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慰萱 陈美华
作者简介:颜慰萱,中宝协第三届人工宝石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教授。
陈美华,中宝协第三届人工宝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
化学气相沉淀法合成钻石有几种方法,如热丝法、火焰法、等离子体喷射法和微波等离子体法等,但最常用的方法是微波等离子体法。这是高温(800~1000℃)低压(104Pa)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用泵将含碳气体——甲烷(CH4)和氢气通过一管子输送到抽真空的反应舱内,靠微波将气体加热,同时也将舱内的一个基片加热。微波产生等离子体,碳从气体化合物的状态分解成单独游离的原子状态,经过扩散和对流,最后以钻石形式沉淀在加热的基片上。氢原子对抑制石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图1,图2)。
所谓等离子体简单说就是气体在电场作用下电离成正离子及负离子,通常成对出现,保持电中性。这种状态被称为除气、液、固态外物质的第四态。如CH化合物电离成C和H等离子体。
图1 微波等离子体法合成CVD钻石
(据Martineau等,2004)
图2 等离子体及碳结晶示意图
当基片是硅或金属材料而不是钻石时,因钻石晶粒取向各异,所产生的钻石薄膜是多晶质的;若基片是钻石单晶体,就能以它为基础以同一结晶方向生长出单晶体钻石。基片起到了籽晶的作用。用作基片的钻石既可以是天然钻石,也可以是高压高温合成的钻石或CVD合成钻石。基片切成薄板状,其顶、底面大致平行于钻石的立方体面({100}面)。
一、化学气相沉淀法合成钻石的研发史和现状
1952年美国联邦碳化硅公司的William Ever-sole在低压条件下用含碳气体成功地同相外延生长出钻石。这比瑞士 ASEA公司1953年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1954年宣布用高压高温法合成出钻石的时间还要早,因而Eversole被视为合成钻石第一人。但当时CVD法生长钻石的速度很慢,很少有人相信其速度能提升到可供商业性生长。
从1956年开始苏联科学家通过研究显著提高了CVD合成钻石的速度,当时是在非钻石的基片上生长钻石薄膜。20世纪80年代初这项合成技术在日本取得重大突破。1982年日本国家无机材料研究所(NIRIM)的Matsumoto等宣布,钻石的生长速度已超过1μm/h。这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将这项技术用于多种工业目的的兴趣。
20世纪80年代末,戴比尔斯公司的工业钻石部(现在的Element Six公司)开始从事CVD法合成钻石的研究,并迅速在这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提供了许多CVD合成多晶质钻石工业产品。
这项技术也在珠宝业得到应用,那就是把多晶质钻石膜(DF)和似钻碳体(DLC)作为涂层(镀膜)用于某些天然宝石也包括钻石的优化处理。
尽管当时CVD合成钻石的生长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有可能生长出用于某些工业目的和宝石镀膜的较薄的钻石层,但要生产可供切磨刻面的首饰用材料,因需要厚度较大的单晶体钻石,仍无法实现。一颗 05克拉圆钻的深度在3mm以上,若以0001mm/h速度计算,所需的钻坯至少要生长18周。可见,低速度依然是妨碍CVD法合成厚单晶钻石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CVD合成单晶体钻石的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先是1990年荷兰 Nijmegen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火焰和热丝法生长出了厚达05mm的CVD单晶体。后在美国,Crystallume公司在1993年也报道用微波CVD法生长出了相似厚度的单晶体钻石;Badzian等于1993年报道生长出了厚度为12mm的单晶体钻石。DTC和Element Six公司生产出了大量用于研究目的的单晶体钻石,除掺氮的褐色钻石和纯净的无色钻石外,还有掺硼的蓝色钻石和合成后再经高压高温处理的钻石。
