:「尽速调遣五百头母象,载送五百位夫人一同前往。」待五百象骑备妥之后,阿阇世王和五百位妃子,夜半时分,在执灯随从们的前后护卫下,从王舍城出发,往庵婆罗园去。

黑幕笼罩下的城郊格外岑寂,当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接近庵婆罗园门口时,阿阇世王惊觉,暗夜中的庵婆罗园内竟然寂然无声,他惊惧地质问耆婆:「你说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这里,为什么园内一点人声都没有?你在欺骗我吗?」

耆婆向前禀报:「陛下,我并没有欺骗您啊!您往前看!威德巍巍的世尊正在大堂中央,灯火通明之处安然静坐,就好像牛王处在牛群之中、狮王处在万兽之中、雪山六牙白象处在象群之中。万众环绕之下,犹如恒河深渊一般澄静无声,眼前寂然静默的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也是如此。又如同大海,无量水皆汇归于海,世尊和比丘僧团功德无量,亦同于此。」

阿阇世王安下心来,跃下座骑,步行至讲堂内,在万籁无声的阒寂中,缓缓绕着正在禅坐的佛陀和比丘三圈。看见如此摄心禅修,清净庄严的僧团,心怀崇敬的君王向身边的耆婆轻声低语:「世尊和比丘们精勤修习禅定,寂然不动,成就无上清净功德,希望我的太子优陀夷跋陀也能够成就这样的功德。」

正在此时,佛陀安详祝愿:「大德所求的愿望都能实现。」

阿阇世王闻言,欢喜之情充塞胸中,他亲自敷设座席,恭请佛陀上座。

佛陀告诉阿阇世王:「我自己已有座位了,大德请上座。」

帝王毕恭毕敬地顶礼佛足之后,侧坐一旁,合掌请教:「世尊,我可否请教您一些问题呢?请慈悲为我开示解惑。」

佛陀和颜说道:「任大德所问,我都会一一为你解答。」

阿阇世王说:「世尊,在座的比丘,出家前曾经是从事过种种工艺的技师,他们跟随佛陀出家之后,可以在今生得致沙门果报吗?」世尊慈悲地一一为阿阇世王解答关于业力和因缘果报的疑惑,这场殊胜的法筵后来记戴于《沙门果经》之中。

时间在一问一答之间缓缓流逝,阿阇世王的妃子们因为所佩戴的璎珞甚为沉重,纷纷解下放在座位旁。正值听法时,阿阇世王忽然听见王舍城中传来一阵一阵混杂着战鼓、吹贝、象马车乘的声音,内心感到疑惧、不安,生大惊怖,于是一声令下,与妃子们立即返回王舍城。匆忙之中,嫔妃们忘了取回放在座位旁的璎珞珠宝,直至次日清晨,皇后装饰仪容时找不到璎珞,着衣宫婢猜想可能是前夜于仓忙之间,将珠宝遗留在庵婆罗园了,其他妃子们也说自己忘记将珠宝带回。由于忘失璎珞的妃子众多,因而担心如果据实禀告国王,将会受到阿阇世王的责难。

宫仆向阿阇世王禀报此事时,一位被阿阇世王尊为国师的外道婆罗门正好入宫,伴在君侧,他在一旁信口说道:「珍贵的璎珞如果是遗落在庵婆罗园中,那些比丘们一定会将珠宝藏起来,所以是找不回来的。」

阿阇世王听信国师所言,便派遣他的亲信,暗中前往庵婆罗园寻找珠宝。这位亲信一到庵婆罗园,只见释迦牟尼佛和比丘们端严地静坐禅修,而宫妃的璎珞仍原封不动地放在原位,在日光的照曜下,金光闪耀。他一一收取珠宝之后,返回王宫,向阿阇世王禀白此事。

阿阇世王心大欢喜,赞叹说:「释迦牟尼佛和比丘真是无上福田,心无贪念、无欲求,是这世间上最值得信任的修行人,无有能比。祈愿世尊的僧团能常住在我的国家,我将尽形寿供养佛陀及僧团。」随后阿阇世王传令后宫嫔妃前来领取自己的首饰。

外道国师信口胡言之事,辗转传到了僧团,比丘如实地将此事禀告世尊。释迦牟尼佛听闻之后,对比丘开示:「眼前的金银珠宝即使丝毫未动,已让人讥谤,更何况经手碰触呢?从今以后,比丘应当严守不持金银宝物之戒。」

