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玉?

这是什么玉?,第1张

  玉的分类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编辑本段]玉文化发展史

  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在我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

  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工匠陆子冈所制作的玉佩,开创了图文并茂、构图新颖、做工精湛的玉佩饰物之先河,至今仍被推崇备至,俗称“子冈佩”。它为玉的文化添增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东方人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我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但我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玉器脱胎于石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们审美的需要,是非实用的艺术装饰。这在石器上很少见。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玉斧、玉铲、玉刀、玉戈等生产工具和武器,用作装饰品的有玉环、玉球、玉镯、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此期玉器简单素朴,薄厚不一,造型不规则。到了晚期,玉器才逐步脱离石器,在技术和艺术上走上独立发展的历程,并为后世玉器工艺的发展与提高奠定了社会的、技术的基础。

  随着青铜器的使用或金石并用,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物质财富的增殖和积累,促使了阶级的形成和国家的出现。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历史还未完全为人们所揭示,有待进一步研究,故其玉器情况迄今不明,只好暂付阙如了。

  商代奴隶制极其发达,奴隶已被投入各种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内部有了较细的分工,制玉工艺已从石器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同时,商代的奴隶们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的应用,使琢玉技术显著提高,制玉用具逐渐以青铜取代石器。

  殷商玉器与原始社会玉器有明显变化,商代早期的二里头文化所出的玉戈、钺、铲、圭、琮、刀、璜形玉等,其造型、雕琢、钻孔、抛光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殷墟玉器,人物、动物、神瑞等玉雕大大增加,工艺精进,并有很多新的突破,创作了不少精湛的作品。这时的玉器已转为赏玩之用,大多作为工艺品。殷墟妇好墓出土755件玉器中,仅装饰性玉器就超过半数,多于礼器、仪仗、工具、杂类的总和,这说明商玉的社会功能已发生较大变化。

  殷墟玉器种类很多,据不同形制和用途可大致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品、艺术品以及杂器等7类。用做礼器的有大琮、组琮、圭、璧、环、瑗、璜、玦、簋、盘等;供仪仗用的有戈、矛、戚、钺、刀等;属生产工具器形的有斧、凿、锛、锯、刀、纺轮、铲、镰等;日常生活用具有臼、杵、梳、耳勺、匕、觽等;装饰品的数量最多,有佩带饰物、笄、钏、坠饰、串珠等。艺术品较少,妇好墓所出的1件玉龙、2件玉虎、1件怪鸟都是上好的艺术品。杂器有玉链、玉琀等。

  玉雕是殷代的重要手工业之一,从殷墟玉器的造型设计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考察,其成就并不亚于殷代青铜器,只是过去由于资料的缺乏,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铜文化之上,而对与之并行和相互影响的玉雕艺术很少研究。殷墟玉器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殷代广大玉雕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这些玉器的发现,不仅使我们对殷代玉雕艺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对研究我国玉雕史、艺术史以及殷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王朝是继殷商之后的一个强大奴隶制国家,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周朝统治者注意总结商代灭国的教训,将奴隶社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加以整顿,使之条理化、规范化,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就玉器而言,由于周朝重要法规《周礼》中赋予玉以德的理想和内涵,周玉离开了殷代玉器发展的轨道,向礼仪性玉器方向发展,并开辟了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奠定了后世以《周礼》为古玉研究的理论基础。

  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由于玉器的世俗化、道德化,自天子以下,人人都佩玉。周代用玉范围之广、重视玉的程度、选用玉的要求和制玉的技术都超过以往。周代不断改进琢玉技法和造型设计,着意加工修整和抛光,使器物日臻美观。在做工方面,除继承商代双勾线外,还出现了粗犷的一面坡线,往往做成睛、耳、口、身、尾等的外轮廓,使造型清晰,简洁有力;细部多用阴线或平行阴线,比较强调在磨光的平面上用阴线突出其粗细曲直的对比、变化,减少了器身的起伏层次。这是西周玉的特点。

