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大量珠宝将会由谁来继承?

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大量珠宝将会由谁来继承?,第1张

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不少人都纷纷猜测她生前所拥有的大量珠宝究竟将会由谁来继承,根据相关消息了解,女王生前所拥有的珠宝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王室的珠宝,王室的珠宝也就是王室所传承的非常珍贵的珠宝,也是一种英国历史文化。虽然英国君主是这部分珠宝的主人,但是这部分的珠宝是需要一直放在伦敦塔里面供游客们参观的,并非是属于女王的私人珠宝。

另一部分也就是女王的私人珠宝,这些珠宝要么就是女王自己购买的,要么就是别人送给她的,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女王去世之后,这部分的私人珠宝应该算得上是女王的遗产,需要由王室成员来继承。根据目前的猜测,女王的这部分私人收藏的珠宝很可能就会传给查尔斯国王或者是凯特王妃。

目前对大量珠宝的继承权并没有明确,不管是传承给哪一个人,肯定是王室成员才行。还有相关消息表示,伊丽莎白二世在临终之前更改了自己的遗嘱,或许会将自己的私人珠宝都给威廉的妻子凯特,也就是凯特王妃。如果真是这样,查尔斯国王和妻子想要拿到女王的珠宝也许就有一些困难了。

据说女王的珠宝并不是在市场上所看到的那些珠宝,而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珠宝,比如钻石、红宝石或者是珍贵的玉石,和普通的珠宝有很大的区别。一顶皇冠的价格就已经高达上千万,上面镶嵌有各种各样价值连城的宝石,所以女王去世之后,很多人都对她的大量珠宝非常关注,想了解清楚究竟会是谁来继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继承珠宝概率最大的人也许就是凯特王妃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知道准确的消息了。

《卢浮宫谜案》**讲了:默丘里是巴黎上流社会钦佩或敬畏的着名强盗,实际上是个女人,当晚在卢浮宫博物馆展出的那晚,他们偷走了属于尤金妮皇后的珠宝,就算是精打细算。巴黎上流社会敬仰或畏惧的著名劫匪墨丘利,其实是一个女人,在卢浮宫博物馆展出当晚,她就要偷一套属于尤涅女皇的珠宝,一举成名。

**法语名Mystère au Louvre,是悬疑系列剧Mystère à Paris的第四集。讲述的是1885年巴黎,Alice Taglioni饰演的女窃贼**Louvre镇馆之宝的故事。由Thalie Images和TV5 Monde出品,France 2 (FR2)发行。

扩展资料

影评:

1、《卢浮宫谜案》为冒险**,法国人的幽默总是藏在看似紧张却又让你感动的清丽画面中。

2、《卢浮宫谜案》剧情略简单,唯爱复古风。女主虽然不是美的惊心动魄的那种,但是长在了审美点上。

3、《卢浮宫谜案》,盗贼里有善良人,警察里有恶毒人,男主两次逃脱都巧妙一次用鞋子换性别,妙在警察主动找到小姑娘才被换了子弹,妙在洽洽因警察的恶毒开枪才让女主胜利逃脱了。