进入21世纪,首饰用CVD合成单晶体钻石的研发有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阿波罗钻石公司(Apollo Diamond Inc)多年从事CVD合成单晶钻石的研发。2003年秋,开始了首饰用CVD合成单晶钻石的商业性生产,主要是Ⅱa型褐色到近无色的钻石单晶体,重量达1克拉或更大些。同时,开始实验性生产Ⅱa型无色钻石和Ⅱb型蓝色钻石。阿波罗钻石公司预计其成品刻面钻石在2005年的总产量为5000~10000克拉,大多数是025~033克拉的钻石,但也可生产1克拉的钻(图3,图4)。
图3 无色—褐色CVD钻石
(据Martineau等,2004)
图4 CVD钻石的设备及合成工艺
(据DTC,2005)
2005年5月在日本召开的钻石国际会议上,美国的Yan和Hemley(卡内基实验室)等披露,由于技术方法的改进,他们已能高速度(100μm/h)生长出5~10克拉的单晶体,这个速度约5倍于用高压高温方法和其他CVD方法商业性生产的钻石。他们还预言能够实现英寸级(约300克拉)无色单晶体钻石的生长。
由此可见,首饰用CVD合成钻石的前景是十分喜人的,它对于钻石业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化学气相沉淀法合成单晶钻石的特征和鉴别
近年来一些研究和鉴定机构一直致力于研究合成单晶钻石的特征和鉴别。我们在这里所要介绍的资料来自于美国宝石学院《Gems&Gemology》杂志上的3篇论文。
1)Wuyi Wang等(2003)对阿波罗钻石公司此前生产的13粒样品的性质和鉴定特征进行了总结。
2)Martineau等(2004),综述了对 DTC和Element Six公司近15年来生产的上千颗实验样品(包括合成后切磨成刻面的样品)的研究结果。样品中除有与阿波罗钻石公司相同的含氮的褐色钻石和纯净的近无色钻石外,还有掺硼的蓝色钻石和合成后再经高压高温处理的钻石。
3)Wuyi Wang等(2005),对法国巴黎第13大学 LIMHP-CNRS实验室生长的6颗实验样品的性质和鉴定特征进行了总结,其中3颗是掺氮的,另外3颗则是在尽量减少杂质含量的条件下生长的高纯度钻石。
上述论文中所涉及的样品都是用化学气相沉淀法中的微波法生长的,因而论文所总结出的特征和鉴别方法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合成技术方法(包括实验目的和条件,掺杂类型和浓度以及基片类型等)的差别,它们的特征也存在某些差别。
1晶体
因为是以天然钻石、高压高温合成钻石或CVD合成钻石切成平行{100}晶面(立方体面)或与{100}交角很小的薄片作为基片,故CVD法生长出的单晶体大都呈板状,有大致呈{100}方向的大的顶面,偶尔可在边部见到小的八面体面{111}和十二面体面{110}。八面体面{111}和十二面体面{110}分布的部位通常含较多的包裹体,是生长质量较差也不易抛光的部位(图5,图6)。
图5 天然钻石、HTHP合成钻石和CVD合成钻石晶体形态
图6 天然钻石和CVD合成钻石的形态差异
用差示干涉差显微镜或宝石显微镜放大观察掺氮钻石的生长表面,可观察到“生长阶梯”,它由“生长台阶”和将它们分隔开的倾斜的“立板”构成(图7,图8)。
图7 CVD钻石在{100}面上看到的表面生长特征(据 Wuyi Wang等,2005)
图8 掺氮钻石表面的“生长阶梯”现象
(据 Martineau等,2004)
2钻石类型和颜色
Martineau等(2004)把DTC和Element Six公司迄今的实验样品归纳为4类。
(1)掺氮的CVD合成钻石
因为合成过程中难免会有少量空气进入反应舱,而空气中含氮,添加的原料气体中也会有杂质氮,故要完全排除合成钻石中的氮是困难的。含氮少时属于Ⅱa型,含氮多时属于Ⅰ b型。除少数为近无色外,绝大多数带褐色调(法国巴黎第13大学的样品有带灰色调的),这明显不同于带**调的天然的和高压高温合成的钻石。阿波罗钻石公司现有产品大都属于这一类,多数为Ⅱa型,少数为I b型。已有的实验表明,氮有助于明显提高合成钻石的生长速度,因而有时可人为地有控制地掺氮(图9)。
(2)高压高温处理的掺氮的CVD合成钻石
实验表明,高压高温热处理可以减弱掺氮CVD合成钻石的褐色调。由于掺氮CVD合成钻石的褐色调是与N-V(氮-空穴)心等因素有关而与塑性变形无关,故高压高温减色也是与改造 N-V(氮-空穴)心等有关,而与修复塑性变形无关。
(3)掺硼的CVD合成钻石
合成过程中在原料气体中加入 B2H6,所得到的合成钻石将含少量的硼,属于Ⅱb型,其颜色为浅蓝至深蓝色(图10)。
(4)除氢外无其他杂质的高纯度CVD合成钻石
