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要在玉上刻龙,有什么典故?

为什么古人要在玉上刻龙,有什么典故?,第1张

在古代,人们认为玉是宝贵之物,以玉为祥瑞之器,故礼器、佩饰、信物等多以玉来制作。故此,在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器物中,我们不难发现雕龙刻凤的玉器

龙是我国四大吉祥神兽之首,在神话中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众鳞虫之长。它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能隐能显,是古代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在中国玉文化里面,早在8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龙崇拜了。而且,是通过玉雕形式表现出来的。玉与龙的结合也是玉器历史上的经典。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是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考古学者们在那里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这一遗迹的发现说明,早在8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有龙崇拜了。而且,是通过玉雕形式表现出来的。

玉龙指龙形之玉器。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

古玉器中的龙纹有一个从简约到繁复,从宗教化向艺术化,从随意性向规范化发展并蔚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因此,探讨和研究历代玉器上的龙纹图案,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龙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于古玉器的鉴定和断代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依据。

扩展资料:

清代玉龙的辨伪,要掌握今人习用的假玉,非清代用玉,人为做旧,及与清代有违的现代工艺痕迹等等的知识点。清代玉龙的造型艺术往往给人以纷繁杂乱,无从归纳的感觉。其实,这是清代在发展主流玉龙的同时,又极大地开发了仿古玉,特别是彝器上各式龙纹的借鉴相再创作的缘故。

主流玉龙的造型特征,文物界都比较熟悉:须长发乱,老态龙钟。我们几乎不用多加琢磨便能知道它们的归属。虽然也有不少被刻意构画成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样子,但细窥其神态,无不愁眉苦脸,缺乏底气。

参考资料:

-玉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8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