  持续500余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铁器取代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时期,实质上是落后的奴隶制瓦解、先进的封建制度孕育成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几个政治经济中心并存,在文化与学术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崭新局面。秦、晋、燕、齐、楚、吴、越、巴蜀等多种地方文化,相互竞争,共同繁荣,为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玉器出土情况也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玉器手工业到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玉器制作精致非凡,在古代玉器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春秋就其社会形态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反映在玉器工艺上也同样具有过渡色彩,仍然继承了西周青铜器上的龙、凤或幻想的变形禽兽等纹饰图案,但已出现精雕细琢的崭新风格。到战国时代,玉器上的动物题材所占比重增多,技艺精巧,将食肉动物的凶猛性格和机警感觉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春秋战国祟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教,故当时盛行种类繁多的佩玉。这种社会习俗对玉器工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这就是佩饰玉器的简便化、小型化,以及刀剑、革带用的玉器问世。刀剑用玉始见于春秋而盛行于战国和两汉,春秋战国常见玉器有琮、璜、璧、镯、环、剑饰、佩饰等,其中以玉璧和龙形佩饰最多。此外还有玉带钩、玉玺以及各种葬玉等。

  秦灭六国,建立了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汉承秦制,实行休养生息、提高生产的各项政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强盛的封建制国家。此期出土玉器,件头硕大,雕饰豪放,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这时统治阶级在社会礼仪、日常生活中更加广泛的使用玉器,并逐渐形成崭新的时代风格。两汉玉器对以精致著称的春秋战国玉雕艺术是一次重大突破,对后世玉器有着重大影响。

  西汉继承春秋战国器形特点,变化不太大。东汉由于交通方便,新疆软玉源源流入中原,琢玉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器形除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和玉蝉等外,各种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同时也大量出现用以“辟邪厌胜”的器形,而且各种器形和纹饰多有摹拟神话故事的,富有神秘色彩。

  魏晋南北朝因受乱世薄葬的影响,向来玉器出土极少,所以其发展面貌不甚明朗。从零星出土的玉器如玉琀、玉璧、玉带钩来看,与汉代没有多少变化,几乎难以鉴别。其雕工有的尚精,有的显得粗放,玉质更不及两汉那样莹润。

  隋唐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密切,长安成为国际性都市。这时的手工业极其兴隆,手工艺品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但此期玉器出土甚少,现在知道的不过玉杯、佩饰、带扣、带板、玉簪、衮册等很少几种。唐代玉器和器形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风格不同,大量出现花鸟、人物饰纹,器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实用价值的杯碗增多,并出现新型饰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等。

  南北宋、辽、西夏、金及元代玉器,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以来,用于实用和装饰的玉器占据重要地位,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与祭器典章文物相对而言,被称为“玩物”,这些玉器的碾琢水平也很高。由于南北割据和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玉器上反映出民族和地方特色。两宋玉器,以龙凤呈祥图案为多,因受工笔画影响,所以非常重视神态。宋代不仅工商繁荣,贸易发达,而且道教盛行,理学泛滥,这也对玉雕产生影响,以神龟、仙鹤、龙凤等为题材的玉雕就是当时这些社会思潮的反映。西夏、辽、金、元玉器则以花、鸟、虎、鹿和鱼水纹饰为主,而且以佩饰和嵌件较多。实用品有杯、洗、带板等;以鸟、鱼、兽等为题材的工艺品增多,对玉器的碾琢融入了本民族的生存意识和乡土感情。

  明代的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城市手工业、商业繁荣,玉器制造也相当发达。这时玉雕的趋向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明代程朱理学泛滥,道教以及民俗信仰深入民间。人们要求社会安定,祈求神灵保佑,以获得今世的荣华富贵。这种社会要求反映在工艺领域就是吉祥图案大为盛行。明代玉器的吉祥图案有八仙、三星等神仙,寿、喜等文字,桃、灵芝、梅、竹、兰、鹿、鹤、鸳鸯等动植物,以及龙、凤、螭虎、角端等瑞兽异禽。吉祥图案有时成为主题图案,有时做装饰点缀,表现出吉祥图案的普遍性与深入性。

  明代因喝茶饮酒之风弥漫,致玉制壶杯出现,并与日俱增,此种玉雕最富于时代感。同时,继宋之后,明代艺术仿古之风逐渐形成,影响到玉器生产上仿古玉昌盛。仿古玉滥觞于宋,盛行于明清,主要以青铜器和古玉器为祖型加以改造琢成。

  明代书法绘画艺术进一步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提高。此时,玉器工艺也或多或少受到文人画的某些影响,碾琢写意山水和诗句、款识。这种反映文人趣味的玉器,前代是不见的。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也日臻密切,文人在书斋作画、书写,往往也使用玉制文具或以玉做陈设装饰。