属于近无色到无色的Ⅱa型钻石。由于氢是原料气体的组成部分,有杂质氢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关键是严格控制氮和硼,这有相当难度,而且生长速度比掺氮的要慢许多(图11)。
图9 掺氮褐色CVD钻石
图10 掺硼蓝色CVD钻石
(图9~11据 Martineau等,2004)
图11 高纯度CVD钻石
3颜色分带
在垂直晶体生长方向(即平行于{100}面的方向)进行放大观察,在Element Six公司的实验样品中可看到颜色的成层分布。在掺氮的褐色钻石中可见褐色的条带,而在掺硼的蓝色钻石中可见蓝色的条带(图12)。
在阿波罗钻石公司的产品中也见到有褐色的条带。
图12 阿波罗钻石公司的产品中的褐色条带
(据Wuyi Wang等,2003)
4包裹体
较少含包裹体,不是在所有样品中都能观察到。主要是一些针点状包裹体,还有一些小的黑色不规则状颗粒,叫非钻石碳(图13)。因这些在天然的和高压高温合成的钻石中也能见到,故鉴定意义不大。但微波CVD合成钻石中不会有高压高温合成钻石中常见的金属包裹体,也不会有磁性。
阿波罗钻石样品中的几颗掺氮成品钻石的净度级别为VS1到SI2。
图13 针点状包裹体(左)和非钻石碳包裹体(右)
(据Wuyi Wang等,2003)
5异常双折射(图14,图15)
图14 CVD钻石异常消光(左)和天然钻石异常消光(右)
(据Wuyi Wang等,2003)
图15 平行生长方向观察(上)和垂直方向观察(下)
(据 Martineau等,2004)
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垂直立方体面观察,通常可见到由残余内应变而导致的格状的异常双折射,显示低干涉色,但围绕一些缺陷可见到高干涉色。整体上其异常双折射弱于天然钻石,但在边部八面体面{111}和十二面体面{110}分布部位有较强的异常双折射和较高的干涉色。
6紫外荧光
阿波罗公司的13颗样品,在LW UV下有8颗呈惰性,其余的呈微弱的橙、橙黄或**;在SW LV下除1颗样品外都显示从微弱到中等的橙到橙**。未见有磷光。
法国巴黎第13大学的样品,包括掺氮的和高纯度的,除1颗是连同基片的未确定外,其余在LW UV和SW UV下均呈惰性。
Element Six的14颗掺氮刻面钻石在LW UV和SW UV下均呈弱橙色到橙色。8颗刻面的高纯度CVD合成钻石在LW UV和SW UV下均呈惰性。5颗刻面的掺硼钻石在LM UV下均呈惰性,在SW UV下均呈绿蓝色并有蓝色磷光。
综上所述,除掺硼钻石外大多数CVD合成钻石在 LW UV和SW UV下的反应变化很大,可呈惰性到橙色,很难作为鉴定依据。
7用 DiamondView(钻石观测仪)观察到的发光现象
用戴比尔斯的DiamondView观察CVD合成钻石在短波紫外光下的发光特点,发现掺氮钻石呈现强橙到橙红色的荧光(图16,图17,图18),这与N-V心有关。经高压高温处理的掺氮钻石主要呈绿色。高纯度的CVD合成钻石在 DiamondView下不显橙色荧光,但有些样品有微弱的蓝色发光,这与晶格中的位错有关。这种蓝色发光也会出现在掺氮钻石的四个角。CVD合成掺硼钻石呈亮蓝色荧光,一些部分为绿蓝色(图19),有磷光效应,可延续几秒到几十秒钟。CVD钻石在Diamond-View下不显示天然钻石的八面体发光样式和高压高温合成钻石的立方-八面体发光样式。有趣的是,当CVD钻石是在高压高温合成钻石的基片上生长,而基片又未去掉时,可看到高压高温合成钻石的立方-八面体发光样式(图20)。
图16 DiamondView观察CVD钻石的发光现象
(据Martineau等,2004)
图17 DiamondView观察阿波罗钻石的发光现象
(据Wuyi Wang等,2003)
CVD掺氮钻石在垂直{100}的切面上可看到密集的斜的条纹(条纹间距相当稳定,不同样品中从0001mm到 02mm不等)。这是CVD合成掺氮钻石一个重要的鉴别特征。天然Ⅱa型钻石虽偶尔也有橙色发光,但没有这种条纹。掺氮钻石经高压高温处理后的发光变为绿色到蓝绿色,但密集的条纹依然可见(图21)。
图18 在高压高温合成钻石基片上生长的CVD钻石,在DiamondView下与基片呈不同颜色
(据Wuyi Wang等,2003)
图19 CVD合成掺硼钻石的荧光
(据Wuyi Wang等,2003)
图20 CVD掺氮(左)和CVD高纯度钻石(右)荧光
(据Wuyi Wang等,2005)
图21 未处理及高温高压处理后荧光对比
(据 Martineau等,2004)
CVD掺硼钻石在DiamondView下同样显示条纹或是凹坑或两者都有,这一特征未见于天然Ⅱb型蓝色钻石(图22)。
图22 CVD掺硼钻石的条纹和凹坑
