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摸不着的美丽——世界十大名钻你知道吗?

看得见摸不着的美丽——世界十大名钻你知道吗?,第1张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话还真是不假,钻石的魅力确实叫人为之痴迷,一枚闪亮的钻戒都是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更不用说那些珍贵异常的钻石了!

世界十大名钻

更是如活在传说里一般,看得见摸不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世界十大名钻都是哪些,为何魅力如此之大?

今天说的十大名钻并不是仅仅指个头最大,而是最有名的十颗钻石,它们并非以克拉取胜,但各自都有其独特魅力,甚至还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故事呢!

NO1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它的原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钻石。这颗钻石由美国一家公司切割,该公司在研究了这颗钻石6个月后,才确定如何切割,最终切割成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非洲之星”是其中最大的一颗,被镶嵌在英皇的权杖上,而另外第二大的一颗“非洲之星第Ⅱ”则被镶在英帝国王冠上。

NO2光之山钻石

光之山钻石可谓历史悠久,它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1304年。它产自印度,曾归苏丹巴卑尔所有,后来又成为波斯王的战利品,在1850年又归于英国王室所有,被镶嵌在英国女王的王冠上,这颗钻石现在重10893克拉。不过,就在今年11月初,印度宝莱坞众影星与商人联合委托律师将英国王室告上伦敦最高法庭,认为这颗钻石属于印度,要求英国归还,围绕这颗钻石的争夺,在延续了数百年之后,仍在持续。

NO3艾克沙修钻石

“艾克沙修”意为“高尚无比”,它是一个大晶体的碎片,质量绝佳,为无色透明的净水钻,在库里南发现之前,他的重量一直占据前两位,现在则是第四位了。不过后来他的原石被切割数粒大小不同的钻石,便很少出现在世人眼前。

NO4大莫卧儿钻石

大莫卧儿钻石是17世纪在印度发现的,它根据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迦汗命名。但是,这颗钻石后来失踪了。据说光之山钻石和奥尔洛夫钻石可能就是由这颗钻石切割而成。

NO5神像之眼钻石

神像之眼钻石是一颗扁平的梨形钻石,重702克拉,如鸡蛋般大小。传说它是克什米尔酋长交给勒索拉沙塔哈公主的土耳其苏丹的“赎金”。不过,在数百年中,它几经易主,最后已无迹可寻,也许是被人收藏,也许。。。。。。

NO6摄政王钻石

摄政王钻石是一名印度奴隶于1702年在谷康达附近发现的,以其罕见纯净和完美切割闻名,它无可争议当属世界最美钻石。而它的得名自然也与皇室有关,法国国王路易斯十四死后,他5岁的曾孙子登上了法国王位,而由奥尔良公爵伊沙克·阿本戴纳担当摄政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阿本戴纳花费了135万英镑买下了这颗钻石,并取名为“摄政王”钻石。目前,“摄政王”钻石躺在法国卢浮宫的阿波罗艺术品陈列馆里供世人瞻仰。

NO7奥尔洛夫钻石

奥尔洛夫钻石是世界第三大切割钻石。它有着印度最美钻石的典型纯净度,带有少许蓝绿色彩。沙俄时期,据说奥尔洛夫伯爵助情人凯瑟琳当上女沙皇并赠送这颗钻石,并提醒情人自己的重要地位。然而女沙皇接受了钻石,却收回了对奥尔洛夫的爱。

NO8希望蓝钻石

希望蓝钻石又名“希望之星”,然而伴随它的却是很多曾拥有它的人相继离奇死亡,如同被诅咒一般,因而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这种情况似乎得到了中止。它被认为有著名的塔维奈尔蓝钻的特点,而在最新的研究中,这颗钻石有着独特的荧光,在紫外线照射下,它淡淡泛着光,而把紫外光源移走之后,这颗钻石就散发出鲜艳的红色磷光,十分奇妙。

NO9仙希钻石

仙希钻石最初属于法国勃艮第“大胆的查尔斯”公爵,重达55克拉,同样源自印度,据说它是被切割成拥有对称面的第一大钻石,目前钻石在法国政府手中,可在法国卢浮宫LouvreMuseum见到。

NO10泰勒·伯顿钻石

这颗梨形钻石是1966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省第一矿发现并切割后的最大一颗钻石,即为漂亮珍贵。后来,理查德·巴顿为伊丽莎白·泰勒花110万美元买下了这颗钻石,给它重新取名为“泰勒·巴顿”,因两人的爱情而浪漫异常。

看了这些,你知道世界十大名钻都是哪些了吧,虽然这些美妙的钻石几乎触不可及,但就是有着让人神往的力量,这就是钻石特有的魅力吧!