  明代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沿袭旧制在冠服制度上用玉来标志等级贵贱。与前代不同的是:系在官袍上的带板用玉数量增加,皇帝、公、侯、驸马和一品文武官员的革带均以玉板做装饰标志。

  明代玉雕具有时代风格,刀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北京、苏州、扬州是当时的三大玉琢中心。宋应星《天工开物》认为:“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苏州的玉琢工艺在当时被推为全国之首,对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明代中期以后,玉琢技艺发展更快,出现了不少琢玉大师,以陆子冈最为有名,由他琢制的玉器,称为“子冈玉”。但明代玉琢在碾磨细研这最后一道工序上,存在“求形不求工”的现象。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它对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巩固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玉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在玉质之美、做工之器形之众、产量之多、使用之广等方面,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玉器所不能媲美的。

  清代玉器生产在清初至乾隆二十四年这百余年内,由于受到玉材来源困难的限制,发展极其缓慢,这一时期玉器的做工与明末相似。乾隆时代玉器在此基础上成长发展,从乾隆二十五年进入全盛时期,经历了半个世纪,又转向低潮,以至衰落,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我国古代玉器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乾隆时代玉器是清代玉器的代表,可概括为仿古玉和时做玉两大主流,此外还有仿痕都斯坦玉。仿古玉,一种是仿古彝,即仿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花纹;另一种是仿汉玉。时做玉器,其形制多种多样,图案、做工均极其丰富多彩。仿痕都斯坦玉的兴起,是由新疆地方大吏搜罗痕都斯坦玉器进贡内廷,得到乾隆皇帝欣赏并下达旨意之后开始的。痕都斯坦玉也称为印度玉,西方称为莫卧儿玉,具有阿拉伯风格的造型和花纹。其特点是“水磨”,抛光强烈,器薄如纸,乾隆皇帝御制诗中有数十篇赞美痕都斯坦玉器的精湛做工。

  乾隆时代的玉琢水平达到高峰,远远超过了元代和明代。这一时代的能工巧匠继承和运用了历代琢玉工艺的优秀遗产,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成就和外来影响,创造与发展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玉器艺术。由于玉器的质地,在我国民族历史上一向受到重视,所以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甚至十一德之说,这些说法虽然出自儒家,但实际上是人们从观察玉质的直观感觉出发,引伸附会,与社会道德观联系起来,成为玉器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传统力量。到乾隆时代,这一倾向有了更大发展,用大块头的玉料碾成各种雕琢简练而又能显示玉质美的器物,这种形体丰硕的陈设性玉器,未见于前代,这不能不说是君临中华的满族统治者以及当代玉匠把传统的玉材观,充分地加以发扬光大的硕果。总之,乾隆时代玉工出色地完成了集历史遗产之大成而创新的重任,碾琢了丰富多彩的杰出作品,为我国古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综观我国古代玉器的流变过程及其各时代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制玉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形式繁多,质地莹润,碾琢精湛,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玉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作为我国古代玉器史重要组成部分的传世古玉,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像一颗明珠那样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芒,照耀着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现代玉器工艺的宽广路程。

  [编辑本段]玉件的保养与清洗

  1.避免与硬物碰撞。玉件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肉眼看不出裂,其实玉表层内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2.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防止影响到玉的质地和色泽。

  3.忌化学剂,化学剂会给玉石带来一定的损伤,例如各样洗洁剂、肥皂、杀虫剂、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如若不小心沾上,应及时抹除后清洗,不要让它对玉石造成损伤。

  4.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淡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

  5.新购玉件一般也应在清水中浸泡几小时后,用软毛刷(牙刷)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再佩戴。

  6.佩挂件最好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7.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

  8.玉佩等悬吊饰物,应经常检查系绳,防止丢失或损伤心爱的宝物。

  [编辑本段]中国“四大名玉”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一)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 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 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二)岫岩玉,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岫玉是产于地灵充足的地脉之下,在千万年的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自然界之灵气,所以除了本身具有的可收藏价值之外,更有着风水上的重大价值。

  由于现代人类的居家均是生存在楼房内,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把自然界的气息和磁场给隔离了开来,使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如果您能在家中摆放一块质地优美的岫玉,不仅会起到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而且美玉也给您的家宅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并且补充了室内的天然磁场,调节了室内的风水气候。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家中拥有美玉,邪气不可入侵。身上佩带一块美玉,便会增添一份自然力量。

