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的现代困境及原因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各地区传统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瑶族长鼓舞更是经受着传承主体困境、传承环境困境和传播路径困境的考验。
(一)传承主体困境及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其“活态性”,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但如今传承人断层状况异常突出,长鼓舞处于后继乏人、舞艺失传的状态。截止到2013年,清远市级以上非遗代表传承人共有67人,其中国家传承人仅1人,连南的省级传承人有9人,省级以上传承人平均年龄642岁, 占总人数的近七成,连南“鼓王”唐桥辛二公如今也已经74岁,部分项目面临“传承无人”的困局,传承主体陷入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城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新兴生活方式的盛行,社会分层的存在及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年轻人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有了很大改变,以至于当前非遗传承人断层现象非常严重,导致非遗保护受阻。社会分层使得社会成员在财富、权力和声望方面有高低之分而且处于较高位置者更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人往高处走”就是社会成员普遍的价值观念,社会流动的可能性更大,传承人的流动也是社会流动的一种,直接地影响到非遗保护的持续性。部分非遗传承人的转行则是为了上向流动,能够较多的获取自己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对促进自身及家庭更好发展的渴望。因此很多年轻人进城打工,他们很少跳长鼓舞,进入城市接触的更多是现代舞蹈,如节奏劲爆的爵士舞、舞姿绚烂的国际交际舞等。瑶族一般都会选取传承老人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承长鼓舞,但如今传承人年事已高且人数极少,传承人的培训经费也比较少,很多培训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此外,根据势能理论,瑶族文化应归类为低势能范围文化,易被汉族文化、西方文化、流行元素等强势文化辐射和渗透以致发生文化变迁,使其外延逐渐挤压,内延逐渐被吞噬[3](p2)。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文化逐渐变为单一性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逐渐变得一致,且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带回家,认为家乡的一切都是“土”的。外来新思想及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得瑶族青年人淡化了“少数民族”的身份意识,扭曲了非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身份认同功能,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或拒绝接受,其文化认同受到文化变迁质的影响,长鼓舞已渐渐地处于“人亡艺息”的状态。
2教育方面的忽视和人力资源的匮乏
教育是向上流动的助推器,所谓“学而仕则优”,学业优秀的人更能获得进入更高社会阶层的机会,因此很多瑶民为了获取向上流动的机会,让孩子把重心放在文化课上,而对非遗关注则少之又少。长鼓舞传承主体困境一方面原因也在于瑶民对教育的忽视。其一,家庭教育的忽视。学校虽然有编写《瑶族长鼓舞》等课本,开设校本课程,聘请老艺人来教学,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以后要高考,留在大城市工作,必须得把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父母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学习长鼓舞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学生只是应付式的学习。其二,学校教育的忽视。学生繁重的课业和教学内容,一定程度剥夺了学生学习长鼓舞的时间。而且学生大多是寄宿在学校,长鼓舞的传承是一般孩童待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学会继而传承下来的,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也剥夺了孩子待在父母身边学习长鼓舞的机会。
3经费投入的不足和文化主体的缺失
瑶族地方经济本身不够发达,没有专项保护资金和多元的资金来源渠道来投入长鼓舞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用于保护的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和瑶民表演得来的部分收入,且社会参与度不够高,只有政府进入,严重影响了长鼓舞的开发利用。长鼓舞是以人为主体的舞蹈,必须用录影等音响设备来保存,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瑶族地区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落后,影响长鼓舞保护工作。并且缺乏多学科的交融碰撞,造成研究视角比较狭窄,方法措施不够多样化。
此外,现阶段对非遗的保护大多数是在政府主导之下的自上而下的保护过程,政府掌握着对文化资源的操纵权,造成文化主体间性缺失和文化的原真性及认同感难以得到真正体现[4](p41-45)。造成如此的原因主要在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差异的不了解与忽视。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美国人类学家哈里斯提出来的,主位观指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 客位观指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5](p36-38)。因此传承人的看法与意见就是主位的,政府、专家学者的观点则是客位的,由于地位、动机、价值判断的差异,主位与客位的观点往往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不重视传承人主位意见,太侧重客位看法,实行地方式的“宏大叙事”,就会造成瑶民缺少管理文化资源的权利,丧失“发言权”,导致瑶民在长鼓舞的保护过程中主体性缺少和参与性不足、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缺失。
(二)传承环境困境及原因
良好的媒介环境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呈现出一种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的整体气氛,是参与者参加大众传播活动的行为方式汇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传承环境是媒介与社会长期交往互动中形成,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和影响媒介主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当前连南地区传承环境有所变化,人们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世人欣赏水平逐渐世俗化、舞台化等风气影响了长鼓舞的传承,神圣性有所下降,使之缺乏民族内涵,民族精神受到污染,原因在于:
旅游业能够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当地文化的拯救与发展,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一,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间的矛盾。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跳长鼓舞不再是祭祖的需要,更多的偏向于谋生手段,其性质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偏离。且在本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上是汉族人在经营,他们为了谋求经济利润,不断的改造传统文化,使其尽可能的符合游客脑海中的“异者幻想”和“他乡”期待,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和短期效应,缺少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外来游客也只关注表演形式,很少了解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其二,传统价值观发生变化。外来人的进入,将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带入瑶族地区,对瑶民产生“示范效应”,民风淳朴、与世无争的他们逐渐认同外界金钱社会,争强好胜和竞争心加强。同时也可能使瑶民产生自卑心理和排外情绪,丧失民族个性,民族精神受到污染。