图21 重达1014695ct的蒙山5号金刚石晶体

Figure 21 The No5 Mengshan diamond crystal weighing 1014695ct

中国出产金刚石的记载是在明朝(1488年),湖南沅水流域的农民在淘砂金时就常淘到金刚石,山东郯城地区明朝时也有金刚石的发现。20世纪20~30年代,山东胶县七宝山地区也发现过金刚石。1917年编写的《临沂县志》记载:“金刚石有明净如水而无色者,有白黄红绿诸色者用于宝饰,小者可划玻璃,往往拣而得之,不恒有。”(叶寅生,1997)。其后,最重要的一些发现包括:1937年,山东农民罗振邦在郯城金鸡岭翻地时偶尔发现了重28125ct的金刚石,淡**,晶形似一只刚出壳的雏鸡,结合产地其被命名为“金鸡钻石”;1939年,也是在山东的郯城,又有人拾获了一颗重21875ct的金刚石(白立仑,1997),后来,这两颗金刚石据说均被日军驻临沂的顾问掠走,至今下落不明(涂怀奎,1998)。1965年,山东省地质局809队在山东蒙阴常马庄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具有工业价值原生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红旗1号”;1971年6月,辽宁省地质局区调队在辽宁瓦房店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管,随后确定了3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矿带。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岌山公社常林大队村民魏振芳在田里发现一颗淡**,重158786ct的天然金刚石,引起轰动。该晶体呈八面体、透明,属宝石级钻石,被命名为“常林钻石”,是中国目前可见最大的钻石(走向世界,2009)。70年代末,复州河城的金刚石砂矿发现一颗无色透明的宝石级金刚石,重108ct。1981年8月15日,山东临沂县郯城陈埠矿区发现一颗棕**12427ct的巨粒金刚石,晶体呈立方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命名为“陈埠1号”。1983年11月14日,山东蒙阴王村矿区胜利1号金伯利岩筒中发现了一颗淡**透明11901ct的金刚石,被命名为“蒙山1号”。1986年,湖南沅水流域的桃园县群众挖到一颗不规则椭圆形,透明度较好,重4315ct的金刚石,其后湖南的农民还挖到过一颗重621ct的金刚石。1991年于瓦房店发现“岚崮1号”钻石,这是辽宁发现最大的一颗透明宝石级钻石,重6015ct,呈八面体。2006年5月27日,山东蒙阴建材701矿在胜利1号岩管生产线上选出一颗呈拉长八面体晶形、重达1014695ct特大金刚石(图21)。表21为部分我国已发现的大于2g(10ct)的金刚石/钻石晶体。

表21 我国已发现的大于2g(10ct)的金刚石/钻石 Table 21 Diamonds above 2g(10ct)found in China

自发现中国第一个具有工业价值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床“红旗1号”,到1977年,基本探明了山东常马庄、王村、西峪、头寸和红喜庄5个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床;此后数年,山东陆续发现60余个金伯利岩。

1971年,辽宁省地质局区调队在辽宁瓦房店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管,继而发现了3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矿带(包括几十个岩体,其中最富的品位为16ct/m3)。其后,至1980年又探明了30号、42号、50号、57号、68号和74号等6个具有工业价值金刚石原生矿床。1992年辽宁省地矿局地质6队,采用金刚石重砂测量和高精度地面磁法测量新技术,在辽宁瓦房店岚崮山地区发现了3个新的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体;2009年,辽宁地质队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在瓦房店位于110号岩管东侧下方找到一个金刚石储量大约在21×104ct的中型金刚石矿(中国新闻网,2010-1-21;东北新闻网(沈阳),2010-02-05)。

1990年10月,湖南宁乡县云影窝地区含金刚石的橄榄金云火山岩岩体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至今,该区已发现了25个橄榄金云火山岩岩体(脉)。经对6个岩管进行采样选矿试验,在4个岩管中发现了65颗微粒金刚石,这些发现虽然不具经济意义,但为扬子地台金刚石的找矿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表明我国南方原生金刚石的成矿条件良好并具备较为广阔的找矿前景(王仲会,1998;梅厚钧等,1998;张培元,2001)。

图22 中国三个主要金刚石 / 钻石产地的大地构造区位及金刚石 / 钻石发现情况

( 据 Yang et al2009; Zheng et al,2006; Zheng et al,2007 等修改 )

Figure 22 Geotectonic locations and diamond exploration situ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diamond fields in China

(After Yang et al,2009; Zheng et al,2006; Zheng et al,2007)

至今,我国目前已基本查明了辽宁、山东、湖南、江苏等省金刚石原生矿床与砂矿金刚石矿产资源的储量(金刚石/钻石产地及分布见图22)。截至2000年年底,中国保有金刚石储量2295×104ct,在世界上30多个钻石产出国中大约居第10位。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我国年产金刚石约(10~15)×104ct,但在2002年前后,辽宁50号岩筒的金刚石开采基本结束,2009年以后山东蒙阴胜利1号岩金刚石的产量和质量也开始下降。实际上,最近两年国内金刚石的产量已经很难统计,较为重要的可能是湖南省沅水流域间歇性的金刚石砂矿开采,农闲期间,有大小规模不等的淘砂机在4~5个地区进行钻石砂矿的开采,有些开采点一个点的淘砂机就可达5台(图版Ⅰ),每天可以有上百克拉的产量,但总体上估计年产量不会超过10×104ct。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钻石的国家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6295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3
下一篇2023-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