  据西方的星象学家观测,绿色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主动脉,所以,天然的绿色必然会助长您的事业运和财运,其中老玉其绿色凝重而深厚,非常利于事业有成的人,因为它可以帮助您沉积财富,凝聚财源,使您事业稳固而坚实,所以,收聚几块老玉,摆放在家中或办公室内,必将会使您的事业称心如意。软玉,由于其色泽绿莹 莹、圆润润、一团和气,非常利于对财源的开发和运用,进出有节,收发自如。不仅如此,由于其质地的温润和美,可以促使其周围的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能改善人际关系,促使家庭和美。所以无论是对事业有成的人还是正在创业的人,都是难能可贵的珍品,无论是安放在家中还办公室内,不仅能开拓财源,而且对事业和 运气的提升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岫玉大多以绿色的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对于命理五行喜木的人来说意义格外重大,如果在家里或办公室内摆放绿色的岫玉,或自身佩带,都会给本人带来好运,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命运从此将会改变。

  (三)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 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

  (四)绿松石,又名绿宝石,因其色、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绿松石制品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品,是一种次生矿物,由含铜、铝、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岗岩石中淋滤而成,在近地表的矿脉中沉淀形成结核,被岩脉的基质所包裹。绿松石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1900年,埃及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4只绿松石包金的手镯。

  作为饰物,人们喜爱绿松石的绿色和纹理。在古代人们把它与宗教、迷信联系在一起。我国西藏对绿松石格外崇 敬,至今仍是神圣的装饰用品,用于宗教仪式。美国的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是神力的象征。多数文明古国都崇尚绿松石,如埃及、波斯、阿兹台克(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国)等。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有差异,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绿 松石产地主要有美国的南部各州,伊朗的东北部,埃及的西奈半岛。中国、澳大利亚、智利、阿富汗、俄罗斯也出产少量的绿松石,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块绿松石宝石,产于湖北郧县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上。这块绿松石长82厘米,高、宽各29厘米,重达66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湖北郧阳地区被称为东方的绿宝石之乡,盛产的绿松石料质纯净,色泽艳丽,灿烂夺目,颜色多为天蓝、碧绿、灰蓝、粉绿,极为罕见。郧县云盖山绿松石矿出产的绿松石品位最佳,最为珍贵。这个最大的一块绿松石,现藏湖北省郧阳绿松石开发总公司,有待雕刻成珍贵的艺术品。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一真玉的定义

矿物学上,真玉指透闪石和阳起石的集合体,摩式硬度6-65,俗称闪石玉,分子式Ca2Mg5Si8O22(OH)2,由于分子式中含有结构水,呈现出温润的效果。

古人对于真玉和美石其实有分辨能力,并非“石之美者”即为玉,还有“珉”的概念,像水晶(水精)、绿松石(碧靛)、玛瑙(赤玉)等等,都有专门的称呼,不会与真玉混淆。

二玉器的分期

除了按朝代来分期之外,顾伯达将玉器分为巫玉(神玉)、王玉、民玉三个阶段。

玉器按照治玉工艺的发展历程,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石质工具时期(新石器时期)

2青铜工具时期(夏商周) 

3铁质工具时期(春秋至今。其中按砣机的高低还可分为春秋——隋唐,隋唐——今)

三早期中国的玉器/巫玉阶段(史前-夏)

巫,以玉事神者也。甲骨文中的“巫”字从字形上看即和“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旧石器时代,玉石分化就开始了。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玉器,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东亚最早的玉器,而且是世界最早的真玉玉器。去年考古十大发现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疑似发现了距今9000年的真玉器,不过尚未证实,姑且一听。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公元前5000年至25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玉文化发展遍地开花。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安徽的凌家滩文化、江浙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等等。(这些考古中的文化的命名都是以最早发现该文化遗址的地名命名。)

1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

红山文化的玉器风格简单大气,大多光素无纹,即使有装饰也以简单的阳文、凸起纹、阴文、瓦沟纹为主,边缘往往是缓缓推薄,有刃。玉料大多是岫岩的闪石玉。

红山文化的玦形龙(俗称玉猪龙),玦口切开者大小多为10公分以下,10公分以上不多见。

玦形龙在墓葬出土中常常是腹侧一边一个,可能不是配饰器,而是用于作法的神器。

红山文化另一典型器物是玉人,其用意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两件为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为剑桥大学博物馆所藏,故宫博物院玉坐人为完全屈膝而坐,臀部与脚在同一平面上,剑桥大学博物馆玉坐人为垂足屈膝而坐,臀部似乎是坐于某物之上。人物裸身而坐,但头上戴有兽首,正面看似帽,从背后看则是整张兽皮披下来,一直到腰际。从器物上面看,则是一高举前肢的兽的上半身,大多推测为熊。这三件人像均为裸身,所用玉料相同,可能埋藏条件也基本相同,所以沁色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一站二坐,一个全身赤裸,一个仅戴兽首做冠,一个身披兽首兽皮。