典故摘自:《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八》

省思: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云:「常以戒香,为身璎珞。」持戒的清净功德,更胜七宝璎珞,庄严著修行人的身口意。

我们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出,只因贪欲未断、业绳未解。想出离苦海,唯有严持净戒,勤修定慧,断除贪欲的烦恼,才能渡越生死苦海,获得真实的自在解脱。

一九六九年三藏法师宣化上人讲於美国三藩市佛教讲堂

“如是我闻。百宝幢幡。周匝悬列。”

这是阿难我听释迦牟尼佛说的。那个时候,佛在开满小白花的山上,观世音菩萨所住的宫殿里,用七宝来庄严的道场中,坐在师子座上。这师子座全部是用种种颜色的摩尼宝珠造成的,有百宝装饰的各样的锦旗,在周围悬挂着。

“尔时如来于彼座上。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师子座上,将要演说总持法门。无量数的大菩萨都在一起。这些菩萨的名字叫总持王菩萨、宝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金刚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像前边所举的出来,这样上首的大菩萨摩。这些大菩萨,都是佛给他们授过记,授过灌顶水的大法王子。

“又与无量数大声闻僧。夜叉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又有无量数的大声闻僧人,都是行的阿罗汉道,到了十地的果位的,摩诃迦叶是为首的。又有无量数梵摩罗天,善吒梵摩是为首的。又有无量数欲界的天子,瞿婆伽天子是为首的。又有和四王天一起来的,提头赖吒王是为首的。又有无量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目+侯)罗伽、人、非人等,天德大龙王是为首的。又和无量在六欲诸天的天女一起来的,有个天女叫童目天女,她做领袖。又有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舍宅神、水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都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

在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在大会里,秘密地放出光明,照耀到十方国土,和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十方国土,是在这三千大千世界外边的十方世界。)把所有的十方世界,和我们这三千大千世界,都照耀得变成了金色。天宫、龙宫、各尊神宫、全部发生了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都大震动。日、月、珠宝、火、星宿的光,全部都看不见了。

“於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于是,在这个时候,总持王菩萨看见这个稀有之相,感到从来也没有过这么奇怪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啊?就从座位上起来,合起掌,用偈颂来问释迦牟尼佛。这种神通相,是谁放的光啊?用偈颂问:

“谁于今日成正觉。 普放如是大光明。

十方刹土皆金色。 三千世界亦复然。

谁于今日得自在。 演放希有大神力。

无边佛国皆震动。 龙神宫殿悉不安。

今此大众咸有疑。 不测因缘是谁力。

为佛菩萨大声闻。 为梵魔天诸释等。

惟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谁在今天成佛了?放出这样的大光明,所有十方的刹土,都变成了金色,三千大千世界也都变成了金色。哪一个在今天得到自在神通?演扬放出最稀有的大神通力。所有佛的国土都震动了,龙、神在宫殿里也不安宁。,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善男子。

佛告诉总持王菩萨:善男子啊!你们应该知道,今天在这个大会中,有一个大菩萨,他的名字叫观世音。他能非常好地修行学习所有的无量无边那么多的陀罗尼行门。他为了要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平安快乐的缘故,秘密地放出这样的大神通力。

“佛说是语已。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佛说完这话之后,这时观世音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整理好衣服,向佛合掌,对佛说: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我今天想说一说。为了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缘故、除去一切病痛的缘故、得长寿的缘故、得富饶的缘故、灭除一切恶,离重罪的缘故、离开魔障困难的缘故、增长一切清净说法功德的缘故、成就一切诸善根的缘故、远离一切诸怖畏的缘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的缘故。请世尊慈悲怜悯,批准我的请求,许可我给大家说《大悲咒》。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乐众生。欲说神咒。今正是时。宜应速说。如来随喜。诸佛亦然。”

佛说:善男子啊!你的慈悲非常地广大,为令众生都得到安乐。如来我随喜你的功德,十方诸佛,也随喜赞叹你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

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我想起已经过去的无量亿劫,那个时候,有一位佛出现于世,这位佛的名字,叫千光王静住如来。那位世尊,因为怜悯我的缘故,以及为一切众生的缘故,说这个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佛用金色的手臂,摩着我观世音菩萨的头顶,这样的说:你应该受持这个心咒,普遍为了将来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作大利益、安乐。