(据Martineau等,2004)
8阴极发光图像
同上述DiamondView发光特征。
9光致发光光谱和阴极发光光谱(图23,图24)
在拉曼光谱仪上分别使用325nm(HeCd,氦镉)、488nm(氩离子)、514nm(氩离子)、633nm(HeNe,氦氖)和785nm(近红外二极管)激光束照射Element Six公司的各种样品并研究其发光光谱,以及用阴极射线照射 Element Six公司的各种样品并研究其发光光谱,Martineau等(2004)得出了表1结果。
表1 各种钻石的发光光谱特征
Martineau等同意Zaitsev(2001)的意见,认为467nm和533nm只出现在CVD合成钻石中,但指出高压高温处理后将不复存在;也同意Wuyi Wang等(2003)的意见,认为596nm和597nm对于CVD掺氮钻石有鉴定意义,但指出并非所有样品都有596/597峰。
10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谱和红外吸收谱(图25,图26,图27)
图23 用514氩离子激光束辐照掺氮CVD钻石产生的发光光谱
(据Martineau等,2004)
图24 用325nm氦镉激光束辐照含氮CVD钻石(A)和同一样品经高压高温(B)产生的发光光谱
(据Martineau等,2004)
图25 掺氮CVD钻石(A)和同一钻石经高压高温处理后(B)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
(据Martineau等,2004)
用几种类型的光谱仪研究Element Six公司各种类型的CVD合成钻石后,Martineau等(2004)得出了表2结果。
表2 各种钻石的光谱特征
Martineau等(2004)认为,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中的365nm、520nm、596 nm和625nm吸收对于CVD合成掺氮钻石是特征的,在高压高温处理的掺氮钻石中已不见,也未见于天然钻石和高压高温合成钻石中。
图26 阿波罗公司掺氮CVD钻石的红外光谱
(据Wuyi Wang等,2003)
Martineau等(2004)还同意 Wuyi Wang等(2003)的意见,认为红外光谱中与氢有关的8753cm-1,7354 cm-1,6856 cm-1,6425 cm-1,5564 cm-1,3323 cm-1和3123 cm-1对于CVD合成掺氮钻石是特征的,在高压高温处理的掺氮钻石中已不见,也未见于天然钻石和高压高温合成钻石中。3107cm-1吸收出现在高压高温处理后,也见于某些天然钻石。
图27 阿波罗掺氮CVD钻石的红外吸收谱
(据Wuyi Wang,2005)
11X射线形貌分析
在平行于生长方向的切面上进行的X射线形貌分析显示出明显的柱状结构,而在垂直生长方向的切面上看到的是许多暗色斑点或呈模糊的格子状。分析认为这种柱状结构是钻石晶体生长过程中一些位错从基片分界面或靠近分界面处出现并开始向上延伸的结果。
三、结束语
对于现今少量进入市场的成品掺氮钻石,略带褐色调、成品厚度较薄以及异常消光特点等能为鉴别提供一些线索,但最终的鉴别需要依靠大型实验室的DiamondView和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谱学资料,包括发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资料。由于CVD合成单晶体钻石工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高纯度CVD钻石的出现及对掺氮CVD钻石的高压高温热处理,使现今能有效鉴别掺氮CVD钻石的发光图像特征和谱学特征也不再有效,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鉴别的难度。但我们相信宝石学界一定会不断分析总结新出现的情况,找到鉴别的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Philip MMartineau,Simon CLawson,Andy JTay-lor2004Identification of synthetic diamond grown us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Gems&Gemology,40(1):2~25