俄国历史上,凯瑟琳大帝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她的政绩卓越,一段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史更成为一代代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凯瑟琳出身于一个德国小公爵家庭,父亲是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王族的职业军官,母亲是德意志霍尔施坦戈多普王族的公主。凯瑟琳自小曾随其母游历过欧洲许多城市,并到过不少德国诸侯的宫廷,她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744年,这一年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为她的继承人彼得(即后来的彼得三世)挑选妻子,凯瑟琳作为候选人被邀请到俄国宫廷之中。 当凯瑟琳与其母的马车奔驰在东欧平原的驿道上时,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当从小熟悉宫廷倾轧的她,对未来将要面对的复杂的宫廷生活显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到莫斯科之后,凯瑟琳很快就被定为皇储的配偶,但接下来的18年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个身体嬴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宠爱自己的情妇,经常羞辱凯瑟琳。在这期间,凯瑟琳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在书本中积累知识,同时偷偷组织了一个小团体,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近卫军青年军官,成为支持她的铁腕力量。 1762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凯瑟琳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执行亲普鲁士方针,损害俄国利益,引起了贵族的不满。其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凯瑟琳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几天后,彼得三世神秘死亡。 经过18年的忍辱负重,凯瑟琳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大帝国的主人。凯瑟琳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 凯瑟琳大帝在对内政策方面,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度。60年代,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同伏尔泰、D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统治。1775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和《御赐城市特权诏书》,使贵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1768~1779、1787~1791),打通了黑海口,侵占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1788~1790年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1793和1795年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凯瑟琳大帝最大的成就在俄国的领土扩张上,这也是她对历史的主要影响。 在波兰问题上,凯瑟琳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纵波兰选王会议,将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1772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托维亚的一部分。波兰爱国人士进行了灭亡前的反抗,1791年,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凯瑟琳的军队攻占华沙,宣布《五三宪法》无效,并与普鲁士一起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得到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1793年波兰的最后一次议会上,在凯瑟琳军队的刺刀下,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过了这个被宰割的协约。凯瑟琳本来可能想为她的情夫保留一个傀儡王国,但1794年波兰救亡起义风起云涌,在联合普奥两国镇压了波兰起义后,为免夜长梦多,决定第三次瓜分波兰,使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三次瓜分波兰,贪婪的北极熊共分得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假想敌。但凯瑟琳时代对土耳其的战争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1768年,在俄国挑逗下,土耳其对俄宣战,本来被认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却呈现出俄国一边倒的优势,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爱琴海四条战线大获全胜,在1774年的和约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赔款之外,还被迫承认克里木汗国独立(后为俄国吞并),并承认俄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耳其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双方都在备战。1787年两国战争再次爆发。这一次,俄军在苏沃洛夫(此君后来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还要大显身手)率领下赢得更加彻底,著名的伊兹梅尔一战中歼敌2万多。土耳其再次以失败者的身份签订和约,割让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土地,并承认克里木纳入俄国版图。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沦为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过程中,凯瑟琳是最大的催化剂。 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还有个小插曲,瑞典“演员国王”古斯塔夫想乘机偷袭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结果大败而归。瑞典、波兰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国在欧洲扩张的三个主要对象,在凯瑟琳大帝时期取得全胜。 望着大大扩张了的俄国版图,凯瑟琳大帝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凯瑟琳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后与伏尔泰有过密切的书信联系,还曾资助过狄德罗。她兴办各类学校,提倡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这个专制主义宝座上坐热之后,她的思想逐渐改变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持续了一年多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未占领过战略意义重要的大城市,但还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如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并给予贵族更多更大的权力,1787年颁布的《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是集中体现,她也因此被称为“贵族女皇”。对此,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农奴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一步加深。农奴制一直是俄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凯瑟琳大帝加剧了它并将这个棘手的难题推给她的后代去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给予了贵族更多的自由,使其中的先进分子能够充分接触西欧的自由主义思想,为俄国的现代化打开了一道门缝。俄国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第一声呐喊就是从进步贵族中发出的。 在日常生活方面,女皇十分有规律,而且待人和善。几乎所有伺候过她的内命妇都对她的人品交口称赞。凯瑟琳有一位外国厨师,他做的饭菜并不适合女皇的胃口,但女皇不忍心辞退他,因此忍受了好长时间他的饭菜。还有一次,她到大厅找人帮她送信,结果发现侍从们正在大厅打牌,结果她吩咐其中一个去送信,然后自己坐下来继续打。 女皇的身体一向不错,但她丰富的夜生活很可能消耗了她太多的体力,1796年11月初的一天,女皇像往常一样享用了五分之一斤的咖啡豆煮出来的浓咖啡之后独自到换衣间去更衣。很长时间之后,宫女打开大门,发现女皇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她中风了。 1796年11月6日,凯瑟琳在极度痛苦中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她死前吩咐把一份诏书藏在首饰盒中,这份诏书很可能写着她死后王位的归属(那自然是亚历山大了),但这份遗诏被随即赶来的保罗大公烧毁。后者成了俄国的新皇帝。 1801年,不得人心的保罗一世彼得洛维奇被刺杀,亚历山大大公继位,就是号称“北方的斯芬克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看来,女皇的最后一个寓言也实现了。 总而言之,凯瑟琳大帝对历史的影响主要还是体现在使国际格局和版图发生的变化。她使波兰消失和土耳其迅速衰落的同时,使俄国更加强大,统治力量进一步逼近欧洲心脏地带,并在即将到来的拿破仑战争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凯瑟琳大帝

1881年,尼古拉二世的祖父亚历山大二世被俄国革命党暗杀,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就在儿子以皇帝的权力,以“充足”的理由为自己的父皇复仇的时候,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亚历山大三世写了一封信,天真的作家以基督教兄弟般的口吻请求这位新皇帝不要杀死暗杀沙皇的凶手,而要宽恕他们,因为这是上帝给沙皇的一次与民众和解的机会。新沙皇当然没有理会这个多事的作家的幼稚建议,处决了主犯,流放了一批从犯。结果,又有革命党不断实施暗杀,不断煽动革命,又有沙皇不断镇压、不断处决。