“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

我在那个时候,才是初地的果位,就是欢喜地的果位。我一听见《大悲咒》的缘故,马上就超越到第八地果位。就是从菩萨乘十地中的欢喜地,超过了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到不动地。到了八地果位上。我在当时,因为心里非常欢喜的缘故,立即发誓说:假如我在未来的时候,我要是可以对于一切众生有利益,使一切众生得安乐的话,我希望凭着《大悲咒》的力量,让我即刻在我身上,生出一千只手,一千个眼睛,千手千手眼全都具足。我发了愿后,立刻,我的身上,就有千手千眼同时都具足了,十方世界的大地,发生了六种震动。(就是:震、吼、击、动、涌、起。其中,震吼击是属于声。动涌起是属于形)。十方千佛世界,同时都放大光明,光明照触在我的身上,和照耀着所有的十方无边世界。

“从是已后。

从那以后,又在无量无边那么多佛住地方,在无量次的法会中,更得到重复地听闻,我亲自受持这个总持陀罗尼,又生出很大的欢喜,高兴得就象要跳起来。就得到了超越无数亿劫长时间的、微细的变易生死。

“从是以来。常所诵持。未曾废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没有一天丢掉、忘记过。因为我念《大悲咒》的缘故,我所出生的地方,常常是生在佛前,是莲花中化生,而不是父母怀胎所生的身体。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於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如果有出家的男人、出家的女人、在家的男人、在家的女人、童男、童女,要诵持《大悲咒》的人,对一切众生,应该生出慈悲心,先应当跟从我观世音菩萨发这样的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每一个众生,诵持《大悲咒》,必须要对着观音菩萨,先发这十个誓愿。然后,专心地,称念我观音菩萨的名字,也应该专心地念我的师父阿弥陀如来的名字。(先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然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完之后,应该马上就诵这个陀罗尼神咒。在每一夜,诵满五遍,你能这样修行,能消除你本身所造的,百千万亿劫以来的生死重罪。(就是历来所造下的业债,需要生了死、死了生,才能还掉的果报,严重的罪。)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

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假如一切的人,和天上的人,诵持大悲咒章句的,等到人临命终时,十方诸佛,都垂手来接你,拉你到他住的佛国去。你想要生到哪个佛土去,随你自己的愿望,就可以往生到任何的佛土。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

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果有诵持大悲神咒的众生,他要是堕落到饿鬼、地狱、畜生,这三个恶道里去,我誓不成佛。

“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

念大悲神咒的人,他发愿要生各个佛的国土,如果不能的话,我誓不成佛。

“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辨才者。我誓不成正觉。”

念大悲神咒的人,如果不能开大智慧,得到无量的三昧: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的大辨才的话,我誓不成佛。

“诵持大悲神咒者。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惟除不善。除不至诚。”

诵持大悲神咒的人,在今生,你所有的希望、一切要求,若不能满你的愿,遂心满愿,就不能叫做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要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一边偷东西,一边去邪*、妄语、吃酒肉,什么都做,那就没有功效。不善,就包括你的种种邪僻的行为,譬如杀生、偷盗、邪*、妄语、饮酒,这种种都叫邪僻的行为,你行得不正当,就不灵。“除不至诚”。除去不是至心诚心相信的人。你要是马马虎虎的念,说是我试试《大悲咒》,看看到底有没有灵验?你不试,就灵验,你若一试,就会不灵验了。为什么呢?佛菩萨不是要你来试验的。所以你要是想要试一试看,就是不至诚,有疑惑,不至诚,也就没有灵验了

假若一切的女人,不愿意生为女人身,想要成得男子身的,能诵持大悲神咒章句,如果不能转女身成男子身的,我誓不成佛。这个转,不是说今生就能转女成男,是来生,转世。如果生了一点点怀疑之心的人,必然不会有这么妙的果报,就不会满你的心愿。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假若有一切的众生,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了庙上的财物不还。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也不能忏悔掉,你就是在佛前忏悔了,罪业也不能消灭。你诵了大悲神咒,马上可以除灭这种重罪。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你如果侵占、损坏或食用庙里的东西,你需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对十方诸佛,忏悔谢罪,然后才能开始除灭罪业。你现在诵《大悲咒》的时候,十方的诸佛就都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的罪障,统统全部都消灭了。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你如果造下了的十恶:杀、*、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些罪;诽谤别人、僧人,又诽谤了佛法;说吃斋,但又开斋;受戒,又不守戒;把佛塔给拆了,把庙也破坏了;偷出家人的东西;令修行的人不清净。像上边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若能念《大悲咒》,全部都可以消灭干净。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但要除了一件事。(最要紧就这一句!)对这个咒生怀疑的人,就算是很小的罪、很轻的罪业,也得不到消灭,何况重罪,更不能消灭了!虽然你犯下的重罪,不能即刻消灭,但是,还是可以在遥远的未来,作为菩提的种子,遇佛的因缘。(在将来有机缘的时候,你这菩提种子,就会长出来,生菩提芽,结菩提果。)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