Wuyi Wang,Thomas Moses,Robert CLinares2003Gem-quality synthetic diamonds grown by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methodGems&Gemolo-gy,39(4):206~283
Wuyi Wang,Alexandre Tallaire,Matthew SHall2005Experimental CVD synthetic diamonds from LIMHP-CNRS,FranceGems&Gemology,41(3):234~244
“钻石828”收录机是由广东索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音视频及智能家居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该公司拥有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音视频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居民。钻石828收录机则是该公司生产的一个产品系列,主要用于实时录制CCTV等电视节目,受到了不少用户的喜爱和好评。
据外媒报道,传统的钻石需要在地球深处经过数十亿年时间发展才能形成,极端的压力和温度为碳的结晶提供了合适的条件,然而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锻造这些宝石的更便捷方法。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地将这一过程缩短到了短短几分钟,其展示了一种不仅能快速成型而且还能在室温下成型的新技术。
尽管在实验室里几分钟就能制造出钻石的想法对珠宝商、说唱歌手或那些想要解决某个问题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但这并不是该类型研究的最终目的。这种以坚韧著称的材料的人造版可用作切割超硬材料的新刀具、新型保护涂层或其他工业设备。
据悉,这项最新的突破由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和RMIT大学的科学家们领导,他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钻石砧的设备。研究人员使用这种设备来创造能产生超硬材料所需的极端压力。研究小组将相当于640头非洲象的压力施加在一只芭蕾舞鞋的顶端,这样做则能在装置中的碳原子中引发意想不到的反应。
“故事的转折在于我们如何施加压力,”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Jodie Bradby说道,“除了非常高的压力外,我们还让碳体会到一种叫做‘剪切’的东西--就像一种扭曲力或滑动力。我们认为这允许碳原子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从而形成六方晶系陨石钻石和常规钻石。”
其中,常规钻石大家可能会在订婚戒指上发现,而六方晶系陨石钻石则比较罕见,只在陨石撞击地点才会发现。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小组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这些材料是在类似于钻石“河流”的条带中形成。
皇家理工学院的Dougal McCulloch教授表示:“我们的照片显示,在我们跨机构团队开发的新方法下,常规钻石只在这些六方晶系陨石钻石的中间形成。第一次看到这些由六方晶系陨石钻石和普通钻石组成的小‘河流’真是太神奇了,这真的帮到我们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小组希望这项技术能使他们生产出大量的人造钻石尤其是六方晶系陨石钻石。据预测,六方晶系陨石钻石的硬度比普通钻石要高出58%。
Bradby说道:“六方晶系陨石钻石有潜力用于切割矿场的超固体材料。”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Small》上。
美钻颗颗不同,要欣赏其璀璨光辉最好的办法便是了解4C标准。钻石品质金字塔能帮你了解4C标准,及钻石价格上的不同。
简单说来,钻石越大,越珍贵(以克拉重量衡量);钻石越纯净,越珍贵(以净度衡量);钻石色泽越浅,越漂亮(以色泽衡量);钻石切割越精确,越能光泽熠熠(以切工衡量)。正是这些独立因素结合起来决定了钻石的整体品质。那么你该如何分辨呢?
