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历史

佛珠历史,第1张

一、佛珠的历史

佛珠的梵文原语有几种, 译成中文意思是:(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japa-ma^la^,念诵鬘之义。

(四)aks!a-su^tra,意译为珠之贯线。盖梵语ma^la^(或 ma^lya)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习,由是遂演变成念珠之使用。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

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后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传入中国的经典有提及佛珠的包括: 「木槵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 主要内容是讲述持佛珠三宝之功德, 总括来说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挂珠时亦可增加威仪。 。

二、佛珠是佛在世时产生的么需要有历史跟据的回答

最早不好说,至少出土公元二世纪的“龙王皈佛”造像上,脖子上就有佛珠。有记载的是《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下面的是历史资料: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译“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四)aks!a-su^tra,音译“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经云: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三、日本佛珠(念珠)规格尺寸,历史等等

类别:念珠 宗教:佛教 净重:01 品牌:黄氏珠宝 尺寸:8mm 《陀罗尼集经》卷二 金、银、赤铜、水精、木槵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香木、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

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今但以《般若经》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例,加以说明。金:在佛经中被称为“苏伐罗”。

“五金”当中,金黄、银白、铜赤、铅青、铁黑各有所表,故又被称为黄金,列为五金之长。在《翻译名义集》中,解释说:金有四义: 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净、我、净四德耳。

因其具有久埋不变、百炼不轻的特性,所以历来为人们所珍爱,以黄金制成的佛珠更加显示出主人尊贵的气质。银:在佛经中被称为“阿路巴”,是贵重金属之一,《说文解字》中说: “银,白金也。”

古人以白金为银,是从其颜色上而言的,与现代所说的“白金”(铂,符号P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金属,银色净白而闪闪有光,但却很容易氧化而形成一层“黑垢”,必须要经常洗抹。才能保持光亮如新,以白银来制做佛珠,如经久不用,便会黯然失色,给人有一种“时时常捻掐,勿使生垢埃”的推动作用。

琉璃:在佛经中,常作“吠琉璃”,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说: 所言琉璃者,梵语宝名也,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 。如此看来,琉璃指的是一种青色带光的宝石,其最大的特性。

是具有“同化”作用,即任何物品,接近了琉璃,就会被琉璃的颜色所同化。故而采用琉璃制造的佛珠,亦代表了诸佛“同化”之德,更加被广大佛教徒视若珍宝。

砗磲:在佛经中被称作“牟婆洛揭拉婆”,根据《增广本草纲目》记载,砗磲是海中大蛤壳内白晰如玉的物质,因其壳上有深大的沟汶,犹如车轮之渠,故称为砗磲,只不过后世以来,将白色的珊瑚和白色贝壳制品,均通称为砗磲了。在“七宝”当中,砗磲是白色的代表,用砗磲制做的佛珠代表了心地的无染,同时还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被外境所转,岂不美哉。

玛瑙:在佛经被称为“摩罗伽隶”,是次玉石的一类,由结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构成。因玉髓有红、黄、白、灰等各种颜色,故玛瑙亦呈现出种种美丽的色彩和纹理。

周履靖所著的《格古要论》说:“玛瑙以红多者为上,其中有人物、鸟兽形状者最贵。有锦花者,谓之红玛瑙;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合子玛瑙;有红白相间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丝相间者,谓之酱斑玛瑙。”

由此可知,玛瑙的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用它来制造佛珠,一定是非常华美了。琥珀:在佛经中被称为“阿湿摩揭婆”,而在中国古书中常作“虎魄”。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琥珀条”称:“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谓之虎魄”。其实,这种解释是极端错误的。

琥珀原是一种树脂,经过几千万年的埋藏,加之地壳运动石化而成。磨擦会产生静电,可吸附纸片等小物体,入火则燃,嗅之有香气。

琥珀的种类相当繁多,现代的珠宝鉴评家,往往将透明而呈金**的琥珀称为金珀;橘黄而不透明的称为蜡珀;呈朱红色的称为血珀;黑色而不透光的称为翁珀;内里夹含有木屑、花草的称为花珀;用肉眼垂直平视呈现黑色,在光线照射下则呈现红亮光点的称为玺珀。琥珀象征着尊贵、吉祥。

且可预防惊吓,历来被达官贵人、富豪之辈视为珍物。用琥珀制成的佛珠,实为佛弟子用以供佛、念佛的最佳圣物。

珊瑚:在佛经中被称作“钵摆娑福罗”,属于一种有机质宝石。其实珊瑚是海中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结合营生所分泌出的石灰质。

日久成为一种共同的躯体。因其形状像树枝,古人误以为是植物,故又称为珊瑚树。

在《翻译名义集》中曾提到珊瑚及其产地:珊瑚,梵语钵摆娑福罗,外国传曰,大秦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州,州底磐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铁网取之 。珊瑚的颜色主要有红、白、黑三种,因为它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形成,许多宝石鉴评家都认为它的价值很高。

以珊瑚制造的佛珠具有驱邪、避祸、逢凶化吉的功能,一向深受人们喜爱。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一)菩提类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

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榖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

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

《大唐西域记》云: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树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

四、佛珠指的是什么

佛珠,又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佛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 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及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上做装饰, 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彳了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 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不同的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 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 粒的代表菩萨修行中的42个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二十七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 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 觉)。

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 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18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五、橄榄核手串有多少年的历史

很久了,具体有多久都没有搜索出来。

橄榄核手串,现在是文玩界最受宠的手串,收藏玩家们对这它都青睐,受到玩家们的一致好评,是很容易盘玩,上手也很快的手串,它真的那么好盘么,我给大家总结几个问题~

1、入手核子如何选择:

现在文玩市场,橄榄核的挑选也很重要,如果你自己挑选的好,就很容易上色,你也会更有信心的再次盘玩,我们核子种类不少,铁核和油核,它们区别就要靠外型来看了,铁核硬度可以,开裂就很少。

2、新手给橄榄核上油问题:

玩橄榄核手串,不要用汗手盘玩它,你的手油很大,容易使手串有污迹,不好清理,洗干净的手上手盘,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新入手核子,不上油也可以,因为它油性现在很好。橄榄最重要就是多盘多玩,就可以包浆很快。

3、新手想让它迅速包浆问题:

大家想想,刚买橄榄核,怎么可能就迅速包浆呢。你准备入手就应该,学会耐心盘玩,让时间证明自己的努力,心态是最重要的。

佛前供珠宝忌讳是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敢进入寺院礼。

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所以,容易见血发嗔。鬼神嗜血食,见血起贪,可是生理的经血,不是鲜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应;所以,生理期的女性,进入神鬼的宗祠、庙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至于佛教的沙弥尼、比丘尼,以及近住优婆夷,都是生活于寺院,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从未由于生理期间,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而带来灾难的。

度母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严;坐菩萨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蹍踏状,左足蜷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串珠中的每一粒母珠(俗称佛头),表示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分开隔饰,表示以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来断除众生的种种烦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398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