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讲:世尊,如果所有一切人间的人、天上的人,能念诵、受持《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的人,能生到十五种好地方,不会受到十五种恶死。

“其恶死者。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为怨家雠对死。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九者。不为蛊毒害死。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

这十五种恶饥死是:

1,不会因为饥饿,有种种困难苦恼而死;

2,不会被棍杖责打,痛楚而死;

3,不会被冤家的仇恨害死;

4,就是在军阵前和人作战,也不会被打死;

5,不会被虎狼恶兽残害至死;

6,不会被各种毒虫咬死;

7,不会被大火烧死大水淹死;

8,不会被毒药害死;

9,不会被蛊毒害死。

10,不会因为发狂、或者头脑不清楚,而失念死。

11,不会因为在山上、树上、悬崖边坠落而死;

12,不会因为恶人的什么邪咒而害死;

13,不会被邪神恶鬼得到机会害死;

14,不会有严重的恶毛病缠身而死;

15,不会因为有不正常的思想,自杀而死。

“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得十五种善生者。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护卫。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念《大悲神咒》,不会这样十五种恶死,得十五种好地方出生。

1,所出生的地方,常遇到也是修五戒十善的好国王;

2,所出生的那个国家,不会有刀、兵、水、火、战争、瘟疫。所生的国家,一般的人民都非常良善,和平共处,不互相残杀的;

3,所生的时间,也非常太平,没有兵荒马乱、战争之类;

4,常常遇到好的朋友,叫你学习佛法、修行;

5,身体各个地方都长得非常圆满,非常美丽;

6,修道的心,既坚固,又已经快要成熟了;

7,修道,你不论受什么戒,都不会支犯禁戒;

8,家庭里所有的眷属,互相都能感恩报德。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没有自私自利的心;

9,所有的财宝、用具、都会不缺少,常常很丰足;

10,谁见到你,都恭敬你,都来扶持帮助你;

11,自己所有的财宝,没有其他人来抢你的、夺你的;

12,你愿意求什么,都能满愿,样样称心如意;

13,天龙八部、一切善神,常常拥护你、保卫你;

14,你所生的地方,都能见佛闻法;

15,你所闻的法是正法,也能明白很深的佛理。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如果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的人,可以得到以上所说的十五种善生。一切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应该常常念《大悲咒》,切记不要懒惰!(切记不要贪着睡觉,贪着吃东西。把好睡觉的心,好吃的心,改变成好念《大悲咒》的心。)

“观世音菩萨说是语已。

观世音菩萨说完这些话之后,在大众会前,合起掌来,在正当中,站在佛前,对一切众生,生出大慈大悲的心,微微地开颜一笑。立即说了这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神妙章句。

花蕊夫人(?—约965年),五代后蜀主孟昶之妃,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人。五代十国女诗人,代表作《花蕊夫人宫词》。

花蕊夫人自幼能文,尤长于诗。以才色入选蜀宫,深得孟昶宠爱,赐号花蕊夫人。唐代诗人王建著有《宫词》百余首,花蕊夫人拟之,也写有大量宫词。比如王建有一首:“御厨不食索时新,每见花开即若春。白日卧多娇似病,隔帘教唤女医人。”花蕊夫人则写到:“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宴无非列近臣。日午殿头宣索鲙,隔花催唤打鱼人。”虽为模仿,也能出新。

孟昶少年继位,不知人间疾苦。再加中原多乱,蜀地闭塞。十年不见干戈,一派歌舞升平。孟昶贪图享乐,好打球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大建宫苑,广征美女。花蕊夫人能从数千宫女中脱颖而出,不只是才色过人,更加心思缜密,善体人意。孟昶日日佳肴,渐渐地对平常所吃的东西心生厌恶,不能下箸。花蕊夫人便别出心裁,自制“绯羊首(酒骨糟)”、“月一盘”等进御,孟昶很是喜欢,对其愈加宠爱。