最罕有的钻石,也是价格最为昂贵的是那些颗粒较大,色泽纯正,晶莹剔透而切工精良的。在每一4C中钻石按其品质与大小分级。金字塔示出每一等级的相对品质,也即相对价格。
克拉是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这一衡量单位是4C中最易鉴定的,但是两颗一样大小的钻石品质却有不同,因净度是钻石纯净度的标志。除了在极少数情况下,微量的矿物、气体或其它元素在钻石结晶时被包裹于其中,称为内含物,是大自然遗下的印记。它们看起来象是小晶粒、云彩或羽毛,也正是它们使颗颗钻石均不同,每一颗都焕发出独特的神采。
钻石看来透明,但若把它们放在一起仔细比较,则会发现它们通常都带有微黄或褐色。钻石在高压高热中形成,痕量的其它元素被裹入其原子结构中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颜色。
钻石色泽按字母顺序自D开始定级。纯净无色的钻石定级为D,它们极为罕有而非常珍贵,自然位于钻石品质金字塔之顶。钻石越近于无色则越罕有而珍贵。颜色等级上的每一微小变化会明显影响到钻石品质。尽管杂色会使钻石品质下降,但是一些钻石开采出来即为非常迷人纯正的红色,兰色,粉色,绿色或亮**。这些则是令人称道的极品。
尽管自然决定了一颗钻石的色泽,净度和克拉重量,但是要使美钻发放璀璨光辉,有赖于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优美的切割使钻石入射和折射最多的光线,充分呈现钻石蕴藏的火光华采。
如果切的太深或太浅,光线会从亭瓣的正面或反面泻出,使钻石光辉减色,品质下降。切工对钻石色泽非常重要。一颗切工精良的钻石要比具有同样克拉重量、净度、色泽,然而切工粗糙的钻石要漂亮而珍贵得多。
记住,每一个“C”对钻石品质都很重要,但是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才决定了钻石的价格。例如,一枚透明无色在钻石品质颜色金字塔中位于塔顶的钻石,如果净度不高,颗粒太小或者切工粗糙其品质仍然不高。钻石之精品具有每一个C的最佳品质,价格最为昂贵。
请看庄胜 正在敲鼓。它 我的老师是自由自在的。高兴地飘了起来,牛战编辑正在天上飞着告诉大家这个消息。编辑编辑了很长时间,把这篇文章带给了大家。让 咱们吃瓜看热闹。这是一个 长相 社会和人民 s对高颜值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的 美容控 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种产品中。其中,智能手机是最个人化和私密化的设备,颜值如何成为每个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的购买。欣赏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本能和追求。如何提高手机的颜值,成为了厂商们共同的话题。
说起国产手机中的绝代佳人,vivo绝对在第一梯队。Vivo不仅有多年的设计经验,而且敢于尝试新的设计元素和跨界合作。当 面值是第一生产力 ,vivo凭借对用户的洞察推出了一款极具影响力的产品 对行业趋势的预期和控制。那么vivo 淘金 在智能手机审美的长河中,帮助用户用产品表达自我,引领时尚潮流?
