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双龙祝寿字银币的历史和价值

广东双龙祝寿字银币的历史和价值,第1张

根据史籍记载: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有两种版式,即直径为45毫米的库平重一两银币和直径为39毫米的库平七钱二的银币,两种版式的银币设计风格一样,但是在细节上有很多区别。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寿字双龙库平7钱2银币,根据清末王述生所著《述庵秘录》记载,认为系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而铸造的祝寿币,当时铸造此币的目的是奉献清廷以祝慈禧太后万寿。所以铸额不大,大多奉献给清廷或赠于当时的达官显贵,见于民间流通的很少,是中国最早的著名珍稀的银币。

银币正面两侧所铸的一对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再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寓意福寿双全,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这枚广东寿字双龙银币制造精致,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端庄大气,龙头长芒直冲云霄,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龙洋里首屈一指,实为十大珍品之一。

在清朝,广东造币厂奉当时广东地区的最高行政官员的命令,曾经为慈禧太后祝寿铸造过一种银元,这就是广东寿字双龙银元,这枚银元一直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所喜爱,更是一些银元收藏爱好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而由于广东寿字双龙银元的铸造时间非常短,并且铸造的数量有限,所以,它就成为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可望而不可及的珍品了。

对于这枚广东寿字双龙银元的铸造的时间和发行的经过,在钱币收藏界一直有两种说法,大收藏家华光普先生在所编著的《中国银币目录》一书中写到:在光绪31年,广东造币厂奉命,铸造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的万寿币。

在最近几年,有人引用清朝末年王述生所著的《述庵秘录》中的记载,认为是在光绪20年,广东巡抚刚毅为了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铸造的这枚寿字双龙银元,这种银元原来的计划是铸造30000枚,但是实际铸造的数量就不得而知了。

该银币的来由:

《丁未光绪银币双龙戏珠一两》,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为铸额小,传世稀少,大多数民间居家、平民百姓没有此币,现已出版的由民间泉家编纂的钱谱对该银币都没有记载和描述。故非常珍贵。“丁未光绪银币双龙戏珠一两”银币系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并且存在实重一两的样币(直径45毫米)和实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标准壹圆流通币(直径39毫米)两种版式。两种版式银币的币面文字和图案设计风格基本相似,但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银币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左“未”右“丁”二字和一对双龙戏珠(“寿”字)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两条龙腹部中间分别镌有一朵云朵,共三朵云(两种版式银币云团式样有所区别)。下端镌海浪图案。正面和背面的龙图造型完全不同。本品为实重为旧制一两标准流通币版式。

上述广东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两侧有两只蝙蝠, 中国银币图谱中无此制版记载,是劣质臆造工艺品,价3--5元

真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重壹两银币,正面那蝙蝠尚能看到眼睛,此币由于设计精湛,足见造币之精,背湎图案中有“寿”字及二龙戏珠纹样,故习称广东“寿字一两”或“双龙一两”

民国3年9年10年普通的160收购170卖

民国3年签字版15万

民国3年O版(花环中有圈的)350元

民国3年三角元   180

民国3年  竖点年  250

民国5年  中元   450--500元

民国8年  普通   230元

民国9年10年  竖点年  2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29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