1894年尼古拉二世即位,既继承了王位,也继承了王权和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1905年之后,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让步,但是,俄国专制政体没有变化,尼古拉二世在大臣和妻子亚历山德拉的怂恿下,内心世界渐渐形成了所有专制皇帝必定会产生的政策:“派遣军队和宪兵,是用机关枪”来“恢复秩序,抓住所有的叛逆者,用最严厉的方式处罚他们”。在当时的民众舆论中,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被称为“嗜血的尼古拉”。

1917年,第一次大战的第四个年头,二月,彼得堡发生持续的民众抗议活动,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尼古拉二世调令军队前往镇压彼得堡的骚乱,没想到,军队到达以后,第二天就站在抗议的队伍中了,沙皇决定亲自回来平乱,但是半路上,被反政府的军民截住,国家杜马(类似议会)派代表与沙皇谈判,要求沙皇退位。

公历1917年3月15日,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把王朝交给了弟弟。沙皇没有搞清楚,民众的抗议不是仅仅对着他一个沙皇的,而是对整个罗曼诺夫王朝的不满,对整个专制制度不满。第二天,尼古拉二世的弟弟刚刚当上沙皇不到24小时就被愤怒的民众逼下王位。

1914年,尼古拉二世刚刚举行过隆重的王朝三百年纪念活动,不出四年古老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崩溃了。

开始,退位的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囚禁在彼得堡的皇村。8月,一家人又被押解到西西伯利亚的小城托博尔斯克。10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临时政府,一切权利归于苏维埃。消息传到托博尔斯克,沙皇一家并没有太多惊讶,因为临时政府也好,布尔什维克也好,都不会让罗曼诺夫王朝复辟的。但是,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之后,国内外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初,苏维埃的政权仅仅控制了莫斯科、彼得堡等几个大城市,其余广大地区则处于苏维埃和反苏维埃的拉锯战中。

苏维埃接管关押在托博尔斯克的沙皇之后不久,白军进逼乌拉尔,托博尔斯克告急,于是,苏维埃中央决定将沙皇转移到叶卡捷琳娜堡,但是,不久,叶卡捷琳娜堡又被白军包围,这种紧张局势竟成了沙皇一家血腥结局的开场。 无论从外表形象上看,还是从言谈举止上看,沙皇这一家人都会给人一种高贵端雅的感觉。特别是四位公主和一位王子更让人觉得可敬可爱。想着那一副血腥场面,公主们的淑丽,小王子的羸弱都会更加引起人们的怜悯。但是,沙皇三百年专制统治和20世纪最初20年的历史无情的把这一家人推向暴力的枪口。1918年7月17日凌晨2时,苏维埃行刑队的12名枪手走进叶卡捷琳娜堡一个商人住宅一楼的房间,卫队长开始向沙皇和他的家人宣读乌拉尔地区苏维埃的判决书:鉴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欧洲的亲属们仍在继续侵略苏维埃俄国,乌拉尔地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已下达法令枪决沙皇及其家人和随从……。这不过是一个地区的没有任何审判过程的法令!

沙皇似乎听不懂这个法令,转身看看家人,又转身问卫队长“为什么、为什么?”

卫队长又快速宣读了一遍判决书,这一次是家人:妻子、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和随从发出了叫喊。这些短促的叫喊声中也一定有“什么、什么”之类的惊问:沙皇也好,家人也好,面对死亡,谁都有许多发抖;叫喊中也一定有“上帝”、“上帝”之类的惊呼,不过,这时“上帝”一词有多少宗教本意呢?如果有的话,沙皇一家是否明白了托尔斯泰早已提醒的“上帝的法则”?当然即使想到了上帝的法则也为时过晚。

于是,行刑队12名队员举起了左轮手枪。

沙皇尼古拉二世被一枪毙命,妻子亚历山德拉也接着死去,四个公主(最大的23岁,最小的17岁)和14岁的王位继承人又被行刑队员补了几枪,但是,还有三个公主没有死,因为她们身上穿着藏满了珠宝的胸衣,行刑队竟然用上了刺刀来结果这些女孩子的生命。

后来,行刑队开始剥掉沙皇一家的衣服想要毁尸掩埋的时候,发现皇后的胸衣里也缀满了珠宝,许多人猜测可能是沙皇一家还始终抱着被审判之后流亡他地的希望。这些珠宝胸衣的意外事件,竟给后来的故事家们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传说公主们因为珠宝挡住了子弹,又因为行刑队贪财,只顾争珠宝,而没有理会某公主还一息尚存……从而生发出许多小说**,其实,据可靠消息,沙皇一家没有人幸免。

目击者证实,在远离莫斯科的乌拉尔山区的叶卡捷琳娜堡那个一楼房间里,瞬刻之间死了11个人。目击人说包括验尸用了20分钟。目击的人还说,先是下了一场“弹雨”,然后鲜血没过了鞋子……

一个持续了305年的专制王朝,就在这个血腥的房间里彻底结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50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