有学者认为牛河梁出土的玉人代表了一种巫人,玉人的主人是主持各种祭 祀活动的专职祭司,是巫师,也有人称之为“红山萨满”。巫师或萨满在行巫术的过程中,则会经历:静坐—神灵附体(昏迷状态)—作法(游动昏迷状态,神灵代言人)—平静(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如果认定牛河梁出土的那件玉人是巫进入了神灵附体的痴迷状态或已进入行法的状态的话,则这两个坐人似乎是巫师在行巫术过程中的另一个状态,总体来说是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同样赤裸着身子,但已戴上或披上了兽冠、兽皮,在这一时刻,兽冠和兽皮似乎是他们身穿的一个道具,如举行大傩时要戴的“傩面”一样。

墨西哥石头玉人中有和第一张玉人极相似的,中美洲玉文化(阿尔梅克文化等)可能与我国玉文化关系很密切,加之印第安人与中国人在DNA的联系,产生了殷商遗民跑到美洲的假说。(看来马亲王的《殷商玛雅征服史》还是有来头的)

红山文化墓葬中玉器出土绝对数量并不多,出土玉器最多的墓葬只有20多件,但红山文化“唯玉为葬”,随葬品往往只有玉器,少见陶器、石器等,高等级墓葬尤是如此。

2凌家滩文化(距今5600年-5300年)

凌家滩文化大墓出土的高规格重器以玉礼器为主。出土玉器中以玉龙、玉冠形器、玉板、玉鸟、玉猪、玉人等为主,其中玉猪是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中最大的。玉料以透闪石为主,因为位于南方,土地湿度大,鸡骨白现象比较严重。

凌家滩文化比较有特色的是玉龟与玉签,可能与占卜有关。

左上及左下为凌家滩07M23号墓出土的3只玉筒状器,其中左上起第3只形似玉龟甲,筒状器中装有玉签。应为占卜用具。右上及右下为红山文化众说纷纭已久的斜口玉箍形器,之前长期认为是发箍、发冠一类的器物。比较两者形状大小差不多,其用途可能也是相同的。

凌家滩文化的玉板、玉鹰和鹰熊佩等上都有出现一种八角星纹。这一纹饰在BC4500-4000在中国各地都有发现,有推测认为可能与超新星爆发有关,猜测依据是出现于BC4000左右的后羿射日的神话,超新星爆发可观测时间持续很长,可达2-3年,亮度也非常高,可能会达到天有二日的效果。

3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距今7000-5900-5200-4200年)

良渚玉器以配饰及礼器为主,主要包括琮、钺、璧、冠状饰、三叉形器、锥形器、玉璜、玉牌饰、管珠等,其中以琮和璧为最。

良渚文化玉器基本没有砣痕,主要为手工刻画,特点纹饰为神徽纹。

4大汶口、龙山文化(距今6100-4600-40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600-3800年)

玉器工艺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剔地阳纹,也叫压地或减地阳纹。

龙山文化出现玉牙璧/玉璇玑,可能与海洋文化的季风有关系。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山东龙山文化玉璇玑

5齐家文化(距今4100-3600年)

以玉璧和玉琮为主,选料常带糖色和风化皮,基本光素无纹,纹饰以弦纹为主。

6石峁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

以玉刀、玉璋为主,玉料多为黑褐色,非常独特。更独特的是,石峁文化的玉刀玉璋很多是从石峁古城的城墙墙壁中发现的,也就是说可能是筑城时把这些玉器筑了进去。(也许是认为这样可以形成某种结界吧)

7陶寺文化(距今4600-4000年)

陶寺文化尚武,青铜兵器较多,玉器反而较少,以玉琮、兽面饰等为主。

8台湾卑南文化(公元前1500年-西元前后)