孟昶虽于治国理政上乏善可陈,却也并非一无是处。袭位初期,颇用贤能,整顿吏治,劝农兴教,一时倒也边境祥和,国内阜安。孟昶“好学能文”,曾主持刊刻儒家经典,还针对吏治腐败撰写了《官箴》:“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颁布各郡县。后被宋太祖摘其四句为《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令郡县刻石置于公堂座前。其后从宋到清,历代州县衙门多刻此四句。

孟昶于文学上也非泛泛之辈,尤其是其自撰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有记载以来最早的春联,在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巧合的是,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统一后蜀,派余庆去做成都地方长官;之前宋太祖已于960年将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而孟昶降宋到达汴京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

孟昶还精擅词翰,一次与花蕊夫人夜起,良宵美景,兴致颇浓,遂援笔而成词一阙《玉楼春·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忠武节度使王全斌奉命率军六万伐蜀。宋军刚刚席卷全国,气势正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很快兵临城下,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孟昶对花蕊夫人说:“我和先帝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乾德三年(965年)元宵刚过,后蜀司空平章事李昊草表,孟昶自缚出城请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不过才六十六天。当初,李昊为前蜀翰林学士,王衍败亡时,李昊为他写降表,现在又为孟昶写降表,蜀人夜间在他家门上写“世修降表李家”。

后蜀亡国,孟昶与花蕊夫人及一众大臣皆成俘虏。在离开成都前往汴梁的路上,途经葭萌关时,花蕊夫人在驿站的墙壁上写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当年在成都宫内,蜀主孟昶亲谱“万里朝天曲”,令花蕊夫人按拍而歌,以示未来将万里来朝。因此百官竞执长鞭,妇人争戴高冠,皆呼为“朝天”。及李艳娘入宫,好梳高髻,宫人皆学她以邀宠幸,也唤作“朝天髻”。哪知道却是万里崎岖,前往汴京,去见宋主。万里朝天的豪语,却成了降宋的谶言。

到汴梁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然而不过七天暴疾而终。花蕊夫人则被充入后宫,很快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宠爱。太祖也听说了花蕊夫人的诗名,一次,太祖问起蜀亡的原因,让她写一首诗,花蕊夫人就以《述国亡诗》为题作答:“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此诗一出,便成绝唱。太祖大喜,称赏不已,也自得意,十四万人一齐投降,而攻蜀的军队不过数万人。此后,不觉对花蕊夫人更多了几分怜爱。不久,便封为贵妃。

花蕊夫人和孟昶是有真感情的,两人原本十分恩爱。孟昶的暴病身亡,花蕊夫人自是心怀伤感,为纪念往日的恩情,便亲手画了孟昶像,在宫内暗里祭拜。一次,宋太祖突然而至,问起画像的由来。花蕊夫人不敢明说,却也并未慌乱,向宋太祖假称祭拜的是送子之神“张仙”。不想以后竟成了民俗,不管是宫里的妃嫔,还是民间妇女,想要求子的都请一幅“张仙像”供奉起来。《金台纪闻》:世所传“张仙像”者,乃蜀王孟昶挟弹图也。传说他是位美男子,左手张弓,右手执弹,能制服天狗到人间吃小孩,因他执的“弹”与“诞”同音,暗含“诞生”之意,所以张仙就成为专管人间送子的诞生之神。到了晚清年代,把张仙男身像改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花蕊夫人日益受到宋太祖的宠爱,因为她是亡国之君的妃子,赵光义屡次进谏,太祖还是舍不得她离开。有一天,兄弟一同游猎苑中,花蕊夫人陪伴在侧。赵光义拉满弓箭,假装瞄准走兽,突然调转头来,对准花蕊夫人就是一箭,致使她中箭身亡。花蕊夫人受伤时,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

由于花蕊夫人酷爱牡丹和芙蓉,孟昶为其在宫中辟“牡丹苑”,沿城遍植芙蓉花。牡丹开时,孟昶与花蕊夫人宴集群臣,赏花游玩。每值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如同铺满锦绣。“芙蓉城”因此得名,成都也被称为“蓉城”、“锦城”、“锦官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57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