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古代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第1张

1两白银=现在的人民币200元

请看:

一、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a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b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c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d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哪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二、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1)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

2)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 因此取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好了,大家的观点也看完了,看看我的意见吧:

按下面的公式比较合适,当然我也要说这不是学术观点,不过这位“无斋主义”却也有理有据,还很谦虚,精神可佳。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1石米=1两白银

照这个公式可以算出十万雪花银为2000万人民币!!!shit!“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里面的“清”字到底代表的是“清朝”还是“清廉”学界也争论不休。但我同意清朝和清廉的说法,单纯说这个“清”字代表“清廉”我不认可,原因是此语出处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是清朝人,这部讽刺小说有“影射”的意思。清朝的知府每年俸禄为105两,养廉银为4000两左右,二者合之其合法收入三年不过12300多两,加上国家发的福利和奖金,约为一年3万左右白银,这样三年下来,知府老爷靠单位合法收入就有十万雪花银,所以都想着做官,做官这块的收入是不少,有点像现在的公务员热了!

一、国库银和普通银有什么区别

国库银是储备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纯度是999的银子。纯度为999的白银银是战时储备银,市面是不销售的,只有国家的机构才拥有。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普通银。

二、国库

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是国家财政收支的保管出纳机构。国家既可以在财政机关内部设立独立国库,又可委托国家银行代理。

我国实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制。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实行两套机构,一套人员的办法。国库业务实行垂直领导。各级国库主任由该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任,副主任由主管国库业务的副行长兼任。

三、国库的基本职责

根据《国家金库条例》的规定,国库的基本职责有:

(1)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

(2)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拔付;

(3)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4)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督促企业和其他经济收入的单位及时向国家缴纳应缴款项,对于屡催不缴的,应依照税法协助扣收入库;

(5)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工作;

(6)办理国家交办的同国库有关的其他工作。

四、白银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

自古以来,白银就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

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你好!最方便的是开通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以便时时关注。

1登陆个人网上银行

2点击“投资理财”,选择“贵金属”,点击“账户贵金属首页”。

3点击“开通”,输入个人信息,选择“同意”。

4刷新一下,就好了。

手机银行也可以在网上自己开通,而且买卖更加方便。

在古代,人们吃个饭,不会动不动就掏银子,老百姓多数用的是铜钱,因为当时国家的收入是很低的。其实每个朝代的货币都是不一样的,古代的时候,国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储备量,还有就是每个时期白银价值差距也是很大的。明历中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是四十五两,所以可见银两在古代的货币价值非常之高。各个朝代的货币价值也不尽相同。对于中国人们来说,千年万年不变的商品就是粮食了。粮食最普遍的当属大和小麦。就以大米为例看看各个朝代大米的价值来反映出银子的价值。

经济富足的唐朝,那个时候买一代大米只需要五文钱,根据大米的价格进行换算的话,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几千块钱。就在安史之乱之时,物价飞涨,一两白银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四千一百多,在唐朝如果一段饭吃上上百两的话,恐怕是遇到黑店了。因此影视中那些一顿饭就吃了几十上百两的真实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宋朝虽然说在很多方面不比唐朝繁荣,但是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不过宋朝白银一两的价值是没有唐朝值钱的,宋朝的一两银子通过大米折合之后相当于九百二十多块钱到一千八百四十多之间。到了明朝,物价有所下降,同时明朝的金钱也开始贬值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两石,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一石是九十九公斤左右,所以说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百九十九将近二百斤大米。

也就是说,明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六百六十块钱左右。进入明朝最后几年,当时各地盛传,闯军所到之处,每人发放五两银子,各地百姓欢呼雀跃。对于百姓来说,好几千块钱真的不少了。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由于通货膨胀严重,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了很多,大体上相当现在的几百块钱的水平。清朝嘉庆时期,购买一斤猪肉要二十多文钱,由此可见银子还是比较珍贵的。其实普通的农户平时是很少能接触到银子的。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面对压迫,清政府不断地割地赔款,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们吃饱饭都成了问题,当时的银两购买力也达到了最低,一两白银也就相当于现在二百块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2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