以各式带扉牙的耳玦、鱼钩形玉为主,影响到东南亚、新西兰等地的玉文化。

四夏商周至汉代的玉器/王玉阶段

夏商周时期,中国进入帝王统治时期,玉成为帝王、王侯的专享之物,一直延续到汉代。隋唐以后,玉器开始世俗化,但仍是王侯贵族显示其等级身份的标志。明中晚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达,玉器世俗化、民间化。清代乾隆时期,帝王用玉达到高潮。

1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以二里头文化期玉器为主,数量较少,但出现了较大的玉兵器和精美柄形器。

2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商代治玉工艺在研磨、切削、勾线、浮雕、钻孔、抛光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小型玉器为多,兵器较少,有大量动物形玉器。

特点是人物或动物的眼睛为“臣”字眼,转角尖锐;脚为蘑菇形。装饰一般为双钩拟阳线,多有扉牙。

3西周玉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分为礼器、仪仗、工具、装饰、敛葬、杂项六大类,玉组佩大量出现。

双钩线其一为“一面坡”,立体感更强,扉牙更平。多出现人龙凤共身的纹饰。

4春秋战国玉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治玉工具再次革新,春秋中晚期应用了铁器。西周的“一面坡”特点消失,回到双钩阴线,但更加平面,没有拟阳线效果。春秋玉器的装饰特点是高浮雕,密集排布。

战国谷纹排布更加疏朗,出现S形龙,常见一龙多凤的装饰,网格纹也很常见。小型配饰上常满纹饰。

动物的眼睛刻画由“臣”字眼变为杏眼。

5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秦国玉器装饰一般都很简单,光素无文,或者以密集的单阴线几何纹为主。

(是真的很耿直的装饰了……)

6汉(公元前206-23-220)

汉代玉器主要分为礼仪、丧葬、装饰、日常及陈设用玉几类。风格由先秦之神秘主义走向实用主义。

汉代玉印章有规制,一般都不大,1~3cm为主。

“汉八刀”一般在玉猪、玉蝉上常见,风格犀利,斜刀明显。

装饰用玉中最常见的是玉璧、玉璜、玉环、玉具剑、玉龙佩等。玉佩极具特色,如大型出廓璧、韘形佩、刚卯等。出现器皿件。

汉代玉器很少完全对称,往往大体看来对称,细看却不一样,风格发挥很自由。龙形矫健有活力。

(看过实物,是真的很好看!!就冲这个,南越王墓的博物馆就不会虚行,何况还有可以进入的墓道和墓室。)

7三国魏晋南北朝(220-581)

由于战乱不断,废除厚葬、玄学兴起,王室治玉受到严重打击。葬玉制度衰落,至今考古也不见东汉以后的玉衣。多四灵纹饰。

五隋唐至元的玉器(581-1368)

隋唐至元,礼仪用玉减少,大量实用性、装饰性玉器出现,民作玉器兴起。

1隋唐-五代十国

唐代玉器以玉带板为多,多胡人形象装饰,如胡人献宝、胡人奏乐等。金玉组合很常见。云纹以花歧云纹为典型。

五代十国多细密阴刻线装饰,立体拼接工艺较发达。

2宋辽金元

多层立体镂雕兴起,立体玉图画出现,实用器大量增加。宋代仿古玉器兴起,但仿古实际上与汉代更接近,而非宋人自认的商周时期。带板上的人物形象由胡人变为汉人。宋还多童子佩,有童子持莲图案,取“莲生贵子”之意。

金代常用花鸟纹,且常用花鸟作对称装饰。

春水玉、秋山玉是金元玉器的代表作。与传统题材大相径庭,带有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它记录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狩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称为“春水”、“秋山”。“春水玉”所指为鹘(海东青)捉鹅(天鹅)图案的玉器。“秋山玉”所指为山林虎鹿题材的玉器。

商代玉器文献作者曲田

商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第二个高峰时期。如果说各地新石器时代玉器是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商代玉器已成燎原之势,与灿烂的青铜艺术、甲骨文字交相辉映,照亮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商族长期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传说有?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燕子)卵而生契。契是商族始祖。此时商族以玄鸟为图腾。《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赞颂的就是这一传说故事。契曾协助大禹治洪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教化,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以此为姓。契传十四世至汤,势力强大,建立了早期的商国家。《诗・商颂・殷武》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商代西方的氐族、羌族亦臣服于商,可见商势力的强大。其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成灾,商都一再迁徙,至盘庚时期,商迁都段(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亦称殷商,昔日繁华殷都的废墟,历史学家称为殷墟。小屯殷墟在今日河南安阳市西北约三公里,在洹水南岸,《史记》载曰“洹水南殷墟”。殷是商后期的都城,自盘庚迁殷直至商朝灭亡,共270余年,商都一直设在这里。

