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瓷器怎么鉴别清乾隆瓷器鉴别

清乾隆瓷器怎么鉴别清乾隆瓷器鉴别,第1张

1、乾隆瓷器造型特征:乾隆时的瓷器,造型端庄规整,大小器物之作均甚精致,但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风格华丽,不惜工本,新奇的器物不可胜数。特别是小件文具和玩赏品制作甚多,精美灵巧,令人爱不释手。仿古的器型和一般琢器,承袭了雍正时的贴塑耳装饰,并更为盛行。

2、乾隆瓷器图案纹饰特征:乾隆时期纹饰内容丰富多彩,除传统的题材外,尤多封建伦理和福禄寿寓意画面。如石榴百子、百子图、五福捧寿、福寿三多、五子夺魁、五子登科、三羊开泰、八吉图、八仙祝寿、月月见喜。这些祈福求祥的内容,成为以后各朝司空见惯的装饰,广泛流行于清末。另外,赞颂和粉饰太平的纹饰,也有较多的表现。

3、乾隆瓷器胎体特征:乾隆时注重制瓷质量,瓷制精细。如果没有淘炼至细的洁白胎质,就不可能完成复杂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细的工艺。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规整,厚薄适度,都和胎土的高纯度密切相关。从传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还是能保持雍正时的细润特色的;晚期虽略显逊色,但仍比晚清的优越。

4、乾隆瓷器釉面特征:青花瓷的釉面仍为青白色,民窑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均净,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较为粉白的釉面,民窑器多见。精致的珐琅彩和粉彩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莹润,有的不够平净,同雍正时相比稍有差异,早期至美,晚期渐糙。

乾隆粉彩的鉴定:

是否是仿品,主要看下面这5点

1、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

2、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

3、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4、作旧痕迹突出。

5、这些现象与传世品的特点相比差距较大。更别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们。在几次鉴定会上都出现诸如银灰色地雕花开光大碗、大罐,开光内彩绘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让人感觉仿佛是乾隆的银彩器,实际不然,这种器物胎体厚重,工艺粗糙,纹饰绘画水平也很低。类似低劣的仿品实在是举不胜举。

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

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扩展资料:

乾隆时期是历史上制瓷业的顶峰时期,无论对于已有瓷器品种的改进精致,还是摹古瓷器都制作精巧,后世无法企及。青花瓷在历朝都是主流品种,乾隆也不例外,乾隆青花特点是发色沉稳、典雅、厚重,并有各种其他有色的青花品种;乾隆粉彩和珐琅瓷器在这一时段受西方绘画的影响,风格独特;在单色釉方面,乾隆瓷器除了继承、精益求精之外还略有创新。

一、乾隆瓷器鉴定——胎体

1、胎质特征:前期胎骨坚硬细密,后期略微疏松,胎体相对前朝略厚重。

2、胎色特征:大多洁白细腻,仿宋代名窑器物的胎体也有黑色或灰色。

二、乾隆瓷器鉴定——釉质

1、釉料特征:釉面匀净、光润,肥腴坚质,后期釉面有波浪纹。

2、釉色特征:大多青白色,也有粉白色,粉彩瓷器一般里面和器底施松石绿釉。

三、乾隆瓷器鉴定——彩料

乾隆青花料也是采用浙江料,提炼精细,发色浓艳,主要仿永宣时期“苏麻泥青”的效果,人工细笔点触模仿其晕散和深入胎骨的特征。

四、乾隆瓷器鉴定——器型

乾隆器型丰富无比,除前期器型无所不有之外,还有些创新品种。主要有:盘、碗、壶、瓶、碟、尊、花盆、香炉、香薰、钵、盒、缸、橄榄瓶、天球瓶、转心瓶、蒜头瓶、琮式瓶、灯笼瓶、胆式瓶、马蹄瓶、双联瓶、活环葫芦瓶、僧帽壶、葫芦壶、石榴尊、三牺尊、象耳尊、百鹿尊、葫芦瓶、棒槌瓶、梅瓶、弦纹瓶、花觚、笔筒、云耳瓶、石榴尊、仿铜尊等。

五、乾隆瓷器鉴定——纹饰

1 、装饰方法:主要以绘画为主,另有堆塑、镂空、刻花、印花、贴花、活环、转心等装饰工艺。

2、纹饰纹样:乾隆时期瓷器纹饰都非常精美,风格华丽、繁缛,画工精巧,图案层叠繁复、排列整齐、绘画精巧。纹饰主要以各种植物花卉、人物故事、花鸟动物、山水风景为主。其纹饰都是以前朝流传纹饰加以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在前朝各个纹饰的发展脉络进行分辨。

六、乾隆瓷器鉴定——款识

乾隆瓷器款识风格和样式都比较多,其中以楷书、篆书为主,多数是“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紧凑工整,也有仿前朝款识,另外,乾隆斋堂款款识也是比较多的。

参考资料:

-乾隆粉彩

1、乾隆年制瓷器胎体厚薄适度,器形规整,胎质细腻洁净,早期保持前朝的细润特点,晚期稍逊。釉色如雍正瓷,白釉及白釉地彩瓷釉色多较细白,带有玉质感。青花瓷与雍正有所不同,以青白色居多,釉面光润,偶有波浪釉出现,彩瓷中大量出现颜色釉地,低温釉色地彩瓷多以湖绿色釉施于器里和底部。

2、乾隆时期纹饰内容丰富多彩,除传统的题材外,尤多封建伦理和福禄寿寓意画面。如石榴百子、百子图、五福捧寿、福寿三多、五子夺魁、五子登科、三羊开泰、八吉图、八仙祝寿、月月见喜。这些祈福求祥的内容,成为以后各朝司空见惯的装饰。

3、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3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