Vivo Logo手机:我是名牌!
Vivo Logo手机是一款以 鸡蛋 X23的。在所有品牌都热衷于 联合品牌 ,vivo突破性的在机身背面印上了自己的品牌logo,作为酷炫元素。加上渐变色、3D玻璃等元素,成为了前所未有的潮流ICON。似乎整个机器都在喊出这句话 做你自己 有个性有态度。
vivo Logo手机
艺术创新其实是在为美观和实用做铺垫。高颜值和手感并重,vivo Logo手机在设计上的匠心远不止于此。修长的机身,流线型的背板,以及更窄的额头和下巴,vivo Logo手机在颜值和手感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背部的流线型设计是无缝的,这有助于用户 s抓地力。
Vivo X27印象之夏:奇幻与自然中的匠心
Vivo X27突破性地使用了升降镜头,并配备了新的 奇妙而自然 背面的配色,给我们展现了夏天的美好印象。它 大胆、华丽、高度个性化,而且它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手机。它 它结实、柔软、温润如玉,所以你可以 拿起后就不要放下。
Vivo X27印象夏日
Vivo X27印象Summer无疑是一款艺术性非常优秀的机型。它像仲夏夜的萤火虫,夹杂着自然宜人的味道;它 它更像是一个浪漫的海天交界处,连空气都有粉红色的味道。蓝色渐变的配色,油画般细腻的笔触,捧着它,仿佛捧着18岁最亮的夏光年。
Vivo S5:从传统中汲取力量,用艺术装饰技术。
手机上的元素无非就是那些。如何排列组合,展现更高的艺术造诣,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谈到了 个性的张扬 和 艺术印象 之前。这一次,vivo从传统的几何美中汲取灵感,为我们带来了vivo S5的钻石ID设计。相比传统的方方正正的设计,vivo这次采用了菱形设计,打破了一成不变的风格和排列模式,让手机背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风格。
vivoS5
几何作为美学的基础,是构建著名人类社会的基础。菱形结构自然具有和谐之美。它具有平衡的线面造型,内在的对称性和立体感,在视觉上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稳定和高级的和谐感。早在3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彩陶殿堂就将其作为装饰品。在公元前4世纪的基齐尔石窟中,出现了成熟的菱形格构图。
在艺术领域,更有毕加索这样的大师,能够将几何菱形与鲜艳的色彩相结合,构造出发人深省的震撼视觉维度。大卫霍妮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美国国际画坛,也擅长利用几何钻石的辨识度进行视觉传达。如今,钻石设计作为一种元素活跃在奢侈品设计、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足以看出钻石设计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
vivo S5
对于移动电话来说画布 可供设计的真的不大。背面的多个摄像头和各种元素如何排列组合成了一个难题。这次vivo S5打破常规,在钻石的四角放置了几个摄像头,充分利用了钻石结构。其实几何图案有一种天然的美感和空间感。钻石结构本身具有平衡的线条和表面形状。基于其固有的对称性,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心理稳定和谐的感觉。
vivo S5
灵动的菱形元素,加上上下Logo,预计装饰,形成标准的对称设计。用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和平行的对角线来分解许多复杂的元素和图形,赋予它们新的秩序和新的形式。这样的设计让vivo S5看起来像一件艺术品,浪漫包裹着理性,艺术混合着科技。这也是vivo S系列一贯的追求。回归经典,以全新的形式展现传统艺术审美,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在追求美学的道路上,vivo一直走在前列。不管是 s独一无二的Logo手机,油画般质感的夏日印象,或者说解构传统几何之美,融合科技与艺术的S5,it vivo对艺术的诠释和重塑。充满艺术感和科技感的vivoS5你能不爱吗?
了解更多《菱形四摄探索艺术本源:从S5看vivo的“艺术美学之路”》,请关注深空游戏资讯栏目,深空编辑将为您持续更新更多科技资讯。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