商迁殷后,社会比较安稳,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武丁时期,国力强盛,曾北伐鬼方,西南伐荆楚,都取得胜利。商迁殷后,从农业劳动力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手工业奴隶队伍不断扩大,技术进步很快,特别是青铜铸造和玉器雕琢得到了快速发展。

商代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是相吻合的。有学者将商代玉器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二里头文化四期;中期以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玉器为代表,玉器品种及数量均较少,但已具有商代玉器的基本特征;商代玉器的高峰时期在商代晚期,即盘庚迁殷后的270余年间,玉器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品种之繁,工艺之精,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商代玉器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统得到继承

商代文明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夏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商代早中期屡次迁都,东西播迁,南北移动,而且不断征服邻族,每到一地,都学习当地先进的文化,因而商代文化的内涵特别丰富。商代玉器的千纹万彩,千姿百态,也是在吸收早期玉器菁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玉文化在商代不仅得到继承,而且发扬光大。

商代的玉琮、玉璧、玉璜,直接源于南方的良渚文化;商代的玉龙是东北红山文化的规范化和神秘化;商代的各种动物玉雕是新石器时代肖生玉队伍的扩大,有的与石家河文化玉器有密切的联系;商代的玉璋是夏代玉璋的直接承袭。商代的玉柄形饰与夏代玉柄形饰有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商代牙璧是龙山文化牙璧的简化形式。商代玉器周边的齿牙装饰由夏代玉器扉牙装饰衍化而来,只是齿饰更多,齿牙变粗。商代兽面纹装饰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商代的双勾线装饰技法与良渚文化的阴线装饰也有某些递进关系。

二、新品大量涌现

商代玉器在继承传统造型与装饰的基础上,新品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玉器品种。这些新品玉器有带柄的背脊出齿牙及饰菱形花纹的斜刃大玉刀;有各种动物形的雕刻玉刀,它们应是商代雕刻用具;有粗厚笨拙但可使用的玉梳;有形神俏美的玉凤、玉虎、玉鹦鹉、玉鹗等动物玉雕;龙形玉璜、鱼形玉璜、三分之一环形玉璜,以及玉鞣,也是商代玉器的独创;形体较大的新品有模仿青铜器的玉簋、玉盘等;工艺精美的玉器,有各种动物或人物的圆雕作品。由此可见,商代新出现的玉器,不仅有可供实用的刀,也有大量佩饰,还有用于祭祀的器皿玉器,品类很多。

三、和田玉成为王室玉主流

商代以前的玉器材料,主要为就地、就近获得的玉料。但在新石器时代的大量玉器中,品质最好的和田玉料已被认识利用,陕西和新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和田玉玉斧,但数量极少,而且多用从河床拣拾的籽料琢磨。夏代玉料亦以陕西、河南地产玉为主。

商代玉料,特别是王室用玉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可知,商代王室礼仪玉器多选用和田玉。矿物学家曾对妇好墓出土的约三百件玉器加以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系透闪岩软玉,少数属硅质板岩和大理岩。从工艺角度看,以青玉居多,白玉极少,青白玉、黄玉、糖玉更少,这几种品质极佳的玉都产于新疆。

值得指出的是,妇好墓出土的玉羊、玉燕及怪鸟,用和田玉中的极品玉――羊脂白玉琢制,表明和田玉正逐渐与王权政治联系在一起,因燕、怪鸟是商族崇拜的图腾,羊是商代向神献牲的家畜。商代的巫、神、权、族正与玉融为一体,使玉逐渐走上政治化、礼仪化、宗教化的轨道。

礼器是在祭祀、宴享、外交、军旅等礼仪活动中使用,并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器物,所谓藏礼于器。玉作为礼器的玉刀,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玉刀中常见的纹饰有直线交叉形成的网纹以及代表某种象征意义的人面或兽面纹。比较精致的还刻有花纹或者镶嵌有玉石之类的装饰品。商代中晚期的玉刀多为佩玉,略呈弧形,装饰华丽,刀背装饰有连续排列的凸齿,刀面有复杂的装饰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0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