(三)传播路径困境及原因
文化的传承还有赖于传播路径。传播路径可根据媒介的表现形式不同而有声、光、电、字等,也可根据媒介工具的不同分为报刊DM传单、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平台、口口相传等。传播中路径越广泛,就越容易传播流传。但是目前长鼓舞的宣传大多数是政府主导下的线下活动,如一些表演节目、节庆节日,世人对长鼓舞的认识大部分是靠这些节目、节日了解的,很少在线上推广,连南政府官网也很少关于长鼓舞的描述,瑶民自身也不善于宣传,传播路径非常狭窄,形式非常单一,使其处于“处在深闺人未知”的状态。
导致传播路径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瑶族地区文化符号紊乱,文化符号是一个地区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载体,但瑶族地区民族符号多样化但并不个性突出,很少为世人所知,这既不利于当地民族文化符号的保存与发展,更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6](p1)。文化符号,如长城就是中国的符号,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赋予自身特定的民族身份。瑶族地区文化符号紊乱,没有打造出突出的特色文化精髓,品牌意识淡薄,一说民族舞蹈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孔雀舞闻名遐迩,长鼓舞却比较鲜为人知,不利于推广,导致当地旅游业发展缓慢。
综上所述长鼓舞作为非遗的典型代表,经受着各种困境的考验,推而广之,非遗保护也面临很多困境。因此,我们做出人为的努力来保护非遗是合理且必不可少的,重点在于该实施什么对策来更有效的保护非遗。
广西旧州绣球:“文化致富”带动技艺传承 广西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以盛产绣球著称,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纯手工制作绣球逐渐减少,古老技艺一度濒临消失。 继广西“边境文化长廊”、“知识工程”两个工程在全国成功推广后,2007年,广西文化部门推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创新工程。其中,靖西为民族生态文化型“文化致富”模式,即通过生态博物馆推动民俗旅游,把绣球、壮锦发展成旅游产品,通过农民致富来带动绣球技艺的传承,使绣球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如今,旧州绣球产值每年可达到400多万元,极大地带动了绣球村农民致富。在政府主导、民众自觉参与保护传承下,其惠民富民的效应已日益凸显。当地的主要做法有三: 一是抓传承培训,营造传统技艺发展良好氛围。举办农民刺绣技术培训班、濒危技艺堆绣培训班、少年女童刺绣班等,加强对绣球技艺的普及与传承;开设工艺美术课,通过织绣艺人传授技巧,提高手工艺人的文化素质和工艺水平;在有线电视台开设栏目,对绣球等新研发产品进行展示、传播;举办民间民俗文化大巡游;以绣球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壮族末伦《绣球传说》,2011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节获最高奖,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政策扶持,打造非遗传承发展好环境。即实施文化旅游联创工程,做好旧州民俗街绣球产业的扶持。靖西县政府将绣球作为主要的旅游产品,将旧州村作为全县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基地来建设,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倾斜。几年来,通过国家旅游发展资金补助、地方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等渠道共筹集3000多万元投入项目扶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申报“广西绣球之乡”“中国绣球之乡”,村民自觉参与形成了“旧州绣球一条街”,织绣产品形成订单生产营销海内外,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有力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联动发展。 三是抓产品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机制。成立了旧州街刺绣协会,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靖西、百色和南宁等地设立了绣球销售代理商,让更多的游人和客商方便购买和了解绣球;通过商标带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内涵。
对于已经有了的非遗传承,可以通过异地发展来扩大影响范围和传播途径。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将非遗文化传承的内容和技艺展示给更广泛的观众,增加非遗的认知度和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当地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结合,打造非遗文化特色项目,增强其产业化和商业化运营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注重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机制的建设,保证非遗传承的真实性和传统性,也是异地发展非遗文化的重要方面。
互联网还未发达之前,人们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到非遗文化的具体信息。即便多位年轻人对非遗文化产生了特别多的兴趣,但他们也无法真正的体验非遗文化的特色。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平台中发现大量的非遗文化视频。
随着视频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非遗手艺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现象,并且保证非遗手艺不会消失,年轻人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非遗文化。非遗文化与非遗手艺相辅相成,更能够凸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手艺一度面临着发展的困境21世纪初期,许多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大城市的白领工作,反而不太愿意接受看似不太光鲜的非遗手艺。事实上,非遗手艺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当年轻人真正的了解非遗文化时,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手艺与文化的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的职业观念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非遗手艺也成为许多年轻人比较向往的工作类型。人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优质的非遗手艺,人们也可以将非遗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传播到全国各地。除此之外,一度面临着发展困境的非遗手艺正在逐渐发挥出影响力。
年轻人正在接受非遗手艺,展现着传承的魅力任何一种手艺和文化都需要年轻人进行长时间的传承,当年轻人拥有良好的非遗手艺时,年轻人自然会以此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非遗文化和非遗手艺正在影响着年轻人,反而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状态。一个行业和一个领域呈现出年轻化是一种特别良好的现象,不仅可以体现文化与手艺的传承,更能够体现年轻人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人们不再追求光鲜亮丽的工作,反而更加倾向于传承非遗文化。
总的来说,非遗手艺的传承人正在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毕竟手艺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之前有些年轻人并不会对非遗文化产生特别大的兴趣,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年轻人更容易被传统的文化和手艺吸引目光。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代又一代工作人员的传承与努力,非遗手艺更是如此。非遗文化影响着年轻人,非